魏敏
[摘要]目的 探究宮內早孕誤診為異位妊娠防治措施。方法 本研究對象為我院2015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30例宮內早孕誤診為異位妊娠患者,視為研究組,選取同期異位妊娠者328例,視為參照組,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體征,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對于盆腔積液、附件包塊、附件區(qū)壓痛、宮頸舉痛、腹部壓痛,參照組高于研究組(P<0.05)。對于宮內膜增厚、血β-HCG值,研究組與參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造成宮內早孕誤診為異位妊娠的原因包括輔助檢查、體征、病史的綜合分析存在不足,過于依賴實驗室診斷結果,為了預防此現(xiàn)象出現(xiàn),應當動態(tài)觀察存在疑問患者,在生命體征較為平穩(wěn)狀態(tài)下實施期待療法。
[關鍵詞]宮內早孕;誤診;異位妊娠;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R71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20)01-157-04
異位妊娠,又稱宮外孕,為臨床常見急腹癥,是指受精卵孕卵在著床發(fā)育時發(fā)生異常妊娠,以輸卵管著床為主。引發(fā)異位妊娠的因素有很多[1],如輸卵管炎癥、輸卵管手術、受精卵游走等,發(fā)病率較高,是造成早期孕婦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臨床在診斷異位妊娠時通過停經、腹痛、腹腔內出血等癥狀[2],以及妊娠試驗呈陽性等體征進行評估。對于異位妊娠者,醫(yī)師均保持高度警惕,若宮內早孕為早早孕或者異常宮內妊娠時,可能出現(xiàn)附件包塊、陰道出血、腹痛等癥狀[3-4],但使用B超診斷時無法看到宮內孕囊,與異位妊娠的鑒別存在一定難度,極易出現(xiàn)誤診。本研究將以近三年32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宮內早孕誤診為異位妊娠防治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30例宮內早孕誤診為異位妊娠患者,視為研究組,選取同期異位妊娠者328例,視為參照組。參照組年齡23~37歲,平均(29.6±5.6)歲。研究組年齡25~38歲,平均(29.9±5.8)歲。納入標準:資料齊全;認知正常;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參加。排除標準:高血壓;糖尿病;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不配合研究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患者入院以后,密切關注患者的臨床癥狀,監(jiān)測生命體征多項指標。并詳細記錄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B超診斷結果、診治情況,以及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血β-HCG值)等,比較分析所有結果。
1.3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B超診斷結果、臨床癥狀、體征、血β-HCG值、診療過程,其中B超診斷結果包含盆腔積液、附件包塊、宮內膜增厚;臨床癥狀包含腹痛、陰道流血、停經時間、停經史;體征包含附件區(qū)壓痛、宮頸舉痛、腹部壓痛。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信息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B超診斷結果比較
對于盆腔積液、附件包塊,參照組高于研究組,P<0.05。對于宮內膜增厚,研究組與參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結果比較
對于陰道流血,參照組高于研究組(P<0.05)。對于腹痛、停經時間、停經史、血β-HCG值,研究組與參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體征比較
對于附件區(qū)壓痛、宮頸舉痛、腹部壓痛,參照組高于研究組,P<0.05。見表3。
2.4診療過程
由宮內早孕誤診為異位妊娠患者組成的研究組中,共30例患者。(1)苴中15例患者行期待療法,9例患者在人院以后檢測血β-HCG共5~15d,并行動態(tài)B超監(jiān)測,停經平均時間為(48.67±2.86)d,使用B超診斷可見宮內孕囊、胎心搏動;3例患者在人院以后,3~7d有異物由陰道自然排出,經病檢診斷是絨毛組織,確診為自然流產;3例患者行期待治療中由于陰道出血量較多,改為診刮術治療,術后診斷可見絨毛組織。(2)9例患者行腹腔鏡探查術,其中3例診斷并未發(fā)現(xiàn)盆腔異常,診刮病檢,可見絨毛;3例患者診斷可見腹腔內游離血液,卵巢黃體破裂,實施卵巢修補術治療,在術后診斷可見絨毛;3例患者使用血β-HCG診斷與B超診斷顯示自然流產。(3)6例患者在入院以后,使用血β-HCG診斷與B超診斷,以及血P值診斷,確診為宮內孕。
異位妊娠患者組成的參照組中,共328例患者。所有患者實施腹腔鏡下輸卵管部分切除、胚胎清除術、開腹手術等進行治療,在術后行組織病檢,具證實了輸卵管妊娠。
3 討論
異位妊娠屬于臨床常見疾病,其發(fā)病較急[5-6],且受精卵繼續(xù)發(fā)育變大,擠壓輸卵管引發(fā)破裂,極易引發(fā)出血性休克,嚴重者威脅生命,因此在懷孕時,應首先確定是否為宮內孕,一旦發(fā)生異位妊娠,需及時給予有效治療。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開放,異位妊娠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7],臨床根據異位著床部位將其分為:卵巢妊娠、輸卵管傘部妊娠、輸卵管壺腹部妊娠、輸卵管間質部妊娠等,以輸卵管壺腹部妊娠較為常見。然而,在臨床依然存在異位妊娠誤診現(xiàn)象[8-9],很多學者致力于宮內早孕誤診為異位妊娠的原因[10],筆者經過多年臨床經驗,將其誤診原因總結如下。
(1)對于血β-HCG值的動態(tài)變化缺乏認識。很多患者在住院過程中,行血β-HCG值診斷并未發(fā)現(xiàn)其平均值存在明顯差異,然而這并不表示異位妊娠與宮內早孕無法使用血β-HCG值進行區(qū)分,應當動態(tài)監(jiān)測患者的血β-HCG值,監(jiān)測次數應當為2次及以上。隨后根據血β-HCG值動態(tài)監(jiān)測結果,初步鑒別宮內早孕與異位妊娠[11-12]。
(2)過分依賴B超診斷。B超是一種無創(chuàng)性診斷方式,能夠將女性生殖器官的斷層圖像清晰顯示出來。近年來,在婦產科的眾多疾病診斷中,都離不開B超診斷[13-14]。然而,B超診斷結果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如操作者技術水平與責任感,以及儀器質量、孕婦膀胱充盈度等[8],因此,使用B超診斷僅僅為治療提供參考依據,但不能夠過分依賴,避免出現(xiàn)誤診現(xiàn)象。
(3)不具有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宮內早孕容易出現(xiàn)誤診現(xiàn)象[15],主要由于其與異位妊娠存在很多共同點,如尿HCG與血HCG呈現(xiàn)陽性,均有停經史,使用B超診斷未見宮內孕囊,且存在一側附件包塊或者盆腔積液,特別是若患者伴隨陰道出血、腹痛等癥狀時,增加誤診發(fā)生概率[9]。
(4)臨床醫(yī)師不重視患者病史與有關婦科檢查等。B超診斷具有一定的診斷要求,如患者需保持膀胱充盈[16],而在實施婦科體檢時對患者的要求為膀胱保持空虛狀態(tài),同時,婦科檢查所需時間較長,因此在患者主訴有停經史、陰道出血、腹痛等癥狀時,部分醫(yī)師往往不進行病史查詢與查體,便知道患者行B超、血尿HCG等系列檢查[12]。
針對上述造成宮內早孕誤診為異位妊娠的原因,筆者總結出其防治措施,詳細如下。(1)診斷性刮宮。在鑒別異位妊娠與宮內早孕時,診刮術應用意義重大,可有效減少不必要診斷。有關研究數據表明,使用診刮術診斷異位妊娠時,其敏感度是78.89%,特異度是97.98%,確診率是94.00%[18]。(2)實施動態(tài)觀察,在必要時需保持耐心等待。在異位妊娠患者的診斷中[19],往往存在部分無法確診患者,此時應當等待期生命體征恢復,在達到平穩(wěn)狀態(tài)時才可實施期待療法,以及加強動態(tài)觀察。尤其是月經周期不規(guī)律、長期不孕、停經時間較短、生育愿望強烈患者[14],更應當反復對照,動態(tài)觀察,避免確診之前影響胎兒。(3)在面對患者時,應當認真收集病史,并綜合分析[20]。醫(yī)護人員應當加強疾病有關知識的學習與培訓,促進自身知識水平提高,同時為了促進診斷準確率提高,臨床醫(yī)師應當針對個人的輔助檢查結果、病史、體征等綜合分析與考慮,切記不可主觀臆斷[21]。
本研究結果可見,對于盆腔積液、附件包塊、附件區(qū)壓痛、宮頸舉痛、腹部壓痛,參照組高于研究組,P<0.05。綜上,造成宮內早孕誤診為異位妊娠的原因包括輔助檢查、體征、病史的綜合分析存在不足,過于依賴實驗室診斷結果,為了預防此現(xiàn)象出現(xiàn),應當動態(tài)觀察存在疑問患者,在生命體征較為平穩(wěn)狀態(tài)下實施期待療法。
[參考文獻]
[1]孫云霞,侯衛(wèi)科.血清β-hCG、E2、CK聯(lián)合子宮內膜厚度對早期異位妊娠的鑒別診斷價值[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17,14(11):26-27,31.
[2]魯強,鐘金妍,孫選.宮內外同時妊娠保持宮內妊娠1例報告[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7,38(10):1184-1185.
[3]汪莉,楊兆林,陳茵,等.子宮內膜厚度、β-hCG、E2、E2/P、CA125診斷早期異位妊娠的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8):4365-4367.
[4]曹文英,富曉敏.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輸卵管間質部妊娠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7,24(5):492-493.
[5]黎曉暉.宮外孕、宮內早孕流產伴卵巢外非囊性包塊的診斷[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6(5):47-49.
[6]劉娜娜.宮內妊娠誤診為異位妊娠5例的臨床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5(3):203.
[7]馬平,宋娜.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部妊娠患者的診治與護理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5,13(6):49-51.
[8]吳宗美.宮內早孕與異位妊娠子宮內膜的聲像圖特征分析[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5,6(1):46-49.
[9]曾邦峰,劉罡,黃政,等.宮內外同時妊娠影像表現(xiàn)1例[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48(9):974,封3.
[10]李欠嬌,郭金強.異位妊娠30例誤診原因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8,31(2):20-22.
[11]鳳隨.官頸妊娠的誤診原因及治療方案分析[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7,27(2):12-14.
[12]易曉芳,盛紅愛.生化妊娠的血清學及超聲檢測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20):4230-4233.
[13]李杰,高建華,鄭建華,等.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診療進展[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z2):370-372.
[14]周赟,李麗蟾,陸琦,等.血清β-HCG陰道超聲閡值聯(lián)合子宮內膜厚度診斷異位妊娠的價值[J].現(xiàn)代婦產科進展,2015,12(8):577-579.
[15]李哲.PDCA循環(huán)方法應用于醫(yī)院質量管理中的價值研究[J].心理醫(yī)生,2017,23(25):293-294.
[16]賈忠桃,張曉新,吳鳳霞.超聲檢查異位妊娠對臨床急腹癥的意義分析[J].北京醫(yī)學,2017,39(10):1080-1081.
[17]顧小燕,王奕芳.異位妊娠腹腔鏡術后再次妊娠子宮破裂2例報告[J].現(xiàn)代婦產科進展,2015,(7):486-486.
[18]劉信敏.宮內妊娠誤診3例[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12):179,226.
[19]單寧,張青,齊茹.淺析異位妊娠誤診原因[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0,19(20):53.
[20]劉玉紅,薛勤.宮角及間質部妊娠的超聲表現(xiàn)及臨床分析[J].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16,18(9):640-641.
[21]田萬管,孟慶義.IVF-ET術后宮內宮外同時妊娠誤診為闌尾周圍膿腫原因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8,31(7):71-75.
(收稿日期:2019-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