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黍,傅 軍
(1.嶺南師范學院,廣東 湛江 524048;2.佛山開放大學,廣東 佛山 528000)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盵1]467兵學是隨著社會的各方面不斷前進發(fā)展的,在社會文化體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劉安專辟一篇《兵略訓》以討論兵學,顯然是受到前輩的直接影響。如呂不韋主編的《呂氏春秋》中即整理匯聚了豐富的兵學思想。此外,漢高祖在位時又有“韓信申兵法”,“張良、韓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刪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盵2]1762-1763但當時的兵書整理處于漢初“干戈未息”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挾書律”未除的文化氛圍中,所以側重于搜集和遴選。而《淮南子》則不止于此,它一方面對前代兵學思想加以兼容綜合,同時充分闡發(fā)了所持守的價值立場,具備了明顯的理論化、系統(tǒng)化色彩。因而,其對兵學的闡釋也就不再單純局限于軍事本身,而是融入了包括政治理念、原則等諸多元素,所論兼儒、道而參兵家,并自覺求證于史例且著力于評點當世之現(xiàn)實。
《淮南子》對戰(zhàn)爭的關注,首先表現(xiàn)為用“義”來評價戰(zhàn)爭,提出了“用兵有術矣,而義為本”[3]604的觀點?;谶@一觀點,《兵略訓》對戰(zhàn)爭的起源、性質以及合法性問題做出了深入的探討。
《兵略訓》對戰(zhàn)爭的起源作了分析。首先,無論是動物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有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在面對資源的分配上,必然會根據(jù)生存本能進行爭奪,從而出現(xiàn)人對合理分配的要求與人類社會財富不足、分配不均的現(xiàn)實狀況,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弱肉強食”的分配規(guī)律。因而,戰(zhàn)爭是不可避免的:
有圣人勃然而起,乃討強暴,平亂世,夷險除穢,以濁為清,以危為寧,故不得不中絕。兵之所由來者遠矣!黃帝嘗與炎帝戰(zhàn)矣,顓頊嘗與共工爭矣。故黃帝戰(zhàn)于涿鹿之野,堯戰(zhàn)于丹水之浦,舜伐有苗,啟攻有扈。自五帝而弗能偃也,又況衰世乎[3]1044-1045!
借助于神話、傳說及歷史,《淮南子》在這里展示了一種信念:“圣人”會在社會資源爭搶最嚴重、動亂已無法控制之時出現(xiàn),通過戰(zhàn)爭的形式讓不合理的行為停止?!痘茨献印氛J為戰(zhàn)爭對人民是一種災難,但它同時也是削除殘暴、維護良好秩序、安定生活、善良人性的必然選擇。并且戰(zhàn)爭早已在上古時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即便功德超卓的上古帝王,面對戰(zhàn)爭也無法做到平定和根除。因此,在劉安看來,正視戰(zhàn)爭的存在、并能夠采取相應的對策,是治國者的必備素質。
《老子》說:“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4]143《淮南子》也將戰(zhàn)爭視為“不得已”之事,但并非停留在幻想世界里,寄望于以鄙薄戰(zhàn)爭、廢止戰(zhàn)爭的消極方式來取得和平,而是以更為現(xiàn)實、積極的態(tài)度來看待戰(zhàn)爭、準備戰(zhàn)爭。在必要的時候,治國者不僅不回避、禁止戰(zhàn)爭,反而應自為表率,對軍事活動予以充分的重視,并制訂、遵守軍事活動的具體法規(guī)和制度。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戰(zhàn)爭的存在做出了辯護。隨后書中根據(jù)戰(zhàn)爭的目的與性質,進一步把戰(zhàn)爭分為“義”與“不義”兩種類型。《淮南子》反對“利土壤之廣”“貪金玉之略”的用兵,將其視為“不義”;而將“存亡繼絕”“平天下之亂”“除萬民之害”[3]1043的用兵視為“義”,即具有合法性。
《兵略訓》對理想的“兵”做出了定義:“夫兵者,所以禁暴討亂也。”《本經(jīng)訓》也說:“兵者,所以討暴,非所以為暴也。”然而,究竟什么是“暴”,如何界定“為暴”與“討暴”之間的區(qū)別呢?《淮南子》在此所取的是“天下”“萬民”的立場:凡是出于少數(shù)人的私欲,侵奪天下人、老百姓的公共利益的,即為“暴”,由此而導致的災難,即是“亂”;而那些為了維護天下人、老百姓的利益,而反對、討伐“暴”“亂”的發(fā)起者的,即是“討暴”,即符合了“義”的要求。因此,“義”的標準在此帶有明顯的“民本”傾向,“萬民之利”成了衡量是否合于道德、是否為“義”的標準。在這一標準下,我們可以對《兵略訓》中所說的“炎帝為火災,故黃帝擒之,共工為水害,故顓頊誅之”這一事件作出判斷:炎帝、共工是制造災害的,而黃帝、顓頊是要制止災害的,因此炎帝、共工的行為是“不義”的,而黃帝、顓頊發(fā)動的戰(zhàn)爭便是“義兵”。
《兵略訓》還用“櫛發(fā)耨苗”來比喻“圣人之用兵”,強調“圣人之用兵也,若櫛發(fā)耨苗,所去者少而所利者多。”[3]1044“圣人用兵”無疑是合于“義”的,其最鮮明的特征在于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是利大于弊的。顯然,由于距離秦滅、七國之亂年代頗近,《淮南子》的作者十分清楚戰(zhàn)爭的巨大危害,認識到戰(zhàn)爭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但他的觀念也十分明確:只要“所利者多”而“所去者少”,便合乎“用兵”之“義”。
因此,在很多情境下,發(fā)動戰(zhàn)爭不僅合于“義”的標準,是正當、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甚至成為一種不應回避的責任。《兵略訓》指出,即使從夏桀、殷紂、晉厲、宋康這些無道之君的角度來看,民眾一味地順從、姑息他們的惡行貪欲,對他們自身也是危害極大的。因為這樣會助長他們的惡行日趨嚴重,最終的后果是激發(fā)了更為強烈的反抗,導致身死國滅。這實際上也是對用兵者的勸誡:切不可“殺無辜之民”“養(yǎng)無義之君”,盲目地、不加判斷、不論情境地忠君,在根本上是錯誤的,往往會導致“海內之禍”,為“大倫所不取”。這種以“大倫”為重、惟“義”是舉的態(tài)度,頗似于《孟子》開端、為轅固生等儒生所發(fā)揚的儒家立場。在此基礎上,《兵略訓》將百姓喻為被飼養(yǎng)的魚群、牲畜,而將“不義之君”喻為危害魚群、牲畜的猵獺、豺狼,所以必須堅決加以消滅?!痘茨献印穼o道之君的深惡痛絕,由此可見。除了努力抗爭本國的無道之君,也要加以反對無道的敵國之君。《兵略訓》強調:“霸王之兵,以論慮之,以策圖之,以義扶之,非以亡存也,將以存亡也?!盵3]1046攻破敵國并不危及其百姓,而只是廢除其國君,改變其惡政。相反,還要“尊其秀才”“振其孤寡”“恤其貧窮”“出其囹圄”“賞其有功”,造福于敵國的百姓。在《淮南子》看來,湯、武的王道和齊桓公的霸業(yè),正是由此而立。老百姓對于這樣的戰(zhàn)爭,不僅不害怕、厭憎,相反,必然是冀求、渴望的?!痘茨献印酚诖吮憩F(xiàn)出的觀念,與荀子“刑一人而天下服罪”[5]246的用兵境界是一致的。
《淮南子》還為戰(zhàn)爭設置了終點:“故義兵之至也,至于不戰(zhàn)而止?!盵3]1048“戰(zhàn)”并非最終的結果,只是一種手段,用兵最后要達到的效果是“不戰(zhàn)”,是要讓老百姓們幸福安康,讓盛世太平。
漢初雖內有中央朝廷與地方諸侯、少數(shù)民族及農(nóng)民武裝的沖突,外需抗擊匈奴的襲擾,但總體上戰(zhàn)爭已不是時代的主旋律。尤其在黃老思潮的影響下,整個社會逐漸由崇尚武功轉向追求文治、由迷信暴力改為粉飾禮樂。相應地,兵學思想家們也在研究兵學的同時,更多地對政略加以重視[6]?!痘茨献印分幸验_始出現(xiàn)民本思想的萌芽,明確提出了“兵之本在政”,認為要把政治作為軍事之本,應該用政治的視角來審視軍事活動,如書中所言:
兵之勝敗,本在于政。政勝其民,下附其上,則兵強矣;民勝其政,下畔其上,則兵弱矣。故德義足以懷也。地廣人眾,不足以為強;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為存政者,雖小必存;為亡政者,雖大必亡[3]1059-1060。
民本思想于先秦時即現(xiàn)其萌芽,“民心”“民意”也歷來頗受關注,尤其往往被儒家用來與“天命”相聯(lián)系、相匹配?!痘茨献印钒选懊瘛甭鋵嵉骄唧w的政治活動中,認為民眾的意愿與心理狀態(tài)與國家的軍事力量直接相關?!侗杂枴吩疲?/p>
兵之所以強者,民也;民之所以必死者,義也;義之所以能行者,威也。是故合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威儀并行,是謂至強[3]1087-1088。
于此,“兵”實際上被視為政治的一種特殊形式。在《淮南子》看來,當“民”與“義”結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威儀并行”的“至強之兵”。只有這樣的“至強之兵”,才能戰(zhàn)無不勝。必須注意的是,《淮南子》于此將軍隊的范圍加以擴大,實際上把“民”也看作“用兵”的對象,其所謂的“兵”,并不只是行軍作戰(zhàn)的士兵,還包括了可能應征入伍的人,包括了君主轄下的一切百姓。因此,“用兵”也即“用民”“用眾”。為了讓“民”與“義”更好地結合在一起,《淮南子》從人性論的層面對人的行為進行了分析?!侗杂枴分赋鋈硕加袠飞鷲核赖谋拘?,在戰(zhàn)爭中士卒們能夠敢于當先,并非無懼死亡,而是由于將領們能夠根據(jù)其作戰(zhàn)表現(xiàn)將預先規(guī)定的賞罰嚴格地落到實處。樂生惡死的先天本性被樂賞惡罰的后天激勵機制所掩蓋。換言之,士卒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將領的賞罰是否嚴明。在這一意義上,士卒與君主、將領的上下關系以及各自的行為方式是相互對待、互為條件的:
是故上視下如子,則下視上如父; 上視下如弟,則下視上如兄。上視下如子,則必王四海;下視上如父,則必正天下。上親下如弟,則不難為之死;下視上如兄,則不難為之亡。是故父子兄弟之寇,不可與斗者,積恩先施也[3]1088。
《淮南子》多次以父子、兄弟喻指理想的上下級關系,實際上也是把人性、人情的因素滲透到了群體、組織的行為機制中,希望在君民、將卒之間建立有似于父子、兄弟的牢不可破的紐帶。只不過這樣的紐帶,已經(jīng)超越了利益的計算,而加入了更多的情感色彩。《兵略訓》進而主張:
故將以民為體,而民以將為心。心誠則支體親刃,心疑則支體撓北。心不專一,則體不節(jié)動;將不誠心,則卒不勇敢。故良將之卒,若虎之牙,若兕之角, 若鳥之羽,若蚈之足,可以行,可以舉,可以噬,可以觸。強而不相敗,眾而不相害,一心以使之也[3]1071-1072。
于此,“將”與“民”的關系又被喻為“心”與“體”的關系?!皩ⅰ北仨氉龅叫恼\,也即摒除私欲,才能使得“民”勇敢向前。因此,良將統(tǒng)率士卒,由于能夠做到上下同心齊志、統(tǒng)一協(xié)調,必然極具戰(zhàn)斗力。同時,軍隊的戰(zhàn)斗力還必須依托于軍令制度以及將領的威信,軍隊的戰(zhàn)斗力并不僅僅取決于其數(shù)量的多寡,而更在于這支軍隊能否嚴守軍紀、法令。一方面,軍隊的上下級之間必須形成和諧親近的氛圍;另一方面,將領又必須樹立威信,使得士卒敬服、畏懼。這樣便能達到攻必勝、守必固的功效。相反,若上下不能協(xié)調一致、齊心合力,則必然導致失敗:“故四馬不調,造父不能以致遠;弓矢不調,羿不能以必中;君臣乖心,則孫子不能以應敵?!盵3]1088
《淮南子》還進一步對“君主”“臣民”之間的關系作了更深層次的需求-動機分析,認為君主與臣民之間的相對、相報,也并非全然建立在天性、人性的“將心比心”以及情感紐帶的基礎上,更須有互相滿足需要的機制來加以約束、激勵,不能期望一方只管付出,而另一方只是受益。雙方必須在相對平衡、對等的情境下才有可能持續(xù)其相報、相生的預期行為。這樣,站在君主的立場上,就必須明確君主對臣民的要求,即希望臣民竭力向自己效忠;同時也要清楚臣民對君主的要求,即給予臣民相應的福利、酬報。明確了雙方的需求,君主就可以建立“信賞必罰”的制度,調動、激勵雙方,尤其是臣民的積極主動性,從而形成“上足仰,下可用”“德足慕,威可立”[3]1091的良好局勢。顯然,有了這樣的君主-臣民關系,必然能夠兵強國盛。
《淮南子》并不滿足于僅僅對戰(zhàn)役本身的勝負作浮于表面的判斷,還提出了對用兵作戰(zhàn)的更深層的理解:“刑,兵之極也,至于無刑,可謂極之矣。是故大兵無創(chuàng),與鬼神通?!盵3]1052
戰(zhàn)爭的最高境界,不是通過大規(guī)模的屠殺造成傷亡而勝利,而是要在沒有傷亡的情況下,讓敵人屈服。這也是對“義兵”的較高要求?!侗杂枴愤M一步提出了“兵有三詆”的見解:
兵有三詆:治國家,理境內,行仁義,布德惠,立正法,塞邪隧,群臣親附,百姓和輯,上下一心,君臣同力,諸侯服其威,而四方懷其德。修政廟堂之上,而折沖千里之外,拱揖指捴,而天下響應,此用兵之上也。地廣民眾,主賢將忠,國富兵強,約束信,號令明,兩軍相當,鼓錞相望,未至兵交接刃,而敵奔亡,此用兵之次也。知土地之宜,羽險隘之利,明奇正之變,察行陳解贖之數(shù),維枹綰而鼓之,白刃合,流矢接,涉血屬腸,輿死扶傷,流血千里,暴骸盈場,乃以決勝,此用兵之下也[3]1055-1056。
用兵的三種方式中,上策是用國內的政治優(yōu)勢壓倒千里之外的敵人,通過禮儀得到天下的擁護;中策是主賢將忠、國富兵強的實力,出征臨陣,使敵人不戰(zhàn)而卻;下策則是憑借指揮得當,通過血戰(zhàn)而決勝。在此,《淮南子》推崇的不是白刃相交的戰(zhàn)斗勝利,而是憑借內政外交、無須流血戰(zhàn)爭而獲的優(yōu)勝。因此,書中所闡發(fā)的“兵略”是廣義的:兵之所指,已不再局限于統(tǒng)率士卒、行軍宿營、列陣交鋒,更是滲透到國家的政治、外交、君臣相處、世風民俗等其他的國家治理過程中。也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我們可以將《淮南子》的兵學思想的中心歸結為“兵之勝敗,本在于政”。
《淮南子》“兵本在政”的觀念,也可以在先秦儒家典籍中發(fā)現(xiàn)?!墩撜Z》中載孔子言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盵7]170孟子也稱:“仁者無敵?!盵7]211并認為,“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7]241荀子也說:“故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由其道則行,不由其道則廢?!盵5]244雖然《淮南子》引入了很多帶有儒家色彩的政治倫理觀念,但其書并不像孔、孟那樣過分夸大政治的作用,以至常常輕忽軍事的功能,其對政治的高度重視,用意更多地在于對用兵境界的提升,以及對用兵方法的強調。同樣,我們也能夠在先秦與秦漢之際的法家和兵家著作里找到“兵本在政”思想的萌芽。如《商君書》說:“凡戰(zhàn)法必本于政勝,則其民不爭。不爭則無以私意,以上為意。”[8]92《韓非子》也說:“強,則能攻人者也;治,則不可攻也。治強不責于外,內政之有也?!盵9]1115他們都認為政治對于戰(zhàn)爭起決定作用,是戰(zhàn)斗獲勝的基本手段?!痘茨献印凤@然也繼承、汲取了商、韓的理論營養(yǎng),但其書所稱的政,卻不只是作為取得國力優(yōu)勢的立法、建制的政治手段,還包涵了行政、為治的德、義等元素?!侗杂枴匪f的“兵有三詆”,顯然不是只就功利效果言,而更強調了應以道義、德行作為衡量標準。
基于“兵之本在于政”的認識,《淮南子》對其所處時代的用兵之道提出了批評:
今夫天下皆知事治其末,而莫知務修其本,釋其根而樹其枝也[3]1056。
在此,“舍本逐末”表現(xiàn)為一味執(zhí)著于外在的兵戰(zhàn)之事,而不知從內在的政治事務入手。《淮南子》強調,應尋求制勝的根本,而切忌只在細枝末節(jié)上耗費心力?!侗杂枴贩Q:
夫兵之所以佐勝者眾,而所以必勝者寡。甲堅兵利,車固馬良,畜積給足,士卒殷軫,此軍之大資也,而勝亡焉。明于星辰日月之運,刑德奇該之數(shù),背鄉(xiāng)左右之便,此戰(zhàn)之助也,而全亡焉[3]1057。
于此,《淮南子》首先肯定了,戰(zhàn)爭取勝的因素很多,而戰(zhàn)爭必勝的決定因素卻很少。甲兵、車馬、畜積、士卒,無疑是重要的戰(zhàn)略物資,“星辰日月之運”與陰陽奇秘之要,也會對戰(zhàn)爭起到巨大的幫助。但這些在《淮南子》看來,都不是取得勝利的根本條件,而只是“佐勝之具”,不能達到“所以必勝”的要求。那么,什么才是制勝的根本呢?
《兵略訓》認為:
故德義足以懷天下之民,事業(yè)足以當天下之急,選舉足以得賢士之心,謀慮足以知強弱之勢,此必勝之本也[3]1059。
“必勝之本”并不存在于戰(zhàn)爭發(fā)生、開展中兵力的強弱以及計謀的優(yōu)劣,而存在于戰(zhàn)爭發(fā)生之前的為政過程中,取決于德義、事業(yè)、選舉、謀慮等政治因素是否達到或符合人民的要求。因此,對制勝的法寶,不應外求,而須轉而向內,在內政的修習、治理中追尋,“修政于境內,而遠方慕其德;制勝于未戰(zhàn),而諸侯服其威。內政治也。”內政得到良好的治理,則能收到“制勝于未戰(zhàn)”的用兵效果。因為內政的治理,所依據(jù)的是“德”,而“德”又是最能廣泛流傳、影響的,很容易便能引起包括敵國在內的他國人民的仰慕。這樣,自然就能達到“不戰(zhàn)而勝”,或“先勝而后戰(zhàn)”的理想境界?!侗杂枴贩Q:
是故善守者無與御,而善戰(zhàn)者無與斗,明于禁舍開塞之道,乘時勢,因民欲,而取天下。故善為政者積其德,善用兵者畜其怒;德積而民可用,怒畜而威可立也。故文之所以加者淺,則勢之所勝者??;德之所施者博,而威之所制者廣;威之所制者廣,則我強而敵弱矣。故善用兵者,先弱敵而后戰(zhàn)者也,故費不半而功自倍也。湯之地方七十里而王者,修德也;智伯有千里之地而亡者,窮武也。故千乘之國,行文德者王;萬乘之國,好用兵者亡。故全兵先勝而后戰(zhàn),敗兵先戰(zhàn)而后求勝[3]1065-1066。
在此,戰(zhàn)爭成為整個國家治理的重要一環(huán)。在國家治理中,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等內容相輔相成,相互為用。就戰(zhàn)爭論,如果治國者能夠在政治、經(jīng)濟、外交等方面取得優(yōu)勢,占得先機,實際上,一定程度已削弱對方的力量,以此為基礎,易收事半功倍之效。當然,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力量,根本上在于政治力量的強弱。因此,政治優(yōu)勢的確立,在戰(zhàn)爭中相當重要。如果國君建立了深得民心、影響廣博的德行威望,那么臨敵用兵時就會滿懷信心、胸有成竹。但若想做到“先勝而后戰(zhàn)”,除了要具備德行、威望的必備素質之外,用兵者還必須在戰(zhàn)斗發(fā)生之前,對敵我雙方的各個方面進行充分的對比、評估:
凡用兵者,必先自廟戰(zhàn)。主孰賢?將孰能?民孰附?國孰治?蓄積孰多?士卒孰精?甲兵孰利?器備孰便?故運籌于廟堂之上,而決勝乎千里之外矣[3]1066-1067。
“制勝于未戰(zhàn)”“先勝而后戰(zhàn)”實際上是向用兵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換言之,用兵者必須“內外兼修”:內積德以修政,外服威以塞丑。而要做到積德服威,為將者又須身先士卒,與士卒同甘苦、程寒暑、齊勞佚、同饑渴、共安危。于是,以己軍中的“德”“愛”對抗敵軍陣營中的“怨”“憎”,自然就能獲得全勝:
是故內修其政,以積其德;外塞其丑,以服其威;察其勞佚,以知其飽饑。故戰(zhàn)日有期,視死若歸。故將必與卒同甘苦, 俟饑寒,故其死可得而盡也。故古之善將者,必以其身先之。暑不張蓋,寒不被裘,所以程寒暑也;險隘不乘,上陵必下,所以齊勞佚也;軍食孰然后敢食,軍井通然后敢飲,所以同饑渴也;合戰(zhàn)必立矢射之所及,以共安危也。故良將之用兵也,常以積德?lián)舴e怨,以積愛擊積憎,何故而不勝[3]1088-1089!
顯然,這里所謂的“勝”并不僅僅是攻城略地、殺敵破陣的戰(zhàn)斗的勝利,而更注重政治影響、民心向背的對比方面的優(yōu)勢。因此,戰(zhàn)爭不過是“兵”的最后不得不表現(xiàn)出來的結果,而其勝負早已在內政、治軍的過程中被決定。與此相應,《淮南子》的兵學思想,也不只是局限地著眼于戰(zhàn)場上的軍陣、謀略,而更深遠地關注了包括君主、將帥修身、理民、治軍、攻守在內的整個過程,把“政”看作“兵”的根本,把“兵”視為“政”的延伸。
總結《淮南子》全書的《要略訓》點明了其兵學思想的主旨與任務,同時也透露了其思想淵源與立場:
《兵略》者,所以明戰(zhàn)勝攻取之數(shù),形機之勢,詐譎之變,體因循之道,操持后之論也。所以知戰(zhàn)陣分爭之非道不行也,知攻取堅守之非德不強也。誠明其意,進退左右無所失擊危,乘勢以為資,清靜以為常,避實就虛,若驅群羊,此所以言兵者也[3]1449-1450。
這里所謂的“體因循”“操持后”“乘勢”“清靜”“避實就虛”等基本上是道家的思想原則,而“德義”又體現(xiàn)了儒家的關懷,“形機之勢”“詐譎之變”則是兵家的擅長。由此,可以從《淮南子》中看出由先秦至漢初兵學思想的轉向:其一,兵學旨趣從“取天下”向“安天下”“治天下”“守天下”轉變;其二,論兵方式從強調“獨到之見”向主張“學術兼容”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