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縣高級職業(yè)技術學校 安徽 靈璧 234200)
高中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是一個國家未來與希望的主要承載者?!吧倌昱d則國家興,少年強則國家強”,是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不斷強調的一點。作為助力國家發(fā)展的重要基石和生力軍,青少年不僅要具備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還要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強素質、提能力”才可稱之為真正的“強”。日常思政課堂教學不僅是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更為重要的是德育教育。多元化思潮的涌入,高中階段的高中生成熟的思維方式還沒建立起來。對于社會充滿了好奇,并不能完全辨別社會中的各種思想,容易受到社會上各種不利于健康成長思想的影響。此時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比過硬的專業(yè)技能顯然更為重要。教師應充分把握住高中思政工作的中心和重心,更加有效的發(fā)揮思政課堂的德育功能。
首先,應試教育觀念根深蒂固,影響深遠。應試教育是一切活動圍繞著考試而展開,以培養(yǎng)所謂的“精英”為教育目標,教學陷入了“教一學一練一考”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分數(shù)、名次和考試成為學生心中最在乎的事情,完全忽視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引導,只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而不注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有沒有得到相應的發(fā)展[1]。使學生不能使智育和德育得到同步發(fā)展。
其次,高中思政課教師德育意識和德育能力較差。許多教師狹隘地認為他只要教好書本上的知識即可,幫助學生考上一個好大學,給家長也給學校一個交待,而對于學生的道德教育則與自己無關,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高中生的德育效果我們可想而知。
再次,社會經濟新變化給高中思政課德育實施帶來新的挑戰(zhàn)。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正在逐步建立和發(fā)展,不同的思想觀念在交流中不斷融合和碰撞,這些都給德育實施帶來了挑戰(zhàn),學生在平時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些“兩難選擇”,即社會現(xiàn)實擺在面前,而學生所學的書本知一識也言猶在耳。我們思政課如果不把握好這一點,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思政課的德育功能必然會走入迷失。
最后,思政課的地位影響了德育功能的發(fā)揮。許多人認為思政課是一門可有可無的副課,因此,在師資力量和經費安排方面都不夠積極。我們知道,社會實踐、戶外考察等都是思政課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而人們認為在這個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思政課只需在課堂這個“小天地”進行講解即可,而無須到自然、社會這個“大世界”來考察;另外,由于思政課在中學各個科目中所處的尷尬地位,也讓政治教師有一種“三等公民”的感覺,在一定程度上挫敗了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積極性和獨創(chuàng)性。
2.1 堅持“以生為本”的德育觀,明確高中思政課德育目標定位。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具有社會性,是生活在特定社會關系當中的人。堅持以人為本落實到課堂就是要堅持“以生為本”,就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把滿足學生的品德素質全面發(fā)展和促進學生的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作為思政課的基本價值導向和奮斗目標[2]。同時,學生的品德發(fā)展是在內化一外化一反饋檢驗一再內化一再外化一再檢驗的矛盾矛盾運動中逐步走向成熟的,因此,我們必須遵循學生的品德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明確定位高中思政課的德育目標,一個明確清晰、簡單適用的德育目標直接影響和制約著高中思政課德育功能的發(fā)揮和最后效果。
2.2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培養(yǎng)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鄧小平說過,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一個合格的思政課教師不僅應該具有良好的專業(yè)素養(yǎng)即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還要有比較強的德育意識和德育能力。因此,我們高中思政課教師必須本著對民族、對學生未來負責任的態(tài)度,不斷學習、鉆研,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積極占領思政課德育建設的制高點,把思政課作為對“三觀”正在形成的高中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陣地,大力推行素質教育,讓思政課真正與生活相結合,促進學生智育與德育共同進步,身心和諧發(fā)展。
2.3 時事政治課堂滲透,搞好、搞活思政課堂教學。時事政治教育是高中思政課的重要內容,它具有極強的新鮮性和時代性。通過時事政治教育,針對學生在國際國內形勢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方面的問題展開討論與分析,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了解我國在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以及親身體會到國家、社會發(fā)展的翻天覆地的成就,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責任感。
時事政治與高中思政課的相結合可以充分發(fā)揮其德育功能,且效果非常明顯。因此我們必須在授課的時候注重挖掘教材知識的教育性,變時政知識的“原生價值”為“教育價值”[3]。同時,對于一些問題不能采取簡單回避的態(tài)度,對問題只字不提,而是要擺出來和學生一起探討、分析,從而讓學生形成看待任何問題都要有一分為二的態(tài)度,避免讓學生形成思政課就是“假、大、空”的錯覺,此外,教師必須注重對課堂教學活動的鉆研與創(chuàng)新,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德育效果。
總之,高中思政課在高中生的德育建設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大膽創(chuàng)新和不斷嘗試,堅持“以生為本”的德育觀,突破應試教育給予課堂的枷鎖和禁錮,充分發(fā)揮教學中的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