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玲,謝清果
(1.集美大學 外國語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2.廈門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5)
“怨”是人際關(guān)系中極為特別的一種情緒。聰明的中國人還創(chuàng)造了個詞“埋怨”,借以表達“怨”的重要特征是埋藏在心靈深處,旁人不易察覺。成語“怨天尤人”,點出了怨恨的對象,既可以是“人”,還可以是“天”?!安辉固?,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1]孔子本意傳達的是正能量,就是樂天知命,學以忘憂,可以說是天人合一的一種體現(xiàn)。其反面正是既怨天,又尤人,而這種負能量不僅無助于問題的解決,而且可能導(dǎo)致自身徹底的失敗,不可不慎?!霸购奘且环N有明確前因后果的心靈自我毒害。這種自我毒害有一種持久的心態(tài),它是因強抑某種情感波動和情緒激動,使其不得發(fā)泄而產(chǎn)生的情態(tài);這種‘強抑’的隱忍力通過系統(tǒng)的訓練而養(yǎng)成……這種自我毒害的后果產(chǎn)生出某些持久的情態(tài),形成確定形式的價值錯覺和與錯覺相應(yīng)的價值判斷”[2]??梢?,怨恨的產(chǎn)生與表現(xiàn)方式有其個性因素、心理因素與文化因素。中西在怨恨的理解與處置上各有特點。
作為孔子的老師,老子對“怨”也其自己的看法。他分別在《道德經(jīng)》(王弼本)第63章和第79章中提到“怨”,并對如何處理“怨”提出了自己的主張。而《論語》中有9篇20處提到“怨”。本文就以老子《道德經(jīng)》和孔子《論語》文本為核心,管窺中國人“怨”的心理與文化表述。
“怨”是人際關(guān)系中常見的情緒,因此對于修身養(yǎng)性有深刻思考的孔老于其作品中多處對“怨”進行了探討。而葆有慈心濟世情懷的孔老,其理論訴求自然是以消怨和順為目標。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孔子明白以“利”作為行為的出發(fā)點與歸宿點,即作為評介標準,會產(chǎn)生許多“怨”。毛子水、楊伯竣都解讀為行為的主體會招致他人的怨恨。這種理解不全面,因為也可能是行為的利益相關(guān)者對行為者的怨恨。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人以自我利益為中心,就很容易處處時時傷害到他人利益,也就成為別人怨恨的對象了。這也是為什么孔子在同篇中一直倡導(dǎo)“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義之所在,亦即理之所在,具有公道人心,也就不易滋生怨恨,即便有怨恨也易于消解。
《道德經(jīng)》第72章提出了“夫唯不厭,是以不厭”[4]的主張,統(tǒng)治者只有不厭棄(壓迫)百姓,百姓也就不會厭棄統(tǒng)治者。這里的“厭”與“怨”性質(zhì)類似。顯然,老子是希望統(tǒng)治者能夠愛民親民,“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4]。老子告誡統(tǒng)治者不要去排擠人民安寧的居處,不要厭棄人民生存所依靠的一切。就社會治理而言,統(tǒng)治者的行為是“怨”產(chǎn)生與否的關(guān)鍵性因素。統(tǒng)治者無怨于民,民亦無怨于君上。因此,老子為作為統(tǒng)治者的圣人指明了安邦除怨之道:“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盵4]統(tǒng)治者要有自知之明,不四處自我表現(xiàn),不擾亂百姓生活。要有自愛之尊,不到處顯擺。誠然,也是要消解自我中心主義對君民關(guān)系的干擾,從而從根源上消除了“怨”產(chǎn)生的心理土壤。
《論語·里仁》:“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憋@然,孔子心里也明白,在三番五次去勸諫父母無果之下,容易產(chǎn)生“怨”的情緒。只不過,孔子提出“勞而不怨”是為了樹立一個孝子的形象,作孝子,就應(yīng)當無論多么勞煩,都不生埋怨,而是極力地克制自己的情緒。這是從父母與子女的關(guān)系角度確立起子女對待父母應(yīng)有的倫理規(guī)范。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論語·里仁》)可見,孝子作為常人可能在“勞”的情況常生“怨”,但是每每在要生“怨”,或者初生“怨”的時候要能夠“克己復(fù)禮”(《論語·顏淵》),能夠以“賢”來規(guī)范自己,因為賢者自然是遵禮行禮的。 并以違禮的不賢來自鑒,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復(fù)歸作為人子應(yīng)有的姿態(tài)。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為父母也應(yīng)當知道子女的苦心,不要做無謂的固執(zhí)。愛子女就應(yīng)當給子女自己選擇的權(quán)力,擔當?shù)呢熑?。也?yīng)當從愛的角度出發(fā),對子女多給予理解與關(guān)愛。不要輕易地以父母之身份來壓制子女。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4],如果把這句話用于理解父母與子女關(guān)系,也是很貼切的。父母生育了子女而不占有,培養(yǎng)了子女而不自恃自己的能力,成就了子女而不去居功。父母如果有這樣的心胸,一方面自己怎么可能產(chǎn)生“怨”,另一方面,子女也不可能產(chǎn)生對地父母的“怨”?!霸埂彼援a(chǎn)生,皆是因為利益,因為以自我為中心來考慮問題,一旦達不到自己的愿望或目的,就會產(chǎn)生“怨”。老子則直接以“為而不爭”的品格,從根本上消解了“怨”產(chǎn)生的心理根源。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論語·公冶長》)在孔子心目中,伯夷、叔齊兩位賢人之所以少為人所怨,是因為“不念舊惡”。在日常生活中,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圣賢與人相處不會輕易產(chǎn)生“怨”,乃在于圣賢也不與人計較,尤其不會念念不忘別人的過失,不會睚眥必報。
同樣的,“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圣人皆孩”[4]。行為的主體如果能夠“無常心”,即心中沒有先入為主之見,而是以他者的心意為心意,這樣對待善者與不善者都能夠善待,因為不求回報,只是做自己所當為之事。對信者與不信者都能夠以誠信之心待他,因為不存交易之念,而是有成就他人之心,以“歙歙”的自然心境,行自己所當行,心底無私天下寬,葆有一顆慈母之心。
人際關(guān)系當有合適的距離,距離產(chǎn)生美,超越了距離可能會產(chǎn)生彼此傷害??鬃右耘印⑿∪伺c主子的關(guān)系為例談了自己的看法,老子則以“沖氣以為和”為原則,強調(diào)個體應(yīng)主動在“為人”和“與人”的奉獻中構(gòu)建普遍性的和諧人際關(guān)系。兩人都認為應(yīng)當堅持斗而不破的原則,以求和平共處。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論語·陽貨》)孔子對人性有深入的探究?!靶韵嘟?,習相遠”的論述就表明孔子深知教育化人的重要性。當然,他也認為“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論語·陽貨》)此處所言的“女子”與“小人”,并不是女性和品德低下的人,而是“專指婢妾仆隸等”。[5]孔子以自己與同時代士人的生活閱歷告訴我們,一些當時的下人與貴族之間是有矛盾的,那些地位低的婢女或小妾,以及做家務(wù)的下人與主人之間的關(guān)系很微妙,他們有時也企圖攀龍附鳳,不安分守己。主人對他們好點了,他們有時就不知道自己是下人,甚至做出有失身份(無禮)的事情來。相反,如果主人疏遠他們了,他們就難免心生怨恨。孔子對此洞若觀火。從這個意義上講,在一些生活情境下,與下人相處,是要把握分寸,注意遠近的尺度,避免產(chǎn)生“怨”。
“正復(fù)為奇,善復(fù)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4]雖然老子并不就女子與小人問題來談?wù)?,但是,道理卻是共通的。正確轉(zhuǎn)化為奇邪的,良善的轉(zhuǎn)化為妖惡的,是因為人的迷惑很久了。如果用于分析孔子上文的問題,同樣是適用的。這里的“人”可以指下人,也可以指主人。也就是說,主人如果沒有把握分寸,可能會產(chǎn)生許多幺蛾子。下人如果沒有注重自己的身份也可能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zāi)。老子于是建議要像圣人那樣有原則,但不過分;有威嚴,但不傷害;正直,但不放肆;發(fā)光,卻不耀眼,從而能夠自養(yǎng)己身,又可以保下人之身。誠為最善。
孔子與老子對怨的成因有了深刻的理解,那他們倆又是如何看待“怨”這一問題的呢?亦即對“怨”的態(tài)度如何?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論語·公冶長》)孔子認為那種心中有怨而表面上卻裝出同他人友好的人是可恥的。這種人正是巧言、令色、足恭,這種人言不為心聲,表情虛假,裝出和善的樣子,表現(xiàn)出十足的恭敬,而內(nèi)心卻是另一種想法。沒有真性情,是偽善,是德有虧的表現(xiàn)??鬃酉矚g率真,而反對虛偽。從這個意義上講,孔子也肯定人生中處處都可能生怨,但有怨不可怕,可怕的是將怨埋在心里,蓄積起來,會使人扭曲人格,對社會產(chǎn)生更為惡劣的影響。因此,有怨應(yīng)當面鑼、對面鼓地解決。
《道德經(jīng)》第54章明確提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4]可見,老子強調(diào)一位真正有德性的人,一定是將所學習和信仰的思想觀念親身付諸實踐的人。因此,一旦面對“怨”的情況出現(xiàn),一定也會認真地對待,絕不會當鴕鳥。理由老子早在第79章中就明確指出:“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4]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無論是百姓之間,還是官民之間,都有可能產(chǎn)生“怨”。而這個“怨”的特點在于開始的委屈,個體得不到最舒服或者自身最滿意的生活狀態(tài),且認為自身的生活受到他人或社會的干擾而導(dǎo)致的,即將自己不理想的生活狀況歸咎于他人或社會,于是在心中產(chǎn)生了“憤恨”的情緒。而且,這種情緒沒有得到疏導(dǎo),或者沒有馬上威脅到其生存,因此情緒沒有馬上爆發(fā)出來,于是就蓄積了起來。但是,日積月累,量變會產(chǎn)生質(zhì)變,即由小怨演變?yōu)殡y以調(diào)和的“大怨”。而一旦“大怨”產(chǎn)生了,再去“和”,去解釋,去勸服,去補償,都無法完全平息其內(nèi)心深處的“怨”。老子作為史官,歷記禍福成敗得失古今之道,可以說是見得多,識得廣,歷史的教訓告訴他一個善為道的人,絕不是等到“大怨”產(chǎn)生了才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去感化,那時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傷害。對于“怨”這種有殺傷力的情緒,應(yīng)當要培養(yǎng)“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4]的先見之明。防范于未然,方是上策。
匿“怨”固然可恥,行“怨”就更可恥了?!墩撜Z·憲問》載原憲與孔子論“恥”的對話: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薄翱?、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p>
原憲請教孔子關(guān)于“恥”的問題??鬃觿t旗幟鮮明地以為有道的邦國服務(wù)為榮,而以為無道的邦國服務(wù)為恥。進而原憲提出,如果做到了“不行”好勝、自夸、怨恨、貪欲這種心理,算不算為“仁”?孔子肯定了克服以上四種反常的心理狀態(tài)是難能可貴的。但,能不能稱得上“仁”,則沒有明確表態(tài)。雖然孔子沒有直接肯定不行“怨”可為“仁”的表現(xiàn),但是孔子至少肯定了不行“怨”是正人君子的基本要求,因此,雖然不算達到“仁”的境界,但至少是臻至“仁”的基本階梯。自然,以行“怨”為恥是儒家情緒管理的應(yīng)有之義。
“怨”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墩撜Z·陽貨》載有孔子教導(dǎo)門人當學《詩經(jīng)》的言論: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p>
這是因為先秦時期,《詩經(jīng)》成為士人社會生活中表情達意的一種媒介,當時的社會生活中,常常引《詩》以諷刺時政。當時的知識貴族們習慣于對《詩經(jīng)》文本用一種斷章取義式的引用來說明當下的時事和時政,如《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所載:“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盵6]而君主們也習慣于通過《詩經(jīng)》文本所蘊含的典故來深入理解臣子們斷章取義后所要表達的全新含義。用一種來自于輿論的話語體系來處理政事,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古老而令人贊嘆的政治智慧。因此,孔子才教育兒子伯魚說“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不掌握這一套《詩經(jīng)》的話語體系,是沒有辦法在先秦時的統(tǒng)治階級言談交流中獲得話語權(quán)的。如此看來,先秦時期表達“怨”,有其合理合法的途徑。其實這種方式本身就是管控“怨”的有效手段,“怨”有地方抒發(fā),自然就易于消解。
“怨”既然有其合理性,又有其危害性,就不可不慎,就應(yīng)當努力去化解,消解為上??鬃佣藢Υ艘灿衅涑墒斓幕庵?。
既然“怨”是如此不好的情緒,那么就應(yīng)當有所防范。而防范的關(guān)鍵是從認識與情感兩方面處手。老子在第63章中明確提出了解決之道:“大小多少,報怨以德?!盵4]從理性角度而言,要充分認識到“怨”的巨大危害性。“怨”不僅于內(nèi)心深處燃燒著憤怒的火焰,這種火焰可能會傷害到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威脅到他人的身心健康。因為當心中有“怨”時,就可能自殘,可能發(fā)泄在他人身上,從而害人害己。因此,老子提出“大小多少”的四字真言。“怨”剛開始的可能只是火苗,只是不開心,不愉快,只是一句抱怨,然而,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當謹小慎微,一定要抱著大其小、多其少的態(tài)度來看待“怨”,即便是雞皮蒜毛的小事,也不可大意。都把它當成大事來看待,力爭妥善處置。等到有一天,對方唱起那句名歌詞“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那離報復(fù)的時刻就不遠了,遭殃的可能就突然大增。其實也不突然,所謂突然只是你自己沒有感覺而已。而對長期受壓抑有怨氣的人而言,一點也不奇怪。老子的“大小多少”之教,意在告訴世人,“怨”不容忽視,要“知常曰明”,對人的脾氣性格要有了解,對人要區(qū)別對待,善于換位思考,還要“見小曰明”,特別注意事物細小的變化,盡可能在事物還處于萌芽的時候,及時解疑釋惑,多做暖人心的工作,化解“怨恨”于無形。
再者,要真正化解“怨恨”,還得有境界,這就是老子提出的“報怨以德”。人要有格局,尤其是那些處于優(yōu)勢地位的人,更當如此。因為任何事業(yè)都需要眾人協(xié)助,而贏得人心,人心歸附,依據(jù)的正是“德”。一個有好口碑的人,就能得道多助,自然就易于成功。而“德”的內(nèi)涵是對正義、真理的信奉,走正道,做正事,說真話,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關(guān)系和諧。這個德還體現(xiàn)在面對別人的“怨”,尤其是無理取鬧的“怨”、怨錯對象的“怨”、視小怨為大怨等一切突如其來的不和諧因素,該如何面對,是勇敢地懟回去,還是堅強地承受下來。就是老子所說的“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4]。垢、不祥正是怨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圣人正是能夠承受住方方面面的“怨”,才能成為天下的共主。從這個意義上講,“報怨以德”,是一種胸懷,一種格局,一種氣魄。也可以理解成德是怨的反面。德與怨如同水與火。德可以報怨,克怨,化怨,如同水可以滅火。
孔子的弟子問起“以德報怨,何如?”時,孔子回答說:“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的回答偷換了概念。弟子問的是“以德報怨”,即如何面對“報怨”的問題,而孔子回答的側(cè)重點卻在于“報德”的問題,把弟子的“以德報怨”置換成“報德”。這或許正是孔子的高明之處,因為他后面的回答既回答了弟子問題,又超出弟子的問題的范圍。他說用正直來報怨,這是處理“報怨”的問題。用現(xiàn)在的話說,你有怨,我理解,我就耐心地給你解釋,我就以正當?shù)睦碛?,正確的方向直面對方的問題,給予合情合理的處理,從而化解了怨??鬃舆€說用善行來報答善行,就是“其德交歸”的意思,德與德相互交往,如同思想交流,使思想更豐富一樣,德性相交往,讓德性更豐厚。此外,《禮記·表記》還深入表達了孔子的德怨觀:“子曰:以德報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怨,則民有所懲?!薄白釉唬阂缘聢笤梗瑒t寬身之仁也;以怨報德,則刑戮之民也?!盵7]就此而言,孔子贊賞“以德報德”和“以德報怨”,同時也不反對“以怨報怨”,因為怨而招來怨,是“怨”主體自己應(yīng)當知道可能會遭的還報,因此是自己應(yīng)當承受的。當然對怨的對象而言,則具有以怨報怨的權(quán)力,同時也可展現(xiàn)以德報怨的高姿態(tài),高境界。但孔子極力批判“以怨報德”,認為這樣做是該受到刑罰的。
不過,顯然孔子的“以直報怨”與老子的“以德報怨”還是有區(qū)別的。前者有據(jù)理力爭的豪氣,我可以幫助您,我可以理解您,但我必須教化您,您的是與非,我的是與非,我們要論一論,以理報人。當然,這個直,有正直、耿直、爽直等含義,也自然體現(xiàn)出一種高尚的德性,不是走歪門邪道。而老子的“以德報怨”顯然更有“慈愛”的德性,你的怨,無論有沒有道理,是不是包藏禍心,我不跟你計較。我盡我所能幫助你,既可以擺事實講道理,又可以舍己為人。圣人的特征就是:“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4]圣人既沒有積累財富的愛好,也沒有與人爭先的習慣。圣人的這種損有余補不足的行為方式,是化解怨恨的利器。因為老子說過,“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4]大怨也就是大患,根本上源于“有身”,即有私。而一旦我“無身”了,忘我了,我對別人的埋怨也好,怨恨也罷,都能夠向父母對待犯錯誤的小孩一樣,寬容,理解,以最大的耐心、勇氣與智慧來幫助孩子成長。
《論語·述而》有言:
(子貢)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痹唬骸霸购?”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據(jù)毛子水研究,這一對話發(fā)生的歷史語境中,孔子一行人當時居衛(wèi)國,而衛(wèi)國又發(fā)生了蒯聵與輒兩父子爭當皇位的事件,弟子想先了解孔子的傾向。于是子貢才以伯夷、叔齊的故事來曲折地了解老師的意見。而孔子評價伯夷、叔齊是賢人,且為逃避皇位而出走他國,是求仁得仁的做法,不會產(chǎn)生“怨”。因此,蒯聵與輒爭皇位而大起干戈是不仁,自然會遭到孔子的反對。[5]107如此看來,孔子認為可以用仁心仁行來化解“怨”。
《論語·顏淵》亦載有以“怨”釋“仁”的段落。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p>
仲弓求教孔子關(guān)于“仁”的問題,孔子指出,出門在外,要有像對待貴賓那樣恭敬待人,役使民力時,要有如同承辦大型祭祀那樣嚴謹細致,小心謹慎。總之,要堅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以感同身受的方式,設(shè)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自己不欲做的事,就不要強加給他人。這樣做,在國家社會層面上不會產(chǎn)生“怨”,在家庭層面上也不會產(chǎn)生“怨”。如此看來,孔子正是以“無怨”來呈現(xiàn)“仁”的應(yīng)有之義,可謂言簡意賅。
老子對“仁”也是很欣賞的,雖然他認為仁的境界并不等于“道”“德”的境界,甚至還提出“絕仁棄義”的觀點,但是,老子的本義是要去掉“仁”之名,而求“仁”之實。老子批判的是當時禮崩樂壞的時候,徒有“仁”之名而失“仁”之實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故而有感而發(fā)。他在《道德經(jīng)》第8章中提出“與善仁”,其含義是人與人的相交,要本著一顆仁愛的心,以仁愛的心來彼此相待,自然可以長長久久,不會生“怨”,有“怨”也能及時化解。
雖然上文已引用《論語·里仁》中的“勞而不怨”,不過,《論語·堯曰》中所提到的“勞而不怨”是將其當成一種從政的重要品格與素養(yǎng)來看待,兩者的語義是有差別的。足見孔子對這一問題的重視,這正是其愛民思想的自然流露。《論語·堯曰》有:
子張曰:“何謂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弊訌堅唬骸昂沃^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此處孔子把“勞而不怨”看成是一種從政必須具有的能力與品德,即施政者能夠管理百姓,而百姓心甘情愿。其內(nèi)在的道理是,施政者有愛民之心,“擇可勞而勞之”,能夠根據(jù)百姓的實際情況加以引導(dǎo),讓百姓得利多,而付出少,因此百姓能夠不辭辛勞。
其實《論語·憲問》還有一處表達了類似的思想。
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p>
這句話顯然是稱贊管仲深諳為官之道,以至于他剝奪了伯氏駢邑三百戶的采地,讓伯氏吃粗飯食,到老都沒有怨恨的話??梢姽苤僮龅搅恕巴幻汀?,當然一定程度上也實現(xiàn)了“勞而不怨”,伯氏還能夠有基本生活保障,并沒有使其陷于絕境,因此,管仲施政還是留有余地的。進而孔子贊嘆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憲問》)人在貧困之境易于滋生怨恨,到此貧窮境地能不生怨,是很難的。換句話說,這對施政者與被管治者都是不容易的。施政者行政的分寸,被管治者能反躬自省,而不生怨恨,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如此看來,“勞而不怨”誠然是孔子極為推崇的治理原則與能力。
還有《論語·微子》也在政治情境中探討如何遠怨的問題。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于一人。”(《論語·微子》)
在注重血親政治的古代,取得自己姻親家族的支持,是政權(quán)穩(wěn)定的重要基石。因此周公就告誡兒子伯禽要善待親族之人。“施”,楊伯竣解讀為“怠慢”,而毛子水釋讀為“馳”,為“棄忘”之意。意思雖然不同,但是都表達了要善待的意思。因此,下文才接著說不要讓大臣因為不被重用而產(chǎn)生“怨”。君臣不和,國之大忌。于是,周公提出了一個原則:如果老臣沒有大的過錯,就不要棄而不用,不要對他們求全責備。這是一種遠怨的政治智慧。
當然,孔子與老子在面對“怨”的時候,都有一個相同的取向。那就是更多地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來找原因,而不是把事情推給對方,怨恨對方。如果這樣,那事情就會惡化,會產(chǎn)生劇烈的沖突,導(dǎo)致兩敗俱傷。“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衛(wèi)靈公》)強調(diào)多問己非,而不苛責于他人。而上文已言,老子把給予他人、成就他人當成自己的使命,又怎么會跟人去計較短長高下呢。自然也就遠離了怨恨。
其實,解決“怨”的問題,還是從“怨”產(chǎn)生的土壤著手?!霸埂奔热簧凇靶摹保匀痪鸵獜男牡刈鑫恼?。《禮記·禮運》有言:“圣王修義之柄,禮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講學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樂以安之?!笔ネ跣拗涡奶锏呐Γ沁_到天下大同的根本法寶。而《道德經(jīng)》中,老子則提出了“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于人”[4]的制度性安排。圣人手中有債權(quán)人的憑證,但不依此苛責于債務(wù)人,而是給對方以充分的時空去完成自己的承諾?;蛘呶覀兛梢哉f,要實現(xiàn)“天下大同”既要有人的素質(zhì)提升,又要有制度性建設(shè),以保證“怨”有疏導(dǎo)的渠道,有化解的機制,從而使社會和諧。
《論語·憲問》有載孔子的感嘆: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作為圣賢,也有類似老子在第七十章中的感嘆:“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4]孔子感嘆時下不了解他,沒能走進他的心靈世界,唯獨“天”是他的知音,這是因為他以天為使命。老子感嘆世人追求享受,而對他尊道貴德的保身存身之教充耳不聞,對于他以歷史的深刻教訓來啟迪世人,世人卻無法理解,老子視世人的態(tài)度為“無知”??鬃雍我杂小安辉固?,不尤人”,大概他知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wèi)靈公》)天(道)永遠在那里,等待人們?nèi)ジ形?,去實踐?!墩撜Z·陽貨》有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因此,不要去埋怨天。那為何不要責備人?因為對他自己而言,《論語·述而》有言:“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這就是說,孔子自己堅持學習,而且把學習所得教授給他人,他是不知疲倦的,且不苛責于人,而是努力啟發(fā)他們。
如此看來,孔子與老子對自己的思想學說難為世人所理解和推行有自知之明,他們都不固執(zhí),都堅持走自己的路,相信他們所信仰的正道終究會為世人所理解和推行的,一切只是時間問題,這是他們的理論自信與道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