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學 江西 吉安 343000)
臨近高考,高中地理需要備考的內容既多又雜,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全面完成知識的鞏固補漏、素養(yǎng)的發(fā)展強化,并應保持學生良好的應考心理。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地理教師在帶領學生備考時應注意三個要點,一是要有科學有序的規(guī)劃,二是要讓學生掌握高效復習方法,三是應注重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強化。
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教師不僅要帶學生把所有知識進行全面回顧,而且還要在過程中照顧到學生個體需求。如果缺少規(guī)劃或規(guī)劃不合理,就可能使師生都倍感疲憊,也會給心理造成負面影響。有一個清晰、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師生不慌不亂有序推進,就不會出現越臨近高考,心情越煩、信心越低的問題。
一般來說,備考復習計劃應分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螺旋向上、各有側重。第一階段是帶領學生對知識進行全面系統(tǒng)回顧。從初中到高三,按教材章節(jié)和知識點板塊分解成知識模塊帶領學生無死角地整理、歸納。使學生對地理知識有個系統(tǒng)、宏觀地掌握。第二階段,可稱之為“刷題階段”,就是讓學生進行大量試題練習——需要注意的是,刷題并不主張追求海量的疲勞戰(zhàn)術,而主要是按知識點分布組織學生練習。這個階段的目的是讓學生熟悉各種題型和答題技巧,更重要的是與錯題本結合發(fā)現學生個體在知識點、能力上的短板,為下階段打下基礎。第三階段是個性復習階段。因為每個學生的地理發(fā)展水平不一樣、知識點掌握的情況也不一樣,總是全面、全體性復習,不能解決學生個體問題,時間效率太低。所以,一定要根據前兩個階段的復習情況,給學生充足時間去補自己的短板。
教師作為課堂的引領者和促進者,在復習的課堂中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想要使得復習課堂充分揮發(fā)有效性,就需要教師正確把握教學的重難點知識的同時合理分配時間,并在處理復習內容的過程中,以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實際情況為基礎。此外,復習課的重難點知識不可設定太難,教師可以采用模塊訓練的方式進行開展,促使學生能夠做到攻堅克難、反復推理,進而對不同模塊的知識點逐例如,在復習《地球的圈層結構》一課時,為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地球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的重點教學內容,理解并準確把握地球圈層的知識。我在復習的課堂中將圈層的知識分為外部圈層和內部圈層兩個模塊進行復習。首先,我利用多媒體展示出地球外部圈層的種類,如,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讓學生針對每一個圈層進行知識點的回顧和復習,如:水循環(huán)、大氣循環(huán)的原理。同時在此過程中我進行指導與補充,以此使得學生構建的知識體系更加豐滿。接著,我展示出地球內部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表,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橫波和縱波的特點進行歸納和總結。此外,根據地震波的特點回顧和復習地球內部圈層的結構,對古登堡界面、莫霍界面的位置掌握得更加深刻。
近些年的高考試題中,注重對考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科素養(yǎng)的考察,所以考驗的不僅僅是學生學習基礎知識、技能的能力,更是對于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或者運用知識來解答問題的能力。因此不能僅僅要求學生掌握一個個零散的知識點,更要幫助學生將知識點串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架構,將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分析出來,從而能夠更好的運用知識點去解決問題。在高考地理試題中,主觀題占據了較大的分值,這一類的考題往往需要學生自主發(fā)揮,而答案中有多個得分點,考生只有將這些得分點答出來才能取得分數,否則即便是寫再多的字,如果沒有寫中得分點那也不會得分。這就考驗學生對于試題的理解能力以及措辭能力。因此要訓練學生在回答主觀題時的規(guī)范性以及邏輯思維能力,訓練他們的總結表述能力。高中地理老師可以在平時教學的時候要求學生將每一節(jié)課的重要原理、規(guī)律以及教學思路等整理出來,然后交給教師進行修改。這樣能夠及時了解到每一位學生對于知識理解存在的問題,也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的總結每一章節(jié)的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guī)椭鷮W生應對高考。
最后對于地理的學習,重要的是要能夠做到學以致用,所以地理教師需要聯(lián)系身邊的實際,來提高使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核心素養(yǎng)下學生們不僅需要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重要的是要能夠用于實踐,加強對生活中問題的解決。所以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師,不能簡單地以學生成績的提高為目的進行教學,而需要以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出發(fā),在實際地理的教學以及復習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將身邊的情況,與地理知識相聯(lián)系。
例如在對地理環(huán)境內容的復習過程中,地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我國北方容易出現大霧天氣,而南方則容易出現赤潮現象?或者在地表形態(tài)內容的復習過程中,教師在為學生介紹山脈等形態(tài)時,需要對地殼運動的相關知識進行介紹。同時在介紹天氣內容時,也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北方的春季相對干燥,而南方的春季卻陰雨連綿等。通過對生活中實際情況的思考,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高中地理知識的積累。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聯(lián)系,達到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地理是高考必考科目,高中地理教師有必要注重多樣復習教學方法的實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地知識的復習,使得學生能夠牢牢地掌握地理知識,提升學生的地理水平,讓學生考取良好的成績,使得學生更好地面對之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