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得喜
(深圳市港嘉工程檢測有限公司)
隨著地鐵工程的大量建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深基坑項目,其作為臨時性支護工程,面臨復雜多變的周邊環(huán)境、地質條件,具有地區(qū)差異大、安全儲備低、風險性大的特點。因此,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對管理人員的綜合性知識和經驗的要求較高,不僅要有巖土工程方面的知識,也要有結構工程方面的知識[1],且需要有豐富的現場實踐經驗。通過長期的工程實踐,總結了一些基坑施工管理中常遇到的問題。
由于地鐵等市政項目均為政府投資,其對投資控制很嚴,管理環(huán)節(jié)較多,流程復雜,出具正式設計變更需要的時間很長,造成設計單位不愿意出具設計變更,有些項目施工單位出一個草圖,設計單位也未嚴格進行審核把關,不簽名、不蓋出圖章和注冊師章,就直接蓋個設計單位公章拿去施工;甚至有些臨時邊坡或擋土墻項目根本就沒有設計變更或設計圖紙,施工單位根據自己的經驗組織施工。這無疑對項目管理帶來不安全的因素。
⑴基坑開挖未嚴格按照設計圖紙、規(guī)范和安全專項施工方案要求進行分層分段,容易出現超挖、鋼支撐架設不及時的現象。為出土方便不按設計要求設置鋼支撐或擅自調整鋼支撐間距,使得出土口旁邊的支撐受力極大地增加,一旦出現支撐失穩(wěn),將導致支護結構局部傾覆、倒塌,出現嚴重的安全事故。
⑵基坑土方開挖坡率未嚴格按照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地層條件、地下水情況和開挖高度合理確定?;觾韧练介_挖縱坡太陡,臨時縱坡的穩(wěn)定安全系數較低,一旦遇大暴雨,會出現溜坡現象,危及坡下作業(yè)人員安全。
⑶基坑周邊或支撐梁上堆放材料、土方等,超過設計的堆載限值,且基坑坡頂線一定距離范圍內不得堆載,存在安全隱患。
⑷基坑內、外地表排水不暢,未按設計要求設置有效的截排水溝,或者雖有截排水溝但未及時清理淤積。
⑸臨邊防護欄桿未封閉或局部破損,未及時修復。
⑴第三方監(jiān)測數據未能及時反饋給施工單位,未反映監(jiān)測結果與施工工況的對應關系。
⑵監(jiān)測成果的準確性有待加強,如鋼支撐軸力監(jiān)測與現場施加軸力的施工記錄相差較大。
⑶項目信息化施工落實不到位。支護結構變形及內力、周邊環(huán)境變形、地下水位等監(jiān)測結果達到預警值時,應提請設計復核;當監(jiān)測數據達到控制值時,需立即組織專家進行安全評估并采取相應措施。
設計圖紙是施工單位施工的依據,若無圖或無正式的施工圖進行施工,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其責任將很難劃分,無疑為項目管理埋下安全風險。政府項目管理環(huán)節(jié)多,流程長,可以先以施工聯(lián)系單的形式經過參建各責任主體單位簽字蓋章,確認其需要變更的內容,然后由設計單位出具正式的設計變更,只要技術問題與經濟問題相對分開,涉及到設計變更增減的費用可以根據合同條款以會議紀要或其它形式進行處理。
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方案應滿足設計圖紙及相關規(guī)范要求,遵循施工工期技術規(guī)律、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嚴格實施,適時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調整。
⑴嚴格分層分段開挖土方,只有在保證基坑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考慮加快進度、節(jié)省成本。鋼支撐架設不及時,主要是由于施工單位考慮方便土方開挖,分段開挖過長,支撐安裝跟不上土方開挖的速度,需銜接好兩者的施工進度?;映冢鋵嶋H的受力和變形狀態(tài)是與設計工況完全不一致的,因為支護結構在土方開挖完成后,其變形就基本完成,再去安裝鋼支撐,是無法將支護結構已經產生的變形頂回去的。這就是“先撐后挖”與“先挖再撐”的本質區(qū)別,這種差別是非常明顯的。尤其在最下一層鋼支撐,若基坑都開挖到設計標高了,再去安裝支撐,這道支撐基本不受力,安裝與否,其效果差別不大。
⑵需落實好基坑土方縱坡開挖坡率,應嚴格按照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地層條件、地下水情況和開挖高度合理確定。施工坡度過緩,不能及時架設的鋼支撐就會增多;坡度過陡,縱坡的臨時穩(wěn)定性又無法得到保證。
⑶項目主要管理人員應堅持日常巡查,切實做到對施工情況及時、全過程的了解和控制,一旦發(fā)現基坑周邊超載、排水淤積、防護不到位等現象,必須要求相關班組立即整改,將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防患于未然[2]。
地鐵基坑項目應加強第三方監(jiān)測,其監(jiān)測項目及數量、頻率需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及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娱_挖過程中,嚴格按照監(jiān)測方案實施監(jiān)測,及時了解基坑變形情況,判斷變形程度,調整相關施工組織,如施工順序、施工進度等,發(fā)現異常情況,加密監(jiān)測,并啟動應急預案,防止事故發(fā)生[3]。
對于監(jiān)測指標超過控制值,相關單位應組織召開專家評估會,根據項目的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周邊環(huán)境、監(jiān)測指標的變化規(guī)律及發(fā)展趨勢,專家組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建議對個別指標進行適當調整,當判斷基坑和環(huán)境的安全性可控時,設計單位可結合專家意見、以往類似工程經驗,進行必要的反演分析,做出恰當的設計復核,出具相應的設計變更。
⑴基坑工程包括基坑支護結構設計、支護結構施工、降排水、土方開挖、監(jiān)測等,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4],屬于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需不斷總結設計、施工和監(jiān)測過程中好的經驗,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深基坑安全管理中防范風險的能力,消除隱患、防止事故、改善勞動條件。
⑵基坑工程作為地下工程,所處的地質條件復雜,影響因素多[1],人們對巖土性質的了解不深入,也不可能透徹,許多設計理論尚不完善。作用在基坑圍護結構上的土壓力不僅與土體的變形和滲流有關,還與時間有關,巖土的本構模型千差萬別。因此基坑工程是一門仍處于發(fā)展中的經驗學科,要求施工管理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及時與設計、監(jiān)測單位溝通,切實做到動態(tài)設計和信息化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