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聯(lián)生
小時候家在農村,那時家家吃飯都用瓷碗。記憶中,我吃飯最喜歡用的是家里的花碗,碗邊沿有一圈細小的金邊花紋,碗側還有幾排半透明的圓點,整個碗晶瑩剔透。碗底有個字,是父親名字中的“高”字。
那時,農村吃飯有個習慣,只要天氣好,村民都喜歡端著碗來到村中一棵大樹下,蹲在地上邊吃邊聊天。吃完飯后把碗往地上一擱,或下象棋,或抽口旱煙。大家把碗擺在一起有時難免會搞混,為了避免拿錯碗,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家家戶戶都在碗底刻上自家長輩名字中的一個字,以示區(qū)別。
那時,經常有人走村串戶上門給碗底刻字,可以說是一個行當了。誰家買了新碗,聽到村里來了給碗刻字的人,就會把刻字人叫到家中,拿出新碗來刻上戶主姓名中的一個字。在碗上刻字是一項技術活,力度要適中,既不能刻重也不能刻輕,重了會打破碗,輕了字刻不上去。刻字人右手拿著一把小鐵錘在鐵鏨上輕輕敲打,左手扶著鐵鏨在碗里慢慢移動,字的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均由排列緊密的小圓點組成。刻完字后,刻字人拿出墨汁涂在刻好的字上,然后用手抹勻,墨汁滲入字里,不管過多少年都不會褪色。孩提時,一聽到哪家請了刻字人給碗刻字,我就會和小伙伴們前去觀看,而且常??吹媒蚪蛴形?,那癡迷的情狀我至今記憶猶新。
碗是易耗品,用不了幾年,不是打爛了就是丟失了,這樣吃飯碗不夠就要補充新碗。小時候吃飯,有時沒有端住,碗掉在地上就打爛了。為了讓我懂得珍惜,父母平時總是嚴格教育我。記得有一次,我吃飯時沒有端住,碗掉在了地上,還好沒碎,只是碗邊缺了一個口,母親把豁口磨平滑后,那只碗就成了我的專用碗。
十來歲時,家里添了一套新碗。母親請刻字人在碗底刻上父親名字中的一個字。這次,我就站在旁邊觀看,并悄悄地對刻字人說:“把一只碗刻上我的名字吧?!碑斎唬詈蟮慕Y果令我失望,刻字人沒有滿足我的要求,說等你長大了再刻吧。
前幾年,母親還居住在農村。有一次,我回到老家,中午吃飯時,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香味,母親做好飯菜端上桌,盛了一碗飯給我。吃著母親做好的飯菜,我仿佛又回到天真的童年,一口氣吃了個底朝天。碗見底了,看到碗底父親的名字,我思緒萬千。父親雖然已離去,但他為家操勞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現在,很多農民都進城了,碗底刻字的行當消失了,進城的農民也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亮澤的碗在消毒碗柜里閃著光,碗底再也沒有刻的字了。
一個行當的興起和消失,自有它的原因,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