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先導專項(A類)地球大數(shù)據(jù)科學工程(CASEarth)資助的《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0版》正式在線發(fā)布。由中國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發(fā)表的姑婆山馬鈴苣苔OreocharistetrapterusF.Wen, B.Pan & T.V.Do,榮登《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0版》封面。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0版》與《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19版》所收錄的106 509個(物種94 260個,種下單元12 249個)相比,2020年度的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增加到了122 280個(物種110 231個,種下單元12 049個),其中物種新增15 971個。本名錄的更新、新增和完善進一步讓世界了解到了中國作為生物物種資源大國的無窮魅力!
中國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2019年發(fā)表的珙桐狀報春苣苔PrimulinadavidioidesF.Wen & Xin Hong曾榮登《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19版》封面。苦苣苔科植物連續(xù)兩年被選為代表中國年度高等植物新分類群的代表物種,凸顯了我國苦苣苔科植物的豐富物種多樣性和近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
廣西地處中國(西南)-中南半島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qū),植物多樣性極其豐富。姑婆山馬鈴苣苔目前僅在廣西賀州市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轄區(qū)內有發(fā)現(xiàn),已知僅一個居群約50余個個體,按照IUCN的瀕危等級評價標準,該種被評估為“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
中國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2014年落戶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中國科學院桂林植物園),目前設有上海植物園、深圳仙湖植物園、貴州省植物園和安徽大學等4個分中心。該中心先后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7個,發(fā)表新分類群50余個,發(fā)表論文56篇,科研成果獲省級自然科學獎一項,報春苣苔屬和石山苣苔屬的雜交和選育的新品種48個獲得國際登錄,為致力于中國苦苣苔科植物種質資源調查、收集、瀕危評價、物種保育和可持續(xù)開發(fā)利用作出了貢獻。
姑婆山馬鈴苣苔和珙桐狀報春苣苔,這兩種美麗的瀕危植物的發(fā)現(xiàn)和正式發(fā)表均得到了中國科學院科技服務網(wǎng)絡計劃(KFJ-1W-No1、KFJ-3W-No1)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