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吉峰
(湖南師范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長沙 410081)
一般來看,實現國家轉型的力量有兩種來源:一種是內在力量的成長,要求和推動國家轉型,這是主動型的;一種是外部力量的壯大和強勢介入,這是被動型的。當然,外部力量是通過影響內部力量的變化來起作用的。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發(fā)展、革命與改革都是轉型的一種過程、一種方式,只是激烈程度不同,發(fā)展、改革、革命的激烈程度逐次遞增。制度作為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中軸結構,在國家發(fā)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發(fā)展、改革,抑或是革命,它的終極目標是追求國家的壯大、強盛和繁榮,但是它的具體實施,都有著鮮明的目標導向,即都是以制度為核心的制度變革。制度變革,從橫向上看,有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從縱向上看,則程度各有不同,有涉及根本政治制度的政治改革,有直接對他國政治制度進行照抄照搬的,有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吸收轉化的。內容不同、程度不同的改革,結果是有顯著差異的。作為國家轉型的制度變革,實際上表現為一種制度學習。
所謂制度學習,指的是由精英集團發(fā)起的,以政治制度為核心學習對象,在某國家或地區(qū)發(fā)生的,以實現國家發(fā)展繁榮為主要目標的學習行為[1]。制度學習又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包括修復型制度學習、吸納型制度學習、替代型制度學習與創(chuàng)建型制度學習。制度學習的程度如何、何種類型的制度學習、如何進行制度學習,是國家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學習是人類社會不斷成長進步的階梯,人類便是通過不斷的學習來促進自身的成長和進步的。國家轉型過程中的制度學習,它包括幾層內涵:其一,對象是制度。制度作為決定支撐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中軸,制度的好壞、制度與本身國情的匹配程度,直接決定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的發(fā)展水平。因此,落后的國家必須向先進制度學習來推動自身的發(fā)展。其二,目標或者說目的是實現自身的強盛。對于學習者而言,無論是主動抑或是被動地學習,其目標都是實現學習者自身的發(fā)展壯大和強盛。學習的宏觀目標是不變的,但是學習的效果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是客觀存在的。如何實現學習效果的提高,是學習的內在要求。制度學習本身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它包括制度學習的對象、動力、路徑,也包括制度學習的內容、角度、方法。作為國家轉型的制度學習,成為一個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自此,關于國家轉型的研究專著與研究論文逐漸多了起來,研究不斷豐富起來。但是,關于國家轉型中的制度學習的研究,學術界卻鮮有涉及。
從實踐上看,人類歷史中的國家轉型時時刻刻都在發(fā)生,尤其是自近代以來,國家轉型風起云涌、此起彼伏。但是,對于國家轉型的理論研究,實際上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以來極權主義國家向民主國家轉型的研究。關于國家轉型的理論研究,在研究內容上涉及的面比較寬,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關于國家轉型的基本內涵研究。國家轉型的內涵、意義與表現十分豐富。(1)現代化說。有學者認為,作為現代化的重要標志與核心構成,國家轉型主要表現為不同國家向現代化邁進進程中在經濟、政治、社會等各個領域內所經歷的體制、機制、制度和觀念的革新與變遷[2]。(2)制度變遷說。國家轉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制度變遷的過程。有學者指出,全球化背景下,國家轉型是一個相互影響的變遷過程,國家轉型也基本等同于國家經營活動的現代化,而信息與通信技術是國家轉型的主要驅動力[3]。(3)歷史過程說。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國家不是剛開始就有的,國家也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歷史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恩格斯曾經這樣講道:“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曾經有過不知國家權力為何物的社會,在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而必然使社會分裂為階級時,國家就由于這種分裂而成為必要了?!盵4]193實現人類的解放就必須實現國家的轉型,重點是要求作為政治統治的國家轉型為作為公共服務的國家。(4)民主轉化說。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社會發(fā)生了又一波的民主化浪潮。有一些研究將國家的民主化等同于國家的轉型,由此也產生了很大一批關于民主化轉型的理論著作,如《民主化轉型的政治經濟分析》[5]、《民主轉型與鞏固問題》[6],等等。
第二,關于國家轉型的內在要求研究。國家轉型是一項系統工程,如何實現有效的國家轉型,是很多舉措綜合作用的結果。(1)法治化。法治是現代國家建設的內在要求,是現代國家治理的基本方式與工具,法治化是國家轉型的內在要求。有學者研究指出,必須重視國家現代化進程中法治現代化的重要意義,必須強調法治在國家轉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通過法治才能更好地推動國家轉型[7]。(2)民主化。國家轉型的重要目標就是建立現代化的民族民主國家,因此,民主化是國家轉型的內在要求之一?;诖?,有學者對國家轉型中的民主風險問題進行了研究,認為國家轉型中的民主發(fā)展既不能過少,也不能過多,民主的發(fā)展要適度,要與國情政情相適應[8]。(3)西方化。西方國家基于其最早開展現代化和近兩百年來,特別是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取得的巨大發(fā)展成績,使得西方國家獲得了巨大的話語權。在很大程度上,國家轉型被認為是西方化:走西方化的政治發(fā)展道路、建立西方式的政治體制。許多看法認為,國家轉型的目標就是實行選舉政治。
第三,關于國家轉型的內在機理研究。中國的國家轉型的內在邏輯是什么,這是一個必須厘清的問題。有許多學者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多有意義的研究。所謂漸進式的,強調轉型是一步一步實現的,循序漸進的,不期望畢其功于一役的,所采取的方式也往往是溫和式的做法,以減少流血犧牲。所謂激進式的,強調轉型過程中的快速高效。因此,在轉型措施的采取上更加激烈,更加樂于發(fā)動民眾參與到轉型的過程中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導致轉型缺乏系統性。有學者在對中國與俄國的轉型歷史進行比較研究后,認為俄羅斯的轉型是激進式替代性變革,中國的國家轉型是漸進性增量改革,中俄國家轉型的內在機理的不同,造成了中俄國家轉型結果的不同[2]。
第四,關于國家轉型的實踐路徑研究。國家轉型的路徑是對國家轉型問題進行研究的重要內容,學術界對于國家轉型路徑的研究不可謂很多,也不能說少。學術界普遍認為,國家轉型的實踐路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自上而下的路徑,一種是自下而上的路徑。自上而下的轉型路徑主要是指國家轉型是由中央政府、統治階層發(fā)起和組織實施。有學者研究指出,自上而下的轉型路徑的確立和實施有利于合理設計選舉方向和競選制度、妥善制定包括民族政策在內的各項政策,這樣也將更有利于民族國家的民主轉型與民主鞏固[9]。自下而上的轉型路徑主要是指轉型不是由中央政府和統治階級組織實施和推動的,而是由非統治階級,更多是由社會底層組織和發(fā)起的。
第五,關于國家轉型的失敗原因研究。國家轉型的實施有成功,也有失敗,并且在更多的時候,許多國家或地區(qū)的轉型,是以失敗居多,在“屢敗屢戰(zhàn)”中最后才獲得成功。有學者對國家轉型中的轉型損失進行研究,認為,國家轉型過程中產生轉型損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轉型過程中轉型損失的產生除了轉型過程中政策本身的失誤之外,其主因在于制度方面的缺陷,具體表現為市場制度的不完善、政府規(guī)制能力下降,以及社會資本存量嚴重缺乏[10]。
第六,關于國家轉型的政治風險研究。國家轉型是一項系統工程,正所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因此,在許多國家轉型的實例中,出現了許多失敗的情況,如何直面和化解轉型過程中的政治風險,是必須思考的現實問題。有學者研究認為,民主風險是國家轉型中的政治風險的主要內容,民主風險包括“民主過度”風險和“民主不足”風險兩種類型,這兩種類型的民主風險誘發(fā)因素很多,包括權力核心、文武關系、經濟社會狀況、國家形式,以及外部示范效應等;同時,這兩種風險又容易分別對公共權力以及社會發(fā)展產生影響[8]。
第七,關于國家轉型的國別研究。國家轉型的國別研究是近年來關于國家轉型理論的一個熱門話題,從當前的研究現狀來看,國家轉型的國別研究主要集中于俄羅斯、阿拉伯國家、北非、中東歐國家、日本、中東的伊斯蘭國家、中國等,其中中東國家與東歐國家是國家轉型研究的熱門地區(qū)。(1)關于阿拉伯國家轉型的研究。自2010年“阿拉伯之春”以來,中東阿拉伯國家發(fā)生了一系列國家政權的更迭與重建行為,學術界將阿拉伯國家的這些變化作為國家轉型的重要例子進行研究,研究普遍認為美國與伊斯蘭勢力在阿拉伯國家轉型的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力,阿拉伯國家的轉型之路依然十分漫長[11]。(2)關于東歐國家轉型的研究。具體包括:中東歐國家轉型面臨的危機[12],中東歐國家轉型面臨的外部環(huán)境、歐盟對中東歐國家轉型的影響[13],中東歐國家轉型中的制憲運動[14]。米切爾·斯·德·弗里斯對中東歐國家轉型進行了分析,認為應當從中東歐的國家轉型之路中吸取五點教訓,即保持必要的理性;強化問題導向;必須結合自身實際、不能對別國經驗照搬照抄;應當重視激勵的效應和作用;無止境的、漸進的和經常性的改革導致改革失敗[15]。(3)其他國家的轉型研究。包括“前南地區(qū)”轉型的特點[16],對俄羅斯轉型問題的研究[17],等等。
第八,關于國家轉型的比較研究。比較研究是政治學研究的重要方法,比較政治學研究是政治學研究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關于國家轉型的國別研究逐漸多了起來,有許多有新意的研究。(1)對國家轉型的邏輯主線與進程的比較研究。有學者對中俄兩國的國家轉型進行了比較,從邏輯主線上看,俄羅斯的轉型是激進式替代性變革,其邏輯主線是西方化與本土化之間此消彼長的爭鋒;中國的國家轉型是漸進式增量改革,其邏輯主線乃是原則性與創(chuàng)新性的共存與互動,改革邏輯方式的不同,導致了改革結果的巨大差異[2]。(2)對國家轉型過程中維護政治穩(wěn)定的條件的比較研究。有學者認為,轉型中要實現良好的政治穩(wěn)定,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轉型由控制局勢能力較強的政府發(fā)動;軍隊由文官進行控制;國家認同度較高、相對公平的經濟分配;國內的中產階級支持轉型;國家轉型面臨著較好的外部環(huán)境[18]。
第九,關于國家轉型的中國研究。國家轉型中的中國研究,本應歸屬于國家轉型的國別研究之中,但是基于中國的重要性,因此將其單獨列出來。對此,任劍濤曾指出:“中國正處在一個國家轉型的關鍵時期。國家的轉型,從經濟領域起始,進入社會領域,最后坐實在政治領域?!盵19]關于中國國家轉型問題的研究也比較多,具體包括:(1)中國國家轉型與某一具體問題的關系。有學者研究指出,辛亥革命對中國現代國家轉型,對中國現代國家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而言,辛亥革命在國家觀念、權力合法性基礎、國家權力運行方式、參與政治的組織形式、治國理民的游戲規(guī)則等方面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20]。(2)中國國家轉型某一階段的歷程。有學者對清朝末年的國家轉型問題進行研究,認為清末改革是中國國家轉型的重要歷程和階段。有學者認為,作為國家建設歷程的清末改革,給當下的中國國家建設留下了許多經驗和教訓,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國家轉型的過程中,必須建立強有力的領導集團、必須處理好國家與社會的關系、必須強化民眾的國家認同、必須保證中央政府的權威[21]。(3)中國國家轉型的具體影響因素。包括中國的發(fā)展型國家轉型的問題[22]、中國的財政型國家轉型的問題[23]、戰(zhàn)爭在中國近代國家轉型中的作用及影響[24]、中國近代國家轉型中的權威系統[25],等等。
制度作為決定和影響國家發(fā)展的中軸,無論是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都是國家權力結構的支撐、社會個體生活的保障。社會個體的幸福依靠良好的制度來實現。對于國家及國家轉型而言,應當說,制度是國家的支撐,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制度就代表了國家。制度的好壞及文明程度決定著國家的競爭力與社會個體的幸福。因此,實現國家轉型,必須重視制度建設。關于國家轉型中的制度的研究,成果不算很多,擇其要羅列如下:
第一,作為國家本身的制度結構。有學者分析認為,從國家自主性的角度來認識和看待國家,國家可以被看作是制度結構與制度機器,不同要素的制度變革會對國家轉型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26]。這一觀點將國家本身視為一種制度與制度變遷的過程,國家轉型中的制度變遷是國家自主性的體現,是國家自主性的功能。國家自主性是回歸國家學派的重要觀點,這種國家中心主義,將國家作為具有自主權利的主體,認為國家可以進行自我發(fā)展與修復。
第二,國家轉型的目標是實現制度現代化。胡鞍鋼認為,國家轉型需要經歷兩次轉型或者說兩個階段才能實現,第一次轉型是大力進行經濟建設,以期望實現經濟的現代化;第二次轉型是必須推進制度建設,以期實現制度的現代化[27]。實現制度現代化這一國家轉型的目標,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還涉及許多制度危機與制度滯后的問題。有學者研究認為,轉型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制度危機與治理危機,這種制度危機與治理危機的存在會影響轉型期的社會治理與社會經濟績效[28]。
第三,作為國家轉型內容的制度變遷。這一觀點認為國家轉型的實現,其重要內容就是實現制度的變遷,換言之,就是建立現代化的制度。有學者研究認為,現代國家的建構依賴于一定的社會網絡資本的塑造,而現代國家建構中的制度變遷的實現,關鍵是實現制度變遷與社會資本的良性互動[29]。也有學者對國家轉型過程中的制度變革進行了探討,認為在國家轉型的制度變革中,良好的制度設計與實施非常重要。對此,有學者就以1946年的政協會議為中心,對當時中國的國家轉型進行了分析,認為新政治協商會議的破產最終證明了制度變革在中國的不可行,而社會革命才是中國的必然選擇[30]。也有學者從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角度來分析和理解,認為在國家治理結構轉型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制度倫理觀的構建,尤其要發(fā)揮制度倫理觀在價值引導、理念轉換、模式設計、結構優(yōu)化、路徑安排等方面的作用[31]。有學者認為,政治改革的關鍵組成部分與保障其成功的必要條件就是由國家發(fā)起和推進必要的制度變遷,同時還需要提高國家對制度與政策的執(zhí)行力[32]。
第四,作為國家轉型路徑的制度建設。(1)漸進—制度主義的視角。與“華盛頓共識”一起,制度主義被認為是用來實現國家轉型的又一條重要路徑。有學者以中東歐為案例,分析了漸進—制度主義在中東歐國家轉型中的功用,漸進—制度主義的基本內涵和要求是:制度框架與政治支持決定著轉型的進度與效果;轉型中的起始條件影響著轉型政策的制定;強調政府在轉型過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視,要發(fā)揮轉型過程中制度(政府)的作用;自由化、私有化、穩(wěn)定化之間存在互補性,并有內在順序性;強調了社會文化與傳統對轉型的影響會形成“路徑依賴”;強調轉型結果的不確實性,減少意識形態(tài)因素的影響[33]。(2)正式—非正式的視角。即將國家轉型中的制度變遷中的制度分為正式的與非正式的兩種,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動態(tài)過程的特征存在差異,二者的區(qū)別就在于非正式制度的演變是漸進的連續(xù)過程,而正式制度在一般情況下不會頻繁改變[34]。
第五,轉型國家中的某一具體制度建設。在此需要對國家轉型與轉型國家從概念上進行界定和比較,從詞語結構上來看,轉型國家是定中結構,強調的是“國家”;國家轉型是主謂結構,強調的是“轉型”。但是,實際上,無論是國家轉型還是轉型國家,其所強調的都是國家處在轉型之中的這么一個過程,而國家正是一個在轉型之中的國家,兩者之間的側重點稍有不同,但實質意思相差不大。轉型國家中的某一具體制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福利制度建設。有學者以捷克、匈牙利等東歐轉型國家為例,認為隨著產權的全面私有化和整體的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傳統的大包大攬的福利制度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建立更加有效的、與其國家市場相適應的新型福利體系成為國家轉型中體制轉型的重要內容[35]。(2)勞動市場制度改革。有學者以東歐轉型國家為例,認為東歐國家勞動市場制度的建設以歐洲(主要是指西歐國家)為目標,但是由于雙方經濟基礎、制度背景的差異,導致實際效果的巨大偏差[36]。(3)反腐敗制度建設。腐敗被稱為政治的癌癥,國家與社會轉型中的反腐敗工作非常迫切與必要。有學者認為,反洗錢制度在全球迅速擴散,但是由于執(zhí)行成本比較高,轉型國家可能采納反洗錢制度但是不執(zhí)行[37]。(4)其他方面的具體制度。包括經濟國家轉型中的林權制度改革問題[38]、勞動制度與政策變化對國家轉型的影響[39]、工業(yè)現代化國家社會轉型中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發(fā)展[40]、現代國家成長過程中的統計制度轉型[41]、轉型國家的產權保護制度分析[42]。
第六,中國國家轉型中的制度變遷研究。中國作為一個發(fā)展中的大國,本身處于一個巨大的轉型期,也是一個巨大的試驗場,因此,對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的制度變遷問題的研究非常有意義。有學者以蘇東、南歐拉美、東亞地區(qū)國家的國家轉型與制度變遷為案例,對中國轉型期的制度變遷進行分析,認為中國因為功能性的制度設計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政治制度變遷的問題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43]。有學者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制度建設進行研究,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fā)生的制度變遷,主要是發(fā)生在經濟領域與理念層面,未來中國制度建構的關鍵議題是處理好制度變遷與路徑依賴之間的關系[44]。
國家轉型與制度變遷密切相聯,國家轉型中無時無刻不在制定新的制度、執(zhí)行新的制度。人是制度的設計者,也是制度的執(zhí)行者,更是制度所意欲規(guī)范與約束的對象。從這個角度來看,制度就是一部分人制定的用來規(guī)范所有人的工具,制度的制定者本身也是制度所欲規(guī)范的對象。而從制度制定的價值導向來看,制度本身是為人的利益服務的,而不論人制定制度本身的動機與出發(fā)點是什么以及制度本身的善惡好壞。人具有模仿與學習的能力,正是這種模仿與學習能力,促使人類的先祖不斷進化。因此,人在制度的制定與實施中會產生制度學習,這是由人的本能與制度本身的可學習性所決定的。當這種制度制定行為被放到國家轉型的環(huán)境與過程中來審視時,就是國家轉型中的制度學習。從歷時性的角度來看,無論古今中外,國家轉型時有發(fā)生、制度學習時有發(fā)生,而國家轉型中的制度學習也時有發(fā)生。當前,學術界關于制度學習的研究,從文獻數量上來看并不多。李振《制度變遷中的制度學習》對國外的制度學習理論進行了介紹,他認為,早期的新制度主義者忽視了制度學習的問題,諾思等人較早就關注了學習在解釋制度變遷中的作用,維蘭德提出了一個專門分析那些非漸進式、取得較好效果的制度變遷的新理論。對制度學習的強調還出現在對非正式的制度的研究中[45]。從研究內容上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制度學習的產生與衍化。有學者認為,所謂制度學習,指的是在一定的政治體系之內,作為政治主體的政府、政黨、政治精英或社會組織,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被動地或是主動地引入該體系之外的政治制度,以實現制度創(chuàng)建或制度替代的動態(tài)的過程[46]。有學者在對轉型國家采納反洗錢制度的外部因素進行分析時,認為模仿機制與學習機制是主要的兩種外部因素。模仿機制,具體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建構主義模仿機制,是出于對“適當性”政策的追求而進行模仿;另一種是出于聲譽或象征意義的動機而模仿,稱為象征性模仿機制。學習機制是指一國從其他國家收集政策相關的新信息以更新其對政策作用的認識,同時,學習機制的動機一般是為了解決實際的問題,因此學習機制的最終目標是尋找有效政策、提升政策執(zhí)行的效果。[37]模仿機制與學習機制實際上所闡釋的都是一種制度學習的行為,而深層次的制度學習,實際上也是從最初的模仿開始起步的,或者說模仿是制度學習的最初階段。
第二,制度學習的理論模型與分析框架。制度學習的理論模型與分析框架的構建,是將制度學習作為解釋國家轉型的一種路徑的關鍵。關于這一問題,鮮有學者涉及。在《制度學習與政治變革——近代中國政治發(fā)展的一個分析》一文中,認為制度學習包括學習的主體、客體、路徑、環(huán)境四種要素,其基本的社會危機導致制度斷裂,進而要求進行制度學習,而制度學習再推動社會的進化。同時,社會進化與社會危機之間的關系體現為,社會進化的過程中有可能克服社會危機,也有可能導致新的社會危機[46]。這一制度學習的理論模型與分析框架雖然稍顯簡單,但是勾勒出了制度學習的基本過程與雛形。除此之外,鮮有研究涉及制度學習理論模型與分析框架的構建。
第三,制度學習中的有意識與無意識。有學者在對漸進式的制度變革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提出了漸進式制度變革中就有這么一個學習的過程。對此,該學者論述道:“漸進式的制度變革相對難度較小,常常依賴于學習過程,并不需要建立在廣泛的社會聯盟和一致共識的基礎上,很多時候也不是特定行為者的有意為之?!盵26]這里實際上講的是漸進制度變革中的無意識制度學習的問題。制度學習的產生,可以是有意識的,也可以是無意識的,雖然有可能是自發(fā)的,但絕對不能是盲目的。
第四,制度學習的對象確定與經驗來源。有學者在對經濟轉型中的國家制度能力進行分析時認為,國家應該保有一種開放的和靈活的制度學習能力,以保證國家能夠在經濟格局調整和經濟環(huán)境變化中調整自身的制度結構,保障自身的發(fā)展優(yōu)勢。要善于學習新的制度知識,調整和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以應對各種挑戰(zhàn);不僅要從常態(tài)化的日常治理工作中去學習,還要從各種危機環(huán)境突發(fā)條件下的危機治理中去學習;不僅要善于從別的國家與地區(qū)的經驗中進行學習,還要善于從自身的實踐進行總結探索;不僅要善于從歷史中進行學習,還要善于從現實中進行摸索和學習[47]。由此可以看出,制度學習的面是非常廣的,可供選擇的對象與經驗來源很多,這也就要求對于制度學習對象的選擇必須慎重。
第五,制度的學習與本土環(huán)境的適應性。有學者在分析中,以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確立為案例,認為中國之所以成功避免了盲目地進行制度移植及其可能導致的效率低下等不良反應,是因為在進行學習和吸納外部先進制度的過程中比較注重和注意實現外來制度與本國國情相適應,而不是盲目地進行制度上的照搬和照抄[48]。這表明,在進行制度學習的過程中,必須結合自身的國情和需要,對所學習的制度本身進行一定的改造、加減或微調。
第六,特殊群體對制度學習的影響。人是制度學習的發(fā)起者、組織者和實施者,因此,人會對制度學習產生影響。而作為特定的群體,諸如特殊利益集團、精英團體、政黨、社團、工會等,都會通過各自可能的渠道對國家的制度學習產生影響,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影響都是朝著對自身有利的方向發(fā)展的。有學者在對特殊利益集團與國家轉型中的制度變遷進行研究分析后指出,由于政府是由個體的人所構成,會不可避免地受到某些利益集團的影響,利益集團通過對政府的影響力來影響制度的變革,由此利益集團的強弱也就能夠左右正式制度變革中的穩(wěn)態(tài)路徑[49]。制度學習作為制度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特殊利益集團的強弱也就影響了制度學習的發(fā)生路徑。
第七,制度學習的中國經驗(案例)研究。林尚立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實質上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重新學習是中國改革開放展開的內在動力,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的重新學習是從制度學習入手的[50]87。有學者分析認為,中國有三次制度學習的浪潮,分別是以戊戌變法為標志的第一次制度學習浪潮、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為標志的第二次制度學習浪潮、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標志第三次制度學習浪潮。在這三次制度學習的浪潮中,中國制度學習的主體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客體變得日趨多元化,制度學習的路徑包括創(chuàng)建和替代兩種,制度學習的環(huán)境體現為主動或是被動[46]??梢哉f,中國是轉型研究與制度研究的一座“富礦”,制度學習對于中國而言并不陌生。
從國家轉型到國家轉型中的制度,再到國家轉型中的制度學習,制度問題是所有問題中的核心,而制度學習則是核心中的核心。從研究內容上看,現有研究的覆蓋面非常廣,從國家轉型到國家轉型中的制度、再到國家轉型中的制度學習均有論述。制度學習作為一個核心概念、核心分析方法、基本分析框架,現有的研究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制度學習的內涵。制度學習的內涵與概念是闡述制度學習問題的基礎,少有文章將制度學習的基本概念講清楚、講透徹。二是制度學習的運行機制??陀^來講,制度學習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制度學習究竟是如何產生、如何發(fā)起、如何運轉的,現實的研究在這些方面還存在空白與漏洞,極度缺乏解釋力。三是制度學習的主導力量。制度學習行為的產生,不是制度本身的內在功能,而是由客觀外部力量發(fā)起產生的,因此對于制度學習行為的外部推動力量是什么,以及究竟如何進行推動還需進一步探討。四是研究的方法待加強?,F有的研究,對于制度學習只有唯一一個關于制度學習的案例研究,從案例選擇與研究方法上來看,都顯得十分單一,無論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或是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都還沒有得到充分運用。五是理論建構不足。制度學習問題是制度變遷理論的重要內容,但是制度學習與制度變遷之間的關系、制度學習理論本身的理論邏輯和實踐路徑還需要進一步探討,理論建構的不足導致制度學習理論的解釋力的不足??偟膩砜矗P于制度學習研究的內容不多,深入研究的更少,對于制度學習的運轉機制、內在機理等都需要更加深入細致的研究,而將制度學習過程與國家轉型歷程結合起來,用制度學習的分析框架來解釋國家轉型還是一個全新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