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漢民
《公孫龍子》共包含五篇文論:《堅白論》、《白馬論》、《指物論》、《名實論》、《通變論》?!吨肝镎摗繁徽J為是《公孫龍子》諸篇中語義最艱深的篇章,筆者已全文解讀①(以下稱為前篇)?!吨肝镎摗返挠懻撋婕暗綄ζ渌撈睦斫?,因此有必要對其他論篇也做出解讀。前篇解讀以“概念發(fā)生”理論為基礎,此篇與前篇同一理論,前篇已述理論,此篇不再贅述,故需聯(lián)系參照前篇。五論篇貫通的解讀,進一步展現(xiàn)公孫龍概念思維的主線,更有利于揭示公孫龍概念思維的深刻性。
《指物論》的“指”與《名實論》的“實”,如何區(qū)別,成為一些解讀的困惑。
前篇已述人類初始建立概念的過程。人類的概念庫建構(gòu)完成后,使用概念時有兩個主要的問題:第一,這個概念怎樣理解?第二,這個物是什么?在熟悉的概念環(huán)境中,以上問題似乎不存在困擾。但在人們遇到不明白的概念與物時,問題成為:第一,這個概念怎樣理解,指的是什么?如,“美”怎樣理解?“美”指的是什么?第二,面對一個陌生物,問這是什么?這是蝸牛。蝸牛是牛嗎?如何表達這樣的概念與物,就成為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公孫龍是人類最早開始思考的智者之一。
《指物論》,是公孫龍對“這個概念怎樣理解,這個概念指的是什么”的回答。名稱指物,不是問題,手指現(xiàn)場物,沒有必要解釋,只有概念指物,才需要說明。如前篇所述:概念指屬性,不指物;屬性在物中,指屬性要指物;指物指類,不指固定的個體物。如,“美”指的是什么?答:至今“美”沒有明確統(tǒng)一的文字定義,唯有舉例,例1,例2,例3,……。此為“非指”。
《名實論》,是公孫龍對“這個物是什么”的回答。“這個物是什么”,是以概念規(guī)定物,給以稱謂,歸類操作。如問:這是什么?這是蝸牛。蝸牛是牛嗎?蝸牛不是牛,蝸牛是軟體動物。
“指”與“實”的區(qū)別。指:這個概念是什么(概念的外在表達)。實:這個物是什么(物的歸類操作)。
現(xiàn)在做《名實論》解讀。開頭語:
天地與其所產(chǎn)焉,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過焉,實也。實以實其所實而不曠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位其所位焉,正也。
天地及其所產(chǎn)生的東西,為“物”,自然之物。(天地與其所產(chǎn)焉,物也。)
物,以物的概念,規(guī)定為此物(物以物其所物)。即:自然之物,以物的概念做規(guī)定,自然之物轉(zhuǎn)變?yōu)橛幸?guī)定性的物,表達為“這是什么”,此為“實”。(實:實在內(nèi)容;通“寔”,是,此。②)確認這是什么,不是什么,明確定性,清楚劃界,為“不過”。物沒有規(guī)定,什么也不是,自然物只是“存在”,并不是“是什么”。物被概念規(guī)定后,稱為“這是什么”,才是“實”。《名實論》就是討論概念對物的規(guī)定。
概念規(guī)定“這是什么”,實質(zhì)是歸類操作。概念規(guī)定物的歸類操作,有兩個方面:
第一,概念的規(guī)定。以概念的名稱,給以稱謂“這是什么”,此為觀念中的歸類操作。
第二,現(xiàn)實的歸類操作。物必須能夠放入現(xiàn)實的相應類中,以展示此物是此類中的物。
概念規(guī)定“這是什么”,以現(xiàn)實的歸類操作,完成觀念的歸類操作(實以實其所實),此即“位”。(位:就位,使居其位。③)物居其位,不能缺失,為“不曠”。(曠:空缺④)
概念為物定性為“實”,物要放入類中為“位”。前篇已述,人類概念思維的矛盾是:屬性在思維中與對象物可分離,屬性在現(xiàn)實中與對象物無法分離。概念以稱謂規(guī)定物是思維中的操作,通常以語詞表達?,F(xiàn)實的操作要把物歸入類中,多個物的疊加呈現(xiàn)才能外在地顯現(xiàn)思維所要分離的屬性。語詞的表達必須要以現(xiàn)實的歸類操作為基礎。
因此,物的規(guī)定與物的歸類要一致。規(guī)定的物不在規(guī)定的類中,是“非位”。規(guī)定的物位于規(guī)定的類中,為“正”。(出其所位,非位;位其所位焉,正也。)
《名實論》此后的論述,都是在說明應該如何歸類操作。(限于篇幅,不做逐句解讀。)
故彼彼當乎彼,則唯乎彼,其謂行彼;此此當乎此,則唯乎此,其謂行此。其以當而當也。以當而當,正也。故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
(為表達簡明,以符號代替。彼:B;此:A。)
所以,B把B當作B,且僅當作B,才能說這是B。A把A當作A,且僅當作A,才能說這是A。(故彼彼當乎彼,則唯乎彼,其謂行彼;此此當乎此,則唯乎此,其謂行此。)也就是說,把B規(guī)定為B,且歸入B類中,才能說“這是B”。此即為“這是什么”的兩個方面:第一,規(guī)定;第二,歸類。
這就是以“當作什么”而去“當作什么”。以“當作什么”而去“當作什么”,為“正”。(其以當而當也。以當而當,正也。)前“當作什么”是概念規(guī)定物;后“當作什么”是物歸入規(guī)定的類中。前后一致即為正。
所以,B規(guī)定為B,必須是在B類中(止于B);A規(guī)定為A,必須是在A類中(止于A),這才可以。把B當作了A,既在B類中 ,又在A類中;把A當作了B,既在A類中,又在B類中,是不可以的。(故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規(guī)定為B,卻歸入A類,這是用“類”又規(guī)定對象為A,與概念規(guī)定為B不一致了,這是不可以的。
需要說明的是,公孫龍不是說一物不能做多種規(guī)定。實際上任何物都可以做多種規(guī)定。公孫龍反對的是規(guī)定與歸類的不一致,要求規(guī)定與歸類必須一致。一物規(guī)定為A,就要歸入A類中,不能歸入B類中。這不是說此物不能規(guī)定為B,但規(guī)定為B就要歸入B類中,不可規(guī)定為B卻歸入A類中。菠蘿是水果,也可以當蔬菜,完全可以做多種規(guī)定。但做了某一規(guī)定后,規(guī)定與歸類必須一致,不能把已經(jīng)與牛肉炒成菜的菠蘿,當水果端上來。這即是以“當作什么”而要去“當作什么”。
概念規(guī)定與歸類操作可能不一致的原因,在于任何事物都具有多種屬性。概念規(guī)定分離某一屬性,歸類操作再次分離屬性,兩次分離的屬性是否一致成為問題。公孫龍強調(diào)了規(guī)定與歸類必須一致。
夫名,實謂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則不謂也; 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則不謂也。
名,就是“概念規(guī)定物”(實)的表達。(夫名,實謂也。)給規(guī)定物的概念一個名稱,以這個名稱稱謂物,以“這是什么”的句式,表達概念對物的規(guī)定:這是A。但這個規(guī)定是否合適,要看與現(xiàn)實的歸類操作是否一致,如果條件不能滿足,就不能說這是A。所以:
知道A不是A,知道A不在A類中,就不能稱A是A。知道B不是B,知道B不在B類中,就不能稱B是B。(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則不謂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則不謂也。)
“指”“實”“名”的關系。
前文已述“指”與“實”的區(qū)別。概念無法用語詞表達時,需要外在表達為類的展示。概念規(guī)定物時,在稱謂之外,要把物歸入類中。二者都涉及到類的操作,因為歸類操作是本源。這是二者的交叉與重疊,但二者的性質(zhì)不同。概念做表達時的類操作(指),是屬性已經(jīng)分離出來,為展示所分離的屬性,通過類的多個對象疊加呈現(xiàn)分離的屬性。概念規(guī)定物的類操作(實),是把物歸入確定的類中,通過類完成屬性的分離,使物有明確的概念標示,表達為“這個物是什么”。
名與實,是對概念規(guī)定物的操作的表達。這個物是什么,規(guī)定與歸類要一致。
名與指,是概念外在表達操作時的區(qū)別。名稱指物整體;概念指屬性。
人類早期1:1的專有名詞階段過后,除了必要的專有名詞以外,名稱基本上都是概念的名稱,因為人類的表達是以概念名稱表達不在場的對象物為最普遍的表達方式。概念名稱,類群名稱,個物名稱,人類以同一語詞表達,如“魚”。因為是同一語詞,概念也可以當名稱用,然而概念指類,不指固定個體物。一類有多個個體,要區(qū)分就需要使用限定詞,以指向特定的個體,因此現(xiàn)實中“有特指”的名稱是識別名稱,“非特指”的是概念名稱。
概念也指單個物,但是有條件:1、概念庫已建構(gòu)完成;2、要有限定詞。概念庫建構(gòu)完成后的概念使用,與概念的初始發(fā)生有不同。這時表達概念無需劃定一個類群,因為概念和對象已經(jīng)為人們所熟悉,舉一例即可知相對應的類。這樣人類在運用熟悉的概念時,概念和名稱都成為與對象物1:1的關系,概念與名稱的重疊性更強,更不容易區(qū)分概念與名稱,所以公孫龍在《指物論》中專門論述了“指”與“名”的關系。概念與名稱的區(qū)別與重疊,前篇已有論述。
然而人們在遇到不明白的概念時,仍然需要列舉出多個對象物。舉例數(shù)量的多少與人們對于概念和對象類的熟悉和理解程度相關。越是難以明白的概念,越陌生的概念,需要的舉例就越多,直到舉例形成足夠多的大類群。大類群多數(shù)量的對象物的疊加,為理解者提供了理解的“讀本”。這實際是返回到初始的歸類操作,重演了概念建立的過程,以展示這個概念表達的意思。
長期的熟悉概念的運用,陌生概念的日漸減少,使得人們已經(jīng)忽視了概念的原初歸類操作。概括論即是人們在長期使用和學習熟悉概念的環(huán)境中,對概念的一種理解和表達。現(xiàn)在需要揭示長期使用熟悉概念所掩蔽的概念的初始歸類操作。
人類概念思維的核心,在思維內(nèi)部是分離的屬性,在外部就是歸類操作。兩種歸類操作:1、沒有概念,建立概念的歸類操作,前篇“概念發(fā)生”已有論述。2、已有概念,概念規(guī)定物的歸類操作,《名實論》就是說明概念規(guī)定物的歸類操作。
在《名實論》論述了概念對物的規(guī)定及其歸類操作之后,公孫龍在《通變論》中進一步論述概念與概念的合并及其歸類操作。
概念合并的實質(zhì)是歸類操作,不是復合概念。把《通變論》理解為概念與概念合并而成復合概念,實為誤區(qū)。概念有名稱,以語詞表達,如果不能把概念名稱與識別名稱區(qū)分清楚,就會把概念的合并誤解為語詞的合并。語詞有復合詞,概念沒有復合概念。
公孫龍對概念合并的理解,已經(jīng)觸及到現(xiàn)代關于概念分層的思想。現(xiàn)代認知心理學、認知語言學對概念進行了分層:基本概念,上位概念,下位概念。
“我們把處于層次圖中間地帶的類別稱為類別的基本水平,較高的水平稱為類別的上位水平,而比基本水平更具體的類別水平則是類別的下位水平?!雹?/p>
“人類概念層次具有三個水平,即是上位水平(如武器、家具)、基本水平(如搶、椅子)和特定概念的下位水平(如手槍、來復槍、廚椅、安樂椅)?!雹?/p>
基本概念。一個概念是一個類,一個名稱統(tǒng)稱個物和類,如“蘋果”?!疤O果”可以稱謂一個蘋果,也稱謂整體的蘋果類,類與個物使用同一個名稱。
上位概念不同。上位概念是類與類的合并,由多個類構(gòu)成上位概念,如“桃和梨合稱水果”。這一上位概念包含了3個名稱。因此,上位概念的稱謂,與構(gòu)成上位概念的各個子類的名稱各不相同,不使用同一個名稱?!锻ㄗ冋摗芬源碎_始。
曰:二有一乎?曰:二無一。
“二”:上位概念。公孫龍的時代沒有概念一詞,更沒有上位概念一詞,但公孫龍已經(jīng)有了概念分層的意識。公孫龍認識到至少要有兩個基本概念才能組成上位概念,因此以“二”表達上位概念。這在當時已經(jīng)是對概念思維非常深入的理解,因為到現(xiàn)在還有許多人不清楚概念分層,以至于無法理解“二無一”。
問:“二”這個上位概念,可以用一個名稱統(tǒng)稱類與子類嗎?
答:上位概念的類與子類,沒有一個統(tǒng)一使用的名稱。
曰:二有右乎?曰:二無右。曰:二有左乎?曰:二無左。
以“二”表達上位概念,是先設定有兩個子類。這是最基本的設定,一個上位概念至少要有兩個子類,“左”“右”是表達兩個不同的子類。
問:從上位概念的稱謂中可以體現(xiàn)出“右”子類嗎?
答:上位概念的稱謂中體現(xiàn)不出“右”子類,同樣也體現(xiàn)不出“左”子類。(即從上位概念的稱謂中體現(xiàn)不出所包含的子類,如從“水果”的概念中,看不出是桃還是梨,但從蘋果的概念中,可以看出所包含的是蘋果。)
曰:二茍無左,又無右,二者左與右,奈何?
(曰:右可謂二乎?……安可謂變?省略)
問:“二”這個上位概念,既體現(xiàn)不出“左”子類,也體現(xiàn)不出“右”子類,可是“左”“右”兩個子類合起來,卻可以稱為上位概念“二”,為什么?
公孫龍的這一問題,涉及到了更深刻的思想?;靖拍畹念惛拍睿梢酝ㄟ^歸納方法獲得,如蘋果的類概念,通過1,2,3,……N個蘋果,歸納得出。上位概念無法通過歸納方法獲得。桃和梨的上位概念可以是水果,可以是薔薇科植物,還可以是果酒原料。
令人驚奇的是,兩千三百年前的公孫龍竟然意識到了這一問題。這個問題即使在今天,也是需要認真討論的問題,上位概念的產(chǎn)生不是概括論能夠說明的。
公孫龍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
羊合牛非馬,牛合羊非雞。
答:羊合牛不包括馬。牛合羊不包括雞。
這個回答不是上位概念產(chǎn)生的全部,但卻是極其聰明的回答。在當時,對羊和牛合起來給予什么樣的上位概念稱謂都不是很明確的情況下,在當時還遠沒有近代才出現(xiàn)的動植物分類知識體系的情況下,能提出這樣的問題,給出這樣的回答,真的是很了不起!
公孫龍舉例“羊合?!保撬f“左”“右”兩個子類基本概念,合成“二”這個上位概念??墒呛苌僖姷揭浴把蚝吓!睘槔?,解讀“二、一、左、右”的合并與分層,原因在于不了解概念的上下分層。
上位概念是類與類的合并,多樣性大幅增加,出現(xiàn)多個共有屬性,不同于基本概念的歸納所得只有一個共性,即是歸類標準屬性。上位概念擁有多個共有屬性,如何從中選擇合并類的歸類標準屬性,成為問題。
公孫龍的方法是,提供一個參照物:馬。通過“非馬者,無馬也”,即“羊合?!钡念愔胁话R,從而排除與馬也共有的屬性,如食草類。確立“羊合牛非馬”,就是不能以“食草類”作為“羊合?!钡臍w類標準屬性。“羊合?!钡臍w類標準屬性是什么,公孫龍沒有說,但公孫龍通過“非馬”做出了示意。在現(xiàn)代動物分類體系中,羊和牛屬于偶蹄目,馬屬于奇蹄目;動物分類有食肉目,但沒有食草目。
曰:羊與牛唯異,羊有齒,牛無齒,而牛之非羊也,羊之非牛也,未可,是不俱有而或類焉。羊有角,牛有角,牛之而羊也,羊之而牛也,未可,是俱有而類之不同也。
羊牛有角 ,馬無角,馬有尾,羊牛無尾,故曰羊合牛非馬也。非馬者,無馬也。無馬者,羊不二,牛不二,而羊牛二,是而羊而牛非馬,可也。
答:舉出羊和牛的差異,如羊有門齒,牛沒門齒,由此說牛不是羊,羊不是牛,不可以。門齒雖不是共有,但羊和牛是同類。舉出羊有角,牛也有角,由此說牛就是羊,羊就是牛,不可以。角雖是共有,但羊和牛不同。
羊牛有角,馬沒有角。馬有尾,羊牛沒尾。所以說羊和牛是同類,與馬不同類。與馬不同類即不包括馬。不包括馬,僅有羊也構(gòu)不成上位概念“二”,僅有牛也不行。羊和牛合起來才能構(gòu)成上位概念“二”,成為羊和牛的合并類而不包括馬,這才可以。
若舉而以是,猶類之不同。若左右,猶是舉。
像這樣列舉屬性(要有參照物),才能區(qū)分類的不同,以確定類別。如果要區(qū)分左右子類,也同樣應該這樣列舉屬性。
對于類類合并來說,由于包含多個類,各個類不同,各個類又有多個子要素,所以類類合并包含的要素很多,各類之間均可以找到共同性,也都可以找到差異性。如,羊和牛的齒與角。因此,僅僅是尋找共同性和差異性,并不能合理地劃分類,必須還要有其他的參照物,以排除不需要的共同性或差異性。如,以馬作為羊和牛的參照物,比較相互之間有和沒有的角和尾。
故曰牛合羊非雞,非有以非雞也。與馬以雞,寧馬。
由此也可以說“牛合羊非雞”,用“非有”的表達式,以“非雞”作為牛羊的參照物。但雞與馬相比,寧可用馬作為參照物。
材不材,其無以類,審矣!
材:做參照物的材料。雞不能做牛羊的參照物(材不材),因為雞與牛羊相隔的類別太遠。這就是理由!馬與牛羊雖不是同類,但卻是相鄰平行的類。雞則不是。
舉是亂名,是謂狂舉。
(曰:他辯 …… 其無有以正焉。省略)
因此,不顧類別之間的相互關系列舉參照物,是狂亂的列舉。
概念合并的實質(zhì)是歸類操作。類類合并不同于個物的歸類。難能可貴的是,公孫龍以參照物確定類類合并的方法所包含的思想:上位概念不是對多項子類概念歸納產(chǎn)生的;如何從類類合并出現(xiàn)的多項共有屬性中選擇新的合并類歸類標準;如何選擇參照物的類別,以表達合并類的類別和層面。這對于今天的人們?nèi)匀挥兄匾膯⒌弦饬x。
《堅白論》限于篇幅,不做逐句解讀。僅看公孫龍《堅白論》的最后回答。
曰: 目不能堅,手不能白,不可謂無堅,不可謂無白。其異任也,其無以代也。堅白域于石,惡乎離 ?
曰: 堅未與石為堅而物兼。未與物為堅而堅必堅。其不堅石物而堅。天下未有若堅而堅藏。白固不能自白,惡能白石物乎 ? 若白者必白,則不白石物而白焉。黃黑與之然。石其無有,惡取堅白石乎 ? 故離也。離也者,因是。力與知果不若,因是。且猶白以目見,目以火見,而火不見,則火與目不見而神見。神不見而見離。堅以手,而手以捶,是捶與手知,而不知,而神與不知,神乎,是之謂離焉。離也者天下,故獨而正。
問:看不到堅硬,摸不到白色,不能說沒有堅硬,不能說沒有白色。只是觀看和觸摸的感知功能不同,不能相互替代。堅硬和白色都存在于石頭中,怎么能說分離?
答:堅硬不是存在于石頭才有堅硬,堅硬在所有的物中都是堅硬。不是與物結(jié)合才有堅硬,堅硬就是堅硬,不是有了堅硬的石和物才有堅硬。天下沒有這樣獨立存在的堅硬,是因為這樣的堅硬是隱藏著的。(公孫龍意識到,堅硬作為分離的屬性,僅存在于人類的思維中。)
白色如果不能自身就是白色,怎么能使石頭或物成為白色?如果白色自身就是白色,則不因為有白色的石頭和白色的物才有白色。黃色、黑色也是如此。石頭如果不是自身即為石頭,怎么能成為堅硬的白色的石頭?所以,堅硬、白色、石頭,是相互分離的。所說的分離,就是如此。肢體感觸與思維終究不同,即是如此。
就如同(公孫龍敘述了一個逐步分離的過程),白色以眼睛看到,眼睛憑借火光看到,到用火光也看不到。用火光和眼睛都看不到的白色,還可以在人們的想象中呈現(xiàn)(神見)。到想象的白也不見時(還能夠言語和思考“白”),這就是抽象的白,概念的白,這就是分離的屬性。
堅硬是手觸摸的感知,用手握錘,是錘給手傳遞了感知(中間物介入開始分離),到手通過錘也感知不到堅硬,成為想象中的堅硬,到想象也不呈現(xiàn)的堅硬(堅硬與感知已完全分離),神奇啊,這就是分離的屬性。
分離的屬性構(gòu)成世界。概念分離出來的獨立的屬性,是構(gòu)成(規(guī)定)萬事萬物的根據(jù)!(離也者天下,故獨而正。)
公孫龍的回答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非常成熟的概念思維:任何對象都具有多種屬性,人類的認知是從對象物選擇和分離屬性;人類的不同感官感知不同的屬性,屬性與屬性分離;從感知到概念思維,屬性與對象物分離;獨立于物的分離的屬性構(gòu)成世界。這已經(jīng)近似于兩千年后黑格爾從抽象到具體的思想。⑦黑格爾以概念重建對象,公孫龍表達主體對概念的實際運用。
以概括論理解《堅白論》,可能會有解讀的困擾。概念發(fā)生論的理解,“概念是思維中分離的屬性”,幾乎可以直接作為《堅白論》的主題。
《白馬論》限于篇幅,不做逐句解讀?!栋遵R論》主要論述了三點。
第一,馬者,形也;白者,色也。兩個不同的屬性,這是基本的出發(fā)點。(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第二,兩個不同的屬性,標志兩個不同的類。歸類對象的不同,證明這是兩個不同的類。(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第三,此后所述,均為第三個問題:白馬的概念中,白與馬的關系。反方:白馬中有馬,所以白馬是馬。正方:白馬是一個獨立的類概念,白馬不是馬。圍繞三個問題爭論。
第一,馬可不可無色。正方:無色后,還有馬,但沒了白馬。(使馬無色,有馬如已耳,安取白馬?)第二,可不可以白命馬。正方:以白命馬,白馬成為一個獨立的類。反方:以白命馬,命名錯了,白馬不是一個獨立的類。公孫龍用反證的方法說明,如果白馬不是一個獨立的類,說有白馬為有馬,推論的結(jié)果是黃馬不是馬。可以說黃馬非馬,為什么不可以說白馬非馬。(以有馬為異有黃馬,是異黃馬于馬也。異黃馬于馬,是以黃馬為非馬。以黃馬為非馬,而以白馬為有馬;……此天下之悖言亂辭也。)第三,白馬的白可不可分離出去,因而有白馬為有馬。正方:白馬的白不可分離。如果可分離,白馬的馬也可分離,只剩下了白。白與馬是固定組合,標志一個獨立的“白馬”歸類標準。
白者不定所白,忘之而可也。白馬者,言定所白也。定所白者,非白也。馬者無去取于色,故黃、黑皆所以應。白馬者,有去取于色,黃、黑馬皆所以色去,故唯白馬獨可以應耳。無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馬非馬。
“白”作為單一屬性,不當作與物固定結(jié)合的屬性時,可以被忽略,如說“椅子”時,可以不考慮顏色。但“白馬”的“白”,是與馬固定結(jié)合為獨立的類標準。這種固定的類標準中的“白”,不同于單一屬性的“白”,是不能“忘之而可”的。
馬,是沒有固定顏色的類標準,不按照顏色做取舍,所以黃馬、黑馬都可以進入此類。(無去:沒有取舍。取于色:按照顏色。)
白馬,是有固定顏色的類標準,按照顏色取舍,黃馬、黑馬都因為顏色不合標準被排除(以色去),所以只有白馬可以進入此類。“沒有固定顏色的類”與“有固定顏色的類”是不同的,所以說“白馬非馬”。
其實,按照“馬者,形也;白者,色也”的認知,馬可以稱為“形馬”。這樣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白馬”和“形馬”是兩個不同的獨立的類,所以“白馬類”非“形馬類”。只不過公孫龍說,“故其為有馬也,不可以謂馬馬也”。“馬馬”的前馬為類標志,“馬馬”可稱為“形馬”,與“白馬”相對。公孫龍的意思是說,已經(jīng)說了“馬者,所以命形也”,因此一個“馬”字就可以了,用不著“馬馬”即“形馬”了。
公孫龍在《白馬論》中表達了如下的思想:
第一,分離的屬性是獨立的屬性,不分高低上下,如“形”和“色”。
第二,屬性的獨立性表現(xiàn)在下位概念不受基本概念的束縛。《通變論》涉及到上位概念,《白馬論》涉及到下位概念?!榜R”是基本概念,“白馬”是下位概念,與上位概念不同,基本概念的稱謂包含下位概念,都有“馬”。下位概念隸屬于基本概念,這是常識。公孫龍的辯論在于打破常識,把下位概念與基本概念平行,把“白馬”與“馬”平行,稱這是兩個平行的各自獨立的類。這是《白馬論》立論的根本要點。
第三,獨立的屬性建立獨立的類?!鞍遵R”和“馬”是類不是個體,“白馬非馬”不是“一匹白馬不是馬”,而是“白馬類不是馬類”,白馬類與馬類是平行的兩個不同的類。
第四,公孫龍的思維中,已經(jīng)具有了以屬性看世界,不以實體看世界,以概念看世界,不以感官看世界的思想。“離也者天下,故獨而正?!薄鞍遵R非馬”是概念思維強調(diào)屬性獨立性的結(jié)果,常識理解以及感官感知不易接受。
綜上所述,五論篇體現(xiàn)了公孫龍關于“屬性,概念,類”的思想。貫穿《公孫龍子》各論篇的主線思想是:屬性分離,歸類操作。五論篇的要點及其邏輯關系如下:
《堅白論》,屬性的分離。《白馬論》,獨立的屬性獨立的類?!吨肝镎摗?,概念的外在表達?!睹麑嵳摗罚拍钜?guī)定與歸類操作。《通變論》,類類合并與概念分層。
這樣的解讀是新的理論與方法的體現(xiàn),傳統(tǒng)的方法和理論在解讀效果上進展艱難。就方法而言,一種普遍的看法是,對于中國古典文獻的解釋,要有字詞的考據(jù)。中國古典文獻大多是記敘文和散文,文字考證一旦確定,字詞含義即能明確。這一類文體數(shù)量眾多,經(jīng)史子集,篇幅浩繁,但純粹哲學思辨的文本并不多,所稱“文史哲不分家”,長期形成的慣例是以文字考證的方法適用一切古典文本。在沒有電腦和網(wǎng)絡的時代,因工作量的巨大,被視為“學問功夫”。但在面對《公孫龍子》《道德經(jīng)》這樣的文本時,則陷入解讀困境?!豆珜O龍子》《道德經(jīng)》是哲學文本,不是文學文本。這樣的文本,字詞考證固然需要,但不是字詞考證后,篇章的意義即刻能夠明確,字詞句的含義存在于全文本的貫通邏輯中,而不在文本之外的文獻考據(jù)中。普通文本的邏輯關聯(lián)即顯在字面上,哲學文本則是要揭示出字面背后的深層含義。
如果通過字詞考據(jù)能夠解決問題,兩千多年來,應該早已出現(xiàn)依據(jù)充分考據(jù)的解讀版本,但是沒有。《公孫龍子》《道德經(jīng)》始終沒有公認的經(jīng)典解讀版本,至今充滿爭議,這已經(jīng)說明以字詞考據(jù)解讀這類文本并不成功。原因在于這樣的考據(jù)無法形成全文本的貫通解讀。因此,根本的是要揭示出貫通全文本的主線邏輯內(nèi)涵?!豆珜O龍子》《道德經(jīng)》都是擁有上千言的文本,有著足夠形成語用意義的空間,語詞的意義、語句的劃分都需要在貫通全文本的邏輯鏈中確立。目前的解說多是對“只言片語”的解說,始終沒有形成全文本邏輯貫通的解釋效果,因而更無法揭示出文本背后的深層含義。
在對公孫龍思想的解讀上,沒有證據(jù)表明公孫龍是借鑒了同時代什么人的思想,作為傳統(tǒng)考據(jù)的慣例延續(xù),以他人的片言比賦予公孫龍,既形不成對《公孫龍子》各篇章的貫通解讀,也遮蔽了對公孫龍概念思維深刻性的揭示,實際上也矮化了公孫龍。公孫龍概念思維的深刻性遠高于同時代的其他人,與老子相比肩。如前篇所述,公孫龍論述了概念的屬性分離,老子論述了概念的外延邊界及其移動,公孫龍與老子是中國先秦諸子中對人類概念思維具有深刻理解的標志性人物,也是世界同時代的智者。
在古代經(jīng)典文獻的研究上,特別是在文本解讀還沒有完成的情況下,把解讀與研究問題割裂開,已入誤區(qū)。對于中國古代經(jīng)典文獻來說,首先是“解讀”問題,特別是古代哲學經(jīng)典,經(jīng)千年解讀依然莫衷一是,這正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一個邏輯貫通更流暢更完美的文本解讀,正是對以往解讀難題的解決,也正是問題如何被解決的展示。脫離解讀的研究,無視解讀效果的優(yōu)劣,對于經(jīng)典文本的研究來說意義不大。一些解說沒有文本解讀的展示,僅就某些詞語一味地“說開去”,這已經(jīng)與經(jīng)典文本的解讀不相關了。
文本字面背后的深層含義始終沒有明確的揭示和表達,除了方法的不當,重要的原因在于理論的欠缺。概括輪的解讀明顯存在困境。借用現(xiàn)代關于語言的理論,也沒有帶來更好的解釋效果(前篇已述)。繞開文本解讀,只做片言片語的闡發(fā),解讀問題仍然懸置。試圖提出新的解釋,但理論支撐不足。
一種說法是,《指物論》中的“指”需要聯(lián)系“用手指”的動作理解?!坝檬种浮钡膭幼髦赶蚝唵蚊髁耍疤崾牵簩ο笪锉仨氃诂F(xiàn)場。這是動物已經(jīng)具有的能力和方法,同類個體共在現(xiàn)場,一個個體的動作示意,其他個體都能感知到。人類繼承這一能力。但人類與動物的區(qū)別在于:人類能夠表達不在現(xiàn)場的對象物。動物對此完全無能為力。前篇已述,人類思維的根本特征是:為了向他者表達不在場的對象物,人類創(chuàng)造了替代所指物的替代物。替代物的出現(xiàn),才使得表達不在場的對象物成為可能。使用替代物表達“不在場”的對象物的特征是:第一,對象物無法直接呈現(xiàn),要使用替代物表達;第二,替代物只能表達對象物的部分屬性,無法表達全部整體;第三,他人需要轉(zhuǎn)換理解,首先接受替代物,再理解為對象物,用思維而不是用感官。用手勢比劃不在現(xiàn)場的對象物,是建構(gòu)替代物,不是“用手指向”對象物。而且 “用手勢比劃”必須是人們熟悉的對象,對于人們不熟悉且又不在場的對象,“用手勢比劃”不起任何作用。
由此應該清楚:《指物論》的“指”,不是指“在場的對象物”,“用手指”在場的對象物,沒有論說的必要;《指物論》的“指”,是指“不在場的對象物”,只能通過替代物來表達,人類后來主要是通過語詞來表達。這樣才產(chǎn)生了問題:當人們用語詞表達不在現(xiàn)場的對象物時,是在用名稱還是在用概念?是在表達個體還是在表達類?是在指向?qū)傩赃€是在指向?qū)嶓w?這才是公孫龍要解答的問題。同一語詞,可以是名稱,也可以是概念。公孫龍要說明,在思維中應該而且必須分清二者的不同:名稱指物整體,概念指屬性。因此用“指”字是說明,以語詞表達的“概念”或“名稱”在指什么,而不是“用手指”在指什么。
即使在語言無法表達概念含義,需要通過外在物表達時,通常也都是通過語詞調(diào)動外在對象呈現(xiàn)在人們頭腦中,而不是現(xiàn)場直面實體對象?!爸肝铩笔钦Z詞調(diào)動對象在思維中的呈現(xiàn),而不是現(xiàn)場用手指物。特別在人類的語言發(fā)展成熟以后,人類的概念庫建構(gòu)完成以后,現(xiàn)場手指對象,已成為特定條件下特意安排場合中才有的特例。用語詞調(diào)動對象,通過思維交流而不是現(xiàn)場直面,才是人類最普遍的表達和交流方式,也才真正是人類的表達和交流。至此可以看出,在理解 “指”與“物”的關系時,拉入進來“用手指”的動作,只會造成混亂,而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原因在于沒有意識到對象物“在場”與“不在場”的根本區(qū)別。
把“用手指的動作”幾句話一筆帶過,就“引申”為所有事物均可被指出的“可指性”,過于含糊其辭了。“可指性”是人的指認活動賦予對象的性質(zhì),不是物本身的性質(zhì)。事物可以被指出的根據(jù),在于事物本身的性質(zhì)。事物本身的性質(zhì)是“存在”和“屬性”。事物本身存在的可以被概念思維分離的屬性,才是事物普遍可以被指出的根據(jù)。即:當人們的認知活動面向?qū)ο髸r,指的是什么?用手指,指的是實體“存在”;用名稱,指的是“物整體”;用概念,指的是“屬性”。“可指性”是什么?把“可指性”說成是事物本身的性質(zhì),是對事物的主客性質(zhì)沒有分清的緣故。
古代哲學經(jīng)典文本全貫通的理解和邏輯關聯(lián),字面背后深層含義的揭示,需要新的理論。概念發(fā)生論的提出,提供了新的理論工具,公孫龍子諸論篇的內(nèi)容、邏輯、主線思想得以展示。文本解讀是不斷建構(gòu)的過程,希望出現(xiàn)更好的貫通全文本的理論解讀。
①吳漢民:《概念發(fā)生與公孫龍〈指物論〉的解讀》,廣州:《暨南學報》,2018年第11期。
②③④《古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1338、1543、846頁。
⑤[美]John B·Best:《認知心理學》中譯本,黃希挻、張志杰、周榕、呂厚超、楊紅升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0年5月,第346頁。
⑥[英]M·W·艾森克、[愛爾蘭]M·T·基恩:《認知心理學》中譯本,第四版(上冊),高定國、肖曉云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2月,第428頁。
⑦吳漢民:《黑格爾的概念辯證法與人類概念的發(fā)生》,上海:《學術季刊》,200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