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雅琴
進入教育行業(yè)以來,我牽著一只只蝸牛去散步,痛并快樂著,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一只這樣的蝸牛。
又是一個明媚的九月一日,這是我任教的第六年,也是我?guī)У牡谌齻€一年級。我與一只特別的小蝸牛不期而遇。站在講臺邊,媽媽拍拍他的背對他說,叫老師好。他看了我一眼,鼻孔張了張帶動嘴縮了兩下,完成這項下意識的動作后叫了一聲“老師好”,而后嘴里嘟嘟囔囔的,不知道在自言自語什么。他的名字叫小文!
我飛快地給每個小朋友安排好了座位,由于小文比別的孩子都要高出一些,理所當然他坐在了教室稍靠后的位置。剛上完第一節(jié)課,數學老師楊老師跟我反映:“一小組倒數第二位那個男孩子還是換前面來一點吧,他整節(jié)課不是在自言自語,就是趴在窗臺上看風景。”而后,在語文課上,我終于見識到了小文的厲害,當你正眉飛色舞地講課時,教室里時不時傳出格格不入的聲音:“悟空……”“喜羊羊來到草地上……”隨之而來的是其他小朋友非常賞臉的哈哈大笑聲。一節(jié)課下來,我精疲力盡。
不僅如此,小文還特別擅長“捉迷藏”。一天音樂課,班長跑來辦公室報告:“彭老師,小文又不見了!”而后我又開啟了找人模式,操場前坪、小花園、科技樓……搜索完畢,沒有。終于,在沙池角落里搜索成功,汗流浹背。
小文就是這樣一朵不一樣的煙火,他時時刻刻能鬧出動靜。入學一個月后,小文依舊這樣我行我素。唉,為什么上帝要我牽這樣一只蝸牛去散步!直到有一天,片區(qū)組織一對一跟班學習。我來到兄弟學校,遇到了向老師。向老師說:“不遇到一只特殊的蝸牛,你的教師生涯都不能算圓滿,你可以換個角度去看看這個孩子!”我豁然開朗,成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或許應該對這個孩子多點耐心。
靜下心來,我發(fā)現,小文其實有些孤獨,他在班里幾乎沒交到朋友,他總是自己跟自己玩!于是我決定和他交朋友。上課時,關注他的進步,抓住任何能表揚他的機會。下課后,帶他去辦公室,和他聊聊天。漸漸地,小文開始信任我,我也發(fā)現其實小文學習能力很強,課文教他幾遍,他就能背誦了。于是,我給小文找了一個徒弟,成為師傅后的小文明顯變得不一樣了,他開始有了當小老師的責任感,也交到了幾個好朋友,真可謂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著故作深沉,長吁短嘆的小文,我覺得這真是個可愛的孩子呢!
放慢腳步后,我仿佛聞到了花香,嗅到了微風,聽到了蟲鳴鳥叫……哦!原來,上帝是要這只蝸牛牽著我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