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金土
☉ 1949 年,初春北寺塔雪景
蘇州北寺塔是報恩寺的佛塔,報恩寺始建于三國赤烏年間(238—251),孫權(quán)為報乳母陳氏撫育之恩所建,報恩寺塔重建于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八角九層,高76米,磚身木檐,塔內(nèi)設(shè)置木梯,人們循級而上,可俯瞰蘇州古城全貌,為江南第一古塔,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寺塔位于蘇城南北主干道人民路北端,人民路舊稱臥龍街,它像一條橫臥在古城的長龍,因大清乾隆皇帝南巡蘇州時走過,遂改稱護龍街。解放后它又是蘇州1 路公交車的行車線路,號稱古城第一路。北寺塔猶如這條長龍的龍頭,它看盡了蘇州千年的興衰,更見證了古城解放70 年來的發(fā)展變化。
讓我們跟著時間的腳步,再來看一看那些歷史的影像。
1949 年的初春,蘇州下了一場大雪。這是1949 年的雪后一位攝影愛好者在北寺塔的北側(cè)拍攝的雪景照片,大雪掩蓋了一切污垢,裝點了貧民窟的草棚。也預示著蘇州的春天即將來臨。這個時候,長江北面的人民解放軍正在集結(jié),渡江戰(zhàn)役正在緊鑼密鼓地策劃著。
1949 年4 月27 日,蘇州解放。人民解放軍正向中國的經(jīng)濟中心上海進發(fā)。一大批進步青年來到蘇州,參加各種形式的干部培訓學校,為新中國的建設(shè)培訓人才。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借用了報恩寺的108 間僧房上課住宿,馬列主義的傳播、革命理論的學習、城市建設(shè)管理知識的傳授、各級領(lǐng)導干部的演講激勵著千余名革命青年,朗朗的讀書聲、激昂的演講聲響徹在報恩寺內(nèi),繚繞在北寺塔頂。一批批從這里培訓過的革命青年繼續(xù)南下,走向重建新政權(quán)的工作,還有的加入了抗美援朝志愿軍的隊伍。直到1955年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完成了歷史任務(wù),撤出了北寺塔下的報恩寺。說到華東人民革命大學,還有個故事。1982 年時任南京大學校長的匡亞明來蘇州考察,與北寺塔公園的主任沈國撫見面時風趣地說:“你當過和尚,我也當過和尚?!痹瓉懋斈晟驀鴵峋褪侨A東人民革命大學的學生,而匡亞明曾來到華東人民革命大學上課演講,他們是師生關(guān)系,當年都住過僧房,就在寺廟里上課,所以匡亞明以當和尚戲稱。
新中國的重建是一項艱巨和繁重的任務(wù),都說舊社會的蘇州是一個富人吃喝玩樂的消費城市,民間順口溜“廟門比廠門多,寶塔比煙筒多”是當時的真實寫照,據(jù)當年宗教管理部門統(tǒng)計,蘇州城內(nèi)外大大小小的寺廟有300 多座,道觀有100 多所。1953 年,黨中央提出第一個五年計劃,著力發(fā)展工業(yè)化建設(shè),到1957 年,蘇州北寺塔周邊就建起了閥門廠、長風機械廠、綢緞煉染廠、林業(yè)機械廠、農(nóng)業(yè)藥械廠、東吳絲織廠等一大批工廠,一座座高高的煙筒里冒出黑色的、白色的煙霧,成為北寺塔周邊的一景,當年曾有一位攝影師拍攝了一張工廠煙筒與北寺塔并肩的照片,作為蘇州工業(yè)化建設(shè)的標志。
☉ 1949 年,華東人民革命大學游行隊伍
☉ 1959 年,黑煙囪多過寶塔
☉ 北寺塔曾是蘇州眾多商品的標識
隨著工業(yè)化的進程和城市人口的增長,蘇州舊城的道路無法適應(yīng)現(xiàn)代城市公共交通的要求,人民路被市政府定為蘇州1 路公交車的通行線路,因此窄路必須拓寬。只有十余米寬的人民路拓寬到了四十米。拓寬前居委會干部對居民們說:現(xiàn)在我們隔著路可以喊話聊天,以后拓寬了對面說話就聽不見了,要準備裝電話了。拓寬后的人民路用城西開采的金山條石砌筑,為1 路公交車的通行開辟了堅固又耐用的通道。
☉ 1958 年,北寺塔下拓寬的人民路
☉ 1959 年,從北寺塔前走過的游行隊伍
☉ 1965 年,重修北寺塔
☉ 1969 年,民兵隊伍走過北寺塔
1959 年國慶節(jié),為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在北寺塔南建起了華柱狀的牌坊,游行的隊伍一隊隊地通過北寺塔前的牌坊前行。
1963 年北寺塔前的大雄寶殿倒塌,市政府立即撥巨款于1965 年開始對出現(xiàn)險情的北寺塔進行大修,換下蛀蝕的立柱,直到1967 年竣工。北寺塔頂?shù)囊豢瞄L了多年的構(gòu)樹拔除了,塔剎撥正了,這座千年的古塔得以屹立不倒。專家感嘆,如果遲一年修塔,塔將倒塌無疑。
1969 年,北寺塔上掛起了“毛主席萬歲”的大標語,北寺塔前掛滿了“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之類的標語和紅色宣傳畫,民兵游行隊伍從北寺塔下走過。一條防空洞在人民路地下建起。
1971 年,蘇州迎來了第一位外國元首,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親王訪問蘇州。在北寺塔南邊原來迎接乾隆皇帝的接駕橋前建起了一座鋼架木構(gòu)的牌坊,毛主席的“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的手書詩句掛在牌坊兩邊。西哈努克的車隊風光無限地通過北寺塔的圍墻邊、接駕橋的牌坊下。
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北寺塔迎來又一個春天,從申時行祠堂前移來的重檐斗拱的牌坊在北寺塔前豎起。1979 年6 月20 日,北寺塔周邊經(jīng)過一系列整修,掛上“北塔公園”的牌子對外開放。改革開放的春風勁吹,北寺塔所在的人民路日新月異地。
1989 年,一個建筑設(shè)計人員在東吳絲織廠樓頂上拍攝了一張以北寺塔為背景的照片,13 位胸前掛著測量設(shè)計圖版的技術(shù)人員在一位導師的指導下,為城市改造作技術(shù)準備。元代年間由沈萬三出資雕刻為吳王張士誠歌功頌德的紀功碑修復豎起來了,北寺塔東側(cè)的明萬歷四十年重建的楠木觀音殿修復起來了,北寺塔北側(cè)的花園建成了蘇州園林的規(guī)模……1990 年北寺塔公園復歸報恩寺佛門,北寺塔上的塔鈴聲和佛寺的晨鐘暮鼓相呼應(yīng),佛前的香火鼎盛起來了。
1990 年代,人民路再次拓寬,蘇州城市的改造繼續(xù)進行著,一家家在解放后興建起來的工廠已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被不斷地遷出古城,到城外重建。它們的煙筒一個個被推倒,它們對城市造成的工業(yè)污染被清除,古城得到保護。北寺塔周邊的林業(yè)機械廠、長風機械廠、綢緞練染廠等工廠舊址上建起了蘇州美術(shù)館、蘇州名人館、蘇州絲綢博物館和園林式的民居建筑群……
☉ 1971 年,為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建起的牌樓
☉ 1979 年,北塔公園前游客留影
☉ 1989年,測繪人員在東吳絲織廠樓頂學習測繪
進入二十一世紀,蘇州保護古城的意識越來越強烈。
2012 年9 月開建全長52 公里蘇州地鐵4 號線,其中有5.73 公里穿越人民路,為配合軌交4 號線建設(shè)、推動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2013年人民路綜合整治提升工程正式啟動。圍繞“交通軸線、文化長廊、景觀大道、時尚窗口”的定位,將人民路打造成充滿古韻、文韻、商韻、綠韻,彰顯名城魅力和活力的千年古城第一路。2017 年4 月15 日6 時開通的地鐵4號線設(shè)有北寺塔站,它的站廳有一幅北寺塔的木構(gòu)雕塑,解構(gòu)了北寺塔的一截剖面,讓人們更直觀地看到北寺塔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也讓到蘇州的國內(nèi)外游客快捷到達北寺塔,觀瞻它的宏麗身影。
☉ 2019 年,北寺塔景觀
☉ 2017 年,地鐵4 號線北寺塔站廳壁雕
今天,我們攀登上北寺塔的第九層,低首看古城,逶迤的古城墻內(nèi)鱗次櫛比的建筑古色古香。遠望西南西北,穿過層層高樓,含翠眾山、如鏡石湖、似帶運河、煙靄太湖、映輝虎阜……美不勝收。而城東的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在現(xiàn)代工業(yè)企業(yè)的帶動下,沿金雞湖四周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全新的經(jīng)濟商業(yè)文化中心。
2019 年元旦,我從平江府拍攝了華燈初上時的北寺塔,北寺塔以更加艷麗的豐姿俯視姑蘇城,塔美城美,換了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