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芳紅
摘? 要:生物學科教學不僅要傳授學生學科的探究方法以及生物知識原理,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抓住學生的認知層次,引導學生參與到生物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yǎng)。尤其是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物學科體系更加完善,教學范疇更加廣泛,因此,教師要探尋符合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在生物學習中形成嚴謹?shù)倪壿嬎季S,樹立科學探究的意識,掌握生物基礎知識理論,并且運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探究。本文以新課改為背景,立足于生物課堂教學,結合新課標的基本要求,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科素養(yǎng),提升生物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4-0130-01
1.前言
《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指出,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生物基礎知識,還要引導學生投入生物學習探究活動中,將生物學科的基本思想和原理融入到實際問題的探究中。生物學科的問題比較靈活,題型多變。在解決實際的問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生物學科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中。在新課改背景下,生物教育教學方法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能夠拓寬課堂教學的范疇,擴展學生的視野,激活學生的思維。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不斷更新的時代,生物教學模式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結構化、自主化的特征。以多元發(fā)展理論作為指導,轉變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融入到生物課堂中,夯實生物基礎,優(yōu)化生物教學結構,強化重難點知識。
2.轉變教育觀念,尊重學生主體性
根據(jù)生本主義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語境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在生物教學中也不例外。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更應該轉變教育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生物課堂教學的發(fā)展方向要以新課標的理論為依據(jù),拓寬教學范疇,激活學生的探究思維。在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往往運用單一的教學模式,以填鴨式和灌輸式的模式指導學生學習。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反而會讓學生對生物學科產(chǎn)生誤解,最終厭倦學習生物。
在新課改背景下,生物教學理念需要有根本性轉變。在與學生互動時,教師要以平等的姿態(tài)與學生對話,尊重學生的個性,允許學生在生物課堂中有不同的觀點。教師也要創(chuàng)設具有開放的活動,激活學生的探究思維,引導學生參與到生物探究活動中。例如,在教學“克隆技術的發(fā)展歷程”這個板塊的內(nèi)容時,教師引導學生觀看克隆技術的相關視頻,促進學生對克隆技術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創(chuàng)設開放的探究活動。這次課堂活動的主題是“克隆技術對人類發(fā)展的影響”。這個話題比較開放,學生可以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生物課堂中,教師要抓住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相關的探究性活動,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學科的探究欲望。
3.注重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挖掘生物學科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當教師找到了學生的興趣點,挖掘生物教學資源,形成積極的教學驅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能夠提高,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能被激發(f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突破口。無論教學方法如何轉變,都需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如果學生不愿意參與到生物學習活動中,不愿意投入到生物探究中,那么生物教學的實效性也難以得到保障。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挖掘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融入到生物課堂中。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孟德爾遺傳定律”這一版塊時,教師可以講述孟德爾的故事,并且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孟德爾發(fā)現(xiàn)遺傳定律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講述相關的故事,主要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科學家的探究精神感染學生,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探究意識。此外,在教學中,教師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教師提出探究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緊扣教學重難點,創(chuàng)設探究性問題,指導學生以探究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傊?,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激活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探究條件,驅動學生投入到生物學習中。
4.小結
高中生物教學的重點在于夯實學生的生物基礎,完善學生的生物邏輯思維,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高中生物學科的知識難度和深度都不大,但是由于生物學科的范疇廣泛,知識點比較龐雜,學生在進行生物學習時,總是對一些基本的概念無法理解。久而久之,學生在生物學習的進程中,容易出現(xiàn)思維混亂、理解困難等問題。如果教師沒有關注到這些問題,沒有從實際出發(fā),針對性地制定有效的方法,生物教學的效果就難以得到保證。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教學的基本特征,引導學生融入到生物學習活動中,巧妙地運用開放性的教學模式,豐富生物教學的內(nèi)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挖掘教學的資源,拓寬學生視野,激活學生的思維,形成良性發(fā)展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匡軍.高中生物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究與實踐 —以重慶渝西中學高中生物教學為例[D].重慶師范大學,2016
[2]王桔紅,馬瑞君.新課程背景下粵東地區(qū)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05)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