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珠麗
摘? 要:面對當代教學目標的要求,學生要想獲得豐富的數(shù)學知識,就必須擁有良好的素材作為先提條件。因此,教師要在學生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找到他們的學習特點,依照學生的興趣來對素材進行選擇,素材整合也要時刻緊貼教學的內容,同時要與時代相匹配,不能脫離時代整合素材,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促進學生數(shù)學成績的提升。
關鍵詞:素材整合;小學數(shù)學;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4-0134-01
數(shù)學這門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較來說,具有特殊性,數(shù)學的抽象性較強,學生要想擁有良好的數(shù)學成績,一個邏輯性強的思維是必不可少的。而數(shù)學教師大多數(shù)都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知識全部的灌輸給學生,學生并沒有興趣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教學當中。本文就將基于素材整合下的小學數(shù)學閱讀教學實踐研究進行仔細的探討,僅供教育者進行參考。
1.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圈畫出重點信息
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是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教師對于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數(shù)學教師對于閱讀教學的認知停留在語文教學之中,教師對閱讀教學的觀念意識不到,就會阻礙學生在數(shù)學閱讀學習中所取得的成績,教學效率也會明顯降低。其實,數(shù)學閱讀能力對增強學生對數(shù)學題目的理解程度和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有著及其重要的意義。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數(shù)學閱讀的過程中圈圈畫畫,時刻抓住重點信息進行閱讀。數(shù)學題中,有許多問題是需要通過對上一題進行解答后才能解出下一題的,它們之間是存在過度信息的。
比如,在出現(xiàn)這樣的題目:一是假設一共有96朵玫瑰花,賣出了50朵,那么還剩下多少朵?二是在剩下的花里面,有10朵已經枯萎需要扔掉,那么總共還剩下多少朵?這雖然看起來是很簡單的一道題,但需要學生對其進行仔細的閱讀,稍有馬虎就會做錯。可能許多沒有仔細閱讀的學生會有這樣答題:96-50=46或96-10=86。其實關鍵性的句子是“在剩下的花里面”而不是全部的花,所以應該是46-10=36。學生很容易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常常陷入錯題的困境之中,他們認為按照從前的做題經驗不會出現(xiàn)錯誤,并且在錯誤產生之后不愿意去承認。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題目的過程中用筆將關鍵詞圈畫出來,才能更加準確的將問題解決。
2.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課前預習的引導
無論是什么學科,課前預習都是十分重要的內容。課前預習能夠幫助學生在課堂中緊跟教師的步伐,有增強聽課效果的意義。并且,課前預習應當運用閱讀法,同時教師也應當給學生布置預習的問題,明確應該預習的范圍和知識點。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個步驟,讓學生堅持閱讀預習。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學生在課前閱讀時對書中的難點、重點都進行了分析,教師要在課堂中給予他們時間來表達自己,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課前預習的熱情。
比如,在對“認識鐘表”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提前進行預習,并且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在仔細閱讀過課本后,思考鐘表的各個部分都叫什么?鐘表及其電子表兩種表對時間的表達又怎樣的不同?由此來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增強課堂效率。
3.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引導性的讀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貼近學生生活,利用生活素材引導學生進行數(shù)學閱讀學習,使他們能夠具體的體會到數(shù)學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使學生通過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來更加深刻的了解數(shù)學,學以致用,將數(shù)學知識真正的利用起來。
比如,在進行“認識人民幣”這一課的學習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舉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認識不同的人民幣代表多大的數(shù)值,并且熟練的掌握元和角之間的轉化,使學生了解1元=10角的換算規(guī)矩。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隨意在生活中尋找有關人民幣的片段,比如,“在生活中,我們購物都需要用到人民幣,那么老師這里有幾樣商品分別標有價錢,今天每樣商品比標價便宜一元錢,同學們知道每樣商品現(xiàn)價多少錢嗎?”這種與生活實際相貼近的生活素材,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及其重要的積極影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對人民幣有一個深入的了解,為后續(xù)的數(shù)學學習奠定基礎。
4.數(shù)學閱讀應當分層閱讀
數(shù)學閱讀主要分為粗讀、間讀、精讀。粗讀顧名思義就是進行粗略的閱讀,主要應用于舊知識或者是學生已經掌握的非常熟練并且理解程度相對簡單的知識點,學生往往不需要浪費過多的經歷在其中;那么,精讀就是對那些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學生不好理解,因此需要進行反復的閱讀理解其中的奧妙。比如,在“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教材例題進行精讀,使學生對加法解題的過程有著深層的理解,對例題進行熟練的掌握,能夠舉一反三,反復閱讀,找到同類題型的共同之處,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除此之外,學生還要對概念進行精讀,能夠充分理解概念,并對其進行熟練的舉例;對公式進行精讀,在解決問題中合理運用;對教材中例題進行精讀。間讀是指在對概念、題目進行閱讀時,遇到理解不了的先停下來,仔細理解后在進行接下來的閱讀,這種讀法是基于精讀和粗讀之間的閱讀,難度和閱讀速度較為適中。
綜上所述,數(shù)學素材的合理運用對于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調動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效率以及提升學生數(shù)學成績有著重大作用,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特點、教材內容和時代背景來對素材進行選擇,努力做到使教學素材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進而為鍛煉學生的數(shù)學閱讀能力奠定基礎,使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從容解決,仔細看懂題目中所蘊含的考點,使問題輕而易舉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王麗慧,顧楊艷,王墨榮.小學數(shù)學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8(07):85
[2]王繼楠.小學數(shù)學文化主題式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7
[3]熊妍茜.數(shù)學文化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索[D].西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