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油炸,且烹飪時間越長總酚含量越少,抗氧化能力越弱。關(guān)鍵詞:毛蔥;烹飪方法;總酚;抗氧化毛蔥,學(xué)名叫做“分"/>
田恬 陳晨
摘 ? ?要:以毛蔥為研究對象,研究水煮、蒸制和油炸等不同烹飪方式處理對其總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變化。利用福林酚法測定總酚含量,采用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還原能力3個指標(biāo)評價抗氧化活性。結(jié)果表明:水煮、蒸制、油炸3種烹飪加工后毛蔥的總酚含量均降低,烹飪處理降低了毛蔥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卻提高了其還原能力。不同烹飪處理后總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為:蒸制>水煮>油炸,且烹飪時間越長總酚含量越少,抗氧化能力越弱。
關(guān)鍵詞:毛蔥;烹飪方法;總酚;抗氧化
毛蔥,學(xué)名叫做“分蘗蔥頭”,為百合科蔥屬植物,適宜黑土地生長,主要生長在黑龍江中北部以及吉林大部分地區(qū)[1]。毛蔥是傳統(tǒng)藥食兩用植物,含有多種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種生理功能[2-3]。毛蔥具有較強的辛辣味,在日常飲食中,常作為烹飪的調(diào)味料,或者鮮切后即食。在烹飪過程中蔬菜中的功能成分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化,例如洋蔥經(jīng)過水煮和油炸后槲皮素含量會顯著降低[4],豌豆經(jīng)過水煮和蒸制后會降低其總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而綠豆、辣椒和菠菜經(jīng)過水煮和蒸制后總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得到顯著提高[5]。目前不同烹飪方式對毛蔥總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響尚未見報道。因此,本研究系統(tǒng)分析不同烹飪方式對毛蔥總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響,旨在為科學(xué)合理地烹飪和食用毛蔥提供依據(jù)。
1 ?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儀器
1.1.1 ?材料。新鮮毛蔥、魯花花生油(購于大連市開發(fā)區(qū))。2,2-聯(lián)氮-3-乙苯-二噻唑-6磺酸(ABTS)、1,1-苯基-2-苦肼基(DPPH)、福林酚試劑;其他試劑及藥品如:過硫酸鉀、無水乙醇等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
1.1.2 ?儀器。LD85箱式冷凍干燥儀(美國Millrock);電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儀器);DS-1高速組織搗碎機(德國 IKA);JRC-400超聲波清洗機(濟寧潤通超聲電子);X-30R超速冷凍離心機(美國貝克曼);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翱藝儀器);Multiskan Go 全波長酶標(biāo)儀(美國Thermo scientific)。
1.2 ?方法
1.2.1 毛蔥烹飪處理。新鮮毛蔥去皮,切成4等份,將對角線2份歸為1組,分別為對照組和烹飪處理組。烹飪處理組毛蔥切成2mm薄片用于不同烹飪處理,對照組樣品不做任何處理。①水煮處理:將毛蔥置于沸水中分別煮5min和20min;②蒸制處理:將樣品置于沸水蒸鍋中分別蒸制5min和20min;③油炸處理:將毛蔥分別置于生油及熱油(180℃)中分別油炸1min和3min;將處理后的毛蔥樣品瀝干表面水分或油,迅速降低至室溫后,冷凍干燥后粉碎備用[6-7]。
1.2.2 ?毛蔥多酚物質(zhì)的提取。取毛蔥凍干樣品2.5g,加入70%的乙醇10mL,均質(zhì)后40℃超聲提取40min。將提取后的毛蔥樣品在4℃、10000rmp條件下離心10min,取上清液用于測定總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
1.2.3 ?總酚含量的測定。采用Folin-ciocalteu法[8],樣品中總酚含量以每克干重樣品所含沒食子酸的當(dāng)量毫克數(shù)(mg galic acid eq/g DW)表示。
1.2.4 ?抗氧化活性的測定??寡趸钚缘臏y定參考陳晨等[9]的方法。抗氧化結(jié)果以每克毛蔥(干重)相當(dāng)于Trolox的物質(zhì)的量(μmol)表示。
1.3 ?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結(jié)果用x±s表示,采用Origin 8.0軟件進行作圖。
2 ? 結(jié)果分析
2.1 ?不同烹飪方式對毛蔥總酚含量的影響
毛蔥經(jīng)過水煮、蒸制以及油炸烹飪后,其總酚含量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圖1a所示,毛蔥水煮處理5min和20min后,其總酚損失率別為9.8%和10.8%,蒸制處理5min和20min后多酚損失分別為6.8%和7.0%,蒸制水煮時間對毛蔥多酚損失率無顯著影響(P>0.05)。在水煮過程中,可能有部分水溶性多酚溶解于水中,因此,在烹飪相同時間內(nèi),毛蔥經(jīng)過水煮后其多酚損失率要高于蒸制。油炸處理后毛蔥的總酚含量如圖1b所示,冷油下鍋油炸的多酚損失率要高于熱油下鍋油炸,說明緩慢升高的油溫對毛蔥酚類物質(zhì)破壞作用更強或者更有利于多酚的從毛蔥組織中溶出,且油炸時間越長,毛蔥多酚損失率越高。比較不同烹飪處理對毛蔥總酚含量的影響發(fā)現(xiàn),油炸處理總酚的損失率高于水煮處理,這與劉丹文等[10]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豇豆經(jīng)烹飪加工后,其游離酚含量顯著下降,其中油炸豇豆下降最顯著,蒸制豇豆下降最少。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油炸溫度高于蒸制、煮溫度,對酚類物質(zhì)的破壞程度較高;另一方面可能是脂溶性的酚類物質(zhì)溶解在油中,或參與了油脂的氧化反應(yīng)。
2.2 ? 不同烹飪方式對毛蔥抗氧化活性的影響
分別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還原能力3種方法評價毛蔥的抗氧化能力。毛蔥經(jīng)過水煮、蒸制以及油炸處理后,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還原能力分別如圖3a和3b所示。水煮處理后毛蔥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無顯著變化(P<0.05),蒸制處理顯著提高其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P>0.05),水煮和蒸制處理降低了毛蔥對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卻顯著提高其還原能力。油炸處理顯著降低了毛蔥對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卻提高了其還原能力??赡苁窃谂腼冞^程中,部分游離酚與其他成分反應(yīng)轉(zhuǎn)變成了結(jié)合酚[10],結(jié)合酚的還原能力較強,游離酚具有較強的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因此,在烹飪處理提高了毛蔥的還原能力,降低了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此外,油炸時間越長,毛蔥抗氧化能力越弱。當(dāng)油炸1min后冷油下鍋毛蔥抗氧化能力顯著低于熱油下鍋,這與油炸處理對毛蔥總酚含量的影響結(jié)果一致。但當(dāng)油炸時間達到3min后,熱油下鍋油炸毛蔥的抗氧化能力顯著低于冷油下鍋油炸(P<0.05),這與油炸處理對毛蔥總酚含量的影響結(jié)果相反,由此說明毛蔥中還存在其他耐高溫的抗氧化物質(zhì),高溫油炸過程對這些抗氧化物質(zhì)的破壞作用較強。因此,油炸3min后毛蔥的抗氧化能力顯著低于蒸制和水煮處理。基于以上結(jié)果,在日常烹飪過程中,選擇熱油短時油炸或蒸制烹飪毛蔥,有助于維持其抗氧化能力。
3 ? 結(jié)論
水煮、蒸制和油炸處理均使毛蔥總酚含量降低,不同處理對總酚含量的降低程度為:油炸>水煮>蒸制,且烹飪時間越長總酚含量越少。而烹飪處理對毛蔥抗氧化能力的影響與總酚含量的結(jié)果并不完全一致,烹飪處理降低了毛蔥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卻提高了其還原能力。不同烹飪處理后毛蔥的抗氧化能力為蒸制>水煮>油炸,且烹飪時間越長,毛蔥的抗氧化能力越弱。因此,日常烹飪過程中,盡量選擇蒸制烹飪毛蔥,在油炸烹飪過程中,選擇熱油下鍋短時(<1min)油炸,有助于維持其抗氧化能力。(收稿:2019-09-20)
參考文獻:
[1]劉陽.分蘗蔥頭蛋白提取工藝優(yōu)化及特性研究[D].2018.
[2]周小平,王廣樹,楊曉虹,等.分蘗蔥頭中甾體皂苷成分的分離與鑒定[J].中國藥物化學(xué)雜志,2004,14(2):102-105.
[3]劉超,高炯杰.超聲波輔助法提取毛蔥黃酮的工藝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5,36(18):50-54.
[4]Price,K.R.,Bacon,J.R.,Rhodes, M.J.C. Effect of strage and domestic processing on the content and composition of flavonol glucosides in onion (Alliumcepa)[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997,45(3):938-942.
[5]Turkmen N,Sari F,Velioglu Y S.The effect of cooking methods on total phenolic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elected green vegetables[J].Food Chemistry,2005,93(4):713-718.
[6]丁瑩,李藝,劉賢金,等.烹飪方法對黃瓜中總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響[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8,46(16):158-160.
[7]李藝,丁瑩,劉賢金,等.烹飪方法對葉菜中總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響[J].食品科技,2018(1):55-59.
[8]Kiassos D,Papadopoulos S, Chatzigiannakis E, et al. Eversion of fulminant hepatic necrosis and encephalopathy with ammonium chloride (NH4Cl)in winstar rats[J]. Hellenic Journal of Surgery,2010,82(2):125-129.
[9]陳晨,胡文忠,張瑞東,等.鮮切洋蔥貯藏期間多酚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變化[J].營養(yǎng)學(xué)報,2016,38(6):596-600.
[10]劉丹文,黃師榮,戈杜,等.不同烹飪加工豇豆在冷藏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及抗氧化性能的變化[J].食品與機械,201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