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運梅
摘要:
明末清初這一時段包括浙東的士子文人以反清復明為思想主軸,他們個體、集體有著多次東渡日本的行為,于此相關涉的海洋、流寓等東渡文學內容便有所交集。渡海體驗、異域物件、地理空間等納入文本,使得彼時的東渡海洋文學超脫傳統(tǒng)文士想象層面的“海洋”與“彼岸”等臆想,借助系列的東渡文學書寫,明末清初浙東東渡文士重塑了中國與日本華夷變態(tài)觀念之下的文本世界,描摹了易代之際文士親身東渡情狀下海洋文學的文本圖景。
關鍵詞:明末清初;浙東;東渡;海洋文學;文本形塑
浙江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以東海為主要窗口,自有航海能力以來,浙東的涉海活動與經驗亦日漸繁多。明清造船航海技術提升,海上絲綢之路不斷拓展,也大幅開拓了士大夫的視野,促進其對海外事物的關注與形貌熱情,間接豐富了明清文學的創(chuàng)作內容。海洋疆域的拓展與交流,使得醉心于中國文學、歷史的知識階層,跳脫本土視野,偶有涉海文學創(chuàng)作;明末清初,抗清義士、渡海逃難者眾,明末清初東渡視域下,海洋扮演著東亞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與媒介,彼時海洋、移民與文學有著特定的交集,籍此亦可審視異域文學創(chuàng)作。
明清時期,海洋事務的交涉互通,使得海洋與流寓成為明清浙東文學普遍的經驗和主題,浙東東渡文士與海洋、文學之間有著特定的關系。文化具有多元化且非自主性的特質,對他文化的汲取是處于文化互通環(huán)境下,各個國族自覺或非自覺的做法。海洋既是地景實寫,亦是人地關系的交匯。文學圖景的文化闡釋,是基于時代與文壇風習的變化,所進行的一種表述與建構方式,因之具有強烈的時代特色與主觀傾向,經由敘述者的視角,對所處空間環(huán)境的一種文學描繪。
清末明初浙東東渡文士流寓狀態(tài)下的心靈書寫則是保存自我意志的所在,當以其孑然一身的境況面對陌生或異域空間時,他們有著何以為家的困窘。明末國破后,文士請求日本出師救援,乞師日本的過程中,經歷第一階段渡海的初體驗,東渡文士內心的彷徨無依轉向了對家國觀念的重構。海德格爾在《筑·居·思》中認為人類真正的棲居困境,并非在于無家可歸的現(xiàn)實層面,卻在于無家可歸的心靈狀態(tài)。人類若不能確認出本身的位置,他就無法根據這個位置設置出一個能讓生命自由棲居的空間①。東渡文士作為特定時空的流浪者,他們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與反省精神,漂泊異域的家國羈旅之苦亦是對其生命的反噬。異域與故園的空間比對則具有濃烈的個體生命經驗色彩,舊有地域空間與眼前異域空間的比對,借助對海洋文學的書寫,夾雜中國與日本兩地風物人情的比較,重塑了傳統(tǒng)文士文學圖景中的涉海體驗、國家觀念與空間感知。
一、明末清初浙東文士東渡的涉海體驗
“海洋文學”是一個地理空間的概念,廣義的說法,但凡涉及海洋方面的文字記載則隸屬海洋文學?!蔼M義的海洋文學主要指以海洋或海上經歷為敘述對象,旨在凸顯人與海洋的價值關系和審美意蘊的文學作品,兼具海洋性和文學性的雙重屬性?!雹谥袊鴮Q箢I域的研究最近十多年呈現(xiàn)勃興的局面,海洋文學作為一個極其細微的旁支,亦得到相關研究者的重視。以往中國古代文學中文士多將涉海題材融入了奇幻、獵奇的色彩,充滿世外桃源或天降橫財的個體想象,受民風民俗的影響,謳歌海洋且秉持海神信仰。[1]自從渡海成為一種可能,尤其文士經歷了船上顛簸、海上風暴等切實的海洋經歷,文學領域內的海洋書寫才發(fā)生實質性的變化,文士將筆觸延展至域外,甚或顛覆以往固有的華夷尊卑觀念。
東渡日本之前,浙江已有諸多文士創(chuàng)作涉及海洋題材的作品,諸如書寫海洋信仰及海產豐收等民俗民事詩,及至明末抗清名臣張煌言(1620-1664),他領導士兵積極抗清,經歷過流血漂櫓的涉海生活,其對政治、民生的關注,則有《舴艋行(癸巳)》:“我亦遺民事耕織,當身不幸見滄桑。入海畏蛟龍,登山多虎狼;官軍信威武,何不恢城邑,愿輸夏稅貢秋糧!”③中國人歷有靠海食海的想法,然漁民面對瞬息萬變,甚或無法掌控的海洋。自然的兇險比之更可怖的是朝廷的賦稅貢糧,張煌言自身也需面對舟楫海浪的生活,其漂泊孤苦的身同感受,使他對漁民的生活充滿深重的同情。
明末遺民對海洋詩歌所關涉的宗教、民俗、民生等內容的撰寫,對于東渡移民而言,海洋不再是文人想象世界中的美好抑或險惡,親歷渡海的驚心動魄,使他們對海洋的書寫更為真實細微。心越(1639一1695),日本人稱其為東皋心越。康熙十五年(1676)8月,心越為避事,搭乘商船自杭州出發(fā),第二年正月抵達長崎,后留日十九年,終至圓寂。清廷在平息戰(zhàn)亂的同時,兵禍也殃及城鄉(xiāng)寺院。心越赴日途中舟車勞頓,異常艱險,心越《懷憶昔渡海歌》詩曰:“憶昔乘桴來海東,蒼茫四顧任飄蓬。不期一夜起朔風,驚濤駭浪若游龍。扶桑日出半天紅,寸心遙隔意難通。教人何處托冥鴻,此時無地去藏躬”。④詩僧心越此詩對渡海之苦只是輕飄帶過,詩意地將家國阻隔的苦楚轉述為即將登臨日本的解脫,詩末卻有無處可依的迷茫感與逃離感。詩中仍有中國傳統(tǒng)詩歌中對扶桑為蓬萊等仙境的舊有想象,此處將日本譽為仙境的比擬,是傳統(tǒng)文士的刻畫手法,有贊美提升的寓意。詩中追憶昔日舟車勞頓的渡海經歷,是東渡移民劫后余生的心靈感觸,橫跨海洋這一地理空間,東渡將多數移民的人生分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階段。張斐(1635-1687?)《雷雨》(有感)詩曰:“澤國常多雨,東方亦(復)易雷?!雹菀喔锌毡镜暮u氣候,赴日文士詩中,多雜糅現(xiàn)實因素,面對國破家亡的現(xiàn)狀,表達了其深邃的憂慮之情。心越詩亦常出現(xiàn)“以此代彼”的表現(xiàn)手法,以他熟知的中國地點稱呼日本的地名,這在東渡移民詩文作品當中較為普遍。心越所作《后樂園漫賦》(三五七言)詩道:“春風蕩,芳草芳。日麗千林秀,云連萬樹蒼。沙鷗南岸兮清淺,啼鳥數聲兮夕陽?!雹藓髽穲@是水戶藩主在江戶的藩邸園林,德川光圀繼其父遺意,加以修飾潤澤。東渡浙東大儒朱舜水曾取范仲淹語將其命名為后樂園。以心越為代表的東渡浙東文士,所撰寫的部分涉海題材作品,以中國傳統(tǒng)詩歌的框架雜糅了個人的情志。
明清僧人東渡已持續(xù)了整整一個世紀多⑦,日本黃檗宗僧人山本悅心所作《黃檗東渡僧寶傳》,統(tǒng)計出東渡僧人共78名⑧,浙江籍就有9人。拋卻僧人的身份,以浙江人為例,東渡文士除了為人熟知的朱舜水、心越之外,還有張斐、陳入德、陳元赟、逸然、澄一、獨立等。心越、張斐等浙東移民詩人,經由他們文學作品的傳播,使得中國東渡遺民聲名流播于日本,張斐《飛白詩》稱朱舜水曰:“海外誰知有奇士,平生不減魯朱家”⑨,稱譽朱舜水“吾中國朱楚瑜先生,恥食虜粟,而逃之海外?!雹獾烂鲝堨匙凡较荣t的仰慕之心。雖浙東渡日文士詩作內容仍詠唱周遭環(huán)境,將感傷故國及個人飄搖的情懷,融入東渡詩人含有異域成分的“新詩”當中。心越等人的時代環(huán)境、文學風尚,即吟詠其東渡歷程和居日心境等詩歌,超過了當時日本本土漢詩水平,他們的詩作仍是“舊瓶裝新酒”,其涉海詩的創(chuàng)作也延用中國傳統(tǒng)詩歌的手法,繼續(xù)拓展其家國鄉(xiāng)愁、政治危機等詩歌創(chuàng)作的舊感情,心越在日本長崎期間(1677-1679)乘舟所作《立春日有懷》:“故國經年別,他鄉(xiāng)又值春”B11,或許可概括移民東渡定居多年后的心境,他是詩僧,本是恬淡之人,此語道盡別居日本華人的生存狀態(tài)。通過這些作品還難以用海洋文學的概念涵蓋心越等人的詩歌作品,此時東渡海洋文學仍處于模糊階段,彼時通過對異域風物的摹寫,透過不同意象加以擷取和分析,甚或是日常生活的文本繪寫,明末清初東渡文士構建出一個隔霧看花的異域世界和處變不驚的移民心境。
二、明末清初浙東東渡海洋文學的家國重構
浙東東渡移民文學作品中文化意象的組合,充盈了文士對日本的想象與憧憬,而這些親歷者的現(xiàn)場書寫,正是當時明清文士眼中真實的“他者”世界,比照以往文學創(chuàng)作寥寥,不成氣候的華人東渡來說,算是對日本這一異域世界的浮光掠影。
比之心越等人的涉海詩,張斐算是略有進步,其視域已從漂泊異域的思鄉(xiāng)念國過渡為“乞師日本”的家國重構,即便這種重構完全是其無意識的舉動。浙東東渡后繼者張斐,日本人稱其他為霞池省庵,雅好浪跡江湖,交結遺民志士,他積極投身于反清復明的事業(yè)。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五月和康熙二十六年(1687)正月,他因循浙東前輩的足跡,兩次奔赴日本乞師。初次赴日他對渡海行程中親身經歷的情景有所描?。骸氨狡咴?,浮海之日本,舟中無事,大觀乎浪之形狀,而極其變,蓋藉以汰吾抑塞磊落之氣?!惭杏嗳?,樂而扣舷此詩?!盉12用67個字極盡夸張地道盡海浪的變幻多端,中國傳統(tǒng)文士對海洋與日本的仙境想象、夢幻營造,在張斐處則變?yōu)椋骸翱托膽胰f里,不見故國秋。……感時正多慮,去國方易愁。夷歌胡太繁,夜半聲啾啾?!盉13契合其亡國乞師的遺民身份與惆悵心理。張斐在其《東國紀行》中有多首詩作,繪寫其東渡的所見所聞,如其“氣薄星漢爛生光,巨舸掉尾首昂藏?!盉14在奔赴異國的旅程中,渡海赴日是一種地理空間的跨越,同時也是個人需克服異域文化的沖擊,是個體對不同道德、政治、經濟等現(xiàn)實狀況的被迫接受。比之清末民初東渡的知識分子,彼時中國傳統(tǒng)士子文人的東渡,改變了“華夷”的既定地位,在中日關系史上,是近古幾百年以來首次中華地位弱化的顯現(xiàn),這極具沖擊力的兩國地位的逆轉,海洋成為貫穿這一歷史事件的橋梁,是阻隔亦是貫通,在明清東渡移民文化中,成為必須解讀的關鍵詞之一。
浙東東渡海洋文學書寫已從傳統(tǒng)的海戰(zhàn)詩、海洋物產、海洋信仰等,延展至船上渡海體驗、異域風物對照,甚至升華至對國家命運的憂慮。他們從中華幾千年的物寶天華及中華為世界中心的驕傲中抽離出來,直視現(xiàn)實的窘迫。對己身處于文化正統(tǒng)的尊崇與維護,對明末清初滿清武力的憂慮,以及華夷之辨下,對異域文化的輕視,最終成為華夏正統(tǒng)文化下,政治與道德層面文士的道德自律與行為規(guī)范,除卻獨善其身,遠身避禍,對國運民生的發(fā)展只能望洋興嘆。浙東東渡文人因地制宜創(chuàng)作了多樣的涉海意象或海事民俗的作品,秉承地域文化中與時俱進和經世致用的信念,始終忠于故國、心系故園、熱愛鄉(xiāng)邦,擴展了此前中國傳統(tǒng)詩歌題材的基本內容,家國覆亡時,在文學領域卻別有造詣。日本安東守約酬答張斐的詩文中有道:“忠憤去國來海東,后生喜仰起儒風。志慕魯達不帝秦,教愛諄諄及野翁?!盉15明末清初浙東東渡文士的流寓文學創(chuàng)作,鄉(xiāng)愁與故園主題引發(fā)了他們對異域所產生的陌生感及對家國的依戀感,空間的變化與轉移導致了新舊環(huán)境對其心理的沖擊,從而創(chuàng)作出別具特色的東渡文學。張斐在《雜興》詩序曰:“客居無事,歌竟成書,……在海中,涉海事居多也?!盉16因之詩中有“身極東海畔,心懸故國憂”B17之句。文學表達與空間建構是因循東渡文人面對新環(huán)境而難以泯滅的故園之思,新空間、新環(huán)境解構文士原有的生活范圍與創(chuàng)作習慣,解除或削弱原先的政治關系與社交網絡,無所依傍的落寞與淹留異域的失意,造就了戍邊東渡文士對異域漂泊而產生的疏離感。明末東渡文士的避禍逃難,抑或乞師日本、留居日本,都是揭示華夷地位的漸變過程,而東渡文士的涉海詩,雖占據相關文獻較小的一部分,卻也見微知著,昭示了這段歷史變化。同時,明末清初浙東東渡文士涉海詩中相關情景的描寫,彰顯了彼時文士的心路歷程與歷史定位。東渡文士遠離故土舊園,承受心理、地理空間的雙重磨難時,惟有異域新奇的勝景,所謂“中原無此樂”的迥殊之物,方能勾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異域風物審美的陌生化,因循這一層神秘的“隔膜”面紗,對明末東渡文士而言,有著別致、生動的心理反應。
三、明末清初浙東東渡海洋文學的空間錯位
人們通常所指的空間包括兩個層面:其一是我們直面的自然地理空間,所謂世界的客觀存在,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只能被感知去適應。其二是人們意識、情感中的主觀空間,這層空間不僅與人們的生命經驗相關聯(lián),且主要由參與主體的傾向性所決定。客觀的空間,經由人類頭腦的加工、想象,就變成帶有主觀傾向的文化空間。明末清初東渡文士以己身作為丈量標尺的異域流寓,為其文本世界的空間敘述提供了參照,文士文本的地域空間闡述,亦是明清文學審美的一個重要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