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學的精髓,是古文化遺產的一顆璀璨明珠,是古人留給后人的珍貴財富。它集語言美、畫意美、情感美于一體。我們應從小學階段重視古詩詞文化教育,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詩詞教育,可以使學生感受古詩詞的文學藝術魅力,領略中華民族偉大的發(fā)展歷程,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質修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07-0073-01
【本文著錄格式】張清賢.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古詩教學法[J].課外語文,2020,19(07):73,75.
古詩詞展現了中華民族各個歷史階段的文化特征。詩詞往往是通過簡潔的語言直觀表達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情緒和思想感情。隨著新課程改革,小學古詩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影響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順應當前素質教育理念的潮流,對提升小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起到重要作用。小學階段的古詩詞教學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重點任務,為此本文就小學古詩詞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提出了以下幾點策略。
一、巧妙設計課程導入,激發(fā)學生對古詩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語文功底薄弱,課堂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教師依舊秉持傳統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進行填鴨式教學,灌輸給學生古詩詞,只會讓學生感覺古詩詞枯燥乏味。新課標潮流下教師逐漸認識到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對小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重要性,開始研究如何設計課程導入,激發(fā)學生對古詩學習產生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源頭和動力,在課堂上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在小學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備課和準備課件時與其他語文教師溝通交流,精巧設計古詩詞課堂導入,如設置預習問答導入,制作與古詩詞內容相關的小道具和圖畫進行導入,以及聯系上堂課內容提示新課導入。例如學習宋代詩人楊萬里的《小池》這首詩時可以讓學生課下預習本詩文,課堂上教師可以這樣提問:“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這句詩中的泉眼指的是什么?”通過問答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索詩詞含義的興趣。又如在學習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時,“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親手制作一些小紙鳶,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通過直觀地看到古詩中提到的實物來理解詩詞含義。良好的課堂導入不僅能集中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還能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二、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誦讀能力
(一)利用現代化多媒體創(chuàng)造古詩意境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教學手段也在不斷改革和升級,當前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新課標教學的特色。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剛開始接觸和學習古詩詞,所積累的詩詞數量較少,古詩詞中很多字義僅通過講解是很難被小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為此教師要通過創(chuàng)造古詩中的意境將小學生帶入詩歌教學中。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時,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學,既可以使學生直觀、生動地了解詩詞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感受古詩詞的文學藝術魅力,又可以讓學生通過現代化手段走進古詩詞情境中,將自己融入到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里。這種創(chuàng)造意境的特色教學方式有助于學生掌握和理解詩詞,領悟詩詞所蘊含的中心思想和作者向往的生活景象。如教師在教授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這首詩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西湖景色的短視頻,讓學生通過大屏幕去感受西湖美景。同時教師利用計算機搜索符合這首詩的古典音樂和圖畫,讓學生緊跟古典音樂的節(jié)奏去朗讀這首詩,使學生真真切切走入詩歌意境中。這樣不僅能調節(jié)教學氣氛,讓學生集中精力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還能讓學生感受古詩詞的節(jié)奏感,陶冶情操。
(二)課堂吟誦
古詩詞的美就在于它的韻律,古詩講究平仄押韻,平聲仄聲交錯結合,跌宕起伏,朗朗上口。古語有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所以學習詩文還是要更多地吟誦,通過吟誦領悟詩意。為此課堂吟誦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先進行示范性朗讀,讓學生標記好生字的同時掌握朗讀節(jié)奏和斷句,然后學生對詩歌進行大聲反復誦讀,這樣小學生在誦讀詩歌時既可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又能讀出詩詞蘊意。如教師在教授李白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首詩時,先進行示范朗讀,讓學生掌握詩歌斷句和節(jié)奏,而后學生進行全體朗讀,反復吟誦掌握閱讀的節(jié)奏感和詩詞大義。為了調動學生的吟誦積極性,可以開展課堂吟誦比賽,將學生分組,按小組進行誦讀,然后進行吟誦比拼,看哪個小組讀得更有韻律感。通過誦讀比賽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詩詞的掌握,以此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能力。
三、古詩詞分析
(一)咬文嚼字,體會詩意
古詩詞的特點是簡潔凝練,往往是由五言和七言組成的四句詩和八句詩,文字少,但是能很好地體現詩歌的全部內容。為此字和詞也成為古詩詞組成的必要單元,掌握字和詞是理解詩句含義、分析詩歌意境的主要途徑。小學古詩文教學中,教師要把理解和分析字詞含義列為詩詞學習的重點。例如學習杜甫的《春夜喜雨》這首詩時,學生通過對“好雨”“發(fā)生”“潤物”“野徑”這幾個詞的分析和理解,很快能明白這首詩歌是描繪春雨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透過字詞含義讀懂詩歌所表達的春雨及時,滋潤萬物的淡雅意境。
(二)了解作者,走進作者內心深處
學習古詩詞不僅要熟讀詩歌,還要了解詩人和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時代背景,這樣才能拉近學生和詩人的距離,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與作者進行心靈溝通,觸摸詩歌的靈魂。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教師應搜集詩詞作者的資料供小學生了解作者,體驗作者的感情和作者所生活的時代背景,這樣不僅能使小學生更好地掌握詩歌本身,還可以提高小學生詩歌鑒賞能力。例如學習《石灰吟》這首詩,通過了解作者是一位清正廉潔的民族英雄,可以讓學生體會作者在詩歌中表達的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品質。
四、課堂交流與互動,加深詩詞理解
小學語文教學中因為每個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語言積累情況不同,可以通過學生之間合作學習,達到取長補短,互相增進的目的。課堂交流與辯論就是學生合作學習的最好方式。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掌握詩歌基本含義之后進行課堂交流與互動,加深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提高詩詞掌握能力和鑒賞能力。同時通過這種課堂互動方式可以讓學生之間更好地溝通和交流學習內容,拓展學生的思維。而且課堂互動可以調節(jié)教學氣氛,把原本枯燥的古詩詞學習改變成趣味的交流學習,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五、結語
古詩詞是我國民族的文化瑰寶,學習古詩詞,不僅能帶給小學生藝術熏陶,更能啟迪思想,陶冶性情,發(fā)揚傳統文化。對于小學古詩詞教學工作,必須重視古詩詞的吟誦、理解和體悟詩詞含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提高學生古詩詞理解和鑒賞能力,進而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達到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龐小琴.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古詩教學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9(30).
[2]羅豐萍.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9(19).
[3]耿輝.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