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程駿及其玄學思想

2020-03-27 14:29:00孔文祥
青年生活 2020年5期
關(guān)鍵詞:無為玄學

孔文祥

摘要:程駿是北涼后期的玄學家,也是大儒劉昞的得意弟子。他經(jīng)歷了北涼、北魏兩個政權(quán),因為玄學受到了北魏統(tǒng)治者的重用。恩師劉昞的影響,北涼統(tǒng)治者沮渠氏的喜好,以及南朝宋的贈書是程駿玄學思想形成的幾個因素。程駿的玄學主要是對魏晉以來王弼、郭象玄學思想的繼承,主要表現(xiàn)在名教和自然的關(guān)系、天性觀和治國理念三個方面。

關(guān)鍵詞:程駿;玄學;天性觀;無為

引言:

五涼時期的文化,前人對此多有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關(guān)于這一時期的玄學發(fā)展,卻只見于個別論文的部分章節(jié)中,基本上沒有專門的文章論述。白守寧的碩士論文《五涼時期的河西文化與文學》用了一章梳理了儒、釋、玄在五涼前后期的不同發(fā)展情形。并以張?zhí)戾a、沮渠蒙遜為重點,探討了他們對玄學的喜好。熊崧策《漢晉敦煌士人研究》的《由涼入魏的敦煌士人與學術(shù)》一節(jié),只是提到了程駿的玄學,沒有進行深入的分析。此外,許多學者把程駿只是簡單的劃入儒學人物進行論述。作為劉昞的得意弟子,學界對于程駿仍然缺乏足夠的關(guān)注,至今沒有專門的研究,對程駿的玄學思想也沒有進行深入的討論。因此,有必要在此對程駿及其思想進行一番探討。

一、程駿其人

程駿字驎駒,生于北涼玄始三年(414),卒于北魏太和九年(485),享年七十二歲。六世祖程良,廣平曲安人,西晉時擔任過都水使者,因罪流放到?jīng)鲋?。程駿的家族在涼州地區(qū)雖然有一定的儒學修養(yǎng),卻沒有多大的勢力。直到他的祖父程肇,才擔任了呂光的民部尚書。程駿少孤貧,居喪以孝稱。為了出人頭地,他拜當時的大儒劉昞為師,憑著機敏好學,晝夜無倦的的努力,終于獲得了劉昞的贊賞?!皶\謂門人曰:‘舉一隅而以三隅反者,此子亞之也。” [1]隨后,程駿踏上了仕途,北涼統(tǒng)治者沮渠牧犍擢程駿為東宮侍講。然而,在出仕北涼后沒多久,太延五年(439),魏世祖平?jīng)鲋?,程駿便隨著移民被遷于平城。

入魏以后,程駿歷經(jīng)北魏太武、文成、獻文、孝文四朝,在北魏朝廷獲得了重用。史書記載“顯祖屢引駿與論《易》《老》之義,顧謂群臣曰:‘朕與此人言,意甚開暢?!?[1]顯祖是北魏獻文帝的廟號,獻文帝名拓跋弘,文成帝拓跋浚長子,北魏第六任皇帝。獻文帝年少繼位,曾經(jīng)在道場接受符箓。北魏自道武帝以后,都對道教感興趣,太武帝甚至拜道士寇謙之為國師,那么獻文帝喜好道術(shù)也不足為怪了?;蛟S是因為玄學和道教都含有道家的因素,程駿作為玄學家為獻文帝解說《老子》《周易》,闡述治國的道理,必然給獻文帝耳目一新的感覺,也難怪會受到獻文帝等北魏統(tǒng)治者的重視。然而,程駿作為劉昞的得意弟子,其經(jīng)學修養(yǎng)必定不差,卻在北魏以文章和玄談受用,足見河西經(jīng)學對北魏影響之微。不過,這也使得他的仕途遠遠好于北涼的大部分士人。程駿先后擔任過高宗著作佐郎、著作郎、任城王云郎中令等官職,因為文章受到了任城王的賞識?;逝d中,經(jīng)尙書李敷奏請參與修史。延興末,被派往高麗迎親,未果。在北魏他寫了很多奏表和頌,可惜大部分已經(jīng)亡佚。身為一名玄學家,他沒有傳世的玄學作品,他的玄學思想也只零星記載于史書中。

二、程駿玄學的形成原因

玄學肇基于曹魏正始年間,興盛于兩晉。而河西地區(qū)在近百年的時間里,卻絲毫沒有玄學的影子。即使中原地區(qū)善談玄學的河東裴氏的到來,也沒能改變這里的學術(shù)傾向。那么為什么在北涼時期會產(chǎn)生玄學呢?又為什么會是程駿呢?下面試分析之。

(1)劉昞的影響。

五涼時期的河西地區(qū),儒生們雖然拋棄章句講求義理,卻仍然遵守著東漢以來的儒家傳統(tǒng),以經(jīng)世致用為目的。程駿的老師劉昞,是五涼時期的大儒。他不僅擅長經(jīng)史,還對法、名、兵家有所研究,最重要的是他為后世留下了一部作品《人物志》注?!啊度宋镏尽返娜瞬牌疯b理論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在中國文化史上我們找不出第二部這樣系統(tǒng)的人才學著作。它是漢末以來崇尚人物品藻思潮的產(chǎn)物,同時又開了魏晉名理玄談的風氣,它反映了從漢到魏思想的新變化?!?[2]劉邵的《人物志》雖然是一部討論人才選擇標準,為封建政權(quán)選取優(yōu)秀人才的著作。但是在書中著重討論了才性問題,將選取人才的標準分為了才能和操作兩個方面?!靶耘c才的區(qū)別,即是操作和能力,道德和才智的區(qū)別,正是有了這種區(qū)別,才有四本之論。”[3]才性四本又是魏晉清談中的主要項目之一。劉昞為《人物志》做注,除去現(xiàn)實需要外,也表現(xiàn)出他對玄學的興趣。盡管,劉昞的儒學世家的身份阻礙了他進一步向玄學發(fā)展,他已然開了玄學之風氣。由此看來,劉昞實為河西儒學向玄學過渡的關(guān)鍵人物。

此外,作為程駿的老師,對于程駿的玄學言論,劉昞給與了高度的評價,“昞曰:‘卿年尚稚,言若老成,美哉?!?[1]這無疑給程駿莫大的信心。程駿由此聲譽益播,獲得了世人的認可,并得到了北涼朝廷的征召。而程駿自己少孤貧,沒有龐大的家族勢力,自己也沒有很深的家學背景,所以接收新鮮事物的能力要遠大于其他人。對于玄學的學習,既是他自己的選擇,也是當時的環(huán)境使然。

(2)北涼沮渠氏的喜好。

北涼之所以存在玄學,與統(tǒng)治者的態(tài)度不無關(guān)系。在河西地區(qū)的五個割據(jù)政權(quán)中,北涼的沮渠氏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一方面他不像前涼和西涼的張氏、李氏那樣是儒學傳家的大族,另一方面比起后涼和南涼的呂氏、禿發(fā)氏又漢化的更加徹底。雖然在五涼時期,河西地區(qū)一直與南方保持著聯(lián)系,但是也只有北涼向南朝獻過書,求過書,這在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了沮渠氏對南朝文化的向往。關(guān)于沮渠蒙遜是否為玄學家,學界有不同的看法,在此姑且不論。但沮渠蒙遜在與劉昞的談論中提到什么是圣人時,蒙遜引用了屈原《離騷·漁父》中的話,“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 [4]。雖然《離騷》不是三玄中的作品,但熟讀《離騷》卻是當時玄學名士的象征。《世說新語》中有“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須竒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5]的話?!段簳けR玄傳》也記載到“元明善自標置,不妄交游,飲酒賦詩,遇興忘返。性好玄理,作史子新論數(shù)十篇,文筆別有集錄。少時常從鄉(xiāng)還洛,途遇相州刺史、中山王熙。熙博識之士,見而嘆曰:‘盧郎有如此風神,唯須誦《離騷》,飲美酒,自為佳器 。遂留之數(shù)日,贈帛及馬而別” [1,卷四十七,P1060-1061] ??梢娋谇蛇d由于學識所限,不能對三玄評頭論足,但裝裝名士的樣子倒也是可以的。統(tǒng)治者對玄學如此感興趣,必定會對其他人有所影響。正所謂“上行下效”,程駿進行玄學的研究,或許與此并非沒有關(guān)系。

(3)南朝宋的贈書。

北涼向南朝宋的求書,史書共記載了兩次。元嘉三年(426)“世子興國遣使奉表,請《周易》及子集諸書,太祖并賜之,合四百七十五卷。蒙遜又就司徒王弘求《搜神記》,弘寫與之?!盵6]然后在沮渠牧犍時期,元嘉十四年(437)復遣使如宋奉表獻其方物,“又求晉、趙《起居注》,諸雜書數(shù)十件,太祖賜之?!盵6,P2416]雖然這其中只提到了《周易》和《搜神記》兩本具體的書,但是還有子集和雜書數(shù)十種,種類十分豐富?!吨芤住肥侨迳鷮W習的儒家經(jīng)典之一,在河西地區(qū)也很盛行,甚至有許多作品傳世。那么為什么還要去南朝求書呢,因為河西地區(qū)流傳的都是東漢以來的京房《易》學和王朗的《易傳》,它們都是傳統(tǒng)的儒學,而這次求書則可能是玄學化的《周易》。至于子集和雜書,可能是當時流行的一些士人的著作,這其中必定也包含玄學作品。南朝以《周易》、《老子》、《莊子》為三玄。王弼和郭象則是玄學家中的翹楚,他們的玄學作品一定在這兩次贈書中,程駿的玄學思想也必然受到他們的影響。

三、程駿的玄學思想

史書記載“駿謂昞曰:‘今世名敎之儒,咸謂老莊其言虛誕,不切實要,弗可以經(jīng)世,駿意以為不然。夫老子著抱一之言,莊生申性本之旨,若斯者,可謂至順矣。人若乖一則煩偽生,若爽性則沖眞喪?!盵1]陳寅恪先生認為“程駿與劉昞之言,乃周孔名教與老莊自然合一之論,此說為晉代清談之焦點,王、阮之問答,所謂“將無同”三語,即實同之意,乃此問題之結(jié)論,而袁宏后漢紀之議論,多為此問題之詳釋也?!盵7]。程駿的玄學思想是魏晉以來玄學成果的繼承,它吸收王弼和郭象等人的玄學理論,并且有一定的取舍。這段話集中表達了他的玄學思想。

(1)天性觀。

程駿的言談中所提到的“抱一”、“性本”,都是《道德經(jīng)》和《莊子》中的詞語,但是他對此做出了玄學的解釋。 “抱一”語出《道德經(jīng)》 第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8]。程駿關(guān)于“一”的理解和王弼相同。王弼對此的解釋是“載,猶處也。營魄,人之常居處也。一,人之眞也。言人能處常居之宅,抱一清神能常無離乎?則萬物自賓矣” [8]?!啊锻蹂鲎ⅰ丰尅粸椤酥?,即人的本性。據(jù)《王弼注》,真是樸?!畼阒肝醇庸み^的木材,也是指保存本來狀態(tài)的東西。就人性來說,它就是指本性?!盵9]保持自己的本性,就能使得萬物來朝。而“性”則采納了郭象的說法,也就是性命之本?!靶员尽闭Z出《莊子》 外篇繕性第十六“繕性于俗,俗學以求復其初”[10]。郭象認為“已治性于俗矣,而欲以俗學復性命之本,所以求者愈非其道也” [10],也就是用世俗的條條框框來恢復本性,只會離本性越來越遠。程駿認為人的天性就是自然,順于自然就會得道。接著程駿又闡述了違背自然天性的結(jié)果,那就是“乖一”則“煩偽生”和 “爽性”則“沖真喪”。程駿主張百姓要無知無欲,保持簡單和純真, “素樸而民性得矣”[10,P336],他認為擁有過多的智慧,對人是沒有好處的,“智慧自備,為則偽也”[8,P6]。而且“民多智慧,則巧偽生;巧偽生,則邪事起”[8,P150],人民為了躲避國家的懲罰就會偽裝自己,干一些壞事。同時,“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謂之爽。夫耳、目、口、心,皆順其性也。不以順性命,反以傷自然,故曰聾、盲、爽、狂也”[8,P28],過多的欲望,會使天性產(chǎn)生偏差,失去原本的作用,造成不好的結(jié)果。同時他認為國家應該簡明刑法,“ 若乃多其法網(wǎng),煩其刑罰,塞其徑路,攻其幽宅,則萬物失其自然”[8,P130]。繁雜的法律條文會使得沖真喪失,“言怖畏之氣,沖融兩溢不安定也”[10,P922],結(jié)果是人民的不安定,國家的混亂。

(2)治國理念。

程駿在入魏以后,可以認定的玄學作品,則是他的《得一頌》,可惜已經(jīng)亡佚。《魏書》記載,“駿又奏《得一頌》始于固業(yè),終于無為,十篇,文多不載。文明太后令曰,省表并頌十篇,聞之鑒戒既備,良用欽玩,養(yǎng)老乞言,其斯之謂?!盵1,P1349] “得一”語出《道德經(jīng)》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8,P106]。王弼解釋為“各以其一,致此清、寧、靈、盈、生、貞” [8,P106]。也就是這個“一”可以使天地清寧,可以使神靈驗,可以使溪水豐盈,可以使萬物生長,而且可以使君王成為天下之主。天地萬物借助這個“一”發(fā)揮作用,這里的“一”則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動力?!肮虡I(yè)”是穩(wěn)定大魏江山,需要儒家的經(jīng)世致用,“無為”則是玄學的自然無為?!啊疅o為非云行不如臥,就是說‘無為絕不是讓你無所作為地摒棄一切俗世行為,不是歸隱似的逃避,不是放任自我似的形骸放浪,也不是無所事事不作為,‘無為反而是一種‘有為,是在‘有為中去見證自己的‘無為。 郭象指出:‘夫真者,不假于物而自然也,則‘真為是順自然而為,沒有故意的痕跡,即‘無為也,則‘無為即自然而為?!盵11]根據(jù)文明太后的響應來看,這無為也不可能是端拱無為,此時的北魏朝廷正是中央集權(quán)進一步集中的時刻,此時若上書要求其實行清靜無為的政策,放權(quán)于下,無異于腐儒所為,更不會得到文明太后的贊賞,那么這無為就更可能是一種治國之術(shù)。程駿上這篇頌的目的就是暗示,“‘內(nèi)自得者,外事全也,未有極游外之致而不冥于內(nèi)者也,也就是說能做到內(nèi)有‘無待逍遙的人,出則必能大治天下,能夠游刃有余于方外者必然也是能冥于方內(nèi)者,也就是可以做到內(nèi)圣外王也?!盵11,P48]而且“自然無為”可以讓統(tǒng)治者成圣成賢,可以成就北魏朝廷的太平盛世。

(3)名教和自然

關(guān)于名教和自然的關(guān)系,有人認為“可見晚年的程駿以自然為本,以名教為末,崇本息末,致力于貫通現(xiàn)象與本體,具體結(jié)合抽象,由本及末,由末返本,非常符合貴無玄學的特征” [12]。此話并不準確,這并不是指名教和自然的對立,而是“名教乃自然之跡”的表現(xiàn)。玄學在西晉初年,確實是由王弼提出“名教出于自然”的看法,認為自然為本,名教為末,造成了名教和自然的對立。但是到了西晉末期,郭象等人則已經(jīng)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說法,主張名教和自然的調(diào)和。程駿玄學思想的形成已經(jīng)在南朝宋時期,其本身即是玄儒雙修,在名教和自然的關(guān)系上更多的是接受了郭象的思想。他把名教和自然都統(tǒng)一在“一”這個框架下,二者都是事物發(fā)展的形式,是遵循自然的結(jié)果,只有先后之分,而沒有本末之別。

總之,程駿的玄學思想是各方合力的結(jié)果,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它是南方文化和河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程駿的玄學增添了五涼時期河西地區(qū)文化的多樣性。盡管,北涼時期的玄學因為其滅亡而戛然而止,但是它是五涼文化包容并濟的代表,對后來文化的發(fā)展和繁榮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魏收.魏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6):1345.

[2]伏俊璉.劉邵和他的《人物志》[J].邯鄲學院學報,2008,(6):31.

[3]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C].北京:中華書局,2011,(4):288.

[4] 屈原.離騷[M].朱熹.楚辭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6.

[5]劉義慶撰,劉孝標注.世說新語[M].北京:中華書局,1999:477.

[6]沈約.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2415.

[7]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1:44—45.

[8]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jīng)注校釋[M]. 北京:中華書局,2008:22.

[9]吳相武.從早期<老子>注對“一”的解釋看漢魏老學的分歧[C].詮釋與建構(gòu)湯一介先生75周年華誕暨從教50周年紀念文集[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12):322.

[10]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61:547.

[11]李珊珊.郭象生命價值思想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哲學學院.2018:47.

[12]熊崧策.漢晉敦煌士人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09: 66.

猜你喜歡
無為玄學
皇侃論“學”與南朝玄學的經(jīng)學化理路
原道(2022年2期)2022-02-17 00:57:26
當代玄學報告之“解壓”——YY嘛,誰不會啊
平衡
智族GQ(2018年7期)2018-05-14 12:33:24
淺析風水玄學在環(huán)境藝術(shù)設計中的作用
中外教育思想中的“無為”智慧及其啟示
老子“無為”思想的價值研究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啟示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6:32
Parodies in Death and the Compass
“無為”的負利率
菏泽市| 宿州市| 怀集县| 兰坪| 睢宁县| 南汇区| 葵青区| 攀枝花市| 桓仁| 璧山县| 咸宁市| 文登市| 高阳县| 当雄县| 安义县| 错那县| 股票| 西乌珠穆沁旗| 建平县| 鹤峰县| 钟祥市| 阳谷县| 大悟县| 淮阳县| 亳州市| 渭源县| 米林县| 青冈县| 依安县| 卓尼县| 乳山市| 客服| 许昌县| 临安市| 紫金县| 花莲市| 监利县| 白沙| 宁城县| 临沂市|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