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 ?強
1942年,心理學家弗蘭克爾被關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在里邊,許多人包括那些樂觀的人都崩潰得不成人樣了,而弗蘭克卻強迫自己不斷回憶過去的幸福生活,把年輕時和戀人相處的美好時光、綠草如茵的校園風景、美妙動聽的音樂會活生生地插入鐵窗、囚衣和饑餓之中。為了配合時空倒置,他還想找東西刮胡子。沒搞到刀片,便用玻璃刮。獲得自由時,他年輕的容貌和舉止驚呆了親友。
他其實也沒有什么特殊才能,只不過是罕見的堅強意志支配下,運用了重新排序的能力。
(文/寇士奇)
治 ?學
上世紀50年代中期,南京一所學院舉辦文科科研討論會,有篇探討最早見于《玉臺新詠》的《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的文章,作者通過對該篇幾個語詞的考辨,認定作品時代不能早于“六朝”。胡小石先生在座。胡先生年老耳背,話沒聽清,經身邊助手相告,立即緩緩站了起來,斬釘截鐵兩個字:“不對!”當場瑯瑯背誦了幾篇西漢碑文片段,文章所考幾個語詞赫然在焉。其余的啥話沒說,就坐了回去。夏承燾先生說治學,也囑咐學生慎寫文章,“說有容易說無難”。
(文/周維強)
讀 ?書
在舊金山一居民區(qū)散步,在街角看到一個奇特的箱子,比信箱大兩倍,箱身漆成火紅,被一根粗木桿支起,帶玻璃門,分兩層排著書籍。這種義務“圖書點”,我前后看到兩個。箱子的主人是書迷和慈善家。他或她把自己讀過的書找到好去處,除讓路人借閱,還可互通有無,誰都可以把自己的書放進去。
不能不為不知名的好心人設計的周全驚嘆——箱子前的柏樹下有長椅。看到它,疲乏冒上來。好!此刻就是讀書時。打開箱子,瀏覽書籍,隨便抽出一冊精裝本翻起來。淡淡的樹蔭,小鳥的脆鳴,鴿子粗聲的咕咕,霧氣從大海那邊飄來——警句自動跳進眼簾。好在此刻心境恬寧。
(文/劉荒田)
境 ?界
我在小小的書齋里,焚起一爐香,裊裊的一縷煙線筆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頂棚,好像屋里的空氣是絕對的靜止,我的呼吸都沒有攪動出一點兒波瀾似的。
我獨自暗暗地望著那條煙線發(fā)怔。
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樹還帶著不少嫣紅焦黃的葉子,枯葉亂枝的聲響可以很清晰地聽到,先是一小聲清脆的折斷聲,然后是撞擊著枝干的磕碰聲,最后是落到空階上的拍打聲。
這時節(jié),我感到了寂寞。在這寂寞中我意識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
這種境界并不太易得,與環(huán)境有關,但更與心境有關。寂寥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澤里去尋求,只要內心清凈,隨便在市塵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覺到一種空靈悠逸的境界,所謂“心遠地自偏”是也。
(文/梁實秋)
粗 ?樸
東漢時期,有一首詩《公無渡河》: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其奈公何?!肮珶o渡河”是說沒有渡口、沒有船,你不應該渡河的?!肮苟珊印保緛聿豢梢宰?,可是你做了。這可能是一個發(fā)瘋的男子投河而死,妻子趕到江邊,捶胸頓足唱出來的四句歌詞。
民間的聲音和文字不一定有特別的意義,有的只是很直接的情感吶喊??墒俏易钚蕾p的詩就是《公無渡河》這種,它可以完全不管形式,沒有押韻、對仗、疊句,就是這么直接,只是不想讓自己的丈夫死掉。
如果是在今天,我們可能會把這首歌刪掉,因為它不夠優(yōu)雅,漢朝的樂府卻把它保留了下來。民間的生命力有一部分真的有點野蠻,但在文學里,這種粗樸的力量非常重要。
(文/蔣勛)
真 ?實
饅頭鋪前來了一個老乞丐,他沒有乞討,給了一元紙幣買饅頭。鋪子老板厭惡地將錢還給乞丐,然后用一雙很長的筷子夾起一個大饅頭,放進了討飯碗。
這一幕既包含勢利,也帶有溫情,這就是生活實景。善與惡、美與丑,有時會在同一件事中出現。而生活,難免不盡如人意,同時卻又充滿希望……
(文/天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