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鳳鑫 李紀新 王文茹 崔光輝 田洪波
【摘?要】目的:分析針灸聯合腹部推拿治療氣滯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氣滯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給予針灸進行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之上聯合腹部推拿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評分、椎動脈血流速度以及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患者疼痛評分、椎動脈血流速度與生活質量評分顯著好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針灸聯合腹部推拿治療方法對于氣滯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具有良好效果,可改善患者椎動脈血流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患者疼痛等級,利于患者預后。
【關鍵詞】針灸治療;腹部推拿治療;氣滯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
【中圖分類號】R7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2-0240-02
前言:
氣滯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是一種臨床當中,比較難治的頸椎病類型,患者椎頸動脈出現退行性改變,主要由慢性勞損造成。在長期壓迫下,患者的椎動脈受到刺激血管改變,出現狹窄曲折等情況。本文主要結合我院開展的針灸聯合腹部推拿治療方法,對針灸聯合腹部推拿治療氣滯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7年4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氣滯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按照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觀察組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齡35-59歲,平均年齡(43.54±3.42)歲,對照組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齡35-77歲,平均年齡(42.95±3.9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上、性別比例上,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開展針灸治療,方法為:經常規(guī)消毒之后,在患者的夾脊穴、風池穴、大椎穴、外關穴、合谷穴、后溪穴進行針灸治療,角度控制在90度到180度之間,每分鐘75-90次,每日治療一次,持續(xù)時間15分鐘。
觀察組在此基礎之上聯合腹部推拿治療方法,主要手法為按、揉等等?;颊卟扇⊙雠P位,掌面位于腹部氣海、關元穴等位置,徐徐按壓,直至患者出現酸麻脹涼的感覺之后,徐徐上提。每日治療一次,每次30分鐘
兩組患者均治療三周。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疼痛評分情況(VAS)、椎動脈血流情況,以及生命質量(EORTC-QLQ-C30)。
1.4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軟件為SpSS21.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以X2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7%,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86%),兩組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整體治療效果好于對照組患者,治愈患者人數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
觀察組患者治療之前,VAS評分為(8.12±1.89),對照組患者為(8.12±1.89),兩組之間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經治療,觀察組患者的VAS評分為(1.12±1.89),顯著好于治療之前,相比較之下,對照組患者為(3.11±1.67),與觀察組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之前,ESCV評分為(15.89±1.46),對照組患者為(15.42±1.79),兩組之間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經治療,觀察組患者的ESCV評分為(25.89±7.46),顯著好于治療之前,相比較之下,對照組患者為(20.36±4.8),與觀察組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
觀察組患者軀體功能評分為(81.34±5.32),心理功能評分為(82.15±4.73),社會功能評分為(80.36±1.42),生活滿意度評分為(78.75±5.65),顯著好于對照組患者,評價指標兩組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收縮期峰流速度為(48.75±5.65)mmol,舒張期末峰流速度為(28.72±5.21)mmol,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具有顯著差異(P<0.05)。
3?討論
中醫(yī)理論認為,椎動脈型頸椎病屬于眩暈范疇,主要由氣滯血瘀、風寒入侵、血氣循環(huán)失調等慢性勞損情況造成,臨床治療方式主要采用行機理氣的通筋活血方法來進行治療,例如針灸推拿等等。(1)針灸治療可以采取針刺效果,溫經通脈,舒經活絡,行氣止痛,具有良好的促進血管循環(huán)效果;(2)腹部推拿可以改善腹部的血流微循環(huán),調節(jié)患者的脾胃功能,從而促進患者自身免疫力的提升,調節(jié)沖脈、暢通12經脈氣血,從而改善患者的氣質血瘀情況。從本研究可以看出,經針灸聯合腹部推拿治療之后,患者的眩暈疼痛已經麻木情況可以得到顯著的改善,胃氣升降受阻情況改善,脾濕內蘊上升現象得到緩解,血流阻塞情況受到改善,頭部血液灌注得到恢復,血流動力評分整體上升[1]。
有研究指出,經針灸聯合腹部推拿對氣滯血瘀型椎動脈頸椎病患者進行治療,患者的疼痛評分可平均下降10%-20%,生命質量評分可顯著提高10%-20%,患者的血流速度與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平均治療有效率可以上升10%-20%,這與本研究成果基本一致[5]。
綜上所述,針灸聯合腹部推拿辦法對于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具有良好治療效果,可改善患者疼痛等現象,提升患者血流動力評分,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利于患者預后,值得借鑒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牛琳,王雙雙.針灸聯合腹部推拿治療氣滯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分析[J/OL].中華中醫(yī)藥學刊:1-6[2019-11-09].
[2] 呂桂芬,劉德山.電針聯合推拿對氣滯血瘀型椎動脈型頸椎病腦血流參數的影響[J].上海針灸雜志,2019,38(05):55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