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萍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手術部,河南 鄭州 450014)
乳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女性高發(fā),男性發(fā)病率較低。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和環(huán)境變化,乳腺癌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輕化趨勢,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種疾病[1-2]。乳腺癌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案是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是最常用的手術方式之一,大量臨床實踐也已經(jīng)證實了其有效性[3-4]。早期乳腺癌采取保乳切除術或根治性切除術的效果良好,大多數(shù)能夠達到徹底清除病灶的目的,長期預后良好[5]。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相較于傳統(tǒng)的手術方式,具有圍手術期安全性高、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但是仍然會對機體造成一定的損傷,同時因?qū)颊呱眢w外形的影響,也會引發(fā)其心理變化,可能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6]。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是在整個圍手術期通過嚴格把控各種細節(jié),與患者的良好溝通,避免因準備不充分而導致風險發(fā)生,同時盡可能避免患者的負性情緒,從而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和患者的安全[7]。為了探討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指標的影響及患者護理滿意度,本研究收集了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擇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在不同護理干預后比較觀察患者圍手術期指標變化和患者護理滿意度。
1.1 一般資料入組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擇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患者104例,均為女性。年齡25~73(53.61±12.67)歲。TNM分期:Ⅰ期53例,Ⅱ期51例。腫瘤部位:左側48例,右側35例,雙側21例。KPS評分>70分。排除了伴有嚴重內(nèi)科疾病、手術禁忌癥、其他惡性腫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手術指征,無手術禁忌證。采用入院編號交替分組的方法將納入的104例患者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2組,每組52例。2組患者年齡、TNM分期、腫瘤部位、KPS評分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開始前已經(jīng)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手術方法2組患者均給予乳腺改良根治術,常規(guī)麻醉和手術入路,必要時進行淋巴結清掃。
1.3 護理方法對照組52例患者給予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觀察組52例患者在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具體方案:1)術前護理:術前 1 d,手術室護理人員進入病房探視,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生活狀態(tài)、手術效果期望值,向患者講述手術的必要性、麻醉方式、手術過程、手術室簡單介紹、圍手術期注意事項、并發(fā)癥及應對措施等手術相關情況。耐心解答還的疑問,通過短視頻觀看、案例分析等方法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等負性情緒,建立信心,提高圍手術期的配合度。核對并協(xié)助臨床科室醫(yī)護人員完善各種術前檢查,并完成手術室各種準備工作,包括手術器械、藥品等,提前調(diào)節(jié)好手術室的溫度、濕度等;2)術中護理:配合手術醫(yī)生進行皮膚準備、體位擺放、器械鏈接、管道檢查,配合麻醉醫(yī)生進行麻醉和呼吸機等器械檢查。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及時根據(jù)需要調(diào)整各種器械的參數(shù)。手術結束后,配合醫(yī)生進行器械檢查,協(xié)助醫(yī)生進行消毒和切口縫合等。同時注意觀察患者麻醉清醒后的精神狀態(tài)和生命體征。3)術后護理:主要配合醫(yī)生檢查引流管放置和引流情況,患者疼痛情況,以及術后鎮(zhèn)痛泵的使用情況等。術后24 h進行回訪,了解術后恢復情況,并告知術后注意事項以及術后功能鍛煉的方法等。
1.4 觀察指標比較觀察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2.1 2組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指標比較觀察組乳腺癌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分別為(145.34±35.65)min、(245.19±23.06)mL、(7.35±2.41)d,明顯較對照組的(188.23±43.10)min、(321.61±44.28)mL、(10.33±2.76)d少,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530,P<0.001;t=11.038,P<0.001;t=3.637,P=0.001)。見表1。
表1 2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比較
2.2 2組乳腺癌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乳腺癌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15%,高于對照組的80.77%,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029,P=0.014)。見表2。
表2 2組乳腺癌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乳腺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高發(fā)于女性,對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均會造成不良影響,特別是年輕患者,其心理接受程度更差。目前,臨床常用的乳腺癌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化療、內(nèi)分泌治療等,早期患者以手術切除為主[8]。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是已經(jīng)被臨床證實的具有良好效果的乳腺癌治療方式,臨床應用非常廣泛。但是在臨床應用中葉存在一定問題,比如年輕患者接受度低、機體損傷不可避免、負性情緒高發(fā)等[9-10]。為了在獲得良好治療效果的同時,減輕,甚至避免這些問題,臨床上也采取了多種心理干預的手段。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是近年來臨床常用的一種護理手段,屬于全新的臨床護理模式,旨在提高患者手術配合度,從心理和生理上減輕患者圍手術期的創(chuàng)傷,提高患者術后恢復速度,改善整體預后[11-13]。李亞等[14]發(fā)現(xiàn),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應用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維持生命體征的穩(wěn)定,有助于患者獲得良好預后。陳素惠[15]的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在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過程中應用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手術療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主要探討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指標的影響及患者護理滿意度。通過分析得到以下結果:觀察組乳腺癌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分別為(145.34±35.65)min、(245.19±23.06)mL、(7.35±2.41)d,明顯較對照組的(188.23±43.10)min、(321.61±44.28)mL、(10.33±2.76)d少,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530,P<0.001;t=11.038,P<0.001;t=3.637,P=0.001)。觀察組乳腺癌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6.15%,高于對照組的80.77%,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029,P=0.014)。這與有關研究[16]結果相似。
總之,手術室細節(jié)護理能夠減輕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術中損傷,促進術后恢復,患者護理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