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握戲劇沖突。
如《屈原(節(jié)選)》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鄭袖為首的楚朝廷奸佞之間尖銳的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沖突??煞譃閮蓚€部分:第一部分寫靳尚和鄭詹尹秉南后旨意,密謀毒死屈原。他們的陰謀把他們和屈原的矛盾沖突推到了頂點。第二部分是屈原的內(nèi)心獨白,表現(xiàn)了他忠貞不屈、正氣浩然的英勇悲壯的形象。
再如《天下第一樓(節(jié)選)》的主要情節(jié):
情節(jié)一:唐茂昌強行要錢,王子西勉強應(yīng)對。
情節(jié)二:克五以羅大頭藏?zé)熗翞橐獟厄_吃喝,遭盧孟實趕出。
情節(jié)三:盧孟實處罰小伙計,厚賞成順。
情節(jié)四:羅大頭自恃烤鴨技藝,侮辱盧孟實并撂挑子離開。
情節(jié)五:唐茂盛借機要錢,挖走堂頭常貴。
上述情節(jié)正是本文的戲劇沖突,是圍繞福聚德的即將衰落展開的。修鼎新的一句話“一個人干,八個人拆”是對上述情節(jié)最好的概括。從全文來看,唐茂昌與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錢揮霍,且二少爺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嚴(yán)重;羅大頭是烤鴨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著煙土,這無疑是羅大頭將要出事的信號。且羅大頭自恃烤鴨技藝離去,這對于福聚德無疑是有巨大打擊的;此外,小伙計不成器,種種跡象,幾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將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說,這是勤勞務(wù)實的人與東家少爺、克五這樣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與欺壓平民的官僚之間的矛盾。這矛盾,才是福聚德衰落的真正原因。
2.把握戲劇人物。
如《屈原(節(jié)選)》中,屈原是正義的化身。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他蔑視鬼神,鞭撻一切污穢,誓與丑惡的奸佞戰(zhàn)斗到底。屈原歌頌風(fēng)、雷、電的內(nèi)心獨白,結(jié)構(gòu)渾然一體,內(nèi)容十分豐富??煞譃閮蓪樱旱谝粚訌摹帮L(fēng)!你咆哮吧!”到“把這包含著一切罪惡的黑暗燒毀了吧!”這一層是屈原對風(fēng)、雷、電的呼喚與歌頌,對光明的禮贊和向往。第二層從“把你這東皇太一燒毀了吧!”到篇末。這一層借指斥神鬼來憤怒地詛咒昏庸腐朽的當(dāng)權(quán)者。面對正在沉入黑暗的祖國,失去自由的詩人的滿腔憂憤,以“雷電頌”的形式無比猛烈地迸發(fā)出來。他呼喚著咆哮的風(fēng),去“吹掉這比鐵還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他呼喚著轟隆隆的雷,把他載到“那沒有陰謀,沒有污穢,沒有自私自利”的地方去;他呼喚著閃電,要把閃電作為他心中無形的長劍,“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他呼喚著“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懷里的東西,毀滅,毀滅,毀滅呀!”這時的詩人,就像燃燒在黑暗中的一團熊熊烈火,“渴望迸射出光明”?!袄纂婍灐笔乔窢幘褡钔怀龅捏w現(xiàn)。愛國愛民的深切感情,是詩人斗爭精神的源泉,而這雷電般的斗爭精神,又是詩人愛國愛民思想的最高表現(xiàn)。這段獨白,以火一般熾烈的語言以及雷霆萬鈞的氣勢,表達了對黑暗世界的強烈憤懣,也表達了對光明未來的熱烈追求。
再如《天下第一樓(節(jié)選)》,文中出場人物極多,但是人物形象都十分鮮明,這得益于作者對人物的個性化刻畫。其中,盧孟實在未出場時就通過王子西等人的評價“咬牙跺腳地干”,側(cè)面表現(xiàn)出他是一個勤勞務(wù)實的人。盧孟實一出場,便不屑于與克五這樣的游手好閑之輩打交道,且將事情安排得妥帖,這就說明盧孟實是個精明能干的人。他訓(xùn)斥小伙計,賞成順,讓成順體面一點,又表現(xiàn)了一個勞動者的自尊,他不僅關(guān)心著自己的自尊,同時也關(guān)注著伙計們的自尊。而他與羅大頭的對話,又體現(xiàn)了他是個不固執(zhí)的人,對陳腐的規(guī)矩力圖改之。他對待羅大頭態(tài)度,又見其剛直的性格。這與后來東家二少爺出場時似有所矛盾——對待這位東家二少爺,盧孟實依然要賠著笑,這是那個時代樸實勞動人民的悲劇。他勤勞務(wù)實、精明能干、自尊自強、關(guān)心伙計、拒絕陳腐、剛直卻又不得不學(xué)著屈服于社會環(huán)境。羅大頭是福聚德的烤鴨師傅,從“別忘了你們當(dāng)初是怎么把我請回來的”一語中,可以看出羅大頭的技藝精湛,是店里的“頂梁柱”之一,但是他固執(zhí),不變通,如強調(diào)不到七十不傳徒弟;自恃技藝精湛,心胸狹窄,容不得人,動輒就要“撂桿不干”;脾氣也十分火暴。他看重自身的價值與名譽,絲毫瞧不起克五那種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爺”。他恃才自傲,迂腐固執(zhí),心胸狹窄,脾氣火暴,同時又一身正氣,真率,不屑與小人為伍。劇中其他人物形象也鮮明突出,如常貴同情他人,老實厚道;福子仗勢欺人,姿態(tài)諂媚;唐茂盛則非常勢利。
《屈原(節(jié)選)》
片段1:
風(fēng)!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
賞析
這幾句運用了呼告、反復(fù)的修辭手法,強烈地表現(xiàn)了屈原對風(fēng)的熱切期盼和對黑暗勢力的痛恨。
片段2:
電,你這宇宙中的劍,也正是,我心中的劍。你劈吧,劈吧,劈吧!把這比鐵還堅固的黑暗,劈開,劈開,劈開!
賞析
這幾句運用呼告、比喻、反復(fù)的修辭手法,熱切地贊美電這種自然界的偉力,表達屈原想要沖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決心。
片段3:
鼓動吧,風(fēng)!咆哮吧,雷!閃耀吧,電!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懷里的東西,毀滅,毀滅,毀滅呀!
賞析
這幾句運用了呼告、排比、反復(fù)的修辭手法,呼喚著在黑暗中咆哮著、閃耀著的偉大的自然力來毀滅這黑暗的社會,表達了屈原毀滅黑暗社會的決心,體現(xiàn)了他與黑暗勢力決斗到底的浩然正氣。
《天下第一樓(節(jié)選)》
片段1:
克五 煙太多我就聞不出來了。(嬉笑)得了,給倆鴨脖子還不行?!
賞析
“煙太多我就聞不出來了”,煙多為什么會聞不出來呢?這明顯是個反諷的句子。作者看似在這里只是說克五一人,事實上是諷刺了一大批欺軟怕硬的人,他們仗著自己有一丁點地位就欺壓樸實善良的民眾,而面對惡勢力,卻又諂媚地賠著笑臉。
片段2:
盧孟實 披紅掛綠,騎馬坐轎子,怎么紅火怎么辦。讓那些不開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計也是體面的。
賞析
盧孟實罵小伙計,是想伙計們能爭口氣,即使社會地位低下也要維護自己的尊嚴(yán)。而他讓成順將喜事辦得有面子,也是為了維護尊嚴(yán),體現(xiàn)出了勞動人民的傲骨。
《棗兒》
片段1:
老人 聽好,我講完一個故事,你才能吃一顆棗。噢,慢慢吃才能吃出個甜味。
賞析
不僅是對吃棗而言,也是對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隱含的是對既往歲月、對傳統(tǒng)生活、對精神家園的感情。
片段2:
男孩 棗兒叔叔啥時候回來?
老人 不知道。
男孩 迷路了吧?(見老人沉默,自語)不會的。這棵樹好大好大,老遠(yuǎn)就瞧見了,棗兒叔叔哪兒會看不見?(見老人不語)爺爺,你怎么了?
賞析
“迷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進程中傳統(tǒng)的失落、精神家園的失落。
片段3:
男孩 爹回來會帶巧克力,巧克力你吃過嗎?可好吃了!
老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會來了。
男孩 來呢,你的棗兒甜!
賞析
“巧克力”具有與“棗兒”相對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內(nèi)涵,它是現(xiàn)代生活的象征。走出去的人們往往迷戀于外面的世界,忘記了回家的路,但他們最終會回來的。喧囂之后是平靜,躁動之后是安寧。
片段4:
男孩 我娘說,出遠(yuǎn)門的人有時候不認(rèn)識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會回來的。
賞析
道德、倫理、親情是每個人都擁有的,但日益強勁的現(xiàn)代化浪潮卻不可阻擋地席卷著一切,迫使許多人不得不放棄他們熟悉的生活。棗兒是一座永久的家園,身影的離去映襯出心靈的堅守,時空的超越反鑄成情感的皈依,走出去的人們總有回歸故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