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科,劉丹丹,馬燕飛
(邯鄲學院經(jīng)濟管理學院,河北 邯鄲 056005)
糧食安全問題一直是世界各國關注的問題。供需平衡是判斷區(qū)域糧食安全問題的重要依據(jù),是糧食安全評估的核心內(nèi)容[1]。糧食的供需平衡可分為數(shù)量平衡、空間平衡等,其中數(shù)量平衡是其他平衡的基礎[2]。我國是人口大國,研究糧食供需狀況對我國糧食安全戰(zhàn)略的實施具有深遠的影響。大多數(shù)研究從時間和空間尺度進行了研究,就時間尺度而言,研究的時間節(jié)點包括建國以來(1949年至今)、改革開放之后(1978年至今)[3~8]、以及我國加入WTO 至今[9,10],其中多數(shù)研究集中于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糧食供需狀況方面的研究;就空間尺度而言,多數(shù)研究集中在國家和省級層面[11~19],流域或縣域的研究相對較少。河北省是我國糧食主產(chǎn)大省,也是人口大省,糧食安全問題備受關注[20~22],糧食供需狀況從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該省的糧食安全情況,因此以河北省縣域為研究單元,研究該省縣域的糧食供需平衡進行等級評價,分析其空間分布格局,旨為深入認識河北省糧食供需平衡態(tài)勢和糧食安全問題提供現(xiàn)實依據(jù)。
采用《河北經(jīng)濟統(tǒng)計年鑒》和《河北省農(nóng)村統(tǒng)計年鑒》1949~2017年137 個縣域的面源數(shù)據(jù),主要指標包括總人口數(shù)量、糧食總產(chǎn)量和人均糧食產(chǎn)量等,其中形成糧食作物種類包括谷物(稻谷、小麥和玉米)、豆類和薯類;采用行政區(qū)劃網(wǎng)(www.xzqh.org)的縣域行政區(qū)劃數(shù)據(jù)。
人均糧食余缺量是指一個區(qū)域人均糧食產(chǎn)量與營養(yǎng)安全標準下的人均糧食消費量的差值,是反映個人和家庭糧食安全問題的重要指標。盧良恕[23]根據(jù)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公布的人均營養(yǎng)熱值標準,結合我國國情計算并提出我國在人均糧食消費量達到400 kg時,可以達到營養(yǎng)安全的要求。因此以400 kg 作為達到營養(yǎng)安全標準的人均糧食消費量,利用公式(1) 計算人均糧食余缺糧、公式(2) 計算縣域糧食余缺糧,根據(jù)等級分級(表1) 確定余糧等級。利用縣域人均糧食余缺量、縣域糧食余缺量2 個指標構建供需平衡等級矩陣,確定糧食富裕(S1)、糧食盈余(S2)、糧食平衡(S3)、糧食短缺(S4)、嚴重短缺(S5) 5 個等級(表2)。
表1 糧食供需平衡水平的評價指標Table 1 Evaluation indexes of grain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表2 縣域糧食供需平衡評價標準Table 2 Evaluation criteria of grain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in counties
1949~2017 年河北省人口呈持續(xù)增長趨勢,年均增長率為2.11%;糧食生產(chǎn)總量整體呈波動增長趨勢,年均增長率為10.52%;人均糧食生產(chǎn)量呈波動增長趨勢,年均增長率為3.47%(圖1)。
圖1 1949~2017年河北省人口數(shù)量、糧食總產(chǎn)量以及人均糧食產(chǎn)量Fig.1 Population quantity,total grain output and per capita grain output in Hebei Province from 1949 to 2017
2.1.1 縣域人均糧食生產(chǎn)數(shù)量分析 從人均糧食生產(chǎn)量角度看,以300、400 和500 kg/人作為溫飽水平、小康水平和富裕水平的人均糧食消費標準[23],對2015~2016年河北省縣域人均糧食生產(chǎn)量進行統(tǒng)計,結果(圖2) 顯示,137 個縣域人均糧食生產(chǎn)量為497 kg/人,其中72.26%的縣域人均糧食生產(chǎn)量>400 kg/人,56.20%的縣域人均糧食生產(chǎn)量>500 kg/人;27.74%的縣域人均糧食生產(chǎn)量<400 kg/人,13.87%的縣域人均糧食生產(chǎn)量<300 kg/人。
圖2 2015~2016年河北省縣域人均糧食生產(chǎn)量Fig.2 Per capita grain production in counties of Hebei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16
2.1.2 縣域人均糧食生產(chǎn)空間格局分析 結合平原區(qū)與山區(qū)的實際分布,以海拔100 m 作為分界線,將研究區(qū)域分為平原區(qū)與非平原區(qū),其中,平原區(qū)的縣域89 個,人均糧食生產(chǎn)量為661 kg/人,較全省平均水平高98 kg/人;非平原區(qū)的縣域48 個,人均糧食生產(chǎn)量為392kg/人,較全省平均水平低171kg/人。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縣域人均產(chǎn)量≥400 kg/人的縣域主要分布在平原區(qū),<400 kg/人的縣域主要分布在非平原區(qū)(表2),說明研究區(qū)域糧食生產(chǎn)空間差異較為明顯。
表2 2015~2016年河北省縣域人均糧食生產(chǎn)量空間分布情況Table 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er capita grain production in counties of Hebei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16
2.2.1 河北省糧食供需平衡分析 對研究區(qū)域人均糧食余缺量進行統(tǒng)計,結果(表3) 顯示,河北省人均糧食余缺量為163.16 kg/人,縣域糧食余缺總量為7.15 萬t。說明河北省糧食供需平衡總體狀況較好,糧食能夠?qū)崿F(xiàn)自給自足。通過計算極值可知,縣域糧食人均產(chǎn)量、縣域總產(chǎn)量區(qū)域差異較大,人均余糧量最多的是吳橋縣(937.42 kg/人),人均缺糧量最多的是井陘縣(-321.96 kg/人),差值為1259.38 kg/人;縣域余糧最多的是景縣(42.26 萬t),缺量最多的是井陘縣(-39.65 萬t),差值為81.91 萬t。
表3 2015~2016年河北省人均糧食余缺量、縣域余缺量及其相關指標Table 3 Grain surplus and shortage per capita and in county level of Hebei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16
2.2.2 河北省縣域人均糧食供需平衡分析 對河北省縣域糧食余缺量進行統(tǒng)計,結果(圖3) 顯示,99 個縣屬于人均糧食余糧縣域,其中55.56%的縣域人均余糧量>200 kg/人;19 個縣屬于人均糧食缺糧縣域,其中73.68%的縣域人均缺糧量>100 kg/人。
圖3 2015~2016年河北省縣域人均糧食余缺量Fig.3 Per capita grain surplus and shortage in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16
2.2.3 河北省縣域糧食供需平衡分析 對河北省縣域糧食余缺量進行統(tǒng)計,結果(圖4) 顯示,38 個縣屬于缺糧縣域,其中89.47%的縣缺糧總量<10 萬t。
圖4 河北省縣域糧食余缺量的分組統(tǒng)計Fig.4 Group statistics of grain surplus and shortage of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2.3.1 河北省糧食供需平衡評價 對137 個縣按照人均糧食余缺量與縣域糧食余缺量矩陣進行分析可知,糧食富裕(S1) 的縣域94 個,糧食盈余(S2) 的縣域5個,臨界平衡(S3) 的縣域9 個,糧食短缺(S4) 的縣域10 個,嚴重短缺(S5)的縣域19 個(表4)。S1等級的縣域比重為56.93%,人口比重為57.6%,糧食比重為73.4%;S2等級的縣域11.68%,人口比重為12.4%,糧食比重為10.5%;S3等級的縣域比重為3.64%,人口比重為2.8%,糧食產(chǎn)量比重為2.2%;S4等級的縣域比重為13.87%,人口比重為13.6%,糧食產(chǎn)量比重為8.6%;S5等級的縣域比重為13.87%,人口比重為13.6%,糧食產(chǎn)量比重為5.4%(表5)。綜上所述,河北省糧食供需狀況整體較好,供需平衡較為穩(wěn)定。
表4 研究區(qū)域縣域人均糧食余缺量與縣域糧食余缺量矩陣表Table 4 Matrix of grain surplus and shortage per capita and in county level in Hebei Province
表5 河北省分縣糧食供需平衡分級評價結果Table 5 Evaluation of grain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in counties of Hebei Province
2.3.2 糧食供需平衡空間布局 對137 個縣域糧食供需平衡空間布局分析可知,S1~S3等級的縣域主要分布在地勢低平的平原地區(qū),該地區(qū)由東北向西南延伸,包括燕山山麓平原、濱海平原和冀中、冀南低平原等地區(qū);S4~S5等級的縣域主要分布于非平原地區(qū),該地區(qū)主要包括壩上高原、冀北燕山山地、冀西北山地和太行山山地(圖5)。
圖5 河北省各縣糧食供需平衡等級空間格局Fig.5 Spatial pattern of grain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level of counties in Hebei Province
通過計算縣域人均余缺量、縣域糧食余缺量,構建人均糧食余缺量與縣域糧食余缺量矩陣,對河北省137 個縣域進行實證分析,得到以下結論:(1) 河北省137 個縣的人均糧食盈余量為163.16 kg,S1、S2、S3等級的縣域比重分別為56.93%、3.64%、13.87%、13.87%。糧食供需平衡總體狀況較好,能夠?qū)崿F(xiàn)省內(nèi)糧食自給自足。(2) 通過對137 個縣域糧食供需平衡空間布局分析可知,S1~S3等級的縣域主要分布在地勢低平的平原地區(qū),該地區(qū)由東北向西南延伸,包括燕山山麓平原、濱海平原和冀中、冀南低平原等地區(qū);S4~S5等級的縣域主要分布于非平原地區(qū),該地區(qū)主要包括壩上高原、冀北燕山山地、冀西北山地和太行山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