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景強
跑步裝備中,最重要的就是跑鞋。
選購跑鞋,除了外觀、品牌、價格,還有一些功能性因素需要考慮,鞋底前后厚度差就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厚度差一般會標注在鞋墊上,如果鞋底前后厚度差為0~4毫米,達到每小時16公里速度的跑者可以嘗試。厚度差達到8毫米的,每小時11公里~16公里的跑者可以嘗試。鞋底厚度差為12毫米的,適合每小時低于10公里的跑者使用,這也是絕大多數(shù)大眾跑者的首選。
如果你在選購時,沒有發(fā)現(xiàn)厚度差標注,也沒關系。那就選擇略厚一點的鞋底。鞋底越薄,對小腿肌肉和跟腱損傷越大。專業(yè)選手一般都會選擇相對薄一些的鞋底。
跑步選多大尺碼的鞋子合適呢?
難道不是穿著合適就行嗎?對于新手來說沒那么簡單。在鞋子的選擇上建議最好到實體店試穿一下,一定要留點余地。這個余地很有學問。通常跑鞋碼數(shù)的選擇可以按下面的標準:鞋內(nèi)長=裸腳長+1厘米~1.5厘米。
有的讀者可能要問,難道還要用尺子量一下?不用的,這里教你個自測法,就是選好鞋子后穿進去,腳尖盡量向前,鞋后跟能伸進去一根手指(食指或者中指,或者兩根同時并排伸進去)的距離就是1.5厘米的樣子。如果腳特別寬或腳背特別高的,還得放大碼數(shù)。
穿習慣一個品牌型號后,下次購買基本就不用再親自試穿了,就可以網(wǎng)購了。但如果想換其他品牌的鞋子,那就還要去試穿。步驟同上,一般不能沿用上一個品牌的尺碼。
跑鞋也有壽命。衡量跑鞋的壽命有兩個維度,一是時間,二是跑量。跑鞋橡膠底中一般都加了降解材料,這種材料2年~3年失效,因此鞋的壽命為2年。由此,專賣店的特價鞋你就要睜大眼看看了??纯闯鰪S日期,多半是放了一年還沒有賣出的舊款鞋。
長時間使用含有EVA材料的同一雙跑鞋,再好的EVA材料也會失去功能。一般來說,跑動200公里~600公里,跑鞋就會失去60%的功能。所以說,600公里跑量是一雙跑鞋的壽命拐點。
我本人并不推薦跑步聽音樂,無論外放還是塞耳機一個人聽。奈何跑步是一項相對枯燥的運動,特別是那些剛接觸跑步的朋友,認為不聽點音樂簡直就沒法堅持下去。尤其是對于想減肥的人來說,因為不得不跑步,極容易半途而廢。邊跑步邊聽歌可以分散一下注意力,提高運動積極性,降低疲勞感,讓跑步更輕松,從而更好地堅持下去。
外放音響擾民嚴重,令身邊的人側目甚至怒目,也不是時尚一族的做派。于是耳機就成為跑步音樂一族的首選。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價格外形合適的耳機,就可以上路了。跑步聽音樂需要注意一點,就是音量。過大的音量有很大的安全隱患,特別是過馬路時,你聽不到周邊危險的聲音,有些危險就會來不及躲避。還有就是健康隱患,建議音量不要高于最大音量的70%,否則很容易對聽力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切記!
這些指標也不是絕對的,跑鞋的壽命和跑者的體重、路面條件、天氣環(huán)境條件都有關系。對于大眾入門跑者,不必過多糾結這些,選購時只要滿足穿著舒適,價格可以承受,外觀喜歡就可以了。
經(jīng)常有人直截了當?shù)貑栁遥骸皫臀彝扑]個跑鞋品牌?”或者更直接地問:“什么牌子的跑鞋最好?”
這都是跑步新手經(jīng)常問的問題。這些人的想法一般是,我要開始跑步,聽說了那么多關于跑步傷這里、傷那里的傳聞,我不能重蹈覆轍,我買最好的跑鞋還不行嗎?
坊間一直有四大跑鞋的說法,一些跑友也非四大品牌不穿。實際上,四大跑鞋的說法只有中國才有,并非國際公認,也不是官方評選。近幾年,國產(chǎn)品牌也可與一些知名國際品牌比肩了。關于跑鞋,建議入門跑友選擇跑鞋時考慮以下幾個因素:價格合適,在自己預算范圍內(nèi);大小合適,現(xiàn)場試穿、試跑沒問題;外觀喜歡,鞋型、配色、做工都是自己想要的。滿足以上三點就可以了,品牌并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只要是正規(guī)運動品牌,現(xiàn)在幾乎都有跑鞋出品。那些宣傳冊上、廣告牌上神乎其神的跑鞋特性,對于新入門跑友來說基本上是體會不出來的。
跑鞋,基本是商家在主導消費,不要盲目跟隨,落入陷阱。
經(jīng)常有入門跑友問,到底是早上跑步好,還是晚上跑步好呢?
這從來就不是個問題,只要不影響當天的工作,只要不影響當晚的睡眠,你啥時候方便啥時候去跑步。跑總比不跑強。
那么問題來了,夜跑該注意哪些問題?夜跑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夜跑必須到有路燈的地方,最好有人流,有同伴互相照應。還有一點許多跑友會忽視,就是夜跑時,我們要做到盡量被別人看見,特別是機動車司機,因為你有時候不可避免會在非跑步專用道上,機動車隨時會出現(xiàn)。這時你需要的是一件3M反光背心,再不濟你穿的夜跑服也要有3M反光條加持。所以,選購跑步服裝時,是否有3M反光條設計也是一個選項。
放眼當今跑步圈,壓縮襪、壓縮腿套已經(jīng)成為越來越多跑者標配的跑步裝備,即便平時跑步不用,跑者家中肯定會有至少一款壓縮產(chǎn)品。而在馬拉松比賽中,穿著壓縮襪(腿套)的跑者幾乎已經(jīng)占到一半。市場上還有壓縮衣、壓縮褲等產(chǎn)品。如果你問一個穿過壓縮腿套的跑者,這東西穿上去有啥用?他可能比較贊同地說:挺好啊,穿上去感覺很特別,似乎能給予小腿一定支持,跑步時輕快多了,小腿也沒那么容易疲勞了!
這里我要潑一盆冷水了,就科研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來看,目前并沒有足夠的證據(jù)支持壓縮產(chǎn)品對運動表現(xiàn)有積極作用。如果說有作用,那就是來自于心理的作用。在眾多壓縮產(chǎn)品中,勉強有些作用的那就是壓縮襪了,有利于促進血液回流,穩(wěn)定肌肉,促進乳酸代謝。即便如此,市場上的壓縮襪也是良莠不齊。許多人像買普通襪子一樣去隨便挑一雙。一雙合格的壓縮襪需要針對每一個人的小腿腿型來配備,一般需要6個數(shù)據(jù):足長、小腿長、踝周長、小腿肚周長、小腿上圍周長、足跟繞腳面周長。
所以,壓縮襪屬于實際作用有限的裝飾性跑步裝備,穿不穿完全看個人習慣和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