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瓊
“我班孩子的作文又發(fā)表了,來跟你分享一下喜悅!”3月20日,隆回縣九龍學校小學部教師廖祎高興地將一張報紙遞給筆者,上面刊發(fā)了她指導的四年級12班學生陽子軒的作文《成長路上的陽光》。陽子軒在作文中寫道:“成長路上,一縷縷陽光照暖了我的人生!”廖祎就是孩子們成長路上播種陽光的人。
“老師,今天家里發(fā)生了一件不開心的事,可以和你聊聊嗎?”采訪中,一名學生打來電話。
“行啊,老師正擔心你呢?!绷蔚t柔聲回答。原來,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國。廖祎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的模式,積極開展在線教學輔導工作。電話那端的孩子,控訴爸媽忙于社區(qū)的疫情防控,沒有時間陪伴他一起聽課學習。廖祎耐心地和孩子交談了十來分鐘,孩子笑著掛斷了電話。
廖祎總是利用一切機會與學生交流,“最近,你爸媽都忙什么呢?”“你爸媽對親子閱讀上心么?”“這周線上的新課,能跟得上嗎?”廖祎老師對學生傾注滿腔心血,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心理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想辦法驅(qū)走陰霾,讓陽光照進學生心田。也因此,孩子們在課堂上把她當老師,課后把她當朋友。令筆者疑惑的是,不少學生特別喜歡“纏”著她討論如何寫好一篇作文。
“廖老師教寫作文特有一手,寫作前總是先帶著我們搞活動?!睂W生范藝霈道出了她的教學法寶。
四年級上冊有個單元的作文是寫游戲。廖祎帶領(lǐng)大家在課余時間玩了“吹泡泡”“貼鼻子”“傳話”等游戲,并引導學生注意游戲的時間、地點,明確游戲的規(guī)則,觀察臺上臺下同學的動作、表情,學會恰當用詞。游戲過后,廖祎讓學生回憶游戲中自己最難忘、印象最深刻的場面,進行寫作。經(jīng)過廖祎的點撥,許多孩子的寫作一氣呵成。
“我現(xiàn)在每次的作文都能達到優(yōu)秀水平了,是廖老師指導我成長為一個‘會學習的人?!狈端圅磉_了對廖老師的感謝。
如何讓學生成為“會學習的人”?廖祎坦言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會把自己變成班上的一個“學生”,去思考哪些知識點難于理解。
教學《蝙蝠和雷達》科普小短文時,廖祎在課前查閱了大量資料,自制趣味課件,把抽象的道理通俗、生活化,引導四年級學生了解人們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fā)明了雷達,從而理解仿生學這個概念。
課后,廖祎還啟發(fā)孩子們?nèi)ゲ檎屹Y料,探究還有哪些發(fā)明是受到了動物的啟發(fā)。學生興致極高,找到了“人們根據(jù)蜻蜓的翅膀,研制出了能消除顫振危害的飛機機翼”;找到了“人們根據(jù)青蛙的眼睛,發(fā)明了電子蛙眼”等。
在廖祎多種形式的激發(fā)下,孩子們樂于觀察、熱愛科學的情緒日益飽滿。
“要教好學生,必須自己先當一個‘好學生。自己沒學好,沒換位去思考,沒從學生的角度上去思考,教好學生恐怕存在難度?!绷蔚t老師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