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繼玲
【摘要】目的:探討高血壓前期患者中醫(yī)體質與動脈硬化程度的相關性。方法:參照區(qū)組選擇86例高血壓前期患者為研究組,另選86名健康體檢且是正常血壓者為參照組,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后給予分析并歸入本次研究中。統(tǒng)計整合參照區(qū)組與動脈硬化程度相關性數據指標情況并進行比較分析。結果:研究組肱踝脈搏波傳導速度和踝肱指數數值均高于參照組,P<0.05;陰虛質、痰濕質以及淤血質者具有較高的肢體動脈硬化程度占比,P<0.05。結論:在高血壓前期患者中肱踝脈搏波傳導速度和踝肱指數數值明顯升高,其代表肢體動脈硬度有所改變,且陰虛質、痰濕質以及淤血質者與動脈硬化程度聯系較大,有著研究價值。
【關鍵詞】高血壓前期;中醫(yī)體質;肢體動脈硬化程度
1.1一般資料
將2018年5月-2019年12月到吳井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的體檢人員中,86例高血壓前期患者為研究組,另選86名健康體檢且是正常血壓者為參照組,參照組中,男女性別之比為5:11,本組患者最大年齡為82歲,最小年齡為52歲,平均年齡(62.83±7.70)歲;研究組中,男女性別之比為3:8,最大年齡為80歲,最小年齡為56歲,平均年齡(64.17±9.81)歲。經組間對比均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包發(fā)現參照區(qū)基礎資料并無統(tǒng)計學差異值,即P>0.05,可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1.2研究方法
使用北京麥邦光電儀器MB3000血壓脈搏測量系統(tǒng)(GLCX-06-MB3000-05)測量baPWV。體檢者安靜1~3min后,仰臥于檢查臺,將4個示波血壓袖帶的壓力感受器分別縛于兩側上臂肱動脈搏動處,及兩下肢踝動脈處,下肢袖帶下緣距內踝約1~2cm。檢查時4個袖帶同時充氣,同步測量四肢血壓;將1個心音傳感器放置于心電圖胸導聯V2的位置,左右手腕部夾好心電采集裝置監(jiān)測心電圖,檢測過程中受檢者保持安靜。檢查過程中儀器根據不同年齡的PWV值自動顯示出ba PWV正?;虍惓#ㄉ杂不蛴玻⑼瑫r顯示出ABI值(踝臂指數值),肱踝脈搏波傳導速度應取受試者兩側測量結果數值的平均值,踝肱指數取受試者左右兩側數值的最小值。
1.3觀察指標
(1)對比組間動脈硬度指標情況;(2)中醫(yī)體質與動脈硬化程度的相關性。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組間對比均運用統(tǒng)計學軟件包(版本:SPSS21.0)對組間統(tǒng)計數值加以輔助分析,對應執(zhí)行t檢驗、X3檢驗用以開展計量、計數資料的檢驗,對應以(x±s)、(n)%表示計量、計數資料數據,當P<0.05即表明數值比對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對比組間動脈硬度指標情況
研究組86例患者,baPWV (1649.90±264.047)m/s,ABI(1.0127±0.647);參照組86例患者,baPWV(1244.29±157.147)m/s,ABI(0.937±0.069),P<0.05。
2.2中醫(yī)體質與動脈硬化程度的相關性
由表1得知,陰虛質、痰濕質以及淤血質者具有較高的肢體動脈硬化程度占比,P<0.05。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我國老年高血壓患病率在54%以上。老年人高血壓的病因尚不清楚,其中老年血壓病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殘率較高,必須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避免嚴重并發(fā)癥,甚至因病情惡化而死亡。動脈硬化是一種持續(xù)的全身性疾病,是多種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腦動脈和冠狀動脈外,還累及外周動脈等,使動脈管腔狹窄,動脈壁增厚,硬化,最終導致失去彈性。陰虛質、痰濕質以及淤血質者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血壓升高是內皮損傷的始動因素之一,血管內皮功能受損引起的動脈壁結構和收縮舒張功能的改變是導致動脈彈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中醫(yī)體質在中醫(yī)理論體系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應用范圍叫我寬泛,經過疾病類型以及體質類型對比后發(fā)現其有著關聯性,而體質為可調性,在治療上可給予個體化,從而貫徹“治未病”的觀念。中醫(yī)體質分為九類分別是: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陽虛質、痰濕質、濕熱質、氣郁質、淤血質、特稟質,本文旨在對不同體質特征、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更為有效的預防與治療高血壓。對高血壓前期中醫(yī)體質相關特征經初步研究后得知,陰虛質、痰濕質以及淤血質者是高血壓前期的危險因素,為體質干預防治高血壓病提供了客觀依據。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高血壓患者陰陽失調,臟腑氣血功能不正常,先天稟賦好,產后護理不當,對四季冷熱和地理環(huán)境適應性差等。陰虛質、痰濕質、淤血質的Wald數值分別為4.134、4.714、6.982明顯高于其他體質,且陰虛質、痰濕質、淤血質的Exp(B)數值分別為1.028、1.108、1.329明顯高于其他體質。
綜上所述,研究組肱踝脈搏波傳導速度和踝肱指數數值均高于參照組,P<0.05;陰虛質、痰濕質以及淤血質者具有較高的肢體動脈硬化程度占比,P<0.05。在高血壓前期患者中肱踝脈搏波傳導速度和踝肱指數數值明顯升高,其代表肢體動脈硬度有所改變,且陰虛質、痰濕質以及淤血質者與動脈硬化程度聯系較大,有著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