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主至于夏口,亮日:“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時權擁軍在柴桑,觀望成敗,亮說權日:“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并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權日:“茍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日:“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權勃然日:“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亮日:“豫州軍雖敗于長坂,今戰(zhàn)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zhàn)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敝,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日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zhàn);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與豫州協(xié)規(guī)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于今日?!睓啻髳偅辞仓荑?、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敗于赤壁,引軍歸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選自《三國志》,陳壽著,倪永明注評,鳳凰出版社2010年版)
鑒賞空間
選文主要寫了諸葛亮勸說孫權聯(lián)劉抗曾的故事。諸葛亮對三方形勢展開分析,激發(fā)孫權起兵與曹操抗衡,體現(xiàn)了其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遠見卓識。
本文詳略分明:勸說孫權為詳寫,用語言描寫表現(xiàn)諸葛亮的謀略;曹軍敗于赤壁為略寫,側面表現(xiàn)諸葛亮對形勢分析的正確性。選段語言“言簡而意豐。文省而深刻”,全面展示了一個高瞻遠矚、思維縝密的智者形象。
讀有所思
1.諸葛亮勸說孫權包含幾層意思?
2.選文體現(xiàn)了諸葛亮什么樣的形象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