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
【摘 要】“文革”結(jié)束不久,由王沂創(chuàng)作、江蘇省淮劇團排練演出的《金色的教鞭》一經(jīng)上演,便得到了省內(nèi)外廣大觀眾的高度肯定和熱情贊頌,可謂好評如潮。其具有時代性強、切入角度獨特,藝術構(gòu)思巧妙,塑造人物形象生動鮮活等藝術個性與特征,為后來的戲曲創(chuàng)作起到了重要的引領和啟迪作用,堪稱新時期鹽城現(xiàn)代戲創(chuàng)作的“報春花”。
【關鍵詞】金色的教鞭;現(xiàn)代戲創(chuàng)作;報春花
中圖分類號:J80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9-0015-03
1976年,由王沂創(chuàng)作、江蘇省淮劇團排練演出的《金色的教鞭》一經(jīng)上演,便得到了廣大觀眾的高度肯定和熱情贊頌,不僅教育戰(zhàn)線組織廣大師生觀看接受教育,而且社會上也出現(xiàn)了萬人空巷、爭欲一睹的盛況。接著,此劇被選拔參加江蘇省和全國的小戲曲調(diào)演和匯演并成為得獎劇目,一時好評如潮?!督鹕慕瘫蕖钒l(fā)表于《江蘇戲劇》1978年2月號,1978年12月《新華日報》、湖南省《群眾文藝》進行了轉(zhuǎn)載,繼而《金色的教鞭》又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同時收入文化部藝術局主辦的《推薦劇目》戲曲劇本集,向全國推薦。后來《金色的教鞭》再次刊入1979年第2期的《人民戲劇》,被全國多家戲曲類雜志多次、反復轉(zhuǎn)載,還被多個劇種、多家劇團改編移植編排上演,更被拍成同名戲曲電影在全國播放,在當時的文化、文藝戰(zhàn)線上引發(fā)了轟動性效應?,F(xiàn)代戲《金色的教鞭》如一支凌寒傲雪的報春花,在江蘇和鹽城現(xiàn)代戲創(chuàng)作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領和啟迪作用,預示著文藝創(chuàng)作繁花似錦的春天正在到來。
一、時代性強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保懹巍恶R上作》)《金色的教鞭》誕生于1976年。這一年,我們國家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取得了粉碎“四人幫”的偉大勝利,“文革”十年的歷史浩劫至此結(jié)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金色的教鞭》創(chuàng)作并演出,當年就成了江蘇省專業(yè)劇團匯演的得獎劇目,也是1981年全國現(xiàn)代戲調(diào)演的得獎劇目?!拔母铩敝?,因“兩個基本估計”作祟,認為建國后的十七年“毛主席的無產(chǎn)階級教育路線基本上沒有得到貫徹執(zhí)行”“大多數(shù)教師和解放后培養(yǎng)的大批學生的世界觀基本上是資產(chǎn)階級的”。正是這“兩個基本估計”,使得全國的大學、中學、小學長期“停課鬧革命”,“工宣隊”駐校并領導學校;讓大多數(shù)教師到工農(nóng)兵中接受再教育,進行再改造;選拔工農(nóng)兵上大學、管大學、改造大學;學生中更是出現(xiàn)了“白卷英雄”,以及“不學數(shù)理化,也能走天下”的“讀書無用論”。當時有個電影叫《馬尾巴的功能》,對高校課堂上講“馬尾巴的功能”的教師嘲笑諷刺、挖苦戲弄,使得學生常以不學習為榮,以敢于破壞正常的教學秩序為榮,故而在課堂上肆意干擾、破壞教師的正常教學工作,上課更是想來便來,要走就走,使得教育中出現(xiàn)了想學習的學生不能學,想管的教師不敢管,整個教學秩序被破壞殆盡。這當中,廣大教師先是被批斗、游街,再后來則是下放農(nóng)村、農(nóng)場和五七干校等進行勞動改造,有的人因長期遭受迫害而自殺。
“春雷一聲震天響”?!拔母铩焙?,許多在“文革”中被打倒遭批斗的教師重新走上了教育工作崗位,中學、小學也逐漸恢復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大學也恢復了原先的高考制度與政策,原本受破壞最嚴重的教育秩序得到了初步恢復并正?;?。正是在這樣的特定歷史背景下,《金色的教鞭》誕生了,它代表了獲得再生的廣大教師的新生,也反映了經(jīng)過“文革”劫難而認識到了當年自己的懵懂與幼稚而得以重生的眾多學生的新生,他們一起迎接著教育新春天的到來。
《金色的教鞭》表現(xiàn)的是粉碎“四人幫”后不久,當年被迫趕回農(nóng)村進行勞動改造的某中學英語教師李老師在歷經(jīng)坎坷和磨難之后,接到上級的指示,終得以重返學校任教,再次精神抖擻地走上教學講臺。在進行教學準備工作時,他覺得自己應該精心制作一根教學用的新教鞭,由此他想起自己曾經(jīng)被學生在課堂上折斷教鞭、受盡批斗屈辱等不堪回首的往事,尤其是十年動亂給教育戰(zhàn)線帶來的嚴重沖擊,他不由得感慨萬千。其學生馮鐵錘當年因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曾充當過“反潮流”的急先鋒,屢次在課堂帶頭鬧事,破壞教學秩序,有一次還狠狠地折斷了李老師的教鞭。如今,迷途知返的馮鐵錘和女同學李月翠,特地制作了一根新教鞭,準備送給新來的英語老師。當李老師出現(xiàn)在講臺上時,馮鐵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張飽經(jīng)滄桑的面孔不正是當年的李老師嗎?李老師也依稀認出了當年的學生馮鐵錘,一時四目相對,百感交集,鐵錘更是羞愧難當,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李老師望著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揮起了教鞭……
《金色的教鞭》借學生馮鐵錘的迷途知返、痛改前非和李老師重上講臺、再揮教鞭,表現(xiàn)了“文革”浩劫之后作為重災區(qū)的教育戰(zhàn)線的撥亂反正之舉。劇作者以敏銳的超前的政治意識,站在時代與歷史的高度,高揚尊師重教大旗,高揚社會主義的時代主旋律,就像當年魯迅發(fā)出的“救救孩子”的吶喊與呼喚,有著一種非凡的膽略與勇氣。
應該說,這部戲的閃光之點在于其高揚撥亂反正的時代主題,它不像《于無聲處》等表現(xiàn)“文革”這場歷史浩劫給中國帶來的經(jīng)濟面臨崩潰、社會發(fā)展停滯、精神道德嚴重滑坡等深重歷史災難,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中華民族原本尊師重教的悠遠歷史傳統(tǒng)、社會風氣遭到嚴重破壞、廣大民眾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在心靈上所造成的嚴重戕害。因為相比起來,對這些無形的精神傷害進行撥亂反正要更為艱難、艱巨得多。要知道,劇作者創(chuàng)作此劇,與當年鄧小平同志決定改革、恢復高考制度幾乎是在同時,這樣我們就不得不佩服其在政治上的高度敏感、驚人膽識、超前意識與獨到眼光了。1977年7月,鄧小平同志再次復出,重新登上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崗位,在當時百廢待興的歷史背景下,帶領全國黨政軍民開始了新的“四化”建設工作,進行了“新的長征”。這當中尤以經(jīng)濟建設為重點,而教育戰(zhàn)線的撥亂反正則是難點。鄧小平同志大刀闊斧地開展整頓工作,由此開始的撥亂反正工作首先是從教育戰(zhàn)線開始的。緊接著就是1978年3月全國科學與教學大會的召開,正如郭沫若用“科學的春天”所形容、描繪的那樣,科學的春天、教育的春天已經(jīng)真正到來了。
1978年《金色的教鞭》等江蘇小戲曲晉京演出,受到廣泛好評。在隨后舉行的座談會上,“教育工作者對《金色的教鞭》反映尤其強烈。他們說,這個小戲說出了他們的心里話,在‘四人幫橫行的年代里,他們欲教不成,欲罷不忍。感謝華主席和黨中央一舉粉碎‘四人幫,才可能有今天教育戰(zhàn)線生動活潑的局面。”“戲劇工作者談到《金色的教鞭》時說,這個小戲通過粉碎‘四人幫前后師生關系的變化,無情地抨擊了‘四人幫對教育工作嚴重破壞的罪行?!薄敖K小戲的進京,展示出一個小戲創(chuàng)作高潮即將到來的前景?!闭窃谶@個意義上,我們說《金色的教鞭》不僅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征,而且也象征著文藝春天的到來,可謂是迎春、報春的迎春花,對江蘇、鹽城現(xiàn)代戲創(chuàng)作起著重要的啟迪和引領作用。
二、切入角度獨特
恢復正常的教育秩序、教育戰(zhàn)線的撥亂反正都是大事,這應該從哪里開始呢?劇作者巧妙地選擇從恢復尊師愛生的優(yōu)良社會傳統(tǒng)著手。而尊師愛生仍然是個大題目,這樣重要、重大的社會主題又怎么來表現(xiàn)和反映呢?劇作者精心設計了“教鞭”這一重要道具,并用它來貫穿全劇,構(gòu)成情節(jié)發(fā)展上的前后對比和烘托反襯,既使得這一重大主題得到形象而生動的詮釋與藝術再現(xiàn),又使切入的角度極為巧妙,堪稱匠心獨運。俗話說,一滴水中見太陽,一粒沙里有世界。劇作者作為時代的記錄者,要藝術地反映時代浪潮,表現(xiàn)社會大世界,只能也必須選擇從某一個角度或側(cè)面切入,通過一朵浪花來反映整個時代大潮,以獲得由小見大、見微知著的藝術效果。
首先是選擇在開學的特定日子?!皷|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fā)生?!保ㄥX起《春郊》)《金色的教鞭》將時間選擇在文革剛結(jié)束、新學期即將開學的日子,老師和學生都在開學作準備的特定時刻,于是教師和學生在同時都想到了做教鞭的事。這樣既顯得順理成章,又自然地引出了開學第一節(jié)課上李老師和鐵錘久別重逢、不期而遇的事來,可謂是“不是冤家不碰頭”的巧合。這樣,既表示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的美好開始,也標志著教育戰(zhàn)線由此而呈現(xiàn)出來的勃發(fā)生機。其次是對“教鞭”道具的著意選用。怎樣來表現(xiàn)教育戰(zhàn)線上的撥亂反正呢?又如何來反映新時期尊師重教的社會新風氣和學校中尊師重教傳統(tǒng)的恢復呢?劇作者精心設計了“教鞭”這一重要道具,并由此構(gòu)成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推進,構(gòu)成“文革”中“折斷教鞭”與新時期“做送教鞭”的鮮明對比,由此反映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正在得以恢復和弘揚。事雖小,但意義重大。小事件反映了社會大主題,其切入社會的角度頗為獨特和巧妙。
三、藝術構(gòu)思巧妙
首先是制造懸念的手法。劇中一直有著一個“秘密”的“包袱”存在,有意制造一種“懸念”。開場時,孫女李月翠問爺爺:“爺爺你回到學校,是教初中還是教高中?會不會教我們高一(三)班?”“這個嘛,今天開會宣布,暫時保密。”繼而李月翠(翻出一個長長的布包)“這是什么?”李老師(奪回):“這是我送人的,暫時保密?!崩钤麓溆謫枺骸八徒o誰呀?”李老師:“對不起,暫時……”李月翠:“保密?”連續(xù)幾個“保密”,既起到了制造“懸念”而引人入勝的作用,又為后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進行鋪墊,還起到了在結(jié)構(gòu)上前后照應、聯(lián)系緊密的作用。一箭三雕,對劇作家的這一精心設計,我們不得不佩服其的良苦用心。
其次是用巧合的方法來結(jié)構(gòu)故事情節(jié)。俗話說,無巧不成書。巧合則是戲劇家們經(jīng)常采用的方法。如劇中的李老師和馮鐵錘這對“文革”中曾經(jīng)在課堂上發(fā)生折斷老師教鞭、夜晚用彈弓打碎老師臺燈的師生,竟然在恢復尊師重教傳統(tǒng)、整頓教學教育秩序的新時期的高中課堂上重逢了,不能不說是一種巧合;李老師的孫女李月翠和馮鐵錘是初中同學,到了高中仍然是同班同學,也不能不說是一種巧合;李老師準備制作一根教鞭,馮鐵錘也準備給新來的英語老師制作一根教鞭,更是一種巧合。然這種巧合都是因當年折斷教鞭所引起、所生發(fā)出來的,既顯得有前因后果,也顯得脈絡清晰,更顯得結(jié)構(gòu)嚴謹,反映了劇作家的不凡藝術技巧和精湛藝術功力。
最后是采用對照、反襯的藝術手法。劇中的李老師也好,馮鐵錘也罷,劇作者都是采用對比、反襯的藝術手法。李老師在“文革”中受盡迫害與重返講臺時的精神抖擻、激動與喜悅,以及鐵錘先前的大鬧課堂、破壞課堂紀律與如今的痛改前非、浪子回頭等,都構(gòu)成鮮明對比,并通過這種前后的烘托、反襯,使得人物形象更為生動鮮活,尊師重教的社會主題也更為深刻,其作品的社會教育意義更大。
四、塑造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
不論是劇中的李老師,還是學生馮鐵錘,都是“文革”的受害者,同時又是在粉碎“四人幫”后新時期的新生者。李老師,“文革”中被批斗、遭迫害,受盡痛苦和折磨。當接到上級通知,讓他重回學校,“乘飛舟破夜霧離開水鄉(xiāng),回校園登講臺重返戰(zhàn)場。船到碼頭天未亮,有人搶著把我的行李扛,是一位戴口罩掃馬路的紅小鬼,做好事不留名一聲不響。送我直至校園內(nèi),我道謝,他已揮手去遠方。哈!好一派抓綱治校新氣象,祖國的花朵格外香。桃李滿園,心情歡暢,匆匆不覺回到宿舍旁?!蓖局杏猩倌曛鲃訋推淠眯欣睿恢彼偷綄W校,而這位少年正是當年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馮鐵錘,反映了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正在得到恢復和形成?!拔覔摹蚀畚唬樾郛?shù)?,山河變色,校園枯焦。形而上學狂風掃,唯心主義黑旗飄。人妖顛倒,是非混淆,學生不愿學,教師不敢教,埋頭工作的‘帽子套,鉆研學問的‘棍子敲,交白卷的尾巴翹,得零分的逞英豪。文盲加流氓,刺刀加草包。照此辦理——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科學寶庫,攔腰砍斷,一筆勾銷!對不起祖先前輩,跟不上時代洪濤。倒退回愚昧落后閉關自守的清王朝,開除球籍,落伍掉隊扛木梢……”想到“文革”中教育秩序破壞殆盡,“門一推, 畚箕掃帚頭上墜。教鞭折斷眼鏡碎,鼻酸眼花火星飛?!庇绕涫悄莻€馮鐵錘,“拉彈弓把老師臺燈來打毀,還揚言要打個下馬威?!睂W生“上課鬧事”,老師“下課掉淚”,可謂“欲教不能,欲罷不忍”,不僅身體皮肉受苦,而且內(nèi)心十分痛苦。粉碎“四人幫”后,再次走上講臺,“如今我甩開膀子邁大步,白頭翁賽過那少年郎!”不由得心花怒放,決心為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切力量,以報答黨和人民的信任與厚愛。一個重獲新生的老教師形象躍然紙(舞臺)上。同樣,當鐵錘在課堂上見到新的英語老師竟然是曾經(jīng)教過他們的李老師時,真是羞愧難當,無地自容,他勇敢而坦誠地向李老師當面承認自己當年故意折斷教鞭、破壞課堂紀律的錯誤行為,并恭敬地送上自己精心制作的新教鞭,表示以后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的期望。李老師原諒了他,說這都是“四人幫”當年惡意破壞教育秩序、妄圖搞亂中國。于是師生們盡釋前嫌,重歸于好。
這樣的設想和構(gòu)思都是頗為巧妙的。作為當年曾折斷老師教鞭、打碎老師臺燈、大鬧課堂的懵懂愚笨的學生代表鐵錘,現(xiàn)在也終于認識到了學習文化知識、尊敬老師和嚴格遵守課堂紀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堅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自覺悔改。他在清晨打掃馬路時,自覺地幫助李老師背行李,把他一直送到學校;到李老師家里幫其修好自己當年打碎的臺燈;自發(fā)地幫老師制作一根新的教鞭,在課堂上主動向李老師承認錯誤,并決心痛改前非。這些都表明其正在或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雖然轉(zhuǎn)變的過程有點遲且漫長,但還是令人信服的,因為其已表現(xiàn)出“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喜人情景。在劇作者的塑造下,其人物形象顯得形象具體、生動活潑。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弊鳛辂}城現(xiàn)代戲創(chuàng)作“報春花”的《金色的教鞭》,引發(fā)了后來鹽阜大地新時期現(xiàn)代戲創(chuàng)作的熱潮,先后涌現(xiàn)出了諸如《打碗記》《奇婚記》《太陽花》《祥林嫂》《小鎮(zhèn)》《十品村官》《送你過江》等在全國產(chǎn)生轟動效應的精品佳作。這當中,《金色的教鞭》所起到的引領和啟迪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參考文獻:
[1]王沂.金色的教鞭[J].劇本,1978,(2):79-86.
[2]佚名.江蘇小戲在北京—江蘇省地方戲赴京匯報演出團演出座談會側(cè)記[J].劇本,1978,(2):47-48.
[3]卞維.江蘇戲劇文學五十年回顧[J].藝術百家,2001,(1):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