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喜民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液基薄層細胞學與活檢病理在早期宮頸癌及宮頸上皮內病變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于2018年09月--2019年09月本院接收的100例宮頸癌篩查者,作為此次研究之中的觀察主體。入院后予以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術前活檢病理診斷。以最終病理診斷為金標準,統(tǒng)計分析兩種診斷方法的準確率。結果: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提示HSIL(宮頸癌前病變)、LSIL(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SCC(鱗狀細胞癌)診斷符合率為分別為50.00%、21.43%、100.00%;活檢病理診斷提示CIN不同級別(1級、2級、3級)與SCC符合率分別為36.36%、60.78%、61.90%、100.00%,分級越高,確診率就越高,差異顯著(p<0.05)。結論:活檢病理聯(lián)合液基薄層細胞學診斷早期宮頸癌及宮頸上皮內病變,可進一步提高其診斷效率,為臨床早期診治提高有效指導。
【關鍵詞】液基薄層細胞學;活檢病理;早期宮頸癌;宮頸上皮內病變
【中圖分類號】R737.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1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僅次于乳腺癌,死亡率位居腫瘤患者死亡率第三位。該病的發(fā)生與HPV(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有關[1]。宮頸癌的發(fā)生率近年來不斷提高且越來越低齡化,積極預防、早期篩查、盡早診斷,顯得至關重要。為提高臨床診斷宮頸癌疾病的效率,促使其早日接受有效治療,本文特此以100例宮頸癌篩查者作為觀察主體,研究分析了液基薄層細胞學與活檢病理的應用價值,以供臨床參考。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100例宮頸癌篩查者納入于2018年09月--2019年09月,年齡范圍22-79歲,平均(33.5±4.3)歲;產次0-3次,平均(1.8±0.4)次;孕次0-5次,平均(2.7±0.9)次。自愿參與篩查,存在白帶帶血、白帶過多、宮頸肥大、上皮異位、充血,高度懷疑宮頸病變;患者臨床資料完整。
1.2 方法
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非生理期間予以檢查,協(xié)助其保持膀胱截石位,用窺陰器顯露宮頸,用無菌棉簽采集宮頸外分泌物,用毛刷查探宮頸口,順時針旋轉3-4圈,獲得脫落細胞,而后將毛刷頭取下置于瓶中,加入適量Thin Prep保存液,固定半小時以上,予以漂洗、振蕩、制片、染色,用顯微鏡觀察、閱片。
術前活檢病理診斷:用無菌棉簽獲得宮頸分泌物,而后進行碘試驗、醋酸白試驗,明確可疑部位,用電子陰道鏡在可疑部位的3點、6點、9點、12點方向取樣,用10%甲醛溶液固定標本后,制成組織切片,通過組織病理學診斷,明確其病變分級情況。
1.3 觀察指標 以TBS報告系統(tǒng)為主,統(tǒng)一液基薄層細胞學、活檢病理診斷標準,LSIL為CINⅠ級;HSIL為CINⅡ級與Ⅲ級,并以最終病理診斷為金標準,統(tǒng)計分析兩種診斷方法的準確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匯總并分析觀察主體的研究數(shù)據(jù),并利用SPSS22.0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百分比資料以[例(%)]描述,行卡方檢驗。當P值低于0.05時,說明存在較高的檢驗價值。
2 結果
2.1 液基薄層細胞學診斷結果見表1
2.2 活檢病理診斷結果見表2
3 討論
宮頸上皮內病變屬于癌前病變,與宮頸浸潤癌的進展具有密切的關系[2]。隨著現(xiàn)代醫(yī)療技術的提高,加之陰道鏡檢、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活檢病理以及HPV檢查技術的普及,臨床診治早期宮頸癌、宮頸上皮病變提供了有效手段。但是也有報道認為,最終檢查結果與術前診斷具有明顯的差異,尤其是微小浸潤癌、級別較高的癌前病變,極易被臨床漏診/誤診[3]。此次研究分析了活檢病理、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結果,病理分級越高,確診率就隨之升高。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提示HSIL、LSIL、SCC診斷符合率分別為50.00%、21.43%、100.00%;活檢病理診斷提示CIN不同級別(1級、2級、3級)與SCC符合率分別為36.36%、60.78%、61.90%、100.00%,分級越高,確診率就越高,差異顯著(p<0.05)。活檢病理、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操作步驟不同,故而確診率影響因素也具有一定的差別[4]。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過程中,取材細胞量有可能不夠、取材位置有可能不準確,加之閱片結果極易受主觀因素的影響而導致最終檢查結果準確率下降;陰道鏡檢之下的病理活檢雖然具有十分清晰的圖像,但是存在取材量少、鉗夾組織深度不足、取材部位不準確等缺點[5]。現(xiàn)階段臨床中,活檢病理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檢測方式,主要通過切取、鉗取、穿刺等方式,取出人體中病變組織,并對其實施組織病理學檢查,檢查結果受人工操作影響較小,安全性較高。
總而言之,病理活檢與液基薄層細胞學聯(lián)合應用手段有助于臨床有效診斷宮頸癌、宮頸上皮內瘤變,值得臨床引起重視。
參考文獻
林兵英,羅曉燕,方周賓,等.液基薄層細胞檢查聯(lián)合HPV-DNA分型檢測在宮頸癌篩查中的價值對比[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9,9(13):114-117.
晏燕,孔為民,李霞.液基薄層細胞學和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及DNA倍體分析在宮頸癌篩查中的對比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9,11(02):66-69.
肖瑤,常淑芳,孫江川,等.陰道鏡聯(lián)合選擇性液基細胞學檢查對宮頸癌機會篩查人群的臨床價值研究[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9,44(01):30-34.
紀巧云,鄧巧玲,鄭朝暉.液基細胞學檢查在宮頸癌篩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07):1495-1498.
王勇,張蔚,黃玥,等.人乳頭狀瘤病毒DNA聯(lián)合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在宮頸癌及早期宮頸病變篩查中的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5,29(11):112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