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華
車行在太子道上,下午繁忙時間,突然堵住了。
此時無事可做,只好定下心來,反正進退不得,又何必心煩氣躁?眺望車外,兩邊都是樹,各種各樣的樹都在陽光下迎風(fēng)招展。一大叢一大叢綠葉,形狀參差,有的尖,有的圓,有的長,有的短。平時大概沒有什么人會注意綠葉的,只有在這種無花可賞的季節(jié),只有在暑熱逼人而恰好身處冷氣車廂的時刻,才會這么好整以暇地欣賞起來。
那一樹綠葉,繁茂而細小,在風(fēng)中翻騰起伏,日光照耀下,向陽處一閃一閃,仿佛千百面小鏡在爭艷競麗。平時經(jīng)過多少次了,這光景,怎么總是視而不見?
人長大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時刻可多了。每日刻板的節(jié)奏,讓往時敏銳的心靈給磨得呆呆鈍鈍,再也無法感受到生活中細微美妙的恩賜。擁有的一切,既不懂得要如何珍惜,也不覺得會瞬息失去??傄詾榉彩露际潜厝坏?,今天有的,明天還會照舊有;等到霎那間失去了,才驚覺為何當初不曾好好把握?
窗外的一片綠,使我想起了年少時在臺灣念書的歲月。那時候物質(zhì)實在太匱乏了,器具用壞修了又修;手表是要戴一輩子的;衣服只有三兩件,哥傳弟,姐傳妹。盡管如此,日子還是過得很開心。例如上美術(shù)課的時候,老師常教我們別出心裁,開發(fā)創(chuàng)意,以有限的物質(zhì)揮灑出瑰麗多姿的畫面。有一回,讓我們畫葉子。方法是先到野外去采集各式各樣的綠葉,然后按自己喜好把千姿百態(tài)的葉子鋪排在白色的畫紙上,再把舊紗窗剪下一塊當篩子,用濃淡深淺的水彩在上面輕刷,色彩透過細細的格子,如雨露般紛紛灑落在畫紙上。然后一片又一片依次揭開綠葉,每次再刷上不同的顏色,最后,終于形成了一幅圖案生動、色彩絢麗的杰作。
從那以后,就愛上了葉子。喜歡看花,也不忘賞葉。那時候,住在臺北和平東路一個大雜院里,院子里蓋了幾棟簡陋的平房,住了好幾家人,武俠小說家古龍小時候也住在那里,不愛念書,只想寫小說,大家叫他“熊家的兒子”。院子中間是公用的空地,養(yǎng)雞的養(yǎng)雞,放狗的放狗,剩下窄窄的角落,長了一些不起眼的花花草草,也不知道是誰種下的。公用廁所旁有一棵夾竹桃,粉紅的花開得燦爛,葉子尖而長,葉面深綠,葉背淺綠。水溝邊種了幾株美人蕉,有紅有黃,葉子呈卵狀橢圓形。盡管品種普通,在晨曦夕照中,也曾搖曳生姿,增添了不少生活的情趣。
那時的臺北,農(nóng)地很多,綠蔭處處。搬到大雜院之前,住在一個名叫“六張犁”的地方(多么富有田園氣息的名字?。?,住所跟大片耕地之間只隔一道籬笆?;h笆上長滿了牽?;ǎ糠耆粘?,紫花盛放,酷似喇叭,葉子又嫩又綠,在晨風(fēng)里含笑招展,難怪此花英文名叫作Morning Glory。那片水稻田上,常年可以看到水牛勞碌、農(nóng)夫辛勤的身影。說到綠,卻再也沒有比春天秧苗秀秀、放眼碧色盈目更美的景致了!
在上學(xué)和回家的路上,街道旁、水洼里,常??匆娨欢讯汛笃笃木G葉,形狀跟荷葉相像,可是從來也沒見過開放的荷花。問大人,才知道那是芋艿的葉子。別看芋頭的葉子平平無奇,原來此葉有個特色,每當下雨的時候,降落的雨點灑在葉面,會凝成粒粒水珠,來回滾動,恰似鉆石,雨后太陽一照,更顯得璀璨奪目。記得有一次將這個景色寫成一篇作文《雨后》,竟然獲得班主任(臺灣叫作級任老師)陳文彬老師大大贊賞,自此激發(fā)了對文字的喜愛,也因而在日后走上了文學(xué)與翻譯的道路。
多年后負笈巴黎,因朋友介紹,認識了旅法畫家陳建中的作品,他擅繪各式葉子,一張張圖畫中綠葉晶瑩剔透,煥發(fā)出生命的華光溢彩,令人激賞。可惜當年囊澀,未及選購珍藏,如今更付不起天文數(shù)字的時價了。
也罷!就放眼靜賞窗外的一片綠吧!層碧迭翠,養(yǎng)目怡神,已經(jīng)很富足也知足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