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平
(固始縣人民醫(yī)院 口腔科,河南 信陽 465200)
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在口腔黏膜疾病中發(fā)病率最高,臨床表現(xiàn)為口腔潰瘍、疼痛、灼熱,并伴有頭痛、發(fā)熱、淋巴結腫等,影響正常進食,嚴重者會導致組織損傷、畸形等。臨床上常采用飲食調理、西醫(yī)、中醫(yī)及聯(lián)合的方法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常規(guī)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復發(fā)率較高。有研究指出,雷尼替丁是選擇性H2受體拮抗劑,可抑制胃泌素、組胺、食物刺激后胃酸的分泌,從而降低酶活性,可輔助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1]?;诖?,本研究探討雷尼替丁對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T細胞亞群及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固始縣人民醫(yī)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12例,女38例;年齡32~62歲,平均(46.96±2.36)歲;潰瘍大小1~3 mm,平均(1.87±0.21)mm。觀察組:男13例,女37例;年齡33~62歲,平均(46.89±2.41)歲;潰瘍大小1~3 mm,平均(1.92±0.39)mm。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潰瘍大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治療:于口腔患處吹敷少量的黏膜潰瘍散(天津宏仁堂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2020224),每天3次;口服維生素C片(華中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0614),每次0.2 g,每天3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雷尼替丁片(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42021983),每次0.15 g,每天2次。兩組均連續(xù)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1)T細胞亞群:采用UF-100全自動流式細胞儀(由山東萊索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檢測患者治療前與治療7 d后CD3+、CD4+、CD8+水平。(2)炎癥因子:經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患者治療前與治療7 d后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擾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試劑盒由上海江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1 T細胞亞群治療前,兩組CD3+、CD4+、CD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CD3+、CD4+水平均高于治療前,CD8+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CD3+、CD4+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細胞亞群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2 炎癥因子治療前,兩組TNF-α、IFN-γ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TNF-α水平均低于治療前,IFN-γ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IFN-γ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IFN-γ—干擾素-γ。
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國內尚無特效的根治方法。因此,治療主要以減輕疼痛、消炎、促進潰瘍愈合、延長間歇期為主。有研究指出,口腔潰瘍在免疫功能低下時更易復發(fā),且進一步降低免疫功能,形成惡性循環(huán)[2]。
有研究表明,血清炎癥因子TNF-α、IFN-γ在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發(fā)病過程中具有一定意義[3]。TNF-α可促進白介素-2、白介素-6及白介素-10等炎癥因子分泌,引起炎癥反應,損傷機體。且TNF-α具有趨化作用,釋放彈性蛋白、氧自由基等多種趨化因子,破壞組織,損傷口腔黏膜。IFN-γ具有調節(jié)免疫功能、抗病毒、抗腫瘤等作用,可在復發(fā)性口腔潰瘍中異常分泌。有研究表明,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前驅期的損傷部位存在大量的T淋巴細胞[4]。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病理損傷過程會導致CD3+、CD4+細胞減少,CD8+細胞增加,使細胞因子分泌紊亂,并導致局部循環(huán)障礙和免疫功能紊亂。有研究指出,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存在T淋巴細胞亞群失調與免疫功能低下現(xiàn)象[5]。因此,在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治療過程中監(jiān)測T淋巴細胞亞群、TNF-α及IFN-γ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可改善治療方案,促進潰瘍愈合。黏膜潰瘍散具有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維生素C片可改善患者的代謝功能,可用于治療因缺乏維生素所導致的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兩種藥物聯(lián)用是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的常規(guī)方法,但易復發(fā)。雷尼替丁可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液酶活性,控制炎癥因子釋放,抑制變態(tài)反應。有研究指出,雷尼替丁可抑制病毒侵襲,增強患者免疫功能,促進潰瘍愈合,避免惡性循環(huán)[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IFN-γ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雷尼替丁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炎癥反應,從而抑制惡性循環(huán),防止復發(fā),促進潰瘍愈合。
綜上所述, 雷尼替丁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可顯著改善患者T細胞亞群及炎癥因子水平,促使疾病轉歸,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