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銅
【適用話題】行與思 閱讀生活 知識遷移 好奇心
書本只是知識的一種承載形態(tài)。知識還能以其他很多種形式呈現(xiàn)出來,比如街道、商店。用一種學習者的眼光去看,一條街道就是一本書,是無字之書、是3D之書。走進路邊的一家小店,就是翻開書里的一頁,在這一頁里,我觀察然后有所得、有所悟,有所遷移。
有一天,我走在上海的南京西路上,不知不覺被一陣咖啡的香氣吸引,抬頭一看“STARBUCKS”,哦,又是一家星巴克啊,我心想。等我推門走進這家星巴克,就被驚呆了。里面也太大了吧,好多吧臺,一個樓梯通向二樓,還能看到一個幾米高的桶罐,上面刻了好多篆體字。
這是什么地方?原來,這并不是“又一家”星巴克,而是只此一家的星巴克,叫作星巴克烘焙工坊。它一半是店、另一半是“車間”,咖啡豆在這里分選、烘焙、包裝,整個過程都是流水線操作,很多人看著這些大機器咯吱轉動,眼神里充滿好奇和驚喜。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咖啡加工生產(chǎn)線,一邊喝著拿鐵,一邊拍了很多照片和小視頻。然后就開始沉思:為什么這家星巴克要這么設計?為什么要把生產(chǎn)過程展示給我們?
現(xiàn)代社會本就是像一個大機器一樣運轉的。在這個機器里,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和消費環(huán)節(jié)是分開的。哪怕我們?nèi)ゲ蛷d吃飯,廚房也不會對外開放、供你參觀。而這家不一樣的星巴克,則把生產(chǎn)和消費之間的“墻”給打破了,消費者可以直接看到生產(chǎn)的過程,一覽無余。
“透明化”,拿鐵快喝完的時候,我的腦子里突然冒出來這個詞。一反常規(guī),把原來隱藏的部分透明化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天晚上我又在另一條街道上晃悠,路過一家精釀啤酒吧,透過玻璃櫥窗能看到幾個兩米多高的大罐子,還有很多彎彎曲曲的管子把這些罐子連起來。不用說,這家店的精釀啤酒就是從這些罐子里做出來的。如果一個啤酒愛好者路過這個玻璃櫥窗一定無法抵抗,會立馬進去喝上一杯吧。
從星巴克烘焙工坊到精釀啤酒吧,我看到了一個共同的富有啟發(fā)性的元素:透明化。所以說,哪怕我不翻書,不上課,我只要逛逛街,喝點東西,有意思的東西就會冒出來,進入我的頭腦。并且,我會把這些收獲及時地記錄下來。
很多人看書會做筆記,這是個好習慣,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逛街也需要做筆記,把你的觀察和思考記錄下來。其實旅游也一樣。我覺得旅游分兩種,一種是“到此一游”式的,我來到這個景點,在景點門口拍張照,發(fā)個朋友圈,表示我來過了;還有一種是學習體悟式的,我會想,我來到了這里,然后我要帶走什么呢?什么樣的無形的東西是我可以帶走的呢?
(司志政摘自《精進2:解鎖萬物的心智進化法》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素材分析】從偶然逛街到深刻體會透明化的管理理念,我們不禁為作者的一雙慧眼贊嘆。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實行萬里路又何嘗不是讀萬卷書呢?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時刻帶著好奇求知的心和善于思考聯(lián)想的大腦,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處處有所得。
【速用名言】
1.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種方法成為科學家的?!绹茖W家 愛因斯坦
2.一分鐘的思考抵得過一小時的嘮叨?!娙?托馬斯·胡德
(特約教師 王常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