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艾
【文題展示】
閱讀下面材料,請按要求作文。
你是一位高中學生,在讀了《平凡的世界》和《傅雷家書》后,想與你的家人、朋友或某一個人(可是書中人物)分享你的閱讀感受,請你給他寫一封信,注意書信格式正確、語言得體、身份貼切、主題突出,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年輕的心有時會感到孤獨,這時不妨想象一下:冥冥遠方,有一位溫柔的聽眾,他會靜靜地傾聽你的內心……如果我們推開書信體作文的大門,我們就會發(fā)現,用書信體寫作極易調動起自己的寫作熱情。目前整本書閱讀推進越來越深入,用書信形式考查學生閱讀積累應是大勢所趨。
書信體最大的特點就是直抒內心,不管是抒發(fā)內心幽深情感或是激昂闡發(fā)道理,都會以赤子真情打動讀者,這是評判書信體作文最重要的一點;評判第二點,在于平等親切的對話意識,寫信對象不同則使用的語氣、措辭就會有所不同,要充分考慮傾訴對象的學識、經歷等特點,讓他能聽得懂、讀下去;第三,要有聯想和想象力,學生不僅能創(chuàng)設交談的情境,還要綜合運用各科學識讓這個情境豐滿、立體起來;第四,要注意主題的集中,畢竟是作文而不是家書,切忌拉雜散漫。
【原文展現】
給孫玉厚寫的一封信
□新疆兵團二中2022屆4班 李若禾
尊敬的孫玉厚先生:
【失分點:書信體作文從開頭稱呼語上就能辨明高下。稱呼語要貼合寫信對象的特點做到得體,還要能拉近寫作者與收信者的距離?!跋壬币辉~,在孫玉厚的認知里,只有像“金先生”這樣的文化人才當得起,既然是虛擬的對話對象,就要盡量貼近虛擬主人公的真實生活場景和社會氛圍。】
您好!
之所以突兀地給您寫信,是因為在讀《平凡的世界》時從您的大兒子孫少安身上體悟并學到了非常多寶貴的東西,特此向您——一位培養(yǎng)了如此優(yōu)秀的莊稼人的父親,表示敬意與感謝!
我所生活的時代與您是完全不同的。您所生活的、那個在我眼中曾經貧窮而盈滿血淚的時代——高粱填不飽農民的肚子,汗水創(chuàng)造不出滿意的生活,早已被歷史的洪流遠遠甩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科技高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綜合國力顯著提升,社會生活穩(wěn)定幸福的嶄新時代。我們不再稀罕傳統(tǒng)的“大哥大”,我們都能買得起質量越來越高,價格卻越來越便宜的小汽車;我們不再為了填飽肚子而發(fā)愁,不再為了沒錢上學而焦慮……一切的一切,今日的中國對比起上個世紀的中國來說,的的確確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時代如何進步,工匠精神始終在生生不息的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在今天,我們將這些品質進行匯總,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給予它一個嶄新的名稱——工匠精神。人們對于“工匠精神”的執(zhí)著追求與無限渴望,反映出了當代社會的人們正缺少的東西:靜心與求實。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里,人們多的是浮躁,少的是專注。我亦只是這個社會中一個小小的質點,我與大多數人一樣,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里渾渾噩噩地過。直到我遇見孫少安,我被這位偉大人物狠狠擊醒了。
【失分點:從第二段開始進入正文,書信體也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第三段作為主體段從實際表達上看有兩個主題:一是今昔生活巨大對比,二是工匠精神的追求,而且兩個主題并沒有形成關聯,這樣就會造成主題的分散。】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時常在不經意間發(fā)出一聲感嘆:“孫少安這家伙真是個‘神人?。 边@話半分不假。我是泡在蜜罐子里長大的一代,在讀《平凡的世界》之前,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這個“蜜罐”究竟有多甜美。倘若叫我過面朝黃土背朝天、整日在土地上揮汗如雨,承擔著一家六口人的生活重擔卻連飯也吃不飽的日子——不說真的“過日子”了,只是這樣想想都令我覺得毛骨悚然!但,孫少安與我,是完全不一樣的。在這個窮得只剩孫少安一身力氣的、全村最“爛包”的家里,他勇敢地、毅然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擔,日復一日地在這片可愛的黃土地上揮灑自己全部的汗水,將自己所有的熱情與信念傾注于每一天的勞動中,為了這個家而拼命努力著。
【失分點:這個主體段中出現第三個主題:吃苦精神,從語言表述中我們看到閱讀過程中,作者感觸最深的是自己安于“蜜罐”生活與孫少安勇敢擔負苦難生活的態(tài)度形成的對比。這也是以作者為代表的這批青年對上個世紀青年感觸最深的地方,本應是全文最動人的一處,卻因為上一段主題的分散,致使這個主題表達得并不充分?!?/p>
他不是不想上學,但看到自己的家境完全沒有能力供三個孩子時,他選擇了輟學;他不是沒有喜歡過田潤葉,但他清楚地認清了殘酷的現實,他選擇了放手;他不是沒有嘗到過生活的苦,但“我們農民憑什么就要一輩子窮”的堅定志向激勵著他,他選擇了奮斗。在他身上散發(fā)著無窮魅力的精神品質,不正是一種“工匠精神”的闡述嗎——為了一個目標,為了做好一件事,投入自己全部的熱情與精力,將“種地”這件事做到最好。
【失分點:全文三個主體段落都是以“我”的口吻來寫自己的閱讀感受,缺少“對話”意識。既然是寫給孫玉厚的信,就要設想與孫玉厚談話的場景,就要有“你”的參與。所以書信體要打動陌生讀者,就要樹立“對話”意識,呼喚對方參與話題,虛擬對話場景不斷深化主題。】
所以,孫少安“活該”過好日子!
再一次向您致意,感謝您養(yǎng)育出一位如此優(yōu)秀的莊稼人!
【失分點:原文至此結束,在書信格式上明顯缺失。為不泄漏考生個人信息,落款時可用“一學生”或“你的XX”代替,日期可用阿拉伯數字,忌“1.2”這種縮略形式,顯得太過隨意。】
升格指導
不能否認,這篇作文是二類文,作者能從閱讀中觀照自我,思考當今,氣象與格局不小,可書信體作文怎樣從二類文升為一類文呢?
1.要貼合人物身份。孫玉厚只上過幾年學,太過于文雅的詞語是聽不太懂的,所以語言要盡量平白一些。
2.過渡要自然。給陌生人寫信,首先要介紹自己的身份、寫信的緣由,也能體現出書信體最為看重的“語言得體”;交談時語氣要親切。
3.主題要集中。初稿看似是寫“工匠精神”,其實作者筆力和贊美最多的是孫少安面對苦難的勇毅精神,他與今天安逸的青少年狀態(tài)形成對比。一篇作文只能突出一個主題,要將筆力集中起來,朝向自己的主題大膽刪除、修改。
4.用聯想帶動批判性思維。從初稿看,作者是對比兩個時代中的青年形象,要從眼下的“小我”反思觀照中看到時代中的“眾我”,聯系時代特點與大背景,作文才能更有深度與廣度。
5.情境要貼近書本。與書中人物對話,體現閱讀所思所得,就要抓住書中最讓你感動的細節(jié),用原書中的“部件”創(chuàng)設出自己的情境,讓讀者也瞪大眼睛,傾聽你們的交談。
【升格范例】
給孫玉厚的一封信
□新疆兵團二中2022屆4班 李若禾
尊敬的孫大爺:
【升格點:因為題目中已經表明了對象,所以書信一開頭便用更為親切易懂的詞語,既間接表明身份,也體現了尊敬之情?!?/p>
您好!
我是一名高一的女學生,非常冒昧地給您寫信,是因為我從您大兒子孫少安身上學到了非常多的東西,特地向您——這位培養(yǎng)了如此優(yōu)秀莊稼人的父親,表示敬意與感謝!
【升格點:除了要向讀者介紹收信人,還要進入情境,向收信人表明自己的身份,因為是給陌生人寫信,所以開頭介紹寫信緣由,也向讀者表明本文實際探討的主題——對孫少安品格的思考。】
我所生活的時代與您是完全不同的。您所生活的那個貧窮而盈滿血淚的時代——高粱填不飽農民的肚子,汗水創(chuàng)造不出滿意的生活,早已被歷史的洪流遠遠甩在身后……今日的中國對比起20世紀的中國來說,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這個美好的時代,人們似乎太過于安逸,太過于享受,以至于失去了勇敢向上的心勁兒。我與大多數人一樣,在這個安逸的年代里渾渾噩噩地過著,直到我遇見孫少安,我被您的大兒子,狠狠地擊醒了。
【升格點:這一段文字縮短,作者勇敢地刪除了枝節(jié)部分,將筆力集中在了“安逸享受”與“勇敢”的對比上?!澳拇髢鹤印边@一筆,又營造了對話感,拉近兩者的距離,想必孫玉厚看到了也會露出驕傲的微笑,接受這個陌生人的來信?!?/p>
看著少安的經歷,我時常發(fā)出一聲感嘆:“孫少安這家伙真是個‘神人??!”在遇見少安以前,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我所處的這個“蜜罐”究竟有多甜美。倘若叫我過面朝黃土背朝天、整日在土地上揮汗如雨,承擔著一家六口人的生活重擔卻連飯也吃不飽的日子……只是這樣想想都令我覺得毛骨悚然!但,少安與我,是完全不一樣的。面對全村最“爛包”的家,才13歲的他就勇敢地、毅然地挑起了養(yǎng)家的重擔;當上隊長后,他又勇敢地開展土地承包、辦磚廠,把年輕的熱情與信念全部傾注于日復一日的勞作中,為了雙水村的美好拼命努力著。我沒有看到他被苦難打倒過,也沒有看到他消極頹喪過,這是多么勇敢的心!
【升格點:本段將筆力集中在了孫少安的勇敢與拼搏上,而且整理閱讀經驗后,發(fā)現了孫少安不僅為自己的家努力著,還為雙水村更多的百姓努力勇敢探索著,這就將孫少安的精神境界提高了一層,也將對今天青年的奮斗愿景擴大了,格局提升了一層。本段最后一筆是抒情之筆,也是作者對照兩人精神世界后最深的感慨,再次點明本次對話的主題——面對苦難,勇敢奮斗。】
“你們一個女娃,又不勞動又不嫁漢,靠甚過活?”我想您讀這封信時,可能會對今天的女娃娃們有疑問。但這便是這個偉大時代給予我的“特權”——我的父母可以供我上學,我們不再稀罕傳統(tǒng)的座機式電話,我們都能買得起質量越來越高,價格卻越來越便宜的小汽車,女孩與男孩一樣,可以有更多的選擇與更加廣闊的未來。
而與我截然不同的少安,他沒得選——他不是不想上學,但看到自己的家境完全沒有能力供三個孩子時,他選擇了輟學;他不是沒有喜歡過田潤葉,但他清楚地認識到了殘酷的現實,他選擇了放手;他不是沒有嘗到過生活的苦,但“我們農民憑什么就要一輩子窮”的堅定志向激勵著他,他選擇了奮斗!與此對比,身在福中的我是多么渾渾噩噩而不知福。
【升格點:本段最后又增添了自己與孫少安的對比,運用書中經典的細節(jié)片段思考孫少安的選擇與內心世界,反映出作者對自我的批判,展示出今日青年實事求是的批判性思維。開頭虛擬了孫玉厚的問話,使用了書中陜北語言特點,符合人物形象,既增添了書信交流對話感,也很好地引出了自己的話題。刪減與增添都是為了突出“奮斗”主題。】
我們的習總書記說:“好日子都是奮斗出來的!”你知道嗎,今天的黃土地上,越來越多的人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鮮活希望,努力奮進!他們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有“耶魯村官”秦玥飛,也有千千萬萬如我一樣平凡又普通的中國人!“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所以,孫少安“活該”過好日子!
【升格點:本段是增補的一段,作文要有集中突出的主題,但不能僅僅局限在孫少安這一個人物上,特別是在作文結尾要有一個展望。書信體作文的結尾一般都會提出愿景或表明態(tài)度,故而給上一世紀的長者展現今日青年勇敢接力的態(tài)度是有必要的。這一段有習總書記提出的號召,也有一批不畏艱難為中國美好前景而奮勇拼搏的模范人物。引用的古詩,有勉勵之意,又輕巧地將話題落回到了書中,可謂妙思?!?/p>
再一次向您致意,感謝您為這片土地養(yǎng)育出如此優(yōu)秀的莊稼人!
一名高中女學生
2020年2月10日
升格簡評
書信體最易呼喚讀者走進自己的感情世界,極易以自己的真情打動閱卷老師。每年閱卷現場,面對一大片生硬的議論文,如果閱卷老師遇到一篇情真意切的書信體作文,不僅在文體上有一種新鮮感,在情感上也有一種愉悅感。特別是這種能深入書中,積極思考的作品,真實地反映了當下青年學生的價值觀與積極進取的自我批判精神,這是本文最大的亮點,修改后依然得到了保留。第二,設置的收信者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修改后與長者交談的語氣得到了加強,更貼合了各自的人物身份。第三,在情境中寫作,不僅能把自己代入寫作氛圍中,極易寫出自我,而且能向讀者展現出自己豐厚的閱讀積累,綜合運用言語的能力,這就是語文素養(yǎng)的體現,這次作文任務完成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