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設計師利用金屬絲網,編織出了一個夢幻感的浮雕燈,把它放在了公園里,供市民欣賞。這個裝置高11米,擁有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風格,通體透亮,在綠樹的映襯下尤其矚目。大家可以從中自如穿梭,從不同的角度領悟人工裝置與自然的對話,感受一種心靈上的“文藝回歸”。
外賣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這意味著每個外賣盒背后都有一個故事。設計師從披薩盒下手,用筆和剪刀,讓不起眼的包裝盒說出了食客們的生活臺詞,有被孩子、家庭困住的主婦,等著外賣來獲得一點自由時間;有“懶漢”在饑腸轆轆中等待披薩送到。原本要被丟棄的盒子,在設計師的妙手下,講出了豐富的食客眾生相,記錄了外賣給生活帶來的改變。
醫(yī)院通常自帶肅穆感,這種“大人的嚴肅”往往讓孩子更添恐懼。泰國某設計公司,操刀搞了個游樂場般的兒童醫(yī)院。入口處一座巨大的滑梯,讓孩子覺得醫(yī)院可親;醫(yī)院內房間以大象、獅子、兔子等動物為主題,好似童話世界;室內游泳池更夢幻,拱形窗戶在水中形成倒影,云朵裝飾在天藍色的背景中,讓人備感輕松。這些設施的作用不僅僅是“美”,更體現(xiàn)了醫(yī)學的人文精神:有時治愈,常常陪伴,總是安慰。
念書期間,很多人都收到過老師關切的詢問:你凳子上有針嗎?坐沒坐相好像是孩子的天性,與其強制他們坐定,不如反過來鼓勵他們時不時動一動。荷蘭設計工作室搗鼓出了“坐不住”系列座椅,讓孩子可以隨時變換坐姿,既能避免長久保持一個姿勢影響健康,又能讓孩子收獲一定量的肌肉鍛煉。不過我想,在格子間一坐一整天的成年人,可能更需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