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雯
冬至一過,重慶榮昌萬靈古鎮(zhèn)的青磚巖縫上就凝上了刨豬湯的味道。一直到正月十五,這味道都濃郁得讓人心醉。遠道而回的歸子,出了榮昌高鐵站,直奔日月門古城墻,那熟悉而鮮香的味道,早已順著墻根溢出,直讓人淚流滿面。
榮昌屠豬,有史可尋。據(jù)2003年在重慶榮昌出土的清嘉慶九年屠工碑載,清乾隆四十年此地就已經(jīng)成立屠工幫會,并在縣城關圣殿后右側修造了殿宇。當時,很多殺豬匠已把張飛當作行業(yè)保護神進行祭奉。
小店里,老板笑臉盈盈地問:“來一碗刨豬湯?”
“榮昌豬可不就是天下聞名嗎?”老板娘也來幫腔,又自己叨叨,“早上5點就要殺豬咯,天都沒亮,兩三百斤重的豬就被拖出來?!?/p>
“釜粥芬香餉鄰父,闌豬豐脂祭家神”。曾被南宋詩人陸游盛贊的巴蜀殺年豬之風,正式登場。好豬肉分成幾塊,做成了臘肉或腌肉。
殺好了年豬,祭祀完祖宗,就要歡天喜地吃上一頓刨豬湯,全村的長幼老少都要請到,擺上十來桌,聚在一起慶賀殺年豬。
柴火燒旺,豬隔子肉、豬心、豬肺、豬肝、豬血旺、豬粉腸、背脊肉……齊整整地碼放在各個碗里,等著清洗、熬湯。
這些主菜里,最重要的是粉腸。
粉腸的清洗尤其講究。廚人先得把草紙揉成一團,紙團要比粉腸徑大,放入粉腸的一頭,再把草紙團從頭到尾那樣擠出來,來回做兩次就好了。然后用少量堿洗兩次,再用白醋洗一次,最后用清水洗幾遍即可。
洗干凈的粉腸放大骨湯中煮耙或者用開水煮耙也可以,切段備用。
水咕嚕咕嚕地吐出泡,掌勺的將粉腸、心肺、膈子肉倒入鍋中淖一下水,然后撈出切片。
另一鍋中,放適量豬油,將豬肺放入油中煎炒2~3分鐘,摻入骨頭湯,放入老姜塊熬煮,再放入切好的膈子肉、粉腸、豬心,煮沸后打第一遍泡沫;將白蘿卜用清水透一下,放入湯中大火熬煮,根據(jù)情況加湯,再打第二遍泡沫,香味已迫不及待躥了出來。
熬煮十分鐘后起鍋,還得倒入砂鍋中燉大約1小時。
待膈子肉、豬肺、豬心燉軟后,陸續(xù)下豬肝、血旺、背脊肉,放適量鹽,起鍋撒上蔥花,鮮美的刨豬湯,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鄉(xiāng)村里的刨豬湯,是中午煮一鍋,全村人都來吃??曜訑噭又勰c、豬肺、豬心、豬舌以及蘿卜、芫菜,驛動的心,也在推杯換盞間,在鄉(xiāng)音鄉(xiāng)情間,找到了歸宿。嗯,家的味道!
(本文選自:瞭望東方周刊 202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