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紹藝
摘 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也是義務教育階段必學課程,其教學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出有法律意識、有道德、有責任的健康公民??墒牵湍壳俺踔械赖屡c法治課教學現(xiàn)狀來看,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教學方法滯后也是教學弊端,直接制約了這一課程價值的發(fā)揮,所以本文也就初中道德俄語法治課生活化教學進行了探究與實踐研究。
關鍵詞:初中 道德與法治 生活化教學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初中道德與法治作為基礎教育在體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也需要結合全新的教學理念來展開教學活動,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新課改教學需求,提高教學效果。為此,如何讓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活動生活化也成為教師需要思考的理念,基于這一目的,筆者也從生活化教學著手分析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如何有效實現(xiàn)生活化進行了如下分析,希望以此來有效推動教育生活化發(fā)展。
一、生活化教學相關概述
生活化教學是全新的教學理念,也是將廣大群眾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作為教學活動實施平臺,在教學課堂之上以學生為主體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各式各樣的實踐活動情境,同時將教學要求直接內化成為學生發(fā)展的動力,讓學生從細節(jié)生活中學習技能,同時又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指導之中,這樣學生自然能夠在教學課堂之上從生活中獲得源源不斷的發(fā)展動力,最終有效升華學生情操[1]。為此,在生活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之上,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實際生活以及成長經歷,以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與經驗作為基礎,借助于生動活潑、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來組織引導學生表述內容,同時活用教材來進行教學內容整合與優(yōu)化,這樣才能真正將生活化教學與學生教育活動有效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發(fā)展與進步。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實踐
(一)借助生活素材進行新課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導入環(huán)節(jié)屬于其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若教師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借助于蒼白的語言展開教學是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所以教師一定要準確認識初中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在教學課堂之上將學生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有效結合在一起,借助于生活素材抑或者是生活化問題來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真正有效實現(xiàn)初中道德俄語法治課生活化教學實踐[2]。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友誼與成長同行》這一課時內容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新課導入階段為學生播放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照片,照片上均是自己與朋友的合影,借助于PPT以及懷舊音樂來有效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同時讓學生思考一下自己的朋友,這樣就能有效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以及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投身于新課學習之中。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表演情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之上,因為初中生年齡小,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經常在課堂上出現(xiàn)走神等情況,為了改善這一現(xiàn)象,教師可以聯(lián)系初中生表現(xiàn)欲較強這一特點來對學生進行生活化教學,即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生活化表演情境來增強學生情感體驗,這樣就能有效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效果,讓學生在課堂之上得到提升與發(fā)展。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讓友誼之樹長青》這一課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按照自身交友情境來創(chuàng)編出一個交友情景劇,然后再基于此來進行表演,并且將自己與人交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表現(xiàn)出來,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氛圍,還能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更好地懂得要如何與人較為,最大化提高了生活化教學效果與質量[3]。
(三)緊密聯(lián)系時事熱點,提高教學效果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將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系生活中的時事熱點,這不僅能夠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還能有效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在時事熱點分析與思考中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與思想認識,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階段,法治教育可謂是其中的重點,其不僅要讓學生掌握一些法律相關知識,同時還需要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識,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對于這一部分內容教學,教師就可以聯(lián)系十九大報告來對學生進行教學,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認識。又比如,在進行《愛在家人間》教學的時候,教師還可以聯(lián)系生活中爆出的八十多歲的老太太幾百萬拆遷費被兒子分光,卻無人贍養(yǎng)的問題來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思考這一現(xiàn)象、啟迪學生思維,這樣就能進一步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效果。
(四)借助課外實踐活動,深化學生知識理解
常言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4]?!背踔械赖屡c法治教學課程實施的目的也就是為了讓學生在今后生活中得到發(fā)展與進步,所以說,實踐活動也是有效檢驗學生學習內容、鞏固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為此,教師在生活化教學課堂之上,可以借助于課外實踐活動來進一步深化學生知識理解,這不僅能夠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還能促進學生社會化。例如,教師在進行《消費者權益》這一知識點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網絡搜集相關知識,然后提出實踐思考問題:“小明在超市購買到了假酒,在其知道之后又迅速買了很多,之后向超市所要天價賠償,超市卻說受到了詐騙……”同學們,請模擬這一案例來展開模擬法庭,這樣學生自然能夠在模擬法庭中更好地掌握這一課時內容。
結語
綜上所述,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的實施離不開實際生活,教師在這一科目課堂之上可以將生活中的案例,學生在社會、家庭以及生活之中的經歷和體驗引入到教學課堂之上,這樣就能讓教材上的文字變成更加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從而有效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質量,同時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有效應用于實際生活,真正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以及社會責任心。
參考文獻
[1]王敏.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8(3).
[2]黃怡.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中學),2018(10).
[3]董琦.關于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36).
[4]魯曉琳.淺析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