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撰_莊雯莎
對于奮斗,從古至今都有著不同且生動有趣的成語,隨著人們在追求勤奮的同時,也開始講究效率方法與方向,這些諺語也因此有了很多新的解讀。
諺語總是告訴大家,如果天資不夠那么就用“先干、多干”來湊。笨鳥要先飛,但我們卻忽略了不是所有的鳥都很能飛,有些鳥很擅長走路,有些鳥很擅長游泳。對應到人也是,每個人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不應該千人一面,應該因材施教。
從小到大,父母和老師教導我們“勤能補拙”,只要勤勞,烏龜也可以跑贏打盹的兔子。所以,就算你是天生的烏龜,他們還是要求你使盡全力地去跟兔子賽跑。然而現(xiàn)實中,99.9%耗盡全力的烏龜卻永遠也追不上兔子。搞清自己的定位,擺正心態(tài),與自己比較,戰(zhàn)勝自己就是贏家。
學習要快樂健康些,別拿命拼。多花點時間精力讀書固然正確,但成功并非只是讀好書這般簡單,身體強健,也應是畢生追求之一。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了本錢,大好的機會出現(xiàn)在眼前,你也有心無力。
讀書必須思考,如果不思考,只一味地讀,和經(jīng)常騎馬坐車而步行能力必定減弱的人一樣,將會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不管你讀進多少知識,如若不能反復思考咀嚼消化的話,它的價值,遠遜于那些所知不多但能予以深思熟慮的知識。
按照現(xiàn)代價值觀一想,為了自己的學習,而鑿了人家的墻壁,明顯私德有虧。當然,很多人還是會如孔乙己那樣思考,認為讀書人不拘小節(jié),偷書怎么能算偷呢?然而,小事小節(jié)是一面鏡子,它反映人品,體現(xiàn)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