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耀偉
摘 要:河南新安縣博物館館藏漢唐宋銅鏡,鑄造精美,紋飾清晰,間有銘文,是不可多見的文物珍品,為研究河洛地區(qū)漢唐宋時期社會發(fā)展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
關鍵詞:新安縣博物館;館藏;銅鏡;漢唐宋時期
河南新安縣博物館在文物普查和田野考古發(fā)掘工作中陸續(xù)征集、出土了一些漢唐宋時期的銅鏡,現(xiàn)選擇其精美者介紹如下。
漢“常樂未央”銅鏡(圖1) 直徑8.5厘米,緣厚0.4厘米,1982年新安縣城關鎮(zhèn)東關村出土。圓形,三弦鈕,鈕外三重方格,方格四角與花瓣紋相對,方格四邊中心點外各有一重環(huán)紋,重環(huán)紋兩側各一字,合為“常樂未央,長毋相忘”。尖緣。
漢四神博局銅鏡(圖2) 直徑14厘米,緣厚0.4厘米,1985年新安縣縣城西關后溝出土。圓形,圓鈕,柿蒂紋鈕座,座外為雙線方框,柿蒂紋四葉前及葉間飾簡單紋飾,框外博局紋,四方八極紋飾為鳳鳥、白虎、玄武及四獸。一禽鳥,八乳釘紋。一周櫛齒紋,鏡緣為一周鋸齒紋及一周流云紋。
漢四乳八禽銅鏡(圖3) 直徑8.5厘米,緣厚0.4厘米,1987年新安縣磁澗鎮(zhèn)八陡山村征集。圓形,圓鈕,圓鈕座,座外為一周凸弦紋,其外兩周櫛齒紋之間飾四乳兩鳥相對,鳥二歧冠,覆羽翼。寬素緣。
唐瑞獸葡萄銅鏡(圖4) 直徑14厘米,厚0.5厘米,1972年新安縣西關部隊出土。圓形,獸鈕,一周凸棱將鏡背分為內(nèi)外兩區(qū),內(nèi)區(qū)為六瑞獸和九串葡萄,外區(qū)為瑞獸、禽鳥、葡萄。緣部飾一周忍冬紋。
唐葵形云龍紋銅鏡(圖5) 直徑15.5厘米,厚0.4厘米,2005年新安縣新城惠安小區(qū)出土。葵形,圓鈕,中部飾一騰云的龍,間以祥云四朵。
唐“榮啟奇問曰答孔夫子”銅鏡(圖6) 直徑11.7厘米,厚0.3厘米,1991年新安縣出土。圓形,圓鈕,鈕左側一人頭戴冠,左手前指,右手持杖;右側一人戴冠著裘,左手持琴。鈕上有銘文“榮啟奇問曰答孔夫子”九字,鈕下一樹。素緣。
宋仙人仙鶴有柄銅鏡(圖7) 柄長15厘米,直徑11.6厘米,1984年新安縣出土。圓形帶柄,鏡背中部為一圓形畫面,其中央端坐一人,頭戴高冠,身后有一圓形背光,面向右側。其后一只振翅高飛的仙鶴,其左側有一童子凝神佇立。畫面上部正中為一太陽,周飾松枝,環(huán)繞畫面一周。外一寬帶,飾道教符箓。長柄素緣。
宋山水人物銅鏡(圖8) 直徑9厘米,厚0.3厘米,1983年新安縣石寺鎮(zhèn)賈溝村出土。圓形,圓鈕。鏡背紋飾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為山脈,中部為人物,下部為河流。人物為夫婦二人攜二小孩相送二友人,友人拱手立于船上,男主人作揮手狀,一小孩頭扭向男主人,手指二友人,有依依不舍之意。
新安縣博物館館藏的漢唐宋銅鏡鑄造精美,紋飾清晰,裝飾藝術豐富多彩,反映了我國漢、唐、宋時期青銅鑄造工藝的水平。新安東臨古都洛陽,這些銅鏡為研究河洛地區(qū)漢、唐、宋時期的社會發(fā)展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
參考文獻
[1]孔祥星.中國銅鏡圖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