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又是人間四月天,草長鶯飛百花艷,青山綠水滿目春。清明和谷雨,是四月里的兩個節(jié)氣,也是春季“六節(jié)氣”中的最末兩位。
清明之“青”
由于二十四節(jié)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清明是中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
《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卑础稓q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鼻迕饕坏?,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梢娺@個節(jié)氣與農業(yè)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作為純粹的節(jié)氣,清明與清明節(jié)有所不同——節(jié)氣是中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jié)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jié)”之說,相傳起于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饑”一事,后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相傳大禹治水后,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時節(jié)。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近日,寶藏女孩李子柒更新的視頻“春日鮮花宴”火爆全網,4000多萬播放、11萬多留言,引起熱議。而梨花蛋卷、酒釀山藥桃花丸、紫薯蘿卜花糕、辛夷花煎、芍藥飯團、水晶櫻花缽仔糕等各種鮮花美食,無不令人驚艷。實際上,鮮花入饌早有記載,各種古方制法更是被后人一一復原?!帮嬆咎m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中國作為一個美食國度,鮮花入饌不僅僅是文人騷客和皇宮貴族附庸風雅的專屬。民間也早有“春吃鮮花夏吃果,秋食野菌冬喝湯”的古諺。在中國“八大菜系”中有不少就是用鮮花作配料烹調出來的佳肴,如:蘭花、豬肉、魷魚、玉蘭片等做成的“蘭花火鍋”;梅花、活魚、雞脯肉等做成的“梅花魚羹湯”;用牡丹和青魚片做的“牡丹魚片”;用玉蘭花和瘦豬肉做的“玉蘭溜肉片”;用桂花做的“桂花丸子”“桂花干貝”;用茉莉和雞脯肉做的“茉莉雞脯”;搭配鮮嫩荷花做的“蓮花肉”“荷花溜魚片”;還有搭配百合做的“百合魚丸”“蓮子百合煨豬肉”等。北京的“芙蓉雞片”,上海的“菊花鱸魚”,蘇南地區(qū)的“玉蘭餅”,云南的“玫瑰餅”“玫瑰醬”也是鼎鼎有名。清明前后,春花萌萌爭艷,不妨采擷應季花材制作幾道佳肴,為生活增添些許情趣。
清明時節(jié),江南一帶還有吃青團的風俗習慣。青團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用這種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始制作糯米團子。團子的餡料最傳統(tǒng)的是用和了豬油的細膩糖豆沙。團坯制好后,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再在表面刷一層防止粘粘的熟菜油。青團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
谷雨之“潤”
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類生長。
谷雨來臨,春季最后一個節(jié)氣為世間萬物帶來不同的養(yǎng)料,因此在節(jié)氣出生的食材更有節(jié)氣的美味,“雨生百谷”正是品嘗百谷美味之時。當然,谷雨時節(jié)也正是瓜果蔬菜正盛的時候。
香椿是香椿樹的嫩芽或嫩葉,是谷雨特有的節(jié)氣美食?!坝昵按谎磕蹮o比,雨后椿芽生木體”,這一時節(jié),香椿樹嫩葉滿枝,春芽稍露,嫩綠的芽散發(fā)獨有的清香,其葉和芽均可入菜,清香無比。一般家庭拿它炒雞蛋、下面條都是對節(jié)氣美食的紀念?;蛞韵愦谎堪枋趁娼?,清香而韌軟;或以香椿嫩葉拌食豆腐,味更佳。香椿成肴制作非常簡便,只需將香椿葉洗凈,切成細末,用細鹽略鹽漬1至2小時,然后擰干水分,倒入沸水焯過的豆腐中,加細鹽、糖、味精、香油拌之,一綠一白,色艷而味極清美。
燕來筍又名“春筍”,因是春天燕子飛來時長出來的筍,故稱燕來筍。燕來筍入撰,是中國南北方共通食俗。燕來筍鮮嫩,常常被人們拿來燉湯,最有名的便是“腌篤鮮”。即用咸肉和新鮮豬蹄加燕來筍一起熬成湯,其湯呈乳白色,咸肉呈紅色,筍塊如象牙,真是色美湯鮮。由于其味鮮美之極,故民間有“吃著腌篤鮮,敲耳光也不放”的說法。燕來筍除熬湯之外,也有作“油炯筍”和“筍油”的吃法。都為時令菜。在青島,“山珍”自然要配“海味”才完美:竹筍海鮮湯將兩種鮮完美融合,可謂是滴滴精華;春筍薺菜炒蝦仁清爽甘美又不是山野風味;油燜春筍小鮑魚鮮咸的口感層次分明;蛤蜊筍蒸蛋真真是鮮得眉毛掉下來。
坊間還有“春寒還陡峭、春韭入菜來”的說法。其大意為在尚有寒意的谷雨時節(jié),性溫的韭菜就可上餐桌入胃驅寒了。韭菜中的揮發(fā)的特殊幸香氣味,除了比較好聞之外,它還有利于疏調肝氣、增強食欲,提高消化能力。韭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通便潤腸。韭菜中的微量鋅元素、鉀元素和鐵元素可以維護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
谷雨節(jié)氣內多雨,故而祛濕的冬瓜也是適宜在谷雨時節(jié)食用的食材。冬瓜菜肴常見的形式就是湯,冬瓜可以與不同的食材碰撞產生各種美味佳肴,海米冬瓜湯、冬瓜丸子湯、冬瓜蛤蜊湯等等,無一不是青島人日常餐桌的必備家常湯品。不僅如此,冬瓜就算是清炒也能令人垂涎。此外,冬瓜還有涼拌、紅燒、做餡各種各樣的美味吃法。
四月青島之“鮮”
俗話說:“谷雨前后雜魚多”,說的就是谷雨時節(jié)海鮮的種類齊全,且大多肉質比較肥美。
每年的春季,百花盛開、百鳥爭鳴
的時候,也是吃海鮮的大好季節(jié),不同季節(jié)的海鮮有著不一樣的口感和特色,而每年的四月,正是皮皮蝦、魷魚、牡蠣、海魚等海鮮最肥美的時節(jié),也是愛吃海鮮的人不會錯過的饕餮時刻。
當年,一句“皮皮蝦,我們走”,在網絡上火了好長一段時間,各種皮皮蝦的表情包層出不窮,而現在,吃貨們就真的能跟著皮皮蝦走了,因為這個時間段的皮皮蝦是一年中最為肥美的時候——青島四月盛產的蝦虎,肥碩飽滿、汁鮮肉嫩、有膏有黃,這樣的皮皮蝦吃起來勁道十足。傳統(tǒng)的清水白煮,能誘發(fā)蝦虎本身的鮮香同時保留原汁原味,也是青島人最愛的烹飪方法。連同堅硬的外殼一起蒸煮的蝦虎個個緊實,上了桌也不肯丟盔棄甲。面對美味,食客們簡直無所不用其極,惟恐錯過每一口鮮美?!扒迕魑r賽過豬肉渣”,又到一年清明蝦上市時,清明前后的蝦,肥美個大、蝦肉飽滿,無論是白灼還是香煎,都讓人垂涎欲滴。
四月前后也是吃魷魚的好時候,這個季節(jié)的魷魚肉質飽滿、味美肥厚、營養(yǎng)最為豐富,魷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的優(yōu)點。雖說魷魚名不見經傳,但自從加入燒烤行列后,一躍成為著名的海鮮燒烤,是燒烤時的必選項目。比起傳統(tǒng)的時蔬炒魷魚的溫和口感,辣椒或辣醬與魷魚搭配的新組合香辣得夠味、咀嚼著帶勁,特別受年輕人的喜歡。無論是鐵板烤,還是用碳爐烤,夾雜著醬汁香氣的魷魚,用柔韌勁道的口感俘獲每一位食客的心。碳烤魷魚、鐵板魷魚、爆炒魷魚花、干煸魷魚爪、干炸魷魚圈、香辣魷魚......魷魚的每一種做法,都很美味。
牡蠣是青島的三大海鮮之一,被稱之為“海蠣子”,其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吃海蠣子也是講究時間段的,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4月是海蠣子最為肥厚鮮美的階段,錯過了這個時間,就要再等幾個月。青島人喜歡根據海蠣子特有的口感和味道,用蒸、煮等不同烹飪手法凸顯其特質。不得不承認,它們是一種讓人越吃越有成就感的海貨,費力掰開的堅實硬殼里躺著細滑肥嫩的美味,讓人停不了口也停不了手。在海蠣子最肥美的季節(jié),家家戶戶恨不得天天有一道“海蠣子”,涼拌海蠣子、油潑海蠣子、清蒸海蠣子、蠣肉炒蛋更是家庭主婦信手拈來的拿手菜。
俗話說:“人間四月,恰好吃魚”,四月也正是海魚的味道最鮮美,肉質最肥碩的時候。青島人最喜歡的魚,有鲅魚、黃花魚、鯧魚、偏口魚等等,青島的名廚,大多有一道名菜跟魚有關。青島人烹魚用的是海納百川的心態(tài),洋為中用、南魚北吃,屢見不鮮。不管是清蒸、紅燒、家常燒,還是煎炸、燜烤、油潑,新鮮嫩滑的魚肉,通過廚師們的妙手烹制,成為整桌宴席的點睛之筆。
蛤蜊具有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鈣、少脂肪的特點,男女老少都可以吃,有著“天下第一鮮”的美譽,恰逢四月的蛤蜊,正是個頭較大、肉質較為飽滿的季節(jié),無論是熬湯還是爆炒,肉質都Q彈十足,青島的紅島蛤蜊鮮味十足,讓人吃得過癮。“沒吃過蛤蜊,就相當于沒來過青島”,這句話一點不過分,作為青島海鮮“小三件”之一,蛤蜊最受青島人的寵愛,幾乎青島每個餐廳都有幾道蛤蜊菜肴。在青島,蛤蜊要念“ga-la”才地道。這種人見人愛、誰吃誰“上癮”的海貨隨處可見,蛤蜊肉質肥美,味道鮮香,可以與不同的食材搭配出無窮的變化:辣炒蛤蜊鮮香微麻;清燉蛤蜊湯醇汁鮮;碳烤蛤蜊味美清香......從路邊小攤到星級酒店,蛤蜊所向披靡、天下無敵,無論是家常飯菜、還是奢華宴席,都有它的一席之地。
海鮮不僅味道鮮美,同時對身體最營養(yǎng),挑對時間吃海鮮是很重要的,因為每一種海鮮都有其生長的周期,吃應季的海鮮,才能品嘗到最鮮美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