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夢益,邱棟梁
(福建農(nóng)林大學園藝學院,福建福州350002)
溫州蜜柑原產(chǎn)于我國,至今已有2 000 多年的栽培歷史。溫州蜜柑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其果實富含有機酸、膳食纖維、維生素、蛋白質(zhì)以及多糖等[1],具有解熱生津、開胃、利尿、去痰止咳的功效[2-4]。其中,特早熟品種于8 月下旬至9 月中上旬開始成熟上市,具有著色早、減酸快、果實生長期短、成熟早和品質(zhì)優(yōu)等特點[5]。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溫州蜜柑的品質(zhì)和口感越來越成為消費者選擇購買的重要指標。溫州蜜柑的果實品質(zhì)也是決定其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許多商家為搶占柑橘市場,紛紛在8 月中下旬提前上市,這些特早熟溫州蜜柑憑借提前上市的優(yōu)點,在市場競爭中頗具競爭力。但其果型較小、果皮青綠,常令人質(zhì)疑其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
該試驗通過研究3 種在8 月中下旬成熟采收的特早熟溫州蜜柑稻葉、大浦、大分的外觀特征和內(nèi)在品質(zhì),為柑橘上市時間確定和消費者購買柑橘的時間的確定提供借鑒和參考。
供試材料為龍巖市永定區(qū)坎市鎮(zhèn)漁溪村果園8月20 號采收的特早熟溫州蜜柑‘稻葉’、‘大浦’、‘大分’,從3 種品種中選出大小均一、無病蟲害、無機械傷的果實各10 個用于果實品質(zhì)指標測定。
1.2.1 樣品處理。將3 個品種鮮果果肉、果皮分離,用液氮分別進行研磨取樣。將樣品用錫紙包裹好后,放入冰箱備用。
1.2.2 單果重、縱橫經(jīng)、瓣數(shù)、可食率及可溶性固形物測定。每個試驗樣品取大小均一、無病蟲害的果實各10 個,用電子天平測單果重及果肉重,并計算可食率;使用游標卡尺分別測量樣品縱橫經(jīng)大??;采用手持糖度折光儀測定可溶性固形物質(zhì)量分數(shù)。
1.2.3 果皮葉綠素含量測定。采用80%的丙酮提取果皮中葉綠素,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具體步驟和含量計算方法參照盛璐等[6]的方法。每種實驗材料做3 個重復(fù)。
1.2.4 果肉類胡蘿卜素含量。采用95%的乙醇提取果肉中類胡蘿卜素,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計進行測定,具體步驟和含量計算方法參照楊喜珍等[7]的方法。每種實驗材料做三個重復(fù)。
1.2.5 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質(zhì)量濃度測定。參考《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shù)》,果肉可溶性糖含量測定采用蒽酮比色法;VC質(zhì)量濃度的測定采用2,6-二氯靛酚法;果肉可滴定酸質(zhì)量分數(shù)測定采用酸堿滴定法。每個指標做3 個重復(fù)。1.2.6 果肉總酚含量、類黃酮含量測定。總酚含量采用福林酚法測定,分光光度計在765 nm 波長下比色測定吸光度,以沒食子酸作為標準;以蘆丁標準樣作為標準,用分光光度計法測定類黃酮含量。每個指標做3 個重復(fù)。
所得數(shù)據(jù)使用SPSS v22.0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jié)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均數(shù)分離采用Tukey’s 檢驗。
經(jīng)觀察,各個特早熟溫州蜜柑表皮光滑有光澤,形狀均呈扁圓形(圖1)。在著色情況方面,3 種試驗材料均著色較差,果皮呈綠色。通過測定果皮葉綠素含量發(fā)現(xiàn),大浦葉綠素含量最高,為(0.080±0.040)mg/g;其次是大分,為(0.075±0.050)mg/g;稻葉的葉綠素含量最低,為(0.053±0.340)mg/g。
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大浦和大分的果形較大(圖2),平均單果重分別為115.06、112.98 g,大浦的平均縱、橫徑為(47.15±4.44)、(64.20±2.07)mm;大分的平均縱、橫徑為(46.22±1.74)、(65.39±1.76)mm;稻葉平均單果重為77.76 g;平均縱、橫經(jīng)為(39.30±1.59)、(57.91±1.41)mm。
可食率以大浦最高,為(83.06±0.63)%,稻葉居中,為(81.92±0.75)%;大分最低,為(80.42±1.96)%,品種差異不顯著。各種特早熟溫州蜜柑均易剝皮,海綿層薄,橘瓣形狀多為腎形,瓣數(shù)多為9~13 瓣(圖2,表1)。
經(jīng)測定,稻葉和大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顯著高于大浦;3 個品種的可滴定酸含量差異不顯著;大分、稻葉、大浦的糖酸比分別是11.78±2.23、7.18±0.81 和6.83±5.43;稻葉的VC含量最高,為(25.10±1.59)mg/100g,大浦VC含量居中,為(21.81±6.09)mg/100g,大分含量最低,為(19.03±6.24)mg/100g,但差異不顯著;類胡蘿卜素含量以稻葉的含量最高,為(0.148±0.650)mg/L,其次為大分,(0.044±0.040)mg/L,大浦的類胡蘿卜素含量最低,為(0.037±0.040)mg/L,品種間無顯著性差異; 稻葉的總酚含量顯著高于大浦和大分為(14.135±0.010)mg/g,大浦和大分的總酚含量無顯著差異;3 個品種的類黃酮含量差異不顯著(表2)。
表1 3 種特早熟溫州密柑外觀品質(zhì)比較
表2 3 種特早熟溫州密柑果實品質(zhì)比較
果實的外觀和內(nèi)在品質(zhì)是判定果實采收的重要依據(jù)。果實的外觀品質(zhì)主要包括果實色澤、形狀、大小等,內(nèi)質(zhì)主要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類胡蘿卜素、維生素和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含量[8]。其中,外在品質(zhì)中以色澤最為重要,而內(nèi)在品質(zhì)則是以糖為主[9]。果皮的轉(zhuǎn)色是確定果實成熟度和采收期的重要依據(jù)。柑橘的果皮和果肉的發(fā)育成熟過程往往不一致,果肉已成熟但處于轉(zhuǎn)色期前的柑橘果皮以葉綠素為主,呈綠色。隨著果實成熟發(fā)育,果皮中葉綠素降解,類胡蘿卜素不斷積累果實色澤開始由綠轉(zhuǎn)黃[10-12]。此外,果肉組織逐漸軟化、糖酸比提高也是果實成熟的重要標志。隨著成熟度的增加,溫州蜜柑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分含量也隨之增加,而可滴定酸含量逐漸降低。經(jīng)研究表明,采收期越早,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低,可滴定酸含量越高,糖酸比也越低。適宜采摘的溫州蜜柑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較高,此時的果實酸甜可口,品質(zhì)較佳。通常當柑橘果實著色面積達3/4,肉質(zhì)有一定彈性,糖酸比達到該品種應(yīng)有的比例時采摘最佳[13-14]。
柑橘的品種不同、用途不同,對果實采收成熟度的要求也不同。用于鮮食或短期貯藏運輸?shù)钠贩N應(yīng)在果實達到該品種固有的色澤、風味及果實的內(nèi)含物已達到一定指標時著手采收;而用于長途運輸、貯藏或加工的果實,則需在接近成熟時,果實肉質(zhì)比較緊密,應(yīng)有的風味和香氣還未表現(xiàn)出來時采收為宜[15-16]。
該試驗的供試品種稻葉、大浦、大分均為8 月20 號采收的特早熟溫州蜜柑。3 個品種均在轉(zhuǎn)色前期。果皮為青綠色;大浦、大分果形較大,稻葉的果形較??;可食率、瓣數(shù)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外在品質(zhì)方面,稻葉和大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顯著高于大浦,約為大浦含量的1.14 倍;稻葉和大分可溶性糖含量差異較小,分別為大浦的1.15 倍和1.14 倍;可滴定酸含量以稻葉最高,大浦次之,大分最低;大分的糖酸比最高,分別為稻葉和大浦的1.64 倍和1.72 倍;3個品種的VC、類胡蘿卜素、總酚和類黃酮含量無顯著性差異。
大分果實較大,可食率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顯著高于大浦,其糖酸比最高,酸甜可口、飽滿多汁、風味頗佳具備鮮食條件,8 月20日即可采收上市,可適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