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因為地理環(huán)境得天獨厚,民族多元化,特色美食很多,但因為食材問題(如野山菌)加上云南人都有一些家鄉(xiāng)寶,許多美食出省就沒了……因此外人很少有了解云南美食的。但是云南也是有很多好吃的啊,今天我們就將其中有代表性的梳理一下。
因用汽鍋蒸制而得名。主要食材是雞肉,主要烹飪工藝是蒸,有補虛養(yǎng)身、補血、健脾開胃的功效。汽鍋雞因為其營養(yǎng)豐富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云南人通常還會在汽鍋雞內(nèi)加入蟲草、天麻、三七等藥材,這樣不僅增加了汽鍋雞的口味,還增加了這道菜的營養(yǎng),使其成為云南獨具風味的滋補名菜。
餌塊為云南特有,是騰沖最著名的名特小吃之一,也是昆明地區(qū)常見的傳統(tǒng)食品之一。餌塊系用優(yōu)質(zhì)大米加工制成,其制作過程是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沖搗、揉制成各種形狀。大米的清香搭配醬料的風味,這道當?shù)厝硕枷矏鄣目煽诿朗?,能讓你的胃口大開。
豌豆粉制作方法相當講究,用干豌豆粒,磨瓣去皮,先將質(zhì)量上乘的豌豆用水泡漲去殼,用水泡發(fā)后,然后磨成漿,用篩子過濾,再把漿水放入鍋里用文火慢慢煮成漿糊狀冷卻后即成豌豆粉。摻水磨成漿,經(jīng)過濾、熬煮成糊,冷卻后凝固而成。
如果不懂菌子的鮮美,那么云南的味道就少了50%。菌子是夏秋兩季的童話,炒、炸、煮湯,無論怎樣做,均是人間至味。在滇中地區(qū),吃菌子最奢華的方式是煮菌火鍋。老人頭、雞油菌、雞樅、刷把菌……無需過多的調(diào)味,人人吃得肚皮滾圓,連那一大鍋湯都恨不能喝個精光。
砂鍋魚選用祥云出產(chǎn)的好砂鍋,洱海中捕來的弓魚。加豐富多彩的配料燉制而成。上席時以菜葉鋪墊的大盤襯墊,鍋中沸滾,飄紅映綠,色彩絢麗,清香撲鼻。趁熱食用,魚肉滋嫩、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一鍋好的魚,炊具,材料,水,魚,都是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
宜良烤鴨是云南省經(jīng)典的地方傳統(tǒng)名肴。起源于明朝,已有600 多年的歷史,說起來這宜良烤鴨并不算云南本土風味菜,它是由南方傳過來的。它肥瘦相宜,皮酥脆,內(nèi)香嫩,光亮油潤,色澤紅艷,清香離骨,地方風味顯著。據(jù)說皮脆、柔嫩主要是烤前在鴨皮上反復刷蜂蜜,在滇中地區(qū)不吃一下簡直就是遺憾。
湯是火腿經(jīng)長時間熬煮而成的。過橋米線由四部分組成:一是湯料覆蓋有一層滾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鹽;三是主料,有生的豬里脊肉片、雞脯肉片、烏魚片,以及用水過五成熟的豬腰片、肚頭片、水發(fā)魷魚片;輔料有汆過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蔥絲、草芽絲、姜絲、玉蘭片、汆過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燙過的米線。
小鍋米線是昆明人常見的米線烹飪方法,主要特點是,米線都是在炭火上用小鍋煮沸,里面加入鮮肉,米線。米線是經(jīng)過用大米發(fā)酵,磨漿,澄濾,蒸粉,壓制,漂洗等工序制作而成的。
“新平酸腌菜,云南人最愛。”云南酸腌菜是老百姓的家常腌菜,涼拌、爆炒,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有點酸酸的,很開胃的。酸腌菜的做法:冬春季節(jié),將青菜洗凈晾干。青菜變蔫后,切段,撒上粗鹽,拌上辣椒、花椒、生姜、八角、小茴香和些許料酒。裝入陶罐,封嚴,腌制一個月以上就可以了。
鮮花餅以云南特有的食用玫瑰花入料的酥餅,是具有云南特色的云南經(jīng)典點心代表。味道甜美、一口咬下去滿口清香,回味無窮。
這些都是云南的味道,屬于云南最獨特的魅力。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去云南大快朵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