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2018年1月江蘇3次致災(zāi)暴雪成因?qū)Ρ确治?/h1>
2020-05-06 04:52:46王喜王琴向陽鄭煒李由
海洋氣象學(xué)報 2020年1期
關(guān)鍵詞:平流渦度低層

王喜,王琴,向陽,鄭煒,李由

(泰州市氣象局,江蘇 泰州 225300)

引言

關(guān)于冬季降雪的發(fā)生成因以及機理分析,氣象工作者進行了大量分析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1-11]。徐雙柱等[11]對1988—2005年發(fā)生在湖北冬季的15次大雪過程進行分析,指出地面冷空氣、700 hPa江南西南急流和500 hPa西風(fēng)帶低槽是決定湖北冬季大雪的三個主要天氣系統(tǒng),700 hPa江南西南急流強度決定湖北大雪強度,地面冷空氣強度決定湖北降溫幅度,并歸納出有利于湖北大雪的溫度條件的垂直分布特征。尹東屏等[12]對比分析2006年發(fā)生在江蘇冬季的2次不同量級降雪后得到,無論是在急流的強度還是在物理量場上,中雪和暴雪有著明顯的區(qū)別,相對于中雪而言,暴雪有配置完善的低空輻合和高空輻散以及強盛的上升運動。張芹等[13]對山東春季的2次強降雪過程分析發(fā)現(xiàn),形成暴雪災(zāi)害的環(huán)境場具有一定的共性和差異。張備等[14]對2008年1月下旬江蘇持續(xù)性低溫雨雪天氣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中高緯度大氣環(huán)流異常,冷暖空氣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交匯,對流層中低層切變的維持和有利的溫度層結(jié)是持續(xù)性低溫雨雪天氣和暴雪產(chǎn)生的必要條件。江蘇冬季出現(xiàn)暴雪,尤其是區(qū)域性暴雪的次數(shù)雖然不多,但暴雪會給交通、設(shè)施農(nóng)業(yè)、電力等帶來較大的危害,給國民經(jīng)濟和人民生命財產(chǎn)造成巨大損失。對暴雪天氣的準(zhǔn)確預(yù)報能有效降低其帶來的不利影響,因此暴雪也是江蘇冬季日常預(yù)報和服務(wù)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2018年1月江蘇頻繁出現(xiàn)區(qū)域性暴雪天氣,頻次之高為歷史罕見。本輪連續(xù)低溫暴雪天氣過程是自2009年以來持續(xù)時間最長、災(zāi)害損失最重、影響程度最大的天氣過程。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省因暴雪受災(zāi)人口2 522人,直接經(jīng)濟損失4 060.8萬元,農(nóng)作物受災(zāi)面積439 km2,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損失3 337.4萬元,并且對交通、人民生活等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強降雪造成南京祿口機場300余架次航班取消,數(shù)萬名旅客行程受阻,多地中小學(xué)停課,對這類區(qū)域性致災(zāi)暴雪天氣過程進行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可為以后類似的暴雪預(yù)報提供一定參考依據(jù)。

1 暴雪過程概況

2018年1月,江蘇出現(xiàn)了3次暴雪天氣過程,分別出現(xiàn)在3—5日、24—25日和27—28日。1月3—4日受強冷空氣影響,江蘇出現(xiàn)大范圍暴雪降溫天氣。2日江蘇出現(xiàn)了降雨,3日11:00(北京時,下同)起自北向南出現(xiàn)雨夾雪天氣,3日17:00前后,隨著2 m氣溫的進一步下降,江淮之間西部地區(qū)開始轉(zhuǎn)為純雪,4日除江蘇東南部地區(qū)以降雨為主外,其余地區(qū)都為降雪,5日08:00降雪基本停止。3日08:00—5日08:00(圖1a),各站的降水量在3.9(贛榆)~60.8 mm(浦口)之間,有4站積雪深度超過20 cm,最大積雪深度出現(xiàn)在浦口,達29 cm,最大小時降雪量為10.6 mm,體現(xiàn)出一定的對流性。圖1b給出了暴雪中心浦口站逐時雨雪量與氣溫疊加圖,可以發(fā)現(xiàn),過程開始時氣溫比較高,在5 ℃以上,此時為雨,3日17:00前后氣溫降至1 ℃以下,開始轉(zhuǎn)為降雪,降雪集中時段在3日20:00—4日20:00,期間2 m氣溫始終維持在0~1 ℃,強降雪期間小時降雪量基本在2 mm以上。

1月24日13:00起,江蘇自西向東再次出現(xiàn)暴雪,除江蘇北部外其他地區(qū)均出現(xiàn)降雪天氣,整個過程均為降雪。24日08:00—26日08:00(圖1c)各站的降水量在0.1(灌南)~23.4 mm(高淳)之間,降雪集中在24日20:00—26日02:00。江蘇有28站積雪深度超過10 cm,最大積雪深度19 cm(浦口),最大小時降雪量為2.5 mm。由暴雪中心高淳站(圖1d)可以發(fā)現(xiàn),過程開始前氣溫已經(jīng)降至1 ℃以下,隨著降雪的開始,2 m氣溫進一步下降至0 ℃以下,且整個過程中均維持在0 ℃以下,小時降雪量都在2 mm以下。

1月26日降雪暫歇之后,27—28日江蘇迎來了第3次全省范圍的強降雪。27日08:00—28日20:00(圖1e)各站的降水量在1.0(沛縣)~23.7 mm(宜興)之間,過程以純雪為主,最大小時降雪量2.5 mm,江蘇有33站積雪深度超過10 cm,最大積雪深度29 cm(宜興)。宜興站在過程剛開始時,2 m氣溫在-2 ℃以下,隨后略有升高,強降雪期間維持在0 ℃左右,小時降雪量基本在2 mm以下(圖1f)。

圖1 2018年1月3次降雪過程的降水量及其暴雪中心逐時降水量(單位:mm)和氣溫(單位:℃)(a. 3—5日,b.浦口站,c. 24—26日,d.高淳站,e. 27—28日,f.宜興站)Fig.1 Precipitation of the three snowfall processes in January 2018 and hourly precipitation (units: mm) and temperature (units:℃) in the snowstorm centers (a. from 3 to 5, b. Pukou Station, c. from 24 to 26, d. Gaochun Station, e. from 27 to 28, f. Yixing Station)

綜上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3次暴雪過程持續(xù)時間都較長,但“01·04”過程剛開始為濕雪,3日17:00前后才轉(zhuǎn)為純雪,強降雪期間,降雪強度大?!?1·25”過程和“01·27”過程基礎(chǔ)溫度低,過程一開始就為純雪,但小時降雪量明顯不如“01·04”過程,以穩(wěn)定性降雪為主。

2 環(huán)流形勢與主要影響系統(tǒng)

“01·04”過程主要影響系統(tǒng)是500 hPa高空槽、700 hPa切變線和西南急流、850 hPa切變線和東南急流(圖2a)。此次過程中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整體偏強,584 dagpm線位于25°N附近,副高西北側(cè)的西南氣流將南海和孟加拉灣的水汽源源不斷地向江蘇輸送,700 hPa西南急流在降雪前就已建立,在降雪過程中江蘇地區(qū)的急流維持在18~24 m·s-1;850 hPa從貴州、湖南至江西一線有暖式切變線東伸,江蘇沿江地區(qū)處于切變線北側(cè)的東南或偏東氣流中,沿江以北為東北氣流,江蘇中部存在明顯的風(fēng)向輻合。降雪前850 hPa江蘇為暖脊控制,受東南風(fēng)影響,925 hPa為偏東或東南風(fēng),地面圖上有西南倒槽東伸,2日江蘇已出現(xiàn)降雨,3日隨著低層冷空氣從東北楔入,925 hPa至地面江蘇轉(zhuǎn)為東北風(fēng),850 hPa沿江以北轉(zhuǎn)為東北氣流,東風(fēng)風(fēng)力大,風(fēng)向與等溫線幾乎平行,冷平流較弱,弱冷空氣在低層形成淺薄冷墊,沿江以南仍為東南風(fēng),4日08:00發(fā)展成東南急流,在此過程中850 hPa的-4 ℃線維持在江蘇沿江一帶。3日20:00,江蘇沿江及以北地區(qū)2 m氣溫降至1~2 ℃,開始轉(zhuǎn)為雨夾雪或雪,而沿江以南仍維持在3 ℃以上,以雨為主,至4日凌晨沿江以北都降至-1~0 ℃,降水相態(tài)為純雪,江蘇沿江及以北地區(qū)雨雪轉(zhuǎn)換時間早,降雪持續(xù)時間長,而蘇南地區(qū)氣溫高,前期以濕雪為主,4日23:00左右轉(zhuǎn)為純雪。

“01·25”過程主要影響系統(tǒng)是500 hPa高空槽、700 hPa切變線和西南急流、850 hPa切變線(圖2b)。24日08:00,700 hPa江蘇地區(qū)為一致的西北風(fēng),24日20:00,700 hPa西南急流建立,急流伸至沿江,江蘇地區(qū)的急流維持在16~20 m·s-1。降雪開始前東路冷空氣已南下,850 hPa到地面為一致的東北氣流,850 hPa江蘇處于冷槽中,風(fēng)向與等溫線幾乎垂直,冷平流顯著,24日08:00,850 hPa的-4 ℃線就已位于浙北,25日隨著850 hPa切變線逐漸北抬,蘇南地區(qū)轉(zhuǎn)為偏東風(fēng),以北為東北風(fēng),中部存在明顯的輻合。在強降雪期間, 850 hPa的-8 ℃線南壓至蘇南地區(qū),由于近地層溫度更低,因此過程一開始即為純雪。

“01·27”過程主要影響系統(tǒng)是500 hPa高空槽、700 hPa低槽和西南急流、850 hPa切變線(圖2c)。26日08:00,江蘇受弱脊控制,高、中、低三層轉(zhuǎn)為一致的西北氣流控制,降雪停止。26日20:00,隨著弱脊東移,脊后有高空槽東移,江蘇逐漸轉(zhuǎn)為槽前西南氣流,700 hPa西南急流開始建立,27日08:00,西南急流進一步增強,急流北抬至淮北,27日20:00,南京站西南風(fēng)增大至20 m·s-1。降雪期間,850 hPa的-4 ℃線位于蘇浙交界,較“01·25”過程略有北抬,低層溫度較前期也略有升高,但仍滿足純雪的溫度條件。28日08:00,700 hPa低槽已東移南壓至江蘇東南一帶,此時江蘇大部轉(zhuǎn)為西北氣流,降雪減弱并趨于停止?!?1·25”和“01·27”兩次過程間隔時間比較短,“01·27”過程發(fā)生時,地面溫度已經(jīng)比較低,冷墊條件已滿足,降雪期間地面無冷空氣補充南下,中低層暖濕氣流在此冷墊上爬升,促使暴雪天氣發(fā)生。

圖2 2018年1月4日08:00 (a)、25日08:00(b)和27日08:00(c)高低空配置Fig.2 Synoptic sketch of high and low altitudes at 08:00 BST on 4 (a), 08:00 BST on 25 (b), and 08:00 BST on 27 (c) January 2018

綜上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3次暴雪過程500 hPa 在100°~110°E河套以南地區(qū)都有高空槽東移,700 hPa 3次過程均有西南低空急流,850 hPa均有暖式切變線,江蘇位于切變線北側(cè)。不同的是:“01·04”過程江蘇北部地區(qū)以東北風(fēng)為主,南部為東南低空急流;“01·25”過程江蘇以東北風(fēng)為主;“01·27”過程江蘇為一致東南風(fēng)。前兩次過程中,700 hPa西南急流疊加在850 hPa東北氣流上,是江蘇暴雪比較典型的形勢特征,“01·27”過程700 hPa為西南急流,850 hPa為東南氣流,是一次非典型暴雪過程;另外,“01·04”過程副高整體偏強,在降雪前700~500 hPa便已先形成西南暖濕氣流,隨著冷空氣自低層楔入,低層形成淺薄冷墊,使得暖濕氣流抬升;“01·25”過程在降雪前850 hPa至地面為一致的東北氣流,低層形成深厚冷墊,隨著中層西南氣流的加強,暖濕氣流在此深厚冷墊上爬升?!?1·27”過程與“01·25”過程相似,都是低層先有冷墊,而后中層暖濕氣流沿冷墊爬升,只是“01·27”過程冷墊更為淺薄。

3 物理量場診斷分析

3.1 水汽條件分析

圖3 暴雪區(qū)域平均水汽通量(a. 31°~34°N,b. 116°~121°E)和平均水汽通量散度(c. 31°~34°N,d. 116°~121°E)時間-高度垂直剖面;850 hPa水汽通量場(箭頭線)與水汽通量散度場(填色)疊加圖(e. 4日14:00,f. 25日08:00,g. 27日14:00)(水汽通量,單位:g·cm-1·hPa-1·s-1;水汽通量散度,單位:10-7 g·hPa-1·cm-2·s-1)Fig.3 Time-height vertical profile of mean water vapor flux (a, b) and mean water vapor flux divergence (c, d) in the snowstorm area (a,c. 31°-34°N; b,d. 116°-121°E) & stacking chart of water vapor flux field (arrow line) and water vapor flux divergence field (colored) at 850 hPa at 14:00 BST on 4 (e), 08:00 BST on 25 (f), and 14:00 BST on 27 (g) January 2018 (water vapor flux, units: g·cm-1·hPa-1·s-1; water vapor flux divergence, units: 10-7 g·hPa-1·cm-2·s-1)

分析3次過程暴雪區(qū)域(31°~34°N,116°~121°E)平均水汽通量和平均水汽通量散度?!?1·04”過程(圖3a)在降雪前700~600 hPa存在一個水汽通量為7 g·cm-1·hPa-1·s-1的大值區(qū),表明水汽通道在降雪前已建立,3日08:00起中層的水汽通量有一個明顯增大的過程,至4日出現(xiàn)10 g·cm-1·hPa-1·s-1的大值區(qū),水汽輸送明顯加強,正好對應(yīng)此時段700 hPa西南急流加強,且在暴雪區(qū)上空從低層至500 hPa均為水汽輻合區(qū)(圖3c),強輻合區(qū)位于850~700 hPa,中心值為-0.8×10-7g·hPa-1·cm-2·s-1;“01·25”過程和“01·27”過程水汽通量剖面(圖3b)顯示,25日和27日在700~600 hPa都有一個水汽通量為8 g·cm-1·hPa-1·s-1的大值中心,由水汽輻合情況(圖3d)來看,24—25日800~600 hPa為強水汽輻合區(qū),中心值為-0.8×10-7g·hPa-1·cm-2·s-1,850 hPa以下為水汽輻散區(qū)。26日上下層都轉(zhuǎn)為西北氣流,水汽輸送通道被切斷,整層都轉(zhuǎn)為水汽輻散,降雪暫歇,27日隨著水汽通量的再次建立以及850 hPa暖式切變線的北抬,500 hPa以下都為水汽輻合區(qū),且強水汽輻合中心明顯下傳,強中心位于800~700 hPa,中心值為-0.6×10-7g·hPa-1·cm-2·s-1。同時也注意到,“01·25”過程850 hPa以下水汽通量值都比較小,明顯小于“01·04”過程和“01·27”過程,表明低層沒有建立明顯的水汽通道,這由4日14:00(圖3e)、25日08:00(圖3f)和27日14:00(圖3g)850 hPa水汽通量場也可以看出,“01·04”過程和“01·27”過程低層存在一支東南向水汽輸送,且伴隨水汽輻合,“01·04”過程水汽輻合更強,說明這兩次過程除了中層的水汽通道外,850 hPa東南氣流對水汽輸送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見,3次暴雪過程水汽主要來源于中層,由西南急流輸送過來,水汽強輻合時段對應(yīng)強降雪發(fā)生時間;不同的是,“01·04”過程水汽條件更好,且“01·04”過程和“01·27”過程850 hPa東南氣流對水汽輸送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水汽來源相對更為豐富;“01·25”過程850 hPa以下一直為干冷氣流,低層沒有建立水汽輸送通道。

3.2 動力條件分析

沿3次過程暴雪中心點分別作渦度和垂直速度的時間剖面發(fā)現(xiàn),“01·04”過程(圖4a)3日800 hPa以下為負渦度,800~400 hPa為正渦度,400 hPa以上又轉(zhuǎn)為負渦度,強降雪發(fā)生時,中層的正渦度向低層擴展,正渦度中心也下傳至800 hPa,中心值為6×10-5s-1,650~500 hPa為負渦度,中心值為-4×10-5s-1,400 hPa附近為正渦度,400 hPa以上又轉(zhuǎn)為負渦度,從低層到高層渦度的分布表現(xiàn)為輻合-輻散-弱輻合-輻散,400 hPa以下以低層輻合、高層輻散為主,有利于上升運動的發(fā)展。垂直速度剖面顯示900~200 hPa為一個深厚的上升氣流區(qū),表明上升運動發(fā)展旺盛,3日20:00—4日08:00,強上升運動區(qū)位于600~400 hPa,500 hPa附近有-0.8 Pa·s-1的中心值,4日此強上升運動區(qū)明顯向中低層下傳,900~500 hPa都為強上升運動區(qū),中心值為-0.7 Pa·s-1,相比3日,上升運動區(qū)發(fā)展得更為深厚?!?1·25”過程(圖4b)800 hPa以下為一致負渦度,中心值為-4×10-5s-1,800~300 hPa為正渦度區(qū),中心值為8×10-5s-1,位于400 hPa附近,300 hPa以上為負渦度,渦度分布表現(xiàn)為輻散-輻合-輻散,對應(yīng)垂直速度在低層為弱下沉運動,800~400 hPa為上升運動區(qū),強上升運動中心位于650 hPa附近,中心值為-0.7 Pa·s-1?!?1.27”過程(圖4c)600 hPa以下都為正渦度區(qū),正渦度中心位于800 hPa,中心值為6×10-5s-1,600~500 hPa為負渦度區(qū),中心值為-4×10-5s-1,400~300 hPa為正渦度區(qū),300 hPa以上為負渦度區(qū),渦度分布表現(xiàn)為輻合-輻散-輻合-輻散,400 hPa以下以低層輻合、高層輻散為主,垂直速度在900~300 hPa為上升運動區(qū),中心值為-0.7 Pa·s-1。可以發(fā)現(xiàn),“01·04”過程和“01·27”過程渦度的垂直分布400 hPa以下滿足低層輻合、高層輻散的結(jié)構(gòu),垂直上升運動中心與輻合輻散中心基本耦合,為暴雪發(fā)生提供了有利的動力抬升條件,這兩次過程上升運動發(fā)展的高度更高,強上升運動發(fā)展更為強烈,而“01·25”過程渦度分布低層以輻散為主,800~400 hPa為輻合,高層為輻散,相比較另外兩次過程,上升運動發(fā)展高度不高,且強上升運動區(qū)相對淺薄,只集中在中層。

圖4 3次暴雪中心渦度(黑線,單位:10-5 s-1)和垂直速度(紅線,單位:Pa·s-1)的時間-高度剖面(a.“01·04”過程浦口,b.“01·25”過程高淳,c.“01·27”過程宜興)Fig.4 Time-height vertical profile of vorticity (black line, units: 10-5s-1) and vertical velocity (red line, units: Pa·s-1) in the three snowstorm centers (a. “01·04” process of Pukou Station, b. “01·25” process of Gaochun Station, c. “01·27” process of Yixing Station)

3.3 熱力條件分析

3.3.1 溫度平流與假相當(dāng)位溫

在3次降雪過程前夕,降雪區(qū)上空都存在一條隨高度向北傾斜的假相當(dāng)位溫密集帶,即能量鋒區(qū),隨著緯度升高,鋒區(qū)高度變高,鋒區(qū)上部為假相當(dāng)位溫高值區(qū),下部為低值區(qū)。所不同的是,“01·25”過程和“01·27”過程降雪前低層冷空氣已入侵,冷墊已經(jīng)形成,這從假相當(dāng)位溫低值可以反映出來,尤其是“01·27”過程降雪區(qū)上空低層的假相當(dāng)位溫值僅為274~278 K,而“01·04”過程此時假相當(dāng)位溫值為294 K。溫度平流剖面更清晰地揭示了這一點:“01·04”過程2日14:00(圖5a)在31°~34°N之間800 hPa以上為明顯的暖平流,35°N以北從600 hPa至地面為冷平流,江蘇區(qū)域31°~35°N低層仍為弱暖平流控制,表明冷空氣還未侵入;而“01·25”過程在24日08:00(圖5d)31°~35°N 500 hPa以下都為冷平流,900 hPa以下冷平流更顯著,中心值為-10×10-5K·s-1,而暖平流還主要位于30°N以南,強度也較弱;“01·27”過程27日08:00(圖5g)雖由低層到中層都為暖平流,近地層也無冷平流南侵,表明此次過程地面沒有新冷空氣補充南下,主要是由于前期冷空氣已經(jīng)入侵,低層已形成冷墊。

“01·04”過程3日14:00(圖5b)900 hPa以下轉(zhuǎn)為冷平流,表明低層冷空氣已入侵,冷平流中心值為-10×10-5K·s-1,暖平流被抬升至900 hPa以上,且強度增強,中心值為10×10-5K·s-1,中層暖平流疊置在低層冷平流之上,高低空溫度平流的差異導(dǎo)致鋒區(qū)界面冷暖差異增大,假相當(dāng)位溫等值線變得更為密集,鋒區(qū)加強。4日(圖5c)31°~34°N 500 hPa以下都為暖平流,中心值增強為30×10-5K·s-1,表明此次過程低層冷空氣勢力弱。根據(jù)ω方程,暖平流有利于上升運動發(fā)展,江蘇正好處于暖平流中心,上升運動顯著,有利于暴雪的產(chǎn)生?!?1·25”過程24日20:00(圖5e)隨著暖濕氣流向北輸送,降雪區(qū)上空800 hPa為明顯暖平流,中心值為20×10-5K·s-1,900 hPa以下為冷平流,中心值仍為-10×10-5K·s-1。25日14:00(圖5f)中層的暖平流增強至50×10-5K·s-1,低層仍維持冷平流,中心值仍為-10×10-5K·s-1,冷暖差異進一步加大,鋒區(qū)加強,在整個強降雪期間,江蘇始終處在低層冷平流和中層暖平流疊置區(qū),冷暖空氣的匯合使得輻合上升運動加強?!?1·27”過程27日14:00(圖5h)中層的暖平流進一步增強,中心值為30×10-5K·s-1,降雪區(qū)上空整層都為暖平流,引起了強上升運動,在整個降雪過程中,低層都沒有明顯冷平流,中低層暖濕氣流北抬,在前期形成的冷墊上爬升,促使暴雪天氣發(fā)生。

可以看出,3次暴雪過程都發(fā)生在鋒區(qū)密集區(qū),降雪的形成和加強與鋒面的發(fā)展關(guān)系密切。所不同的是“01·04”過程冷空氣自低層南下,勢力較弱,南下弱冷空氣遇西南暖濕氣流時,冷空氣作為弱冷墊楔入中低層暖濕氣流內(nèi),促使中層暖濕氣流沿冷墊被迫抬升,形成強烈的上升運動,為暴雪的發(fā)生提供有利的動力條件?!?1·25”過程和“01·27”過程都是中層暖濕氣流增強后沿冷墊主動爬升,只不過“01·25”過程低層冷墊強,冷暖氣流交匯產(chǎn)生輻合上升運動。

3.3.2 逆溫層結(jié)的維持

由3次暴雪中心點分別作溫度垂直剖面可以發(fā)現(xiàn),在降雪發(fā)生前和發(fā)生時,中低層的逆溫始終存在,逆溫層內(nèi)的溫度均在0 ℃以下,強降雪時段,逆溫明顯加強?!?1·04”過程隨著近地層溫度的下降,降水相態(tài)由濕雪轉(zhuǎn)為干雪,3日14:00(圖6a)近地層溫度為2~3 ℃,降水相態(tài)為雨或雨夾雪,3日20:00溫度降至0 ℃以下,降水相態(tài)為純雪,強降雪發(fā)生時,4日08:00逆溫層維持在900~700 hPa,逆溫強度達3~4 ℃;“01·24”(圖6b)整個降雪過程中近地層溫度都在0 ℃以下,溫度明顯低于“01·04”過程,降水相態(tài)一開始就為純雪,900~700 hPa之間為逆溫層,最大逆溫強度達5~6 ℃;“01·27”(圖6c)過程與“01·25”過程一樣,近地層溫度比較低,始終低于0 ℃,27日強降雪發(fā)生時,900~750 hPa之間存在逆溫,逆溫強度3~4 ℃,28日隨著700 hPa低槽東移南壓,江蘇基本上轉(zhuǎn)為西北氣流,中低層溫度進一步下降,逆溫層有所抬高,逆溫強度也有所減弱。

圖6 3次暴雪中心的溫度垂直剖面(單位:℃;a.“01·04”過程浦口,b.“01·25”過程高淳,c.“01·27”過程宜興)Fig.6 Vertical profile of temperature in the three snowstorm centers (units: ℃; a. “01·04” process of Pukou Station, b. “01·25” process of Gaochun Station, c. “01·27” process of Yixing Station)

綜上分析,3次暴雪過程在中低層都出現(xiàn)逆溫層,中層強盛的暖濕氣流疊置在低層?xùn)|北氣流上,中層暖下層冷,有利于逆溫層結(jié)的維持和加強。不同點在于,與“01·04”過程相比,“01·25”過程和“01·27”過程近地層溫度更低,冷墊更冷,且“01·25”過程逆溫也是最強的,這與前面的分析結(jié)論是一致的。

4 雷達回波與云頂亮溫(TBB)演變特征分析

分析降雪時段南京雷達回波反射率因子圖發(fā)現(xiàn),“01·04”過程反射率因子以層狀云降水回波為主,回波主體強度在15~30 dBZ,在大片弱回波區(qū)中存在不小于35 dBZ的較強塊狀回波(圖7a),最強反射率因子46 dBZ,表明有弱的對流回波發(fā)展,但總體看反射率因子梯度不大;“01·25”過程(圖7b)和“01·27”過程(圖略)表現(xiàn)為穩(wěn)定的層狀云降水回波特征,結(jié)構(gòu)比較松散,回波強度均勻,都在30 dBZ以下??梢姡?次暴雪過程都以層狀云降水回波為主,回波分布比較均勻,回波強度多在30 dBZ以下,反射率因子梯度不大,但“01·04”過程中有弱對流發(fā)展,造成降雪強度大。

圖7還給出了3次過程中暴雪中心點在降雪前后TBB的逐時演變,“01·04”過程3日11:00起TBB有一個明顯下降的過程(圖7c),4日01:00下降到-48 ℃,隨后TBB開始緩慢回升,4日21:00回升到-10 ℃,3日20:00—4日20:00前,TBB為一穩(wěn)定的低值期,TBB值在-48~-25 ℃之間,對應(yīng)此時為強降雪集中時段;“01·25”過程24日08:00 TBB還大于-6 ℃(圖7d),之后迅速下降,24日23:00下降到最低值-27 ℃,之后略有回升,但依舊處于波谷,其值維持在-24~-15 ℃,與強降雪發(fā)生時段相對應(yīng),25日21:00時開始回升,26日09:00回升到-6 ℃左右;“01·27”過程27日08:00起TBB值為迅速下降期(圖7e),12:00達最低值,其值為-24 ℃,一直到27日23:00都處于低值期,雖然在此期間TBB略有起伏,但基本上為一個波谷,28日00:00TBB迅速回升。研究[15]表明,TBB值越低,云頂發(fā)展高度越高,對流越旺盛,由這3次暴雪過程TBB值演變特征可見,“01·04”過程對流性更明顯。

圖7 南京市2018年1月4日06:26(a)和25日03:24(b)多普勒天氣雷達1.5°仰角反射率因子(單位:dBZ)及3次過程暴雪中心TBB的演變(單位:℃;c.“01·04”過程浦口,d.“01·25”過程高淳,e.“01·27”過程宜興)Fig.7 Reflectivity factor (units: dBZ) at 1.5° elevation at 06:26 BST on 4 (a) and 03:24 BST on 25 (b) January 2018 from Nanjing Doppler radar and evolution of TBB in the three snowstorm centers (units: ℃; c. “01·04” process of Pukou Station, d. “01·25” process of Gaochun Station, e. “01·27” process of Yixing Station)

5 結(jié)論

通過對2018年1月3—4日、1月24—25日和1月27—28日發(fā)生在江蘇的3次致災(zāi)區(qū)域性暴雪天氣對比分析后,得出以下主要結(jié)論:

1)3次暴雪過程的共同點是,500 hPa均有高空槽,700 hPa有切變線且有西南急流維持,850 hPa均有暖式切變線,江蘇位于切變線北側(cè),地面有冷空氣南下,冷暖氣流交匯于江蘇地區(qū),造成了暴雪天氣的出現(xiàn)。3次暴雪過程中水汽主要來源于中層700 hPa,水汽輻合增強與強降雪時段對應(yīng)較好。3次暴雪過程都發(fā)生在鋒區(qū)密集區(qū),且在中低層都出現(xiàn)逆溫層,中層強盛的暖濕氣流疊置在低層冷墊上,有利于逆溫層結(jié)的維持和加強。

2)“01·04”和“01·27”這兩次過程除了中層700 hPa的水汽通道外,850 hPa存在一支東南向水汽輸送,且伴隨水汽輻合,說明850 hPa東南氣流對降雪過程中水汽輸送也起到了一定作用,“01·04”過程水汽輸送和水汽輻合更強,水汽條件更好;而“01·25”過程850 hPa以下一直為干冷氣流,對降雪過程中水汽輸送無明顯作用。

3)“01·04”過程和“01·27”過程渦度的垂直分布滿足低層輻合、高層輻散的結(jié)構(gòu),垂直上升運動中心與輻合輻散中心基本耦合,為暴雪發(fā)生提供了有利的動力抬升條件,這兩次過程上升運動發(fā)展的高度更高,強上升運動發(fā)展更為強烈。而“01·25”過程渦度垂直分布低層以輻散為主,中層為輻合,高層為輻散,相比較另外兩次過程,上升運動發(fā)展高度不高,且強上升運動區(qū)相對淺薄,只集中在中層。

4)“01·04”過程開始前中層暖濕氣流先形成,而后弱冷空氣自低層楔入,南下弱冷空氣遇西南暖濕氣流時,冷空氣作為弱冷墊楔入中低層暖濕氣流內(nèi),促使中層暖濕氣流沿冷墊被迫抬升,使得上升運動發(fā)展高度更高,強上升運動發(fā)展更為強烈;“01·25”過程和“01·27”過程都是低層先形成冷墊,而后中層暖濕氣流增強后沿冷墊主動爬升,冷墊更冷,“01·25”過程逆溫更強。

5)3次暴雪過程中,TBB穩(wěn)定低值期基本可以反映強降雪時段?!?1·04”過程中有弱對流發(fā)展,造成降雪強度大。

猜你喜歡
平流渦度低層
2007—2020年威海機場4—9月平流低云的變化特征及影響因子分析
南海相對渦度的時空變化特征分析*
斜壓渦度的變化與臺風(fēng)暴雨的關(guān)系研究
基于衛(wèi)星和Argo觀測的阿拉伯海中北部海表鹽度季節(jié)和年際變化
關(guān)于低層房屋建筑工程造價的要點及控制措施探討探索
2017年11月16日至17日博州降雪天氣分析
科技資訊(2018年30期)2018-03-11 09:30:58
荊州市一次局地濃霧天氣特征分析
浦東機場一次低云低能見度天氣氣象服務(wù)總結(jié)
住八樓以上的人,早亡風(fēng)險低
益壽寶典(2017年34期)2017-02-26 08:27:20
低層高密度住宅設(shè)計探討

呼伦贝尔市| 磐安县| 河西区| 海兴县| 永仁县| 克山县| 伊宁市| 龙口市| 垫江县| 永春县| 从化市| 江华| 昭平县| 万荣县| 周口市| 巴里| 中山市| 铜川市| 时尚| 万荣县| 阳原县| 英超| 旬邑县| 清新县| 友谊县| 松桃| 开平市| 公主岭市| 涞水县| 吉首市| 乐亭县| 武夷山市| 大兴区| 邹城市| 调兵山市| 墨脱县| 松原市| 丰城市| 邵阳县| 安化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