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瓜界之戰(zhàn)

2020-05-06 09:31:53艾明
農產品市場周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三彩甜瓜西瓜

艾明

黃臺之瓜

2019年夏天,香港超級市民李嘉誠在報紙頭版刊登聲明,表達自己對所在城市前途的憂慮,其中最引發(fā)爭議的是“黃臺之瓜,何堪再摘”。

典故出于唐高宗時期,朝政由皇后武則天代理,武后先廢太子李忠,后殺太子李弘,繼位太子李賢日夜憂思,作《黃臺瓜辭》勸諫母后:“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p>

吃瓜群眾使勁猜測,李超人用典所指誰是瓜,誰又是摘瓜者,卻忽略了一個核心問題:黃臺之瓜,到底是什么瓜?

甜瓜和西瓜,是華夏瓜國的兩股大勢力。黃臺之瓜,兩者必居其一。

甜瓜之路

甜瓜,本是起源于非洲大陸的野生物種,因美味而獲得人類的賞識,從此隨著人類的遷徙路徑,逐漸在這個奇異的星球上開枝散葉,從熱帶地區(qū)向溫帶地區(qū)延展開來。

其中,甜瓜族群中的一支厚皮部落,從古埃及進入中近東,進而來到中亞(包括中國新疆)和印度大陸。

地處北溫帶的中亞大陸以及中國新疆地區(qū),日照豐盈,干旱少雨,土壤多沙礫,甜瓜落地生根,美味冠絕天下。

1959年,新疆吐魯番高昌故城挖掘的晉墓中,竟然發(fā)現有半個干縮的甜瓜,在南疆巴楚縣考古發(fā)掘的南北朝古墓里,也找到一些厚皮甜瓜種子殼。

進入印度次大陸的甜瓜部落,逐漸演進分化,形成薄皮甜瓜族系,再一路北漂,來到中國的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

香瓜,是很多中國人對薄皮甜瓜的俗稱。由于氣候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香瓜植株和果實較小,皮薄而脆,不耐貯藏。但香瓜也有明顯的優(yōu)勢,它們能適應溫濕環(huán)境,抗病力強,可以粗放管理,很討農人喜歡,其足跡擴散到北至東北三省,南至廣東、云南等廣大區(qū)域。鄉(xiāng)村集鎮(zhèn)的攤點上,盛夏常見香瓜的蹤影。

古雍州的豳地,位于黃土高原溝壑區(qū),涇河谷地,今屬陜西旬邑、彬縣一帶,西周先民部落在此繁衍生息。

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吃瓜,是當時社會的風俗畫之一。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不種瓜,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

無論亂世還是盛世,幾千年來,甜瓜在中國順風順水,逐漸壯大,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之間,雖有甜度高下之爭,但因各自所處地域環(huán)境不同,吃瓜群眾各有所愛。

如果不是西瓜的突然出現,甜瓜,將一直是吃瓜界無可爭議的主角。

西瓜之謎

西瓜的來歷,曾經是華夏古瓜國的一樁公案。

史學家和農學家分為兩大陣營:一是“國產派”,認為西瓜是中國原生物種,為上古神農嘗百草時所發(fā)現,原名“稀瓜”,后訛傳成了“西瓜”。一是“進口派”,認為西瓜原產于非洲,是外來物種。

1959年,浙江杭州水田畈村,在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發(fā)掘中,赫然發(fā)現了原始“西瓜籽”,令缺乏信史和物證支持的國產派精神為之一振:這不僅證明中國是西瓜的原產地,還把中國栽種西瓜的歷史提前到了4000年前。

隨后,各路“捷報”紛紛傳來:1976年,在廣西貴縣羅泊灣西漢墓槨室淤泥中,發(fā)現了“西瓜籽”;1980年,在江蘇揚州邗江胡場漢墓隨葬漆笥中,發(fā)現了“西瓜籽”。隨后,這些“考古發(fā)現”都被科學鑒定結果一一打臉:杭州新石器時代的“西瓜籽”,是葫蘆或瓠瓜的種子;廣西和江蘇發(fā)現的“西瓜籽”,實為粉皮冬瓜的種子。

至此,中國西瓜“從國外引進說”重新為學術界公認。西瓜的原產地也在非洲,如今北非蘇丹境內還生長著大片原生的野生西瓜,被認為是西瓜的起源中心。

西瓜入中土

“西瓜”一詞,最早出現于五代時期的典籍。安徽績溪人胡嶠,原本是宣武軍節(jié)度使蕭翰的書記,他隨蕭翰進入契丹,后因蕭翰被殺,胡嶠被契丹扣留七年才回到中原。

胡嶠在《陷虜記》中寫道: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紇得此種,以牛糞覆棚而種,大如中國冬瓜而味甘。但從他以后,中文史籍中再無西瓜的蹤影,直到南宋時期,一個江西人的出現才改變了歷史。

公元1143年,南宋朝廷發(fā)生了一件大事:曾經的國家特使、禮部尚書洪皓,終于在被金國扣留十五年之后,得以返回臨安。被稱為“蘇武第二”的洪皓,帶回了金人種植的西瓜種子,從此江南開始廣泛種植西瓜。洪皓在《松漠紀聞》中說:“西瓜形如匾蒲而圓,色極青翠,經歲則變黃,其瓞類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p>

西瓜一入中土,宛如世間尤物,迅速博得廣大吃瓜群眾的歡心。

南宋后期,洪皓去世時,西瓜已在大江南北四處種植。各地考古成果也紛紛證實,遼宋時期,西瓜才有規(guī)模地出現在大眾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湖北省恩施,曾發(fā)現一塊南宋咸淳六年(公元 1270年)的“西瓜碑”,記錄了當時西瓜的四個優(yōu)良品種:蒙頭蟬兒瓜、團西瓜、細子瓜(御西瓜)和回回瓜。

1995年秋天,敖漢旗四家子鎮(zhèn)閆杖子村農民挖坑時,發(fā)現了三座遼金墓葬。令人驚喜的是,在其中一個墓室墻壁上,發(fā)現了一幅描述契丹貴族生活的壁畫:

在這幅“宴飲圖”中共有四名男子:主人頭戴幞巾,身著紅色圓領窄袖長袍,側身向右端坐;主人右側為兩名侍者,均穿圓領窄袖長袍,前者戴幞頭,身體前躬,雙手捧一內盛瓜棱小盞的海棠盤,做恭敬奉獻狀;后者戴氈帽,雙手捧一大方盤,內盛食物。

特別顯眼的是,在主人身前的磚砌浮雕黑色方桌上,放有兩盤水果,一竹編式淺盤內放有石榴、桃子和棗子等水果;另一黑色圓盤內赫然放著三只大西瓜。

據考證,此墓葬筑建于遼圣宗耶律隆緒太平年間。推算起來,這三只西瓜距今已近千年,是迄今在中國古代繪畫中發(fā)現最早的西瓜。

三彩西瓜

不過,江湖云波詭譎,又有一樁異事發(fā)生了。

1991年8月,六朝古都西安。長樂中路派出所民警抓捕了幾個盜賣文物的案犯,破獲一只唐代“三彩西瓜”。考古人員聞訊,當即驅車前往西安東郊田家灣的一處磚廠基建工地勘察,只是所謂的唐代墓葬已被推倒,只殘存土坑半壁墓土。這只來路不明的三彩西瓜,經陜西歷史博物館專家鑒定為“稀世珍品”。

“三彩西瓜”立于敞口淺腹盤內,瓜與盤連體。瓜蒂為環(huán)鈕狀,瓜皮以綠釉繪出自然紋理。其文飾和風格,接近于唐代永泰公主墓所出的唐三彩器物。

有學者由此推斷,“三彩西瓜”的年齡當在公元7世紀末到8世紀初,這樣的話,中國古代人吃西瓜的歷史,可以從五代往前又提升二三百年。因為“三彩西瓜”不是正規(guī)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很多學者懷疑這只瓜有假,偽造嫌疑很大,到目前也成了爭議不斷的一件公案。

跨世大戰(zhàn)

甜,是甜瓜和西瓜生存發(fā)展的硬道理,也是它們吸引吃瓜群眾的殺手锏。

為此,雙方投入大量資源,展開曠日持久的軍備競賽:

甜瓜陣營,先后研發(fā)出成百上千種殺手級應用,銀白酥甜的“羊角蜜”,獲得一眾文雅淑女的歡心;綠皮金黃瓤子的“三白”與“蛤蟆酥”,惹得年輕少壯者一試嘴勁;綿柔細膩的“老漢瓜”,讓掉牙的老人還能依舊嘗鮮……

2019年新疆哈密瓜節(jié),220多個品種亮相,令人眼花繚亂。

西瓜陣營,以不變應萬變,形態(tài)上將翠皮紅瓤擴展到黃瓤,形體上推出嬌俏可愛的玲瓏瓜,有棱有角的方形瓜,吸引不少新新人類,還用無籽西瓜迎合人類好吃懶做的本性……

西瓜還大舉攻入甜瓜的主場,將河南變成自己的最大根據地,同時派出精銳部隊,在新疆、寧夏、甘肅、海南割據了大片的地盤。

甜瓜推舉產于哈密的極品瓜進京送禮,獲得康熙皇帝欽點為貢品并賜名,從此哈密瓜名揚天下,成為新疆甜瓜的總稱。

西瓜則拿下風流倜儻的乾隆皇帝,讓他寫了一首西瓜詩:堂中擺滿翡翠玉,彎刀辟成月牙天。從此,西瓜成為盛夏之王。

瓜界的戰(zhàn)爭,并非西瓜壓倒甜瓜,也不是甜瓜壓倒西瓜,而是雙方都獲得前所未有的繁榮。

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甜瓜和西瓜兩派公平競爭,使廣大吃瓜群眾共享了發(fā)展成果,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充分證明了“和合共生”這一生態(tài)文明觀念的正確性。

如今,中國西瓜面積占世界總面積的60%以上,產量占70%以上;中國甜瓜面積占世界總面積的45%以上,產量占55%以上。中國人每年吃掉的西瓜和甜瓜,是世界人均量的2?3倍。

中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第一西瓜強國和第一甜瓜強國。

猜你喜歡
三彩甜瓜西瓜
甜瓜的重量
“唐三彩”是哪三彩
大小西瓜
當夏天遇上西瓜
名貴的清康熙墨地素三彩
絲路藝術(2017年6期)2017-04-18 13:58:28
薄皮甜瓜新品種墾甜1號的選育
中國蔬菜(2016年8期)2017-01-15 14:23:41
巧切西瓜
我喜歡吃甜瓜
寫 意 三 彩
三彩駱駝
小小說月刊(2013年8期)2013-05-14 14:55:20
来宾市| 满城县| 女性| 文登市| 绥滨县| 巴塘县| 茌平县| 乐业县| 怀来县| 新津县| 平乐县| 威宁| 霍山县| 吉首市| 绿春县| 裕民县| SHOW| 久治县| 准格尔旗| 梁山县| 临清市| 抚远县| 连南| 沂水县| 万全县| 商城县| 武乡县| 广元市| 漯河市| 浮山县| 衡阳市| 无极县| 泗水县| 武定县| 沁源县| 上蔡县| 青神县| 富宁县| 梧州市| 章丘市| 天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