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靜染
“七七事變之后,緊接著,是八一三事變。南京情勢,一天比一天緊急,存京的文物,不能不向后方疏散,以策安全?!睆?937年11月20日開始,故宮文物分水陸兩路向內(nèi)地疏散,以免落入日軍之手。水路是由兩艘輪船載著9369 件文物從長江經(jīng)重慶入川,陸路是搭乘三列火車,搶運出了7286 件文物,經(jīng)過西安抵達隴海線的盡頭寶雞。
但疏散只有大方向,并沒有確切的落腳點,“當時,只是以陜西為目的地而已,究竟存放在什么地方,只有到了陜西再說”。說是疏散,其實就是逃難,匯聚了中國文化精粹的故宮文物就這樣開始了它長達八年的漂泊。
文物雖然通過火車跨越數(shù)省到了寶雞,其間也只用了十天時間,但要安放它們卻是個很大的問題。文物在寶雞待了兩個多月,他們很快就感到此地不安全,必須向更安全的地方遷移,于是在1939年2月22日開始再遷漢中。顯然,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之前設想的南遷北路不是“看岷山”,而是很快就深入到了岷山中,要在一片大山中尋找藏身之地。
故宮文物南遷北線最艱難的時期才剛剛到來。
1937年12月到達寶雞后,文物存放在寶雞關帝廟和城隍廟。1938年4月11日運往漢中,存放在漢中文廟、褒城縣宗營的馬家祠堂、范家祠堂和張寨大廟。
從寶雞到漢中,“沒有火車,須用汽車載運,每車只能裝二十多箱,需要三百多輛車次”。不僅如此,當時正是冬季,要翻秦嶺,上山時有積雪,山路溜滑,非常危險。好在有西安行營的幫助,用了48 天時間把故宮文物運到了漢中。
“我們剛剛安定下來,行政院又來了命令,把所有文物運到成都儲存?!笔悄?月,院長馬衡與古物館館長徐鴻寶先期到成都落實儲存之地,在得到四川省政府的幫助下,決定落點在蜀中千年古剎大慈寺。
1938年4月,馬衡到成都拜會了川康綏靖公署主任鄧錫侯,那時他才剛上任一個多月,就接到了這樣一個特殊的任務,要求他派人保護故宮文物入川。4月30日,鄧錫侯寫信給當時的四川省政府代理主席鄧漢祥,希望予以支持。
在落實了地點之后,故宮博物院又與四川公路局和新綏汽車公司(當時四川只有這兩家汽車運輸公司)簽訂了運輸合約。當時從漢中到成都有近六百公里的路程,道路上常有險惡之處,損失難以避免,所以在這個合約中,新綏汽車公司堅持要對方支付回程空車的費用,而當時的情況是故宮博物院根本沒有更多的選擇,雖耗費沉重,但他們也只能無奈接受。不過他們也在想一些辦法來彌補,既然運輸公司不讓步,那么還有其他解決辦法沒有呢?就在故宮的人先期探路到成都的途中,他們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我們知道西北一帶缺少鹽,如果能接洽四川鹽務局運鹽到漢中,豈不是一舉兩得?”
有了這個妙想,故宮博物院決定不妨一試。
負責接洽聯(lián)絡的是故宮博物院古物館館長徐鴻寶,他找到了當時的四川鹽務管理局局長繆秋杰,繆秋杰當即表示愿意從自貢到成都一見。5月上旬的一天,馬衡院長與繆秋杰在成都會面,再度談起了這個想法,希望能夠以運鹽到陜來彌補一點運費??娗锝芊浅VС?,爽快答應,實際上就在一年后他還冒著生命危險親自到上海組織搶運過淮鹽。馬衡沒有想到這個難題竟然瞬間就解決了,想起在路途中遭遇的種種艱難,不禁有些感慨。
故宮文物是從5月26日開始由四川公路局的5 輛車轉運的,第一批到達成都已經(jīng)是6月中旬,“這日期距文物全部運到漢中,只有一個半月”。
故宮文物遷移途中
新綏汽車公司把橋鹽起運濟陜則是從6月18日開始的。第一批鹽有540 擔,分裝14輛汽車,走了兩天到達廣元,還算順利。當繼續(xù)在川陜公路上行駛時,就遇到明月峽一段塌方,汽車只好返回廣元等候,哪知道這一等就是十多天。其實,這一條路的艱險,故宮博物院的人也是深有體會的。當時院長馬衡與李濟受故宮理事會的委托,專門去視察過沿路的情況,險象環(huán)生的道路讓這兩個大學者在驚恐中吃盡了苦頭,嚇得棄車步行。路途上的生活也讓他們煩惱,“論到吃,一進飯鋪,桌子上落滿了蒼蠅,黑黑的一片?!薄罢摰阶?,我在成都雖然替他們買了兩份鋪蓋,旅館里的蚊蟲、臭蟲是沒有辦法的。而且大小便都要到豬圈里去,臭氣熏人。”
新綏汽車公司是私營企業(yè),既怕?lián)p壞汽車,司機也不愿意冒險。他們有前車之鑒,就在故宮文物的運輸中,有一次車在經(jīng)過綿陽附近時出險,車輪滑到了溝里,幸好只是把車摔壞了,而文物箱子卻未被震破,那些價值連城的寶貝算是逃過了一劫。但新綏公司不敢再出事故,異常小心謹慎,沿途走走停停,一直到7月6日,首批橋鹽才安全運抵漢中。
不管怎么樣,存在漢中的故宮文物陸續(xù)運到成都,集中放在大慈寺內(nèi)。鹽商助運的事情暫告一個段落,而成都方面又忙碌了起來。實際上早在從漢中撤運成都之始,成都方面就已經(jīng)行動起來了,開始尋找和落實儲藏之地。
1938年4月24日,文物還在途中,四川省政府就密令“四川省會警察局”秘密查看文物藏身地點,“本府近因重要器物需地屯儲,茲查有大慈寺之大雄殿及藏經(jīng)樓上下兩處房屋寬敞,適宜堪以借用”。
但當時寺院并不清楚是什么“重要器物”,雖然答應借用,但佛教友會原先占有的幾間房屋卻不愿騰讓出來。為此,省政府飭令警察局不要遷就教會,要求該院立即“騰出房舍,俾便大慈寺軍隊移駐”。但寺廟方做事拖沓,一直沒有積極響應,而故宮文物馬上就要運抵成都。4月26日,四川省政府以“待用孔急,未便任其違延,致誤要公”為由,要求警察局“立派要員前往交涉,勒令立即騰出”。
故宮文物搬進了大慈寺后,又面臨新的情況,因為寺廟是燒香拜佛之地,極易引發(fā)火災,這不得不讓人時刻警惕。
不管怎么樣,故宮文物總算從漢中運到了成都,“綜計是次文物遷儲,始于一九三八年五月廿六日。其運清期,漢中與褒城有先后,漢中為一九三九年二月廿七日,褒城為同年六月廿七日。本院駐陜辦事處,即于褒城文物運清之日裁撤?!币簿褪钦f,文物從漢中運到成都花費了9 個月時間,而從褒城入川的文物,前后斷斷續(xù)續(xù)總共耗時一年多,有一部分沒有在成都停留,直接運到了峨眉。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進入1939年后,戰(zhàn)事又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抗戰(zhàn)形勢對中國極為不利。實際上,就在故宮文物從漢中文廟運走一個月,文廟就被日本人炸毀,文物幸免一難,但這次轟炸讓南遷四川的故宮文物蒙上了巨大的陰影。
文物運到大慈寺后,大家仍然沒有感到安全,日本人的空襲隨時都在威脅著成都。1938年11月8日,18 架日機首次空襲成都,轟炸外北機場及外南機場,在南門炸死衛(wèi)兵1人,炸傷3 人。這一炸,人心惶惶。故宮博物院就想到如果把所有的文物都集中于大慈寺,一旦目標暴露,就會非常危險,所以就有人提出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最好是在離成都幾十里外的新津再找一個儲存的地方,分藏文物。
1939年1月30日,故宮博物院給四川省政府發(fā)去了渝二字第11 號公函,請求轉令新津縣政府商借玉清道院(即現(xiàn)在的新津縣純陽觀)存儲文物并協(xié)助辦理。2月6日,四川省政府就函復照辦,該廟的修繕工作很快就開始進行。
但不到半月,情況又發(fā)生了變化。1939年3月10日,故宮博物院召開第三屆第二次常務理事會會議,決定停止新津玉清道院的修繕,所有文物遷往“嘉定一帶覓洞存放。限一個半月辦竣”。
從1939年開始,抗日情況更為嚴峻,日軍開始瘋狂轟炸重慶。1939年4月,馬衡院長接到行政院命令,要求水路到重慶的文物需三個星期內(nèi)運離重慶,而存在成都的文物限5月底運往峨眉。當時的情況是陜西運往成都的文物還有一小部分未運完,只有直接運到峨眉,“是時運到成都文物,計已入庫者,六五九五箱,又行提出復行峨眉;其余六九一箱,則隨運到而隨轉,不再入庫。成都已成為一轉運站矣”。
在轉運峨眉的過程中,打前站的工作也在馬不停蹄地進行,首先是護衛(wèi)工作。1939年4月28日,故宮博物院給四川省政府發(fā)去公函,請求沿路的安全保護防衛(wèi);5月1日,四川省政府為了落實故宮文物的安全問題,給成都到峨眉沿途的華陽、雙流、新津、彭山、眉山、青神、夾江、峨眉等縣發(fā)出訓令,要求它們執(zhí)行保護任務。
故宮文物從成都運往峨眉是從1939年5月17日開始的,采用的是分程接運的辦法,在彭山設立轉運站。使用的汽車“以中國聯(lián)運社車輛為主,而輔以新綏汽車公司車輛。計運三三批,用車一三四輛,裝文物三零二三箱”。這段運輸只用了一個月時間,比較順暢,看得出成都—峨眉段的路況明顯好于漢中—成都段。
1939年6月24日,成都大慈寺的文物全部運到了峨眉,但陜西方面還在源源不斷地轉運之中。于是故宮博物院給四川省政府去了一封公函,告之由陜運到四川的文物不再停留成都,并歸還租用的大慈寺庫房。
到 1939年7月11日,七千多箱珍貴文物終于一路顛簸全部到達峨眉,存放在峨眉縣城東門外大佛寺(現(xiàn)峨眉二?。┖臀鏖T外武廟(現(xiàn)峨眉一中)。國寶剛轉走,成都就被轟炸,1939年6月11日,日本海軍第二聯(lián)合航空隊出動飛機轟炸成都,在成都投彈111 枚,轟炸了鹽市口、東大街、東御街等一帶,炸死無辜百姓226人,損壞房屋6075 間,被炸的地方離大慈寺最近的不足五百米。但奇怪的是,在漢中和成都,故宮文物都在危急之時化險為夷,仿佛在冥冥之中有神相助。
關于故宮文物南遷北路從寶雞到峨眉這一段的經(jīng)歷,那志良在《故宮博物院三十年之經(jīng)過》中寫道:
在二十八年上半年這一時期,川陜段的運輸,路線拉得太長了。北起陜西褒城,南達四川峨眉,全線長達七百多公里,有褒城、廣元、成都、彭山、峨眉五個站,統(tǒng)由駐蓉辦事處管理,而職員僅有六人。除主任外,每人各守一個崗位,辦理一切發(fā)箱、收箱、裝車、卸車及一切事務上的職務,各人工作的緊張,是可以想見的。
在故宮文物南遷的三條運輸線中,北線是路途最漫長的,路途條件也是最為艱險的。從寶雞到峨眉,實際是穿越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由北向南的入蜀路線,蜀道難在北線遷移中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