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昌芹
早聽說雅魯藏布江流域是一個富饒美麗的地方,它是藏族文化的搖籃。我?guī)е鴥簳r的心愿,帶著一個瑰麗的夢,如愿以償?shù)卦谀抢镬o心徜徉,感受“天河”帶來的綿綿細(xì)語。
板塊縫合帶
汽車載著我們往西藏第二大城日喀則開去。左邊遠(yuǎn)遠(yuǎn)的地平線上,是喜馬拉雅山連綿不斷的鋸齒形山脊,脊頂被冰雪覆蓋著,銀光閃耀,山腰呈現(xiàn)閃爍不定的天藍(lán)色……我陶醉在美麗的景色中。兩億多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后來由于印度板塊向北漂移,與亞歐板塊相撞,使地殼強烈隆起,所以形成了這一塊“世界屋脊”。
“你知道印度板塊是在哪里與亞歐大陸相撞的嗎?”這時身邊的葉叔叔打斷了我的思緒。
我支支吾吾答不出來,是身邊的陸伯伯替我解了圍。他告訴我,印度板塊就是在現(xiàn)在的雅魯藏布江河谷一帶向下俯沖,硬插進亞洲大陸前緣下面的。根據(jù)板塊構(gòu)造學(xué)說,如果是兩個大陸板塊相撞隆起,使原來分離的兩塊大陸縫合起來,它們的接觸地帶叫板塊縫合帶?,F(xiàn)在,我們是沿著縫合帶在奔馳。
雅魯藏布江竟是兩大板塊的分界線,我聽了總覺得有點兒不可思議,將信將疑。小葉叔叔看出了我的心思,勸我不用著急,過幾天就會看到確鑿的證據(jù)。
幾天后,我們來到距日喀則不遠(yuǎn)的白朗縣城南一個亂石嶙峋的寬谷。周圍的群山就像被大火燒過一樣,山坡上鋪滿了褐黃色、灰綠色的石頭。汽車就在這里停了下來。考察隊員們一下車,都迫不及待地?fù)硐驇r石裸露的陡壁,用地質(zhì)錘敲擊巖石,然后用放大鏡細(xì)細(xì)觀察那些石頭。
我跟在小葉叔叔后面,他興奮地對我說,這些石頭叫蛇綠巖,它們就是板塊縫合的重要標(biāo)志之一。因為蛇綠巖原是分布在海洋深部的巖石,南于受到兩大板塊的相撞和擠壓,才被擠到地面上來。這條橫亙于雅魯藏布江沿岸的蛇綠巖帶,西接印度河蛇綠巖帶,東面繞過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又與印緬邊境的蛇綠巖帶相連,東西長達(dá)1000多千米,清晰地顯示了兩個板塊的分界線。近7000萬年以來,印度板塊向北漂移了大約5000~7000千米,目前仍以每年約5厘米的速度向北偏東方向移動。而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至今也還在不斷向上升高,平均每年約上升10毫米左右。不過板塊活動十分緩慢,一般對人類生活不會造成什么嚴(yán)重影響。另外,板塊縫合線一帶巖漿活動也特別強烈,喜馬拉雅地區(qū)地?zé)豳Y源十分豐富,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深入大拐彎峽谷
到達(dá)日喀則不久,考察隊員們又忙著準(zhǔn)備調(diào)頭往東行。陸伯伯翻開地圖講給我聽,雅魯藏布江是一條沿著板塊分界線上的深大斷裂發(fā)育起來的河流,它的河床一般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所以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它發(fā)源于青藏高原的西端,從西向東橫貫青藏高原南部。但在東經(jīng)95度附近,它突然急轉(zhuǎn)南下,穿越喜馬拉雅山脈,形成了一個馬蹄形的大拐彎。那里的地貌、水文、氣候、植被都比較特殊,現(xiàn)在考察隊就打算去那兒進行最后階段的考察活動。
我們從米林縣的派鎮(zhèn)進入森林密布的大拐彎峽谷。在大拐彎的頂端,可以看見海拔7000米以上的加拉白壘峰和南迦巴瓦峰雄峙在大江兩岸。它們的懸崖直落江面,相對高度竟有4000余米,猶如峽谷的兩扇大門。而那一線的雅魯藏布江,最窄處不足80米,就像深嵌在巨斧劈開的狹縫里一樣。
在幾天的勘探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像這樣的峽谷一個接一個,層巒迭蟑,千回百折。我與考察隊員們一齊穿過陰暗潮濕的森林,涉過水急浪高、寒冷刺骨的支溝水流,走過險灘、棧道、獨木橋和搖搖晃晃的鐵索橋,還有那泥濘不堪的草地沼澤。
最難忘懷的還是那形式獨特、驚心動魄的雅魯藏布江藤網(wǎng)橋。它們用幾十根粗長的藤條系在兩岸的大樹上,再用幾十個直徑約2米的藤條圓圈套在那些粗大的藤條上,并用細(xì)藤條編織成橋面,人就在“圓筒”里面扶著藤條行走。隨著人的腳步移動,藤網(wǎng)會搖擺不定,我真是膽戰(zhàn)心驚。小葉叔叔在旁邊安慰我說,這種就地取材的特殊橋梁雖然簡陋粗糙,但行人的安全還是有保證的。千百年來,就是它們解決了懸崖深谷、水流洶涌的偏僻山區(qū)的渡河困難。
陸伯伯告訴我,雅魯藏布江的水能蘊藏量達(dá)7000多萬千瓦,僅次于長江,居我國第二位。
西藏的江南——察隅
西藏在我的心目中,原是干燥而寒冷的高原。但自從進入大拐彎峽谷區(qū)的后半段時,我卻出乎意料地看見了絢麗多彩的熱帶、亞熱帶風(fēng)光。尤其是那一天,當(dāng)我們離開雅魯藏布江干流,進入它的支流察隅河谷時,呈現(xiàn)眼前的竟是層層疊疊種滿水稻的梯田,還有那挺拔的樟樹,墨綠的茶樹,青翠的竹林,垂枝的蘋果、橘子和一串串沉甸甸的香蕉。我欣喜地歡叫起來。
小葉叔叔告訴我,這里就是被人們所稱頌的西藏的江南——察隅。他說,青藏高原因為海拔高,氣候寒冷而干燥。但在高原邊緣喜馬拉雅山南坡的河谷地帶,海拔已大大降低,只有二千米左右。加上這里有高大的青藏高原作為屏障,阻擋住北方冷空氣的入侵;面向南方的印度洋敞開,處在有利的迎風(fēng)坡位置,使孟加拉灣的暖濕氣流能沿雅魯藏布江河谷長驅(qū)直入,所以形成了溫暖濕潤的自然環(huán)境。察隅附近的年平均降雨量有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在10℃以上,最冷月平均氣溫大于5℃,最熱月平均氣溫約20℃,冬無寒潮,夏無酷暑,全年無霜期可達(dá)280天,氣候條件比我國東部同緯度的某些地區(qū)還好。
最能反映這種獨特地理環(huán)境的,莫過于察隅山地上的垂直分布變化了。到達(dá)察隅的第二天,考察隊員們乘馬深入山區(qū)調(diào)查,以海拔1000多米的河谷,走到5000多米的高山,我們就經(jīng)歷了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
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地段,是漫山遍野的亞熱帶原始森林,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云南松林,樹高三四十米,粗的需兩人合抱。其他還有高大的樟樹、楠木、肉桂等珍貴樹種和核桃、油桐、漆樹等經(jīng)濟林木。在海拔2600~3600米的山地暖溫帶,是針葉闊葉混交林,針葉樹有鐵杉林和云杉林等。海拔3200~4000米出現(xiàn)山地寒溫帶針葉林,蘊藏有大面積尚未開發(fā)的冷杉、云杉林。當(dāng)我們鉆出密密實實、不見陽光的森林后,就進入了低矮的灌叢和草甸。再往上,就是一片白花花的冰峰雪嶺了。
在察隅地區(qū),經(jīng)過短短幾天的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了30多種鳥、獸資源。像出產(chǎn)貴重藥材麝香的林麝,提供優(yōu)質(zhì)毛皮的金錢豹、豹貓、水獺、石貂,以及珍奇的觀賞動物小熊貓、獼猴、熊猴、藏馬雞等。另外,林區(qū)還出產(chǎn)貝母、黃連、天麻、三七、蟲草等多種名貴中草藥。
多么美麗富饒的“西藏江南”呀!當(dāng)我們離開察隅時,我不由得頻頻回顧,依依不舍。再見吧,察隅!
(編輯 白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