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校大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及共識達成

2020-05-11 22:11詹曉玲孫曉暉
黨政干部學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政治認同高校大學生

詹曉玲 孫曉暉

[摘? 要]大學生群體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意識、思想傾向、國家情懷等一系列認同問題都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意識形態(tài)建設和文化安全,并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的后繼發(fā)展。在厘清高校大學生政治認同特點的基礎上,深入剖析青年大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認同的問題并分析成因,從“認識-內化-認同-自覺-自信”的內在邏輯出發(fā),探究新時代大學生群體實現(xiàn)政治認同、達成思想共識的路徑,對新時代青年大學生筑牢信仰、堅定信念以及樹立信心,更好地擔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力跑重任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認同;共識達成

[中圖分類號]C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20)01-0071-05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1]。高校大學生是青年中的主力,是未來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的后備軍。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在當今國際結構深刻變動、國際秩序深度調整和外部挑戰(zhàn)急劇增加的時代境遇下,部分大學生的政治信念尚未成熟,政治情感亦不穩(wěn)定,極易受負面言論和西方思潮的影響。因此,如何提升高校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認同感,達成社會共識,成為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

一、內涵與特征:高校大學生的政治認同特點

關于“認同”的研究已產生許多理論成果,最早可追溯到提出“認同”(Identification)的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觀點,他認為“認同作用是精神分析已知的與另一人情感聯(lián)系的最早表現(xiàn)形式”?!罢J同機制就是努力模仿被視作模范的人來塑造一個人的自我?!盵2]86-87由此可見,認同是心理學領域的概念,用于闡述個人或群體在一定的范圍內,對于被視作模范的人或社會組織的價值觀、信念、目標有認知的欲望、情感的共鳴和態(tài)度的認可的一種動態(tài)的心理變化過程。認同的轉變和升華并非一蹴而就,其變化過程有獨特的內在邏輯。學界對大學生群體政治認同的邏輯機制研究主要為認知、內化、外化三個階段[3],大學生的政治認同經(jīng)歷了由簡單到復雜、由抽象到具體、由被動到主動、由服從性到選擇性、由盲目性到逐漸理性、由原生性到工具性的螺旋式的演進過程[4]。無論是研究群體認同的邏輯演進還是內涵特質,都為后者對認同的研究提供了廣泛的理論基礎。經(jīng)研究分析,高校大學生的政治認同包含:認識、內化、認同、自覺、自信五個階段,由初級到高級循序漸進地演進的過程。“知識是經(jīng)過精心研究、領會后的有用信息,是人類對信息加工處理后的產物。”[5]7通過認識獲得接近真理的知識內涵、意義,是使知識內化的前提條件。內化是由認識轉向認同的過渡階段,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社會知識的內化;第二,社會情感的內化;第三,社會意志向個體心理內化。[5]196內化由知識、情感向意志的轉變促成了社會目標為個體所認同,但這并不意味著認同過程的終結。當認同化為個人或群體自覺的理想追求和行為時,認同向自覺心理過程轉變,再由自覺的行為促成個體的個人目標、努力與社會目標、要求相一致,則會產生強烈的認同自信,從認同的社會中汲取源源不斷的精華,構成認同的第五個過程。當前,高校大學生的政治認同還達不到理想的狀態(tài),還存在對政治理論接收方式立體化、對政治話語的理解泛娛樂化以及對政治活動的參與個性化等特征。

(一)高校大學生對政治理論接受方式立體化

以傳統(tǒng)“說教式”或長篇大論“滿堂灌式”向學生呈現(xiàn)政治理論,學生只會表面上聽從,實際上內心在開小差,不僅不能讓學生認同理論的精髓,而且容易引起學生對理論的反感情緒和抵觸心理。作為網(wǎng)絡原住民一代,高校大學生思維活躍,更容易接受諸如用講故事的方式講道理、用有意思的方式講有意義的事情等創(chuàng)新式和立體化途徑來學習政治理論知識,這有利于在政治認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動等各方面實現(xiàn)認同。從心理特點看,高校大學生更趨向于由探討貼近生活的現(xiàn)實熱點問題而回歸到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而將最新理論成果深植入心,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武器。

(二)高校大學生對政治話語的理解泛娛樂化

網(wǎng)絡社會的興起拓寬了高校大學生學習政治話語的選擇空間。政治理論的獲取渠道已不局限于學校課堂、報紙、刊物和傳統(tǒng)書籍,而更青睞于網(wǎng)絡媒體的報道。通過網(wǎng)絡媒體,大學生能以輕松的心態(tài)閱讀自身感興趣的片段,因為網(wǎng)絡媒體推送的思想理論類文章多具時效性,圖文并存,文末有匿名網(wǎng)友的評論,能帶給大學生“視覺盛宴”。然而,網(wǎng)絡文章碎片化嚴重,泛娛樂化凸顯。如非權威網(wǎng)站,一些關于領導人講話解讀、中美貿易戰(zhàn)解讀等網(wǎng)絡文章語言時常帶有娛樂色彩,有些邏輯還不嚴謹,內容不夠全面。再如網(wǎng)絡上充斥著國內外領導人或偉人的表情包和諷刺漫畫,再配有幽默調侃的文字,拓展了高校大學生政治認同渠道的同時,也容易導致大學生失去獨立思考和自由判斷的能力,最終陷入“娛樂至死”的境地,“成為娛樂的附庸”[6]6。

(三)高校大學生對政治活動的參與個性化

參與政治實踐活動是體現(xiàn)大學生政治認同的一個客觀條件。高校大學生善于使用微博、微信、論壇、貼吧等網(wǎng)絡平臺表達政治訴求,例如他們通過訂閱“共青團中央”“人民網(wǎng)”“中國新聞社”“央視新聞”等熱門公眾號,不僅能實時了解最新的新聞資訊,還能以匿名的形式發(fā)表觀點和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政府決策。此外,他們還可以通過轉發(fā)文章到朋友圈集贊和評論進行宣傳。網(wǎng)絡的便利性使得大學生參與政治活動的熱情高漲,也使得他們對政治活動的參與具有個性特點和時代特征。然而,這種政治參與方式是否能替代參與黨員干部選舉、黨團活動、聽黨課等方式還值得商榷。

二、問題與成因:高校大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認同的阻礙因素

高校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認同感總體較高,但是,高校大學生群體政治認同的效能還未能完全發(fā)揮出來,部分大學生的政治認同感還存在許多問題。

(一)政治認同意識淡薄

部分高校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價值、政治思想、政治意志等存在認同意識淡薄問題。不重視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探索和學習,把“專業(yè)課”和“公共課”盲目區(qū)別對待,沒能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學習,出現(xiàn)理論基礎碎片化、不扎實的現(xiàn)狀。馬克思曾說:“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盵7]11部分高校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理解不透徹,根本原因在于沒有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沒有具體實踐的理論是空乏的、不徹底的。大學生尚未領略到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社會發(fā)展的本質,亦不會自覺做到認同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還需進一步改革、創(chuàng)新,做到以理服人、理論聯(lián)系實際,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范式。

(二)政治認同受網(wǎng)絡沖擊

目前,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新媒體融合強勢沖擊了傳統(tǒng)媒體的地位,如微博、微信、客戶端等社交媒體平臺代替了廣播、報刊等成為主流。大學生更熱衷于利用零碎的時間通過新媒體社交平臺了解新聞資訊以及朋友動態(tài),毫不顧慮這背后潛在的威脅。首先,碎片化的信息既是新媒體的優(yōu)勢,也是其缺點,許多大學生變成了淺層的閱讀者,對于大量的新聞資訊往往一帶而過,不分析挖掘新聞背后的深刻內涵。其次,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有著無比龐雜的輿論聲音,換言之,開放的平臺會讓虛假、負面、消極的輿論和謠言乘虛而入,有些媒體具有煽動民眾情緒之嫌。再次,現(xiàn)代化傳媒技術也是西方思潮滲透的重要手段,而缺乏主流正面思想的部分大學生最容易盲從與沖動,從而影響對主流社會思潮認同。

(三)政治共識有待達成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與西方發(fā)達國家在經(jīng)濟、政治、文化、安全、環(huán)境等方面尚存在著較大不同。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念、英雄主義、西式民俗、信仰態(tài)度充斥著國內市場,這些都會使得大學生在政治認同面前徘徊、猶豫不決。此外,在高校教育中功利主義潛存,大學生看似是個有影響力的群體,其實際作為獨立的個體背負著巨大的就業(yè)壓力,在學習生活工作上都奢望短期回報,較多地關注自身利益,對國家社會政治共識淡然置之。

(四)政治認同交往較少

部分大學生不能自覺與同伴溝通、分享思想觀點,還不能自覺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對原理、時政、國事進行分析,不善于聽取他人想法,不善于用辯證眼光對待媒體的政治話語。即使有時會探討時事熱點問題,也僅僅局限于用只言片語抒發(fā)個人政治情感,在現(xiàn)實面前,交流的語言不具說服力。馬克思曾指出:“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生活,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xiàn)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盵7]524這說明溝通和交往是連接政治認同和政治實踐的橋梁。但部分大學生缺乏自覺參與政治活動的意識,缺乏黨團活動的鍛煉,也少有參與投票選舉、公開發(fā)表政治意見的經(jīng)驗基礎,彼此政治交往不深。

(五)政治信心有所缺失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人應該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要堅持“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八膫€自信”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是中國共產黨人經(jīng)過歷史的滄桑巨變凝結成的寶貴財富。作為新時代高校大學生理應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增強“四個自信”,特別是增強政治自信心。但在市場經(jīng)濟大背景和相對自由的校園環(huán)境下,貪圖享樂、金錢至上、推崇消費、奢侈萎靡之風等此消彼長,削弱了大學生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學業(yè)追求,侵蝕著大學生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貪污腐敗、就業(yè)壓力等社會現(xiàn)象對他們影響巨大,動搖了部分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的信心,使他們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產生懷疑,進而動搖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三、思路與對策:增強高校大學生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認同的路徑選擇

根據(jù)大學生政治認同的五個階段,實踐路徑要從五個維度展開:一是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開好思政課,通過思政課程創(chuàng)新與教師隊伍建設,使大學生扎牢思想政治理論的功底。二是健全和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從黨和人民事業(yè)的戰(zhàn)略高度打造具有影響力的主流媒體,使大學生習得的理論知識內化于心。三是復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使大學生理性回應外來文化沖擊,培育對本民族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四是大學生應自覺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扣好人生第一??圩印?五是通過中華民族復興大業(yè)的遠景激勵青年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一)夯實理論認同:讓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活起來”,使理論真正入腦入心

思想政治理論是在總結前人經(jīng)驗基礎上形成的對現(xiàn)實世界具有指導作用的理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讓思想政治理論“活起來”,為理論添加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理論的科學性,并非指具有名言雋語、深刻思辨的優(yōu)越性,而是理論經(jīng)過了歷史的洗禮與實踐的打磨而總結得出的經(jīng)驗,是科學的、正確的、具有前瞻性的理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讓思想政治理論像金子一樣發(fā)光發(fā)亮。講好中國故事,思想政治理論教師要汲取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理論精髓,結合實際講好近現(xiàn)代中國道路探尋的故事,做到聲情并茂、滿懷信心、以理服人。傳播好中國聲音,思想政治理論課可適當融入影視、漫畫、音樂、科技等創(chuàng)新元素,更好地激發(fā)高校大學生繼承和發(fā)揚傳播中國之聲的責任與擔當。闡釋好中國特色,結合高校大學生自身的年齡、心理、視野、文化程度等特點,為大學生普及中國特色的制度體系、文化蘊涵。

(二)注重話語認同:堅持全媒體融合發(fā)展,以高校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政治教育

隨著現(xiàn)代通訊技術、信息技術、互聯(lián)網(wǎng)、計算機、人工智能產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原來涇渭分明的傳統(tǒng)媒介與新興媒介正謀求一種新的融合發(fā)展,即“媒體融合發(fā)展”。要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fā)展,加快構建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全媒體傳播格局,既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也要建成新型主流媒體。首先,在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必須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基礎上,增強“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聽黨指揮,遵守黨的紀律。媒體新聞播報真實、客觀、公正、全面的內容,報道語言要生動鮮活、平易近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忠實反映人民的愿望和呼聲,集思廣益,收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素材。其次,新型主流媒體,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必須變被動為主動,搶占輿論話語引導主動權和主導權。必須擴大黨政主流價值的影響力,有效監(jiān)管多元文化社會思潮的輿論與傳播。為社會營造清正廉潔、干凈透明、正能量的社會輿論環(huán)境,防止高校大學生受到外界反動勢力的欺騙、誤導和利用。當國家遭受災難與困苦,大學生能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當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大學生也能為之歡呼與喝彩;在心中樹立愛國、愛民的精神標桿,這離不開媒體融合的發(fā)展。

(三)筑牢文化認同:在高校大學生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以講仁愛、重民本、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為基本內核,經(jīng)歷了先秦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百家爭鳴,到西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魏晉南北朝的玄學,隋唐的儒釋道融合,宋明時期的“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再到清朝的實樸之學,一直延續(xù)發(fā)展至今。青年大學生應當擔起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責任與文化使命。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先生在童年時代就能把《孟子》倒背如流,這對他后來的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他在上海交通大學談治學之道時,向大學生傳遞學習孔孟等經(jīng)典的必要性。在高校校園里可營造濃厚的中華古典書籍的學習氛圍,通過宣傳海報、繪畫展覽、書法展、召開研討會、知識搶答、講演生動故事等形式讓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智慧真正走進大學生心里。大學生群體必須認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文化自信,同時認真學習借鑒各種文明中的養(yǎng)分,豐富和發(fā)展中華文化,在面對外來文化沖擊時,應帶有批判精神,適當汲取外來文明的精髓而不全盤否定自己原有的文明財富。

(四)加強思想認同:使高校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認同從自發(fā)向自覺轉變

詹小美在《民族文化認同論》中說道:“所謂自發(fā),就是人們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盲目地改造客觀世界,力圖使之符合自己的需要。所謂自覺,就是人們根據(jù)自己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通過客觀規(guī)律的把握改造客觀世界,進而使自然和社會符合人類發(fā)展進步的需要?!盵8]92大學生群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同是一個由自發(fā)到自覺的過程,由被動到主動,由盲目到有方向,由自愿到志愿的演變過程。一是要明確自身的價值,樹立牢固的遠大理想,確立牢固的人生信念,既要志存高遠,也要腳踏實地,用先進的科學知識武裝頭腦,用扎實的理論能力探究世界,要有使命與當擔。二是要明確社會價值,心系國家前途命運和民族復興的希望,也要明確個人價值,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奉獻精神,做到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tǒng)一。大學生群體應積極遞交入黨申請書向黨組織靠攏,積極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關注時事政治,積極參加政治活動與志愿活動,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更好地把自身的追求與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相聯(lián)系,從自發(fā)盲目的思想認同轉變?yōu)樽杂X志愿的思想認同。

(五)深植實踐認同:通過中華民族復興大業(yè)的激發(fā)高校大學生政治自豪感與認同感

高校大學生既要堅持改革開放的發(fā)展戰(zhàn)略,也要增強內憂外患意識,不能一味沉浸在40多年來的成就中不能自拔,而應全面地了解當今的世情、國情、黨情、民情,學會用辯證思維看待問題。此外,必須提升國家在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軍事、教育等方面的建設,扎實引領社會主義向現(xiàn)代化發(fā)展,提升國家綜合國力,把中華民族復興偉業(yè)不斷向前推進,增進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得更多的大學生群體愿意追崇國家的主流思想,堅定共產主義信仰,以國家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倫理道德思想規(guī)范自己的活動實踐,打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新局面。作為新時代大學生群體有絕對的信心和勇氣堅定共產主義信仰,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模式。

高校大學生是高校青年知識群體的主力軍,其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認同的認識-內化-認同-自覺-自信五個過程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不可分割。在深刻剖析各個過程的影響因素的同時也要注重把握它們之間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力求促進高校大學生的政治認同達成。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5-1(2).

[2][奧]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4)[M].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

[3]辛志軍.當代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認同教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

[4]丁良超,袁勇志.從服從的政治到認同的政治:大學生政治認同的邏輯演進[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9,(2).

[5]何華.認知心理學理論和實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

[6][美]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詹小美.民族文化認同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責任編輯? 杜福洲

猜你喜歡
政治認同高校大學生
“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思想重要意義的政治學分析
如何增強政治認同和道路自信
高校大學生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初探
淺析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