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琪, 余 華, 陳 紅, 范羅丹, 羅 琦
(昆明醫(yī)科大學護理學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隨著老齡化形式日益嚴峻,老齡人口與日俱增,失智癥患者隨之增多,但其疾病知識的普及率在公眾、家屬、患者甚至相關醫(yī)務人員等群體中都普遍較低[1]。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在2015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2]中明確指出了提升癡呆知識水平的重要性,只有當照顧者對相關知識有充分的認識,才能更有助于延緩疾病的進程和提高照顧質(zhì)量。因此,本研究對云南省臨床護士失智癥知識水平進行現(xiàn)狀調(diào)查,了解目前云南省臨床護士失智癥的知識水平,為今后臨床護士開展失智癥知識培訓提供參考。
采用方便抽樣,選取2019年7月—9月云南省某三甲醫(yī)院參與老年護理培訓班和精神科護理培訓班80名學員進行問卷調(diào)查。納入標準:知情同意且自愿參加本調(diào)查。調(diào)查對象中昆明市學員占76.25%,科室包括老年相關的綜合科室、精神科、急診科、外科等,其中老年相關的綜合科室占57.50%,精神科占37.50%,其他科室占5.00%。
1.2.1 調(diào)查工具: 調(diào)查問卷分為兩部分:①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包括性別、年齡、文化水平、職稱、失智癥接觸史、工作年限、是否接受過癡呆知識培訓以及是否愿意接受癡呆知識培訓等內(nèi)容。②C-DKAS癡呆知識量表:該量表由張桂菊等[3]翻譯漢化澳大利亞塔斯馬里亞大學癡呆研究和教育中心的Annear等[4]于 2015 年研制的癡呆知識評估量表(DKAS)而來。C-DKAS量表Cronbach'sα系數(shù)、重測信度及折半信度均>0.80,說明量表的信度較好;各分量表的Cronbach'sα均>0.70、重測信度均>0.80、折半信度均>0.85,說明各分量表的信度較好,C-DKAS量表具有良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量表內(nèi)容包括病因和特征、溝通和行為、照顧注意事項、風險和健康促進因素4個分量表,共25個條目,每個條目共有5個備選答案,包括“正確、可能正確、錯誤、可能錯誤、不知道”,采用0~2級計分,最高50分,得分越高,表明照顧者的癡呆相關知識水平越高。
1.2.2 調(diào)查方法: 研究者向調(diào)查對象詳細說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經(jīng)其同意后指導進行網(wǎng)上問卷星填寫,共發(fā)放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8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0%。
80名臨床護士中男6(7.50%)名,女74(92.50%)名;年齡18~25歲14(17.50%)名,年齡26~30歲24(30.00%)名,年齡31~40歲39(48.75%)名,年齡41~50歲有2(2.50%)名,年齡>50歲1(1.25%)名;文化程度:專科11(13.75%)名,本科68(85.00%)名,研究生1(1.25%)名;職稱為護士者16(20.00%)名,護師41(51.25%)名,主管護師20(25.00%)名,副主任護師3(3.75%)名;工作年限2年以內(nèi)9(11.25%)名,2~5年20(25.00%)名,6~10年12(15.00%)名,11~20年34(42.50%)名,>20年5(6.25%)名;有失智癥接觸史者53(66.25%)名,沒有失智癥接觸史者27(33.75%)名;接受過失智癥知識培訓者7(8.75%)名,未接受過失智癥知識培訓者73(91.25%)名;愿意接受失智癥知識培訓者75(93.75%)名,持無所謂態(tài)度者5(6.25%)名。
本組研究對象C-DKAS 總分(34.13 ±5.59)分,四個模塊量表得分由高到低排序為: 照護注意事項、病因和特征、危險因素和健康促進、交流和行為。四個模塊得分見表1。
表1 C-DKAS 量表各模塊得分排序情況±s) 分
按性別、年齡、職稱、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失智癥接觸史、是否接受過失智癥培訓分組,經(jīng)單因素方差分析,結(jié)果顯示,文化程度、職稱、否接受過失智癥培訓是影響C-DKAS 得分的因素。見表2。
表2 臨床護士C-DKAS 得分影響因素的單因素方差分析
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顯示,職稱、是否接受過失智癥培訓是影響臨床護士C-DKAS得分的主要因素。見表3。
表3 臨床護士C-DKAS得分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臨床護士作為專業(yè)的照顧人員,其照護知識水平直接影響被照護老人的疾病進程和生活質(zhì)量。本次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臨床護士失智癥C-DKAS量表得分為(34.13 ±5.59)分。國外學者Anner[5]2016年對澳大利亞八個州的234名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其中護士占99名)進行DKAS癡呆知識水平調(diào)查,DKAS得分為(44.92±7.60)分,此次調(diào)查的臨床護士失智癥知識水平與澳大利亞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同年Anner等[6]對日本117名日本養(yǎng)老衛(wèi)生相關人員(護理員占74人)應用日文版DKAS-J量表進行失智癥知識評估,其DKAS得分為(23.46±7.19)分,可見出此次調(diào)查的臨床護士失智癥知識水平雖未達到理想水平,但也具備一定的失智癥相關的知識基礎。另外,此次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失智癥4個模塊知識均分從高到低依次為:照護注意事項、病因和特征、危險因素和健康促進、交流和行為。針對以上情況分析其原因:首先,此次調(diào)查的護士絕大部分都有5年以上工作經(jīng)驗,雖然接受過失智癥知識培訓的僅占8.75 %,但有66.25%護士有失智癥接觸史,具備相關的臨床照顧經(jīng)驗和老年相關的知識儲備,這可能是失智癥病因和特征、照護注意事項2個模塊得分較高的原因之一;其次,就診入院的失智老人多為中、晚期,伴有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行為異常和社交障礙,與老人進行溝通很困難,會使得護士們對與失智患者溝通這一方面存在誤解,失智癥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夠,這可能就導致了危險因素和健康促進、交流和行為2個模塊得分較低。以上研究結(jié)果顯示,臨床護士對失智老人這個群體的相關的知識雖掌握一定的知識基礎,但對疾病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深度仍然不足,特別是在與失智患者溝通、危險因素和健康促進等方面存在較多的問題。因此在今后對臨床護士開展失智癥知識培訓時可針對以上方面進行加強和鞏固。
本研究研究結(jié)果顯示,職稱和是否接受過失智癥培訓是影響C-DKAS量表得分的主要因素。①職稱。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即職稱越高,C-DKAS量表失智癥知識得分就越高,與國內(nèi)學者王飛龍等[2]和賀潤蓮等[7]做的相關癡呆知識量表測評得分影響因素的結(jié)果相一致。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高職稱臨床護理人員工作經(jīng)驗較為豐富,理論面掌握的寬度和深度較低職稱廣和深,對失智癥相關知識的接觸和了解較低職稱的多,因此失智癥知識得分較高。②是否接受過失智癥培訓。本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接受過失智癥培訓的臨床護士相比未接受過培訓的臨床護士,其C-DKAS量表失智癥知識得分較高。該調(diào)查結(jié)果與國外學者Smyth等[8]和Annear[9]的結(jié)果相一致,一定程度上也提示知識教育培訓對失智癥知識水平的提升有重要的意義。本次調(diào)查結(jié)果還顯示,93.75%的臨床護士表達出對失智癥知識培訓的需求意愿,因此今后應積極探索開展失智癥知識培訓,滿足臨床護士對失智癥知識培訓的需求,達到提高臨床護士失智癥知識水平的目的。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