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飛 孫龍
摘 ?要:古典式摔跤運動是一項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運動員憑借自己的力量優(yōu)勢、速度優(yōu)勢與耐力優(yōu)勢獲得勝利的項目。在古典式摔跤運動的訓練與比賽過程中,運動員能否在很短的時間內完全恢復自己的體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競技水平的高低。在該項目中,運動員疲勞與力量訓練之間的關系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因此,教練員在對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進行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應該結合運動員的身體素質狀況、競技水平與疲勞恢復速率等情況進行針對性訓練,注重訓練后的恢復訓練,盡可能地縮短運動員疲勞恢復所需要的時間,以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本文首先對古典式摔跤運動疲勞產生的原因進行探索,然后再提出力量訓練的幾點建議,以為古典式摔跤運動員競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論幫助。
關鍵詞:古典式摔跤 ?疲勞 ?產生原因 ?力量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886.2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c)-0026-02
1 ?古典式摔跤疲勞的產生原因
1.1 體能因素
在古典式摔跤運動的日常訓練中,通常會大量消耗運動員機體內的糖原、ATP等能量物質,從而導致運動員身體內的能量物質供給出現失衡的情況,由于能量不能及時補償,進而導致機體運動性疲勞的產生。在具有高強度對抗性的古典式摔跤運動中,運動員通常需要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的訓練,在對運動員的力量素質與姿勢動作進行大強度的訓練時,會過度消耗其體能,從而導致運動員血液中的血尿素與血紅蛋白水平都發(fā)生變化,而這一變化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再加上長期高強度的訓練也會導致體能難以及時恢復,運動員機體內的能量代謝系統(tǒng)功能出現紊亂的現象,最終導致運動員的身體產生疲勞感,從而不利于運動員運動成績的提高。
1.2 肌肉代謝
在古典式摔跤運動的訓練與比賽中,由于該項目強度大、時間短等特點,機體細胞主要進行無氧呼吸,在比賽與訓練結束之后,肌肉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酸性物質,如乳酸、丙酮酸與二氧化碳等,如果這些酸性物質不能得以及時的消耗,就會堆積在體內,再加上機體會流失大量的水分和鹽分,就會導致機體內各種電解質電解失衡的現象,并使得機體內環(huán)境失調,最終進一步加重運動員的疲勞感。在古典式摔跤運動的力量素質訓練中,運動員會經常運用肌肉力量,且該項目以無氧呼吸供能為主,在這期間,肌肉很容易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運動員通常需要1h才能將體能的血乳酸指標恢復到正常水平,然而,在古典式摔跤項目的日常訓練與比賽中,運動員的休息時間通常很短,難以及時消耗體內的酸性物質,從而導致機體產生肌肉代謝類的疲勞。
1.3 中樞神經和心理因素
在古典式摔跤運動比賽中,運動員通常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以對對方的競技狀態(tài)進行準確的把握與判斷,從而為進攻與防守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該過程中,運動員的神經系統(tǒng)往往長時間處于高度興奮或者持續(xù)過度壓抑的狀態(tài),在這種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下,運動員很容易產生中樞神經的疲勞,從而影響其競技水平的發(fā)揮。除此之外,在古典式摔跤運動中,心理因素也是導致運動員產生疲勞的一大因素,古典式摔跤運動不僅需要運動員具有較強的身體素質,同時還要求運動員具有很強的心理素質,需要運動員具有頑強的意志品質、較強的抗壓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調節(jié)能力。在高強度的古典式摔跤項目中,運動員通常需要借助外界或者自身所給予的心理暗示進行比賽或訓練,長此以往,就很容易影響運動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降低運動員心理素質,從而使運動員產生心理疲勞。
2 ?力量訓練方法
2.1 提升絕對力量訓練法
絕對力量指的是運動員最大的力量,在古典式摔跤運動中,教練員應該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情況來訓練其絕對力量。對于不需要控制體重的運動員,教練員在訓練其絕對力量時,可以先采用1~2RM的負荷練習,練習4組,然后休息2min,再接著采用3~4RM的負荷練習,同樣練習4組。該訓練法由于負重較大,不僅能夠有效提高運動員的絕對力量,而且還能提高其神經系統(tǒng)的協(xié)調能力。對于需要控制體重的運動員,可以先進行4組1~2RM的負荷練習,休息2min,然后再進行4組1~2RM的負荷練習。該訓練法既能夠提高運動員的絕對力量,又能有效控制運動員的體重。
2.2 提升速度力量訓練法
速度力量指的是運動員的瞬發(fā)力,也就是爆發(fā)力。在古典式摔跤運動員速度力量的訓練中,主要可以采用2種訓練法:一是采用快速短促的打擊式練習法,如通過跳繩與三級跳等項目進行練習,一般采用3~5組10RM的負荷練習,每組之間休息10min左右,由于這種訓練方法強度較大,因此,應該在訓練之前或者組間安排等長練習,以避免運動員出現肌肉拉傷的情況。二是在不影響運動員最大速度的前提下,通過平推與快速挺舉等手段來訓練運動員的速度力量,訓練時,可以以最大力量的40%~60%的負荷來進行練習,每天練習6組,每組重復8~10次為宜,每組間隔時間大約3min,在這一訓練過程中,運動員主要通過自己的爆發(fā)力來完成,既要求運動員要積極、快速地完成,還要求運動員在還原動作時要快速,以有效增強其對抗肌。
2.3 提升力量的耐力訓練方法
力量的耐力實際上指的就是力量的持久性,在古典式摔跤項目中,除了需要有良好的絕對力量和速度力量之外,還需要運動員具備良好的力量耐力,而運動員力量耐力的提高關鍵在于增加運動員的總負荷量。教練員可以從2個方面進行訓練:一是訓練運動員速度力量的耐力,也就是運動員連續(xù)、快速地克服一定負荷的能力,由于該訓練法是以肌糖原的無氧酵解供能為基礎,因此,教練員應該根據運動員發(fā)展肌肉無氧耐力的時間與強度特點來進行,每次訓練負荷可以保持在20~30RM,每次訓練3~5組,每組之間間隔3~4min,以有效提升運動員的力量耐力。二是訓練運動員的靜力耐力,即肌肉進行等長收縮時的耐久力。在古典式摔跤運動中,當雙方運動員力量相當的時候,其身體以某一特定的姿勢處于僵持狀態(tài)時的對抗能力就是靜力耐力,其與運動員最大靜力力量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在日常的訓練中,可以通過100%負荷或者超過100%的負荷來訓練運動員某一關節(jié)的最大靜力耐力。
2.4 發(fā)展運動員的力量素質
根據練習范圍,可以將力量素質分為動力性練習和靜力性練習。在動力性練習中,需要對運動員所有動作的力量進行練習,例如,可以采用古典式摔跤動作捧背、揣及夾頸背等方式進行訓練,同時也可以借助一些等動練習器,如橡皮筋、彈簧拉力器等進行輔助練習,從而有效增強運動員肌肉的協(xié)調能力,并充分發(fā)展各個關節(jié)角度的力量。在靜力性練習中,主要是對某一特定位置的力量進行專門性的練習,該訓練的能量消耗較少,且比較省時,在該訓練過程中,教練員應該結合專項技術動作的特殊要求,通過特殊的訓練手法來對運動員某一位置的力量進行針對性訓練。
參考文獻
[1] 李明.淺析核心力量訓練在古典式摔跤中的作用[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16(1):159.
[2] 李國安,劉毅偉.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夏訓訓期監(jiān)測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49(4):87-90.
[3] 周劍鋒.古典式摔跤疲勞產生原因和力量訓練方法[J].中國市場,2015(32):234-235.
[4] 吳濤.古典式摔跤運動的特點以及在我國的發(fā)展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