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要:語言是人類抽象符號思維能力最直接的代表,從認知角度研究語言已經(jīng)成為語言學研究的一個主要方向。每種語言中都有一些詞來反映和表示語言使用者思維里的空間方位概念,本文以“上”和“下”兩個概念為研究對象,希望通過對真實語料的分析,探索泰語中“上”和“下”概念擴展的隱喻路徑 ,試圖找出泰語里哪些抽象概念是通過 “上”“下”來構(gòu)建的,并從認知角度對其空間隱喻義進行較為充分的研究分析。
關(guān)鍵詞:認知;泰語;上 ;下;空間隱喻
中圖分類號:H15;H4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20)20-0014-03
0引言
泰語和漢語都有方位概念,但泰語語法體系中沒有所謂的方位詞。泰語中的方位概念是用介詞、修飾語、名詞、動詞等來表達的,有些方位概念是語義上的,語法表達與漢語不同。方位詞的研究是漢語研究的熱點之一,并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然而,泰國學術(shù)界對泰語方位系統(tǒng)的研究相對較少,主要集中在詞性辨析、詞義基本解釋等方面,對漢泰語方位概念詞的比較研究也很少。但是方位概念是一個基本概念,學習一門語言繞不開這些最基本的概念,學習者在學習使用一門外語的過程中必定會學到或用到這些表達方式,并且需要對其內(nèi)涵意義有清晰的認識才能減少使用及表達時的偏誤。本文主要研究泰語中“上”和“下”兩個空間概念。通過對真實語料的分析,進一步說明泰語中“上”和“下”兩個空間概念是如何沿著不同的隱喻路徑擴展的,從中可以了解到泰民族如何運用空間隱喻來建構(gòu)其他非空間概念。根據(jù)認知語言學的基本觀點并運用其研究方法,對泰語方位概念“上”“下”的多義性進行探討和分析,發(fā)現(xiàn)泰國民族對空間概念的認知特征,這進一步表明每種語言的使用和表達都有一定的社會、文化和心理基礎(chǔ),受上下文和思維方式的限制,人們需要根據(jù)出現(xiàn)的上下文識別并關(guān)聯(lián)其隱喻的擴展含義,從而準確表達人們的真實思維和體驗。
1認知隱喻概念簡述
據(jù)《辭?!罚?989,1999)解釋:認知就是認識,是指人類了解客觀事物并獲得知識的活動,包括知覺、記憶、學習、言語、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過程。認知最基本的兩個要素為動覺圖式和基本范疇,它們都是通過人的身體與客觀外界互動而產(chǎn)生的,可被直接理解,其他概念和范疇則主要是通過隱喻認知機制而被間接認知的[1]。根據(jù)當代西方認知語言學的觀點[2],隱喻不屬于純語言范疇,而是屬于認知范疇。作為一種基本的認知模型,隱喻使我們能夠通過相對特定和相對清晰的概念來理解相對抽象、缺乏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的那些概念。簡而言之,隱喻是我們理解抽象概念和抽象思維的主要方式。從結(jié)構(gòu)上講,隱喻將原始域的框架投影到目標域上。這種投影是單向的,并且沒有從目標域到原始域的投影。這種投影是局部的,因為只有原始域框架的一部分被投影到目標域。
2空間隱喻概念簡述
認知語言學普遍認為,空間隱喻對于人類概念的形成特別重要,因為大多數(shù)抽象概念都是通過空間隱喻表達和理解的[3]。Lakoff&Turner認為“空間隱喻是一種圖像模式隱喻,它將空間概念作為原始域投影到抽象目標域上。在此過程中,空間圖像及其內(nèi)部邏輯得以保留”[4]。Lakoff對圖像模式的定義是“一個相對簡單的結(jié)構(gòu),在我們的日常身體體驗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結(jié)構(gòu),例如容器、路徑、連接、外力、平衡或某種空間方向或關(guān)系:上-下,前-后,局部-整體,中心-邊緣”[5]。這些結(jié)構(gòu)對人類具有直接的意義,因為它們都源于人類直接的身體感官經(jīng)驗。
3泰語“上”和“下”的空間隱喻拓展
3.1泰語中表現(xiàn)“上”空間概念常用的對應(yīng)表達
(1)????? ??.(1)在...上方 ??????? 頭頂上,國王;(2)(水流等的)上段 ???????? 上游;?.北,北方 ???????? 北部 ???????????? 北極;?.高(于)??????????? 凌駕于法律之上;???????????????????????????????? 紅隊的技巧高于藍隊;??????????? 超人,人上之人;???????? (1)立于云端;(2)[轉(zhuǎn)](計謀等)高超,高明;??????????????? (1)高于一切;(2)首位。
(2)?? ??.上方,上面 ??????上層,樓上;?.在…上 ?????????????????? 書在桌子上;?.天堂,天上???????? 天上,天堂?????? 空中,天上。
3.2泰語中表現(xiàn)“下”空間概念常用的對應(yīng)表達
(1)??? ? ?.下面的,在下的,下方 ? ?.下面,下方。
??????????? 在桌子下方 ? ?????? 地下,秘密,非法活動 ??????????? 地下室 ?????????? 地鐵 ? ????????? [轉(zhuǎn)]地下工作,秘密工作 ?????????? 樹下?????? 高腳屋地下 ???????? 閣下;??????? ?鼻子底下,當面,面前;????????????????????????????? 這件事發(fā)生在警察的鼻子底下;??????????????? 發(fā)生但可能未被他人發(fā)現(xiàn);?????????? 地下商場;????????????? 地道,地下隧道;???????????? 閣下(用于昭披耶等高級官爵,第二人稱);???????????????? 閣下(用于頌德昭披耶,第二人稱)。
?????? 水底下,下游;???????????? [王]殿下(用于王族);????????????????????? [王]陛下(用于國王);??????????????????[王]殿下(用于王后、王儲等);??????????? 在泰國的蔭庇之下。
????????? 腋下;????? 下風。
?.南 ? ?????? 南方 ??????? 南部 ? ???????? 南部,南方。
(2)???? ??.下,地下,下面,下層,下級????????下面,下邊; ????????下級,下級。
3.3泰語“上”和“下”的空間隱喻拓展義分析
以上所列舉的泰語語料實例取自由廣州外國語學院編著,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泰漢詞典》[6],對上述語料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泰語中的“上”“下”兩個概念,也并非純空間概念,隨著人們對世界的不斷認知與體驗,語言的使用也在不斷發(fā)展和演變,泰語中的“上”和“下”的概念已從其最初的簡單空間含義擴展到更豐富的隱喻概念上來。作為最基本的語言含義,“上”和“下”用來表示人類感知其他物體的高度,以人本身作為參考物體,表示垂直方向的概念。后來,它們與水平方向的概念相結(jié)合,形成了一個三維空間概念[7],類似于心理學家提出的“人類中心主義”。泰民族也不例外,除了自己的身體之外,他們還根據(jù)居住地的地理位置判斷其他人和事物的“上升”和“下降”,從而形成新的概念并投射到其他人和事物上形成新的抽象概念。例如:
(1)????? ?本義為“在……上方”,引申為“(水流等的)上段”“北,北方”“高(于),超(過)”。
①???????? 頭頂上,國王;②???????? 上游,水上;③??????? 上風;④???????? 北部;⑤???????????? 北極;⑥??????????? 超人,人上之人;⑦??????????????? 高于一切。
(2)?? ? 本義為“上方,上面”“在…上 ” ,引申為“天堂,天上”。
⑧?????? 空中,天上;⑨???????? 天上,天堂。
觀察分析以上例子,泰語中的“上”一般用來表示好的、高尚的、積極的、吉利的、超越的概念,如語料實例:②、③;所表示的事物始終處于思維概念中的尊位,如語料實例:①、⑥、⑦、⑧、⑨;此外“上”概念還表示“北,北方,北部”這一拓展含義,如語料實例:④、⑤。
(3)??? ?本義為“在下面的,在下的,下方”“下面,下方”。
引申為①??????? 鼻子底下,當面,面前 ???????????????? 發(fā)生但可能未被他人發(fā)現(xiàn);②?????? 地下,秘密,非法活動 ?????????? 地下商場 ?????????? 地鐵 ;③???????閣下;④??????????? “在泰國的蔭庇之下”;還引申為: ⑤“南 南方” ?????? 南部,???????? 南部,南方。
(4)????本義為“下,地下,下面”引申為:“下層,下級”⑥???????? 下層,下級。
觀察分析以上例子,泰語中的“下”通常暗喻不好的、隱秘的、卑賤的、落后的概念,如語料實例:①、②、⑥;所表示的事物始終處于思想概念中的卑位,如語料實例:③、④;人們在使用這些語句時思維中已經(jīng)把自己擺在卑位,以仰視的姿態(tài)面對對方;此外“下”概念還表示“南,南方,南部”這一拓展含義,如語料實例:⑤。
4結(jié)語
通過對真實語料的分析初步得出下述結(jié)論:(1)泰語中的“上”概念通常用于表達善良、高尚、積極、吉祥和超越的概念,并且在思維概念中處于尊重的位置,而“下”概念通常表示不好、秘密、謙虛和落后的概念,這在思維概念中處于卑微的位置。(2)泰語中的“上”概念和“下”概念,在它們原有的空間意義基礎(chǔ)上有向橫向擴展的趨勢,因此有“某橫向方位為上”和“某橫向方位為下”,并發(fā)現(xiàn)這樣的情況,即“北為上”和“南為下”。
此外,本文根據(jù)認知語言學的基本觀點,對泰語方位概念“上”“下”的多義性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和討論。多義詞的各個含義之間有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一個詞以其中心的典型含義擴展出了其他含義。擴展機制包括圖像模式轉(zhuǎn)換和隱喻映射,圖像模式轉(zhuǎn)換是在人們最基本的概念,即空間概念上形成的。因此,使用圖像模式來分析描述空間概念的方位詞可以更直接地反映人們對空間位置的認知。本文從認知的角度分析了一對空間方位概念,即“上-下”,分析方法是意向圖式。原始意義通過意向圖式轉(zhuǎn)換為其他空間意義,每個空間意義通過概念隱喻從空間域映射到抽象域,例如狀態(tài)和社會。方位概念對于不同的認知領(lǐng)域具有不同的相關(guān)含義,形成了從原始含義為中心向外延伸的語義鏈。因此,可以解釋詞匯含義的擴展不是任意的,并且詞匯的各義項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guān)性。這為外語的教與學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提供了更廣闊的的認知視角。
參考文獻
[1]程琪龍.認知語言學概論:語言的神經(jīng)認知基礎(chǔ)[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2]王寅.什么是認知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3]藍純.從認知角度看漢語的空間隱喻[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4):7-15.
[4]Lakoff,G.& 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5]Lakoff,G.,Women,F(xiàn)ire,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6]廣州外國語學院編,著.泰漢詞典[K].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8.
[7]Akhundov,Conceptions of Space and Time(tr.Rouge)[M].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1986.
(責編:王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