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家庭暴力日益成為眾矢之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傳統(tǒng)理念已基本消除。但是,另一種看不到傷痕的暴力仍然在威脅著孩子們,那便是來自父母的語言暴力。
有的家長認為,語言暴力不過是說話語氣生硬些,不足為怪;有的家長認為,語言之所以成為暴力,是孩子太脆弱,不是家長的問題;有的家長認為,所謂語言暴力,其實是家長有意為之,因為好言好語容易讓孩子驕傲;還有家長認為,指責家長對孩子語言暴力是小題大做,親爹親媽罵孩子兩句有什么大不了的……
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高二學生馬曉華說:“我寧愿一屁股坐在仙人掌上,也不愿父母對我冷嘲熱諷。因為身體受的傷至少可以看見,而責罵帶來的傷卻是無形的——無從展示、無從傾訴,也無人在意。”
在馬曉華看來,暴力就是暴力,再冠冕堂皇的理由也站不住腳。他的一個朋友生活在單親家庭里,因為長得像父親,經(jīng)常遭到母親的辱罵:“你長得這么像你那該死的老爸,以后會不會和他一樣沒良心?”“你怎么不去死?天天在我面前晃,看到你就像看到你那個死鬼老爸!”孩子的糟糕感受可想而知。
中學教師魏寧認為,父母對孩子的語言暴力,其實是一種虐待。父母辱罵孩子時,孩子心靈遭到創(chuàng)傷的疼痛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不相上下。長期遭受父母的語言暴力,孩子容易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變得拘謹、膽怯,而且成年后很難改變。
語言暴力的危害不僅局限于家庭。調查顯示,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過父母語言上的傷害。這些父母不僅斷送了孩子的未來,還給其他人以及他人的家庭帶來深重災難。有人形象地說,這些孩子手里的兇器,是父母親手遞去的。
讀者朋友,您在家跟孩子說話時能和顏悅色嗎?能耐心傾聽孩子說話嗎?您生氣的時候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嗎?如果您感覺自己還有改善的空間,歡迎通過本刊微信公眾號參與討論。
【編輯:陳彤】